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一体”和“物与”的精神是否同人类中心论绝对对立?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引物为同类,这是否就意味着仁者不应当为了自己的生存而征服自然、牺牲其他生命呢?[1]换言之,主张“万物一体”和提倡“物与”的精神,是否必然要完全否定人类中心论呢?
1.张载的“民胞物与”说
张载关于“民胞”的思想虽未消除人与人之间爱有差等之意,即是说,“民胞”包括有程朱所申言的“理一分殊”之意,但“理一分殊”并非张载《西铭》之所强调,张载“民胞”说的重点在博爱而不在爱有差等(“分殊”)。关于“物与”方面,张载更无明确的论述,窥其大意,似乎也是强调物与人一体同类,而不重视二者之轻重差异。因此,从张载的“民胞物与”说中,尚难看出他已经意识到上述的问题。
2.王阳明:人与自然物之间的轻重厚薄乃“良知上自然的条理”
王阳明比张载进了一步,他明确提出了上述问题,并做出了自己的回答,尽管他不可能使用“人类中心论”这样的西方术语。王阳明《传习录》:“问:‘大人与物同体,如何《大学》又说个厚薄?’先生曰:‘惟是道理自有厚薄。比如身是一样,把手足捍头目,岂是偏要薄手足?其道理合如此,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又忍得。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燕宾客,心又忍得。……(这里删除了一段关于人与人之间爱有差等的论述,因其不是本文重点——引者)。盖以仁民爱物皆从此出,此处可忍,更无所不忍矣。《大学》所谓厚薄,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此便谓之义。”[2]显然,在王阳明看来,“万物一体”与“物与”之“爱”,同人为了维持自己的生存而“宰禽兽”的人类中心的思想和主—客关系式并不是绝对对立的,因为这里的“厚薄”乃“良知上自然的条理”,也就是所谓“轻重厚薄……自有天然之中”[3]。王阳明的观点实际上是把人类中心的思想纳入“万物一体”的思想之内或之下:人与物之间“轻重厚薄”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乃万物一体之内的区分。所谓“天然之中”或“自然的条理”就是讲的事物之本然(“天然”、“自然”),把人与物作主客厚薄之分亦是按事物之不然行事。
3.荀子、戴震关于“人最为天下贵”的思想
但王阳明只是笼统地谈到人与物之间的“轻重厚薄”是“良知上自然的条理”,而没有对此做进一步的分析。荀子倒是早已对人与物的价值之高低做了细致的区分:“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4]水火有质料而无生命,草木有生命而无知觉,禽兽有知觉而无道德意识,人则不但兼有质料、生命和知觉,而且有道德意识,故人在万物之中居有最高的、最卓越的地位(“最为天下贵”)。戴震似乎更进而根据人与物的地位之高低说明了人有宰制自然物的理由:“人之才得天地之全能,通天地之全德。……智足以知飞走蠕动之性,以驯以豢;知卉木之性,良农以莳刈,良医以处方。圣人神明其德,是故治天下之民。”[5]人因其有其他自然物所缺乏的“智”与“德”,故能使自然物为人所用。荀子和戴震虽然对人与物的价值高低做了比王阳明更为细致的分析,但从他们的论述中还不能看出人类中心论的思想如何与“万物一体”和“物与”的精神统一起来。
4.程朱的“理一分殊”说
程朱的“理一分殊”说则不仅细致地分析了人与物的高低之分,而且明确了这种高低的分殊与万物一体的统一性。这是他们比王阳明和荀子、戴震高出一筹之处。“理一”是以万物一体立论,“分殊”是就人之异于和高于禽兽草木等自然物(以及人与人之间爱有差等)而言。在程朱看来,人与物虽是一体,但又有价值高低之分,两者是统一的。朱子说:“天之生物,有有血气知觉者,人兽是也;有无血气知觉而仅有生气者,草木是也;有生气已绝但有形质臭味者,枯槁是也。是虽其分之殊,而其理则未尝不同;但以其分之殊,则其理之在是者不能不异。故人为最灵。……”[6]显然,程朱在说明“万物一体”、“民胞物与”和人类中心论思想的统一性方面比王阳明讲得更明确,更具理论性。
5.“万物一体”、“民胞物与”说包容人类中心的思想
程朱和王阳明的学说启发了我们:“万物一体”和“物与”的精神似可包容人类中心的思想于其自身,是后者降低为前者的一个构成环节。当然,这也就意味着人类中心论不能按其原样保持于“万物一体”和“物与”的学说之中。“万物一体”和“物与”说大不同于人类中心论,但它仍然坚持人之异于和高于其他自然物的卓越地位。换言之,坚持人的卓越地位不等于说人可以任意支配和统治自然物,不等于是人类中心论,至少不符合西方哲学术语“人类中心论”的原意。中国学界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传统哲学强调人的重要地位,因而便是一种人类中心论,这种看法是不确切的。人类中心论以人为主体,以物为客体,这种主—客关系的思维方式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远不占主导地位。
[1] 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下卷,960页,北京,商务印书馆,1944。
[2] 《传习录》下。
[3] 王阳明:《大学问》。
[4] 荀子:《王制》。
[5] 戴震:《原善》。
[6] 朱子:《答余方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