想一想
1.制作枣泥为何用黑枣?
2.熬制枣泥馅加入糖桂花卤,目的是什么?
知识拓展
枣,富含维生素铁、钙、磷等多种营养物质,是为上等补品。据《神农本草》、《本草纲目》记载:枣有健脾养胃、益血壮神之功效。现代研究表明:红枣对气血不足、贫血、肺虚咳嗽、神经衰弱、失眠、高血压、败血症和过敏性紫癜等患者的康复均有裨益,是被国内外医疗保健界重视的营养滋补品。产妇如食红粮煮枣和枣熬成的小米粥、糯米粥、可加快身体康复。枣果可制成多种加工品,如蜜枣、乌枣、南枣、酒枣、枣滋补精、枣蓉、枣泥、枣酒、枣醋、枣茶等。其加工品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深得人们的喜爱。
民间流传谚语:“五谷加小枣,赛过灵芝草”,可见枣被人们视为极好的滋补营养品,每日适量饮用枣酒或枣汁,可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机体的免疫力,调节人体内外环境平衡。特别说明:枣中所含果糖为单糖,不在其他组织内代谢,只在肝脏中转化为能量,而不能转化为脂肪。枣的营养成分:红枣在我国已有三千年食用历史,素被视为补气佳品,民间更有“日食一枣,医生不找,日食三枣,长生不老”的说法。干枣含糖76%~88%,含酸0.25%~1.6%,每100克含维生素C 384.5~397毫克,所以枣还有“天然维生素”的美誉。
17.翡翠包子
【用料规格】
大酵面团700克、熟猪油200克、青菜1000克、精盐适量、白糖250克、食碱液适量。
【工艺流程】
小青菜去黄叶、根须,洗干净后焯水,用刀剁成碎粒状→加入熟猪油、盐调味→面团调制→发酵、制皮→成形→蒸熟装盘。
【制作方法】
①将青菜去黄叶、根须,洗干净,下沸水锅焯水,捞入冷水中浸凉,再捞出沥干水分,剁成细蓉,装入布袋挤干水分。将菜蓉盛入钵内,先用少许精盐腌渍一下,去掉生青味,然后放入白糖揉匀擦透,最后加入熟猪油和拌均匀,即成翡翠馅。
②面团兑碱、揉制、包制手法、成熟过程同“鲜肉包子”。
【制作关键】
①青菜焯水要淋点油,不能焯黄。
②和馅前要将菜末用布袋挤干水分。
【成品要求】
馅心碧绿,透过包皮,鲜甜清香油润。
想一想
1.小青菜焯水为何要加一点油?
2.调制翡翠包子馅心加入猪油,目的是什么?
练一练
根据提示,制作一份五仁包子。
【用料规格】
自来酵面团700克、花生仁50克、瓜子仁50克、青梅100克、红丝100克、猪板油100克、松子仁50克、芝麻50克、食碱液适量。
【工艺流程】
桃仁、花生仁、瓜子仁用温油焐熟→芝麻去皮炒熟→猪板油切成小方丁→五仁原料加白糖→调成五仁馅心→面团调制→发酵、制皮→成形→蒸熟装盘。
【制作方法】
①分别将桃仁、花生仁、瓜子仁用温油焐熟,芝麻去皮炒熟,再将桃仁、花生仁去衣切碎。青梅、红丝切成小方丁。猪板油去脂皮切成小方丁,用糖拌好,然后把以上原料加白糖放在一起搅拌均匀,即成香甜可口的五仁馅。
②面团兑碱、揉制、包制手法、成熟过程同“鲜肉包子”。
【制作关键】
①五仁必须成熟。
②猪板油去脂皮切成的小方丁不宜过大。
【成品要求】
五仁香酥,甜润可人。
18.水晶包子
【用料规格】
富强粉500克、猪板油150克、老酵面团150克、红绿丝少许、白糖150克、食碱液适量。
【工艺流程】
猪板油的脂皮去掉、切成0.7厘米厚的片→加入白糖→切成小方丁→加进切碎的红绿丝→调成水晶馅心→面团调制→发酵、制皮→成形→蒸熟装盘。
【制作方法】
①将猪板油的脂皮去掉,切成0.7厘米厚的片,拌上白糖,再切成小方丁,加进切碎的红绿丝,拌和均匀,制成水晶馅。
②面团摘成24只小剂,包制手法同“三丁大包”,上笼蒸10分钟左右即可成熟。
【制作关键】
①猪板油去脂皮。
②猪板油丁与糖必须拌和均匀。
【成品要求】
皮松软,馅透明,口味香甜,肥而不腻。
想一想
1.猪板油为何除去脂皮?
2.水晶包子馅心为何先用白糖腌渍?
知识拓展
水晶包子为淮扬点心,口味重甜,多以苏州地区为代表,馅料多用果仁、猪板油丁,用桂花、玫瑰调香。代表品种有苏式月饼和猪油年糕等。苏式糕点在我国糕点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是我国糕点主要帮式之一,据有关史料,苏式糕点萌芽于春秋,起源于隋唐,形成于两宋,发展于明清,继承、发扬、创新于现代。
19.柿子包子
【用料规格】
大酵面团300克,可可粉适量,细沙馅100克,金黄色素适量,食碱液适量。
【工艺流程】
酵面兑碱发酵→揉光搓匀→包成柿子状→棕色面团搓扁圆形做柿子蒂→将金黄色素化成溶液弹刷在柿子上面→制成柿子。
【制作方法】
①将酵面兑碱液后揉匀。取30克面团加进可可粉揉和成棕色,做柿子蒂用。其余面团搓成长条,摘成10只剂子,将每只面剂搓揉光滑后按扁,包上细沙馅心,包成圆球,收口向下放,中间用拇指按下成扁圆形,棕色面团分成10等份,按成小圆皮,四边略卷起盖在柿子生坯上,中间再用骨针戳一小洞,按上1根棕色的柿子蒂,即成完好的柿子包子生坯。
②将柿子生坯装入笼内,置于沸水锅上蒸约10分钟,即可出笼。
③将金黄色素化成溶液,用牙刷、竹筷各1根,蘸上溶液,弹在柿子上面,呈金黄色即成。
【制作关键】
柿子皮料的颜色配置要黄一点。
【成品要求】
色泽金黄,形象逼真。
想一想
柿子生坯的棕色,除了可可粉,另可用哪一种粉代替?
知识拓展
柿子,圆球形,红色或黄色,甜润可口,风味奇特,物美价廉。柿子的品种较多,通常供食用的多是普通柿。按其果实脱涩程度可分为甜、涩两大类。甜柿果实在树上可自行脱涩,采后即可食用。涩柿果肉带有涩味,经人工脱涩后可食用。柿子鲜果,香甜可口,把它冷冻起来到冬天吃冰冻的柿子,也别有风味。如果把它干制成柿饼后,其糖和蛋白质的含量更有所增加。
20.苹果包子
【用料规格】
大酵面团300克,红色素适量,枣泥馅100克,绿色素适量,食碱液适量,黄色素适量。
【工艺流程】
酵面兑碱发酵→加入食用色素染成淡翠绿色,揉光搓匀包成苹果状→捏紧收口向下→用骨针按出绿叶和茶叶梗形状→制成苹果包子。
【制作方法】
①将酵面兑好碱,揉匀揉透。取30克酵面染成淡翠绿色,做成苹果叶子。其余面团揉成长条,摘成10只剂子,将每只剂子揉匀揉光滑,然后按扁,包入枣泥馅心,捏紧收口向下,用拇指按成苹果形状,在每只苹果的顶部用骨针按上两片绿叶,再插上1根茶叶梗做柄。
②将生坯上笼,用沸水蒸约10分钟,成熟后稍晾凉,即可着色,先用牙刷刷成黄色底色,再在一边用牙刷弹上淡红色即成苹果包子。
【制作关键】
苹果皮料的颜色配置不宜太绿。
【成品要求】
形象逼真,口感松软。
知识拓展
传统医学认为,苹果性味甘凉,具有生津、润肺、健脾、益胃、养心等功效。现代研究则证明,苹果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胡萝卜素以及钙、纤维素等。营养成分的可溶性大,很容易被吸收。苹果是低热量水果,每100克苹果产生热量58千卡;所含苹果酸可使人体内的脂肪分解,防止体态过胖,所含蛋白质是梨的4倍,是减肥的理想食物。苹果中所含的苹果酸,对人体有7大好处:增强消化功能;降低有害胆固醇的水平;增强心脏功能;降低血压(维持正常的血压);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防止癌细胞的生成;使皮肤增白,保持皮肤的光滑滋润,清除体内重金属。
21.桃夹子
【用料规格】
大酵面团250克,红色素适量,食碱液适量,麻油适量。
【工艺流程】
将酵面兑好碱揉匀→按扁成中厚边薄的圆皮→皮子的半边涂油对折→用木梳在上面压印条痕→捏出桃尖。
【制作方法】
①将酵面兑好碱揉匀,搓成长条,摘成10只面剂,将每只面剂按扁,擀成7厘米直径的中厚边薄的圆皮。把皮子的半边上涂上麻油,对折成半圆,用干净木梳在上面压印条痕,再用快刀在半圆的弧部斜切2刀,成2片叶子,用手将底部两只角捏拢捏紧,桃尖捏尖后即成桃夹子生坯。
②将桃夹子生坯装笼,放在沸水上蒸约8分钟即熟,趁热在桃尖处刷上些淡红色溶液,更能增加美感。
【制作关键】
按剂要大小适中,不宜太厚。
【成品要求】
蓬松柔软,口感香甜。
想一想
1.寿桃与桃夹子制作方法有何不同?
2.制作桃夹子时把皮子的半边上涂上麻油,对折成半圆,目的是什么?
22.南京薄皮包
【用料规格】
碱嫩酵面1500克,净猪肉(肥三瘦七)1000克,猪皮冻600克,酱油200克,绵白糖35克,葱末、姜末各15克,料酒25克,芝麻油50克,胡椒粉少许。
【工艺流程】
将猪肉洗净→绞成肉泥调味→皮冻切碎加入调味品调味→和面、制皮→包捏→蒸制→装盘。
【制作方法】
①把猪肉洗净,剔去筋膜,用刀剁成肉蓉,放入盆内,加酱油、料酒、绵白糖、葱末、姜末、清水300克拌匀。猪皮冻切成末,与芝麻油一起放入盆内,拌匀即成馅心。
②酵面搓成长条,摘成80个面剂,上面撒上一层面粉,逐个按扁,用小擀面杖擀成直径约8厘米、边缘薄、中间稍厚的圆形皮子,平放于左手中,挑入25克馅心,放入面皮中心,左手拇指按住馅心,右手拇指和食指顺面皮边缘捏出24个褶纹,留一小洞口,似鲫鱼嘴状,即成生包坯。
③生包坯逐个放入垫有席草并抹过油的蒸笼内,每笼12个,上锅蒸10分钟即成。同姜丝、米醋同食,其味更佳。
【制作关键】
①制馅心时只加酱油,不加精盐、味精,要原汁原味。
②肉蓉中要分次加清水,边搅拌边加水,搅至上浆起劲为宜,不能一次加足水。
③入笼上锅蒸时要用沸水旺火,蒸至包口卤汁外溢、包皮色白光亮、无水汽、皮不粘手时即可。
【成品要求】
成品卤多肉嫩,甜咸适口,宜现做现吃。
想一想
1.南京薄皮包与扬州三丁包子的发酵方法有何不同?
2.肉蓉中要分次加清水,边搅拌边加水,目的是什么?
知识拓展
薄皮包是南京刘长兴面馆的著名小吃之一,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制作馅心时只加酱油,不加盐和味精,以保持原汁原味,成品皮薄馅大,卤汁盈口,花纹明细,造型美观,为顾客所称赞。
23.细沙包子
图3-22
【用料规格】
赤豆250克、白糖300克、自来酵面团700克、糖猪板油丁100克、熟猪油75克、糖桂花卤适量、食碱液适量。
【工艺流程】
将赤豆洗净,加清水煮沸,小火煮烂→晾凉、擦搓、洗沙→加油、糖熬制→面团调制→发酵→成形→蒸熟装盘。
【制作方法】
①将赤豆洗净,放入锅内,加清水煮沸,然后用小火煮烂,晾凉,放入筛内用手擦搓,边擦边用水冲洗,再把洗出的豆放入布袋中,挤干水分,取出豆沙备用。
②炒锅上火,放入熟猪油、白糖、豆沙搅拌,沸腾后,用小火熬浓,放入糖桂花卤搅匀,盛起冷却即成细沙馅心。
③面团兑碱、揉制、包制手法同“鲜肉包子”。在每只包子的馅内夹进一块糖猪板油丁,上笼蒸约15分钟即熟。
【制作关键】
①赤豆要煮熟、煮烂。
②熬制豆沙要熬黏稠,并且不粘锅,不焦煳。
【成品要求】
包子蓬松柔软,馅心甜而细腻,桂花香味浓郁,如图3-22所示。
想一想
1.用细筛擦制豆沙与绞肉机绞制豆沙有何不同?
2.熬制豆沙要熬黏稠,目的是什么?
知识拓展
赤豆性平,味甘、酸,有清热利尿、祛湿排毒、消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热淋、血淋、便血、妊娠胎漏、醉酒、烦渴、痔疮、肥胖诸症。
24.鸡丝卷子
图3-23
【用料规格】
自来酵面团700克,熟瘦火腿140克,葱花150克,精盐20克,麻油50克,味精、食用碱适量。
【工艺流程】
调制发酵面团→熟瘦火腿末、葱花、盐拌馅→发酵面团擀成长方形薄片→均匀地涂上麻油、盐→葱花火腿馅撒在薄片上→用刀划成4条长条→两层一叠→切成细丝→理齐等份切段即成。
【制作方法】
①将酵面兑好碱后,擀成0.7厘米厚的长方形薄片,均匀地涂上麻油,撒上精盐。
②将火腿切成细末,加葱花、味精一起拌匀,撒在薄片上。
③用刀口上涂上麻油的快刀将薄片划成10厘米宽的长条4条,然后两层一叠,切成细丝,理齐分成10等份。取每一等份,用手理直拉长,切齐两头,再切成两段约6厘米长的段子,共切成20段,成鸡丝卷生坯。将生坯拾上小笼,蒸约10分钟,至不粘手时取出,装盘上桌。
【制作关键】
切丝粗细均匀,不宜过粗或过细。
【成品要求】
咸鲜松软,丝条清晰,清爽适口,如图3-23所示。
想一想
1.为何将火腿、葱切成细末?
2.切鸡丝卷子的刀要涂上麻油,目的是什么?
知识拓展
烹饪原料加工的方法,简称刀法。刀法是根据烹调和食用的要求,将各种原料加工成一定形状时所采用的行刀技法。刀法的种类很多,主要分为:直刀法、平刀法、斜刀法等,而切鸡丝用的是直刀法,左右两手配合要协调而有节奏,左手指自然弯曲呈弓形按住原料,随刀的起伏自然向后移动。
25.如意卷子
图3-24
【用料规格】
自来酵面团700克,火腿末100克,葱末50克,麻油30克,精盐、味精、食用碱适量。
【工艺流程】
调制发酵面团→熟瘦火腿末、葱花、盐拌馅→发酵面团擀成长方形薄片→均匀地涂上麻油、盐→葱花火腿馅撒在薄片上→将面皮由外向里对等卷起→切面向上→再用竹筷两边夹一下→制成如意卷子生坯。
【制作方法】
①将酵面兑好碱,揉匀揉透,搓成长条,按扁擀成长40厘米、宽25厘米的薄形面皮,均匀地涂上麻油,撒上精盐、味精、火腿末和葱末,将面皮从两边同时由外向里对等卷起,再稍稍拉长,切成20段,切面向上,将卷子竖放在案板上,再用竹筷轻轻地在卷子两边夹一下,即成如意卷子生坯。
②将生坯入笼,蒸约10分钟,即可成熟。
【制作关键】
发酵面团软硬适当,膨松胀发。
【成品要求】
咸鲜松软,清爽适口,如图3-24所示。
想一想
1.如意卷子与麻花卷子擀制的厚度是否一致?
2.卷花卷由外向里对等卷起,目的是什么?
知识拓展
最早的“如意”,主要是被人们视为吉祥物件,在古代也作为防身器物,或战争中作指挥用。到了清代,凡皇帝登基大典,臣子们都敬献上一柄“如意”,以祝新政顺利平祥。当皇帝接见外臣使节时,也馈赠“如意”,表示缔结两国友好。在现代的玉雕件上,常常在同一玉件上同时雕琢有如意、灵芝、蝙蝠、鹌鹑等,表示“万事如意”“富寿双全”“平平安安”等,也有单作一只“如意”挂件的。
练一练
根据提示,制作一份麻花卷子。
【用料规格】
自来酵面团70克,食碱液适量,麻油30克。
【工艺流程】
酵面兑好碱后,揉匀揉透→搓条、按扁→长方形薄片、中间画一横→涂麻油→由外向里卷→制成麻花生坯。
【制作方法】
①将酵面兑好碱后,揉匀揉透,稍饧一下,搓成长条,按扁擀成0.7厘米厚的长方形薄片,涂一层麻油,由外向里卷成卷,按扁后用刀切成10小段,逐段用双手拉着两头,刀切口向两侧,一手向左拧,一手向右拧,两手劲要均匀,拧成麻花形。
②拧完后上笼蒸15分钟。
【制作关键】
擀长方形薄片厚薄一致,左右手拧麻花用力要均匀。
【成品要求】
形似麻花,层次分明,厚薄均匀。
知识拓展
26.开花包
【用料规格】
面粉500克、白糖300克、猪油50克、牛奶250克、发酵粉25克、葡萄干20克。
【工艺流程】
调制发酵面团→搓条、揪剂→旺火急蒸约20分钟→馒头表面开花→出笼装盘。
【制作方法】
①调制发酵面团:面粉放在案板上,放入白糖、猪油拌匀,倒入牛奶揉成面团,静置10分钟后再放入发酵粉,反复揉搓均匀至光滑有劲即可。
②制作成形;将面团搓成长条,揪成每只25克的剂子,每个剂子下部垫一张小纸片,顶部放上少许葡萄干,把制好的生坯放在蒸笼内。
③蒸制成熟:笼锅内水烧开,放上笼屉,用旺火、急汽蒸约20分钟,馒头表面开花,不粘手即可出笼装盘。
【制作关键】
①调制面团软硬要适当,放入发酵粉要反复揉匀。
②下剂要采取揪剂的方法。如果采取切剂的方法,顶部要划两刀子口,否则容易影响开花。
③蒸制时要大火、蒸汽足至成熟,发酵粉受热后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使制品迅速膨胀,使顶部裂开成3~4瓣状。
【成品要求】
开花包色白、开花、松软、味甜,形态美观。
想一想
1.开花馒头与刀切馒头的发酵方法有何不同?
2.制作开花馒头时放入白糖、猪油拌匀,倒入牛奶揉进面团,目的是什么?
知识拓展
开花馒头是地方文化的“国粹”,白胖胖、暄腾腾、热乎乎,名字虽土,却实惠充饥。千百年来,老百姓居家过日子,馒头一直都是小饭桌上的主角。开花馒头又名“白银如意”,其制作讲究在于恰当的发酵和火候,面粉中加入了一点点糖和活碱,待蒸熟后,发酵力冲破馒头顶皮,自然“开花”,形似白牡丹,寓意吉祥。
27.蜂糖糕
图3-25
【用料规格】
自来酵面粉700克,白糖175克,红枣、蜜饯、食碱、糖桂花卤、蜜枣各适量。
【工艺流程】
自来酵面粉兑碱→加入白糖、糖桂花、温水调制面团→面团发酵、醒面→放入笼内→撒上辅料→上笼蒸制→改刀装盘。
【制作方法】
①调制面团:将发酵好的大酵面兑碱,成绿豆色时,加入白糖、糖桂花卤、温水揉匀,将面团不断使劲“甩”,直至上劲,这样,面团成熟后,既松软又有韧性。
②将调制好的面团放在盆内并盖上湿布醒置。
③用2只大汤碗,碗内抹上油,将面团光滑的一面贴近碗底,一般面团的体积只能占碗体积的3/4,把汤碗放进温房继续醒置,温度需达到40℃左右,待酵面醒发至与汤碗口相平,即可出温房。
④将发好的酵面直接倒入笼内,光滑的一面朝上,将红枣、蜜饯镶在四周,用右手蘸少许冷水抹平,中间撒上适量红绿丝即成蜂糖糕生坯。
⑤蜂糖糕生坯放置沸水旺火锅上蒸20分钟,用竹签扦入糕,如果竹签上没有生面粘连,则证明蜂糖糕已成熟。
【制作关键】
调制的酵面必须用力揉上劲。蒸制的制品体积较大,要正确掌握成熟的时间。
【成品要求】
蜂糖糕色泽美观,香甜可口,松软无比,如图3-25所示。
想一想
1.制作蜂糖糕将面团不断使劲“甩”,直至上劲,与制作拉面的“甩”有何不同?
2.面团调制好后,碗内抹上油,将光滑的一面贴近碗底,一般面团的体积只能占碗体积的3/4。目的是什么?
知识拓展
扬州地处吴头楚尾,是吴楚接壤之地,在饮食民风上既有吴越风味又兼收荆楚风味,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吴地在春节时有吃蜂糖糕的习俗。扬州至少在隋代已有蜂糖糕,据台湾美食家唐鲁逊先生考据:五代时杨行密,曾任两淮盐运使,仁厚渊识,深得庶民拥戴,酷尝蜜糕。大家避他名讳,因糕似蜂窝累累,故而改名蜂糖糕。20世纪20年代扬州做蜂糖糕出名的店铺有如来柱五云斋、辕门桥大麒麟阁、多子街大同菜食店等。蜂糖糕有素荤之分,荤蜂糖糕用猪油丁,使蜂糖糕更加油润松香。素蜂糖糕用素油,亦可加松子,使蜂糖更加清香。
28.千层油糕
图3-26
【用料规格】
面粉500克、大酵面900克、食碱液适量、熟猪油150克、白糖600克、红瓜丝20克、糖板油丁400克。
【工艺流程】
腌制糖板油丁→调制发酵面团→擀成长方片、反复三次→擀成40厘米方块→上笼蒸制成熟→改刀成菱形块。
【制作方法】
①馅心调制:将猪板油丁撕去薄膜,再切成0.8厘米见方的丁,用白糖150克拌匀,腌制三天即成糖板油丁。
②面团调制:酵面掺入碱水揉匀后撕成小块;面粉500克置于案板上,开窝后放入酵面,并慢慢倒入20℃清水450克,与面粉、酵母一起搋揉成生面筋状,当可拉成韧性较强的长条时,再揉成团,静置10分钟。
③生坯成形取面粉50克撒在案台上,放上面团沾匀后,将面团擀成长200厘米、宽33厘米、厚0.3厘米的长方形面片(边擀边撒面粉100克,防止黏面)。然后在面片上均匀抹上熟猪油,撒上白砂糖650克,再铺上糖板油丁,最后从右向左卷叠成16层的长方形面块。将折叠后的面块横放在案台上,先用面杖轻轻从面团中心向四周压一遍,然后再将其擀成长100厘米、宽26厘米的长方形,从长边的两端各折回一点压紧(防止蒸时漏出糖油),对叠成四折后,最后将糕坯轻轻压成33厘米见方的形状即成。
④制品熟制:取45厘米直径的笼屉,垫上湿布,将糕坯放入并拍平糕面,均匀撒上红瓜丝,用旺火沸水锅蒸制45分钟即成(出笼晾凉后修齐四边,切成菱形糕块40个,食时再上笼复蒸)。
【制作关键】
①调制面团要稍软而有劲,膨松胀发。
②擀制面皮厚薄一致,馅料铺撒均匀。
③用旺火沸水蒸制,正确掌握成熟时间。
【成品要求】
呈半透明状,层次分明,绵软甜润,如图3-26所示。
想一想
1.“扬州双绝”是指什么?
2.腌渍糖板油丁时,必须将猪板油丁撕去薄膜,并切成0.8厘米见方的丁,用白糖150克拌匀,腌制三天,目的是什么?
知识拓展
千层油糕是富春茶社双绝点心之一,中华名小吃。为福建人高乃超创于清光绪年间。高乃超为扬州富茶社后社诗人,在教场望火楼东侧开“惜余春”茶馆,以茶点会文友,设诗钟唱和,一时文人小酌,吟诗作赋,往来如云。康有为曾莅临茶社,足见“惜余春”文名远播。袁枚在《随园食单》中提及的扬州“千层馒头”,“其白如雪,揭之千层”,当时扬州点心师的技艺已令诗人为之击节。而富春茶社的师傅融合了传统技艺,破解了重糖油点心对油糕分层的难点,使油糕更加绵软甜润。
29.干菜包子
【用料规格】
自来酵面团700克、熟猪油250克、干咸菜250克、酱油75克、猪夹心肉250克、白糖50克、虾子适量、食碱液适量、葱姜末适量。
【工艺流程】
干咸菜泡制→焯水→加入肉丁→调味、烩制→面团调制→制皮→成形→蒸熟装盘。
【制作方法】
①将猪前夹心肉焯洗干净,入沸水锅煮至七成熟捞起晾凉,用刀切成0.3厘米见方的肉丁。炒锅上火,放入熟猪油,放入葱姜末、肉丁略煸,加酱油、白糖、虾子、清水烧至入味,连卤汁一起盛装。
②干咸菜放在沸水里浸泡2~3小时,捞出用冷水浸泡干净,削去菜头,用刀剁成细末,再用沸水浸泡一次,烫去干涩味,然后再将干咸菜末装进布袋中,压干水分。炒锅上小火,放入熟猪油,然后放入压干水分的干菜末,上下不停地翻炒,待煸干水分以后,再分2~3次加入肉馅中的卤汁,上下搅拌,待卤汁被干菜末吸收后,再放入肉馅炒拌均匀,然后起锅冷却待用,即为干菜包馅心。
③面团兑碱、揉制、包制手法、制熟过程同“鲜肉包子”。
【制作关键】
①干咸菜必须预先泡制。
②烩制的馅心必须勾芡。
【成品要求】
干菜包子清爽适口,干香滋润,咸中带甜,油而不腻,是夏令应时名点。
想一想
1.浙江余姚、慈溪一带的传统土特产“干菜笋”与浙江绍兴的“霉干菜”有何不同?
2.霉干菜与肉同烧,目的是什么?
知识拓展
制作腌菜,是中国民间的饮食传统,先秦文献已屡有记载。霉干菜之制作技艺产生于腌菜,但何时诞生尚不可考。始见载于清代乾隆年间(1765年)之《本草纲目拾遗》,其中对杭州冬季腌菜习俗的记载称:“至春分后,天渐暖,菜亦渐变黑色,味苦不堪食,以之晒作干,饭锅上蒸黑,再晒再蒸,如此数次,曝之极燥,储缶器中,可久藏不坏,名曰霉干菜,即干冬菜也。年久者,出之颇香烈开胃,噤口痢及产褥,以之下粥,大有裨益。”《食宪鸿秘》及《随园食单》也有“霉菜”的记载,但所叙较简。今霉干菜制作技艺已大有改进,并有小包装商品供应市场。
30.马齿菜包子
【用料规格】
大酵面团700克、冬笋丁50克、干马齿菜250克、酱油75克、熟猪肉250克、白糖50克、熟猪油150克、麻油25克、虾子适量、葱姜酒汁适量、食碱液适量。
【工艺流程】
马齿菜温水浸泡→剁成细末→熟猪肉切成小丁→调味、烩制、勾芡→制皮→成形→蒸熟装盘。
【制作方法】
①将干马齿菜洗净,用温水浸泡1小时,捞出沥干水分,剁成细末,装入布袋内挤干水分待用。
②将熟猪肉切成0.3厘米见方的小丁。炒锅上火,放入熟猪油、笋丁、肉丁煸炒,加酱油、白糖、虾子、葱姜酒汁煮沸入味,再放入熟猪油、菜末翻炒,待菜炒烂后,浇入麻油,起锅冷却成为马齿菜馅心。
③面团兑碱、揉制、包制手法、制熟过程同“鲜肉包子”。
【制作关键】
①干马齿菜必须预先泡制。
②烩制的馅心必须勾芡。
【成品要求】
香味特殊,蔬有荤味,荤有蔬鲜,清爽利口。
想一想
1.马齿菜选什么季节的最好?
2.马齿菜应用温水浸泡,目的是什么?
知识拓展
马齿菜,又叫马齿苋﹑长寿菜,一般为红褐色,叶片肥厚,为长倒卵形,因为样子像马齿而得名。它含有蛋白质﹑脂肪﹑硫氨酸﹑核黄素﹑抗坏血酸等各种营养物质。由于其中含酸类物质比较多,所以吃的时候会觉得稍有些酸味。马齿菜有药用价值,能治糖尿病。
31.三鲜包子
【用料规格】
自来酵面团700克、酱油20克、鲜笋250克、虾子5克、蘑菇150克、味精适量、色拉油50克、湿淀粉适量、麻油25克、食碱液适量、白糖20克。
【工艺流程】
将笋、蘑菇、香菇三种原料切成米粒大小的丁→煸炒→加清水→调味→勾薄芡→面团调制→发酵→成形→蒸熟装盘。
【制作方法】
①将笋、蘑菇、香菇切成米粒大小的方丁。炒锅上火,放入色拉油,下入三丁煸炒,加少许水,将虾子、盐、酱油、糖同时放入烧沸入味后勾薄芡,放味精、麻油,起锅冷却即成三鲜馅心。
②面团兑碱、揉制、包制手法、制熟过程同“鲜肉包子”。只是面团分成20只剂子。
【制作关键】
①笋、蘑菇、香菇三种原料切丁时,笋丁稍小,其他两种原料稍大。
②三种原料都必须焯水。
【成品要求】
馅心软硬相宜,清爽适口。
想一想
1.三鲜包子的“三鲜”选用干制的还是新鲜的原料好?
2.煸炒三鲜三丁加入虾子,目的是什么?
知识拓展
三鲜颜色不同,质地不一样,起鲜的成分也不相同。
32.双冬包子
【用料规格】
大酵面团700克、白糖30克、水发冬菇400克、精盐少许、冬笋200克、虾子适量、色拉油50克、味精适量、麻油50克、湿淀粉适量、酱油50克、食碱液适量。
【工艺流程】
将冬笋、水发冬菇两种原料切成0.15厘米见方的小丁→煸炒→加清水→调味→勾薄芡→面团调制→发酵→成形→蒸熟装盘。
【制作方法】
①将冬笋、冬菇均切成0.15厘米见方的小丁。炒锅上火,放入色拉油,下入冬笋丁、冬菇丁煸炒,加酱油、白糖、虾子、精盐、清水烧沸入味,再用湿淀粉勾薄芡,放入味精、麻油拌匀,起锅冷却成双冬馅心。
②面团兑碱、揉制、包制手法、成熟过程同“鲜肉包子”。
【制作关键】
①冬笋、水发冬菇丁不宜切得太大。
②冬笋丁、冬菇丁煸炒完毕调味必须烧沸入味。
【成品要求】
冬菇软韧鲜香,冬笋脆嫩爽口,为冬季和初春时令点心。
想一想
1.双冬包子中的冬笋、水发冬菇丁为何不宜切得太大?
2.双冬包子馅心要勾芡,目的是什么?
知识拓展
冬笋是立秋前后由毛竹(楠竹)的地下茎(竹鞭)侧芽发育而成的笋芽,因尚未出土,笋质幼嫩,是一道人们十分喜欢吃的菜肴。冬笋是一种高蛋白、低淀粉食品,对肥胖症、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和动脉硬化等患者有一定的食疗作用,它所含的多糖物质,还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冬笋含有较多草酸钙,患尿道结石、肾炎的人不宜多食。冬菇只是香菇的一种,香菇因营养丰富、肉质嫩滑、风味独特,早被人们冠以“山珍”美誉,是烹制高档菜肴的上乘材料。香菇按不同季节分为冬菇、秋菇和春菇,其中以冬菇最好。
33.雪笋包
【用料规格】
精白面粉2250克、酵面350克、雪里蕻1500克、净冬笋300克、净猪肋条肉1000克、绵白糖200克、酱油150克、香葱25克、生姜25克、绍酒10克、熟猪油900克、食碱25克。
【工艺流程】
肋条肉、笋初加工、熟制→切成不同大小的丁→雪里蕻洗净、剁碎、拧干水分→制作馅心→面团调制→制皮→成形→蒸熟装盘。
【制作方法】
①馅心调制:将肋条肉先洗净、焯水,再煮至七成熟捞出,冷却后切成0.4厘米见方的丁。冬笋也焯水后切成0.4厘米见方的丁。雪里蕻洗净、剁碎、拧干水分备用。馅心炒制。炒锅滑好后,下猪油50克、葱花、姜末略炒,然后下入冬笋丁、肉丁煸炒几下,再下绍酒、绵白糖、虾子及清水250克煮沸,最后下入雪里蕻末、熟猪油850克,用小火煮制5分钟离火冷却即成。
②生坯成形:一是制皮。将已兑好碱的酵面搓条,下成75克一个的面剂。将剂口向上,按成直径10厘米、中间稍厚、边缘稍薄的圆形面皮。二是成形。取面皮一张,包入馅心70克,用折捏的方法捏成32道褶纹,收口捏拢呈鲫鱼嘴、荸荠形即可。
③成熟。用旺火沸水锅蒸制10分钟。
【制作关键】
①调制面团软硬适当,要揉匀揉透而有劲。
②雪里蕻要焯水。
【成品要求】
制品洁白光亮,馅心鲜嫩脆爽,口味鲜甜香醇。
想一想
1.肋条肉切成丁时为何要先煮成七成熟?
2.雪里蕻、冬笋要焯水,目的是什么?
知识拓展
雪里蕻的腌制方法:将雪里蕻5000克洗净,沥干水分,去掉根和黄叶,平放入缸内;一层雪里蕻一层精盐(1000克精盐25克花椒),最上层多放些精盐,第二天翻一下个儿,以后每隔一天倒翻一次,半个月后即可食用,一个月后雪里蕻变为深绿色。
34.果酱蛋糕
图3-27
【用料规格】
鸡蛋500克,富强粉300克,琼脂5克,白糖300克,果酱200克,香精、糖粉各少许。
【工艺流程】
面粉蒸熟、筛去细块→鸡蛋打入盆内、加入白糖搅拌→将细粉倒入蛋浆→上笼蒸3~4分钟→铺上一层果酱→趁热将蛋糕卷成筒状。
【制作方法】
①将面粉上笼蒸熟,筛去细块杂质后待用。
②将鸡蛋打入盆内,加入白糖搅拌打起泡至刚好能堆行起来为好。
③把打好的蛋泡浆加入香精,再用筛子将蒸好的面粉逐步掺入蛋浆中,边筛边搅直至筛净,然后将其倒入铺好纱布的长方笼内铺平后上笼蒸3~4分钟,
取出倒在铺好纱布的案板上,铺上一层果酱,趁热将蛋糕卷起成圆筒形,冷却后切成片,在面上撒上些糖粉即成。
【制作关键】
蛋糕蒸制不宜太厚。
【成品要求】
颜色金黄,松软可口,如图3-27所示。
想一想
1.蒸制果酱蛋糕与烤制果酱蛋糕制作方法有何不同?
2.制作果酱蛋糕的面粉要过筛,目的是什么?
知识拓展
果酱的种类很多,其中苹果果酱做法是苹果200克、砂糖60克(砂糖量控制在去皮和芯以后的苹果的1/3左右),盐水适量;苹果削皮去芯,对剖成八块,浸于盐水中;放入锅中,撒砂糖的一半于苹果上,加少量的水,以中火煮,去浮沫;煮至苹果呈透明色,并溢出甜甜的香味时,拌入余下的砂糖,调整甜味;果酱显出光泽,呈融合状时,即可装入用热水消毒过的广口瓶子中(趁热装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