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30泱泱儒学铸兵法
名人导语
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
——孙武
本节要点
曾国藩以书生带兵;儒学把军队建成第二家庭。
故事案例
1.曾国藩以书生带兵
曾国藩以书生带兵,不爱财、不怕死,正应了岳飞所说的:“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则天下治矣。”可惜清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像曾国藩这样的官员仅是凤毛麟角。
咸丰元年(1851年)正月,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经过两年多的奋战,起义军从广西进入湖南、湖北,势如破竹,顺长江而下,攻占江西、安徽、江苏。太平军于咸丰三年(1853年)三月攻占南京,随即定都南京,改称天京,建立了与清政府对立的农民革命政权。然而,这时的清朝主要军队八旗兵和绿营兵都已衰败不堪。清政府先后调集大批军队前往广西、湖南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结果纷纷溃败。无奈之下,清政府只好起用地方地主武装力量来协助官军镇压太平天国起义。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进入湖南时,清政府便令两湖督抚劝谕地方士绅兴办团练。此时,曾国藩因其母病逝在原籍守制。
这年二月,曾国藩接到咸丰帝的上谕,要求其以在籍侍郎的身份协助张亮基“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曾国藩随即起程赶赴长沙,着手筹办团练武装。
曾国藩到达长沙后,面对日渐恶化的军事形势,他心里明白,八旗兵、绿营兵等正规武装力量根本抵挡不住太平军的进攻,更不用说剿灭太平军了,小股的团练武装也无济于事。有鉴于此,曾国藩认为必须从根本上着手,建立和训练出一支组织严密并有顽强战斗意志和实战能力的新的地主武装力量,才能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在长沙解围之后,湖南巡抚张亮基从湘乡等地调来了一千多团丁,以加强长沙防守。曾国藩到达长沙后,将这一千多人分为左、中、右三营,由罗泽南统率中营,壬叁统率右营,邹寿琼统率左营,每日进行操练。这就是最初的湘军。此后,经过半年的招募扩充,至咸丰三年(1853年)八月,湘军队伍已发展到十营六千人。
与此同时,曾国藩鉴于太平军在长江有一支庞大的水师,并控制着从武汉到南京的长江水域,因此想建立一支水师。恰好此时,清政府也有创建水师的计划,于是曾国藩到了衡州以后就开始着手创建水师。咸丰四年(1854年)二月,湘军水师建成。至此,经过整编后,湘军拥有陆军十营,共五千人,以塔齐布为诸将先锋;水师五千人,以诸汝航为各营头领。合计员弁、兵勇、侠役共一万七千人。
湘军的编制与八旗兵、绿营兵不同,是曾国藩效仿明代戚继光所编练的戚家军进行编制的。湘军以营为基本战斗单位,设营官一人,掌管五百兵勇;营下设四哨,哨下设八队。对官兵的选拔采取层层选拔的办法,即大帅挑选统领,统领挑选营官,营官挑选哨弁。从而逐级加以节制,全军由曾国藩一人节制。在将士的选择上,将官多以士绅与儒生为主,而且主要将领间大多是同乡、同学、师生、亲友关系;士兵以年轻力壮、朴实的农民为主。
同时,曾国藩又对士兵进行了严格的训练。其中,训主要是进行封建伦理和纪律教育,练则指练队伍和练技艺。这样一来,曾国藩便利用封建宗法关系作为维系湘军的纽带,组成了一支强壮的私人武装,成了太平军的死敌。然而,此时由于曾国藩杀人过多也开始被人称为“曾剃刀”、“曾屠户”。
2.儒学把军队建成第二家庭
“其于兵事,素未梦见。”就像是后来蔡锷所说的一样。曾国藩是一个对于军事所知不甚多的文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白面书生。他是如何组建湘军,使得原本属于地方节制的小武装势力,在极短的时间内成长为维护岌岌可危的清朝统治的军事力量,而最终达到了他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目的呢?
这确实是令人们感到有些奇怪和有趣的事情。特别是在如今,竞争日益激烈,需要组建优秀高效的团队去获取成功的市场经济时代,曾国藩成功后的历史现象更为一些企事业单位的领导者、管理者所关注。
将传统的封建儒家理学观念同人性结合起来。通过“诱导”和“约束”,限制和压抑人性的弱点,激发和诱导人性之中的优点,从而形成湘军团队特殊的风气,这便是曾国藩在建设湘军,使得湘军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得以壮大和发展的魔法。
曾国藩认为,汲汲于文章学问,不是真正的豪杰,一定要立志高远,在诗文中他写道:“黄鹄一举何其高!纷纷燕雀非吾曹。”他的志向不仅限于领兵治军,他要的是文武兼通,出将入相,要以书出征,治国平天下,不学穷兵黩武的武夫,要做平定大乱,再造中兴的功臣,既要作诗解文,又能经理乱世。将“文以荷道”落实在具体的行为上,就是曾国藩有别于一般“大学问”家的特殊之处。
曾国藩把治家的理论,全部移植到了军队中,在军队内部创建军人的第二家庭,让他们来到军队就像来到了自己家一样,感受到温暖。在他的带领下,湘军内部逐渐形成一种亲和团结的氛围。
智慧点评
曾国藩爱兵如爱子,关心他们的衣食住行,关心他们的疾苦,用自己的真诚之心去对待自己的部下、对待自己的士兵,从而得到了士兵们的真心拥戴,士兵们在战场上拼死杀敌,以报答将领们的知遇之恩。
No.31政治教育是军队的灵魂
名人导语
在战略上是打强的,在战役、战术上是打弱的。
——刘伯承
本节要点
以儒家道德感化将士;湘军是一支文人军队。
故事案例
1.以儒家道德感化将士
曾国藩认为只有以儒家道德感化将士,才能上下一致,同心协力。
曾国藩以他的子弟兵——湘军起家,他募练湘军的过程最能体现他做事目标明确、贯彻到位的风格。他发明的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练兵方式在封建时代尤属难能可贵。
曾国藩在镇压太平军的过程中,以自募之兵勇取代了国家的正规军而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湘军能打仗、善打仗,这正是曾国藩鼎力训练的结果。曾国藩在湘军中推行了兵制改革,其一大特色是他在军队内部强化封建意识。
咸丰四年(1854年)正月二十一日,他在给郭良焘的信中慷慨陈词:
逆匪信天主之教,弃孔子之经;但知有天,无所谓君也;但知有天,无所谓父也;蔑中国之人伦,听从敌人的谬误;农不能自耕以纳赋;而学贾氏(贾似道)官田之法,说这都是天王之田;商不能自运以取息,而借王氏(王安石)货民之说,说这都是天王之货。
这段话,与他在同月二十八日发布的《讨粤匪檄》几乎一模一样,甚至有些字句也相同,它的中心思想是要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人伦关系,维护两千多年的孔教统治。他在信中哀叹道:
此岂独我大清之变?乃尧舜以来之奇变,我仲尼之所痛哭于九泉者也。
这就是说,曾国藩自办团练之初便明确意识到,湘勇与太平军之间开展的大规模战争,不只是军事斗争,而同时是两种文化之战,两种精神意识之战,两种社会制度之战。
因此,当他写信给郭嵩焘,动员他人幕时,曾国藩劝他不要认为入幕“替我走后门是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以为国家之公义;不以为兵家讨伐的常规,而以为公门千古就是变化的”。曾国藩的这封信,典型地说明他是靠竖起孔门的“忠义”大旗,来聚集那些崇尚名教、尊重名分的封建士子的。《湘军记》载:江忠源带楚勇援战江西时,“士人轻死陷阵,每克县城,国藩闻而乐之,益以忠义激励将士”,就是最好的一个证据。
在倡导忠义的思想指导下,曾国藩强调要创建“死党”。他反复向朋僚们阐明自己“练勇万人,呼吸相顾,痛痒相关,赴火同行,蹈汤同往,胜则举杯以让功,败则死力以相救。赋有誓不相弃死党,吾官兵亦有誓不相弃死党”,因此须“慷慨地求吾党质直而晓军事之君子,将之以忠义之气为主,而辅之以训练之勤”。并且强调:“今欲图谋大局,万众一心,自须别开生面,崭新日月,专用新招之勇,求忠义之将”统领它,“不收入营已久之兵,不用守备以上之将”。他表白自己的心境说:“余所求,不在乡勇,而在统领乡勇之人;不在拳技,而在肝胆忠义之气概。”
2.湘军是一支文人军队
对于招幕将领,曾国藩还提出了四个条件:
带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
治兵之才,不外公、明、勤,不公不明,则兵不悦服;不勤,则营务巨细皆废弛不治。故第一要务在此。
不怕死,则临阵当先,士卒乃可效命。故次之。为名利而出者,保举稍迟则怨,稍不如意则怨;与同辈争薪水,与士卒争毫厘。故又次之。身体赢弱者,过劳则病;精神短乏者,久用则散。故又次之。
四者似过于求备,而苟阙其一,则万不可带兵。
死,人人都怕,但天底下确有不怕死的人,关键是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死得重于泰山。从出山的第一天起,曾国藩就立定了一个志向:“一不要钱,二不怕死。”不要钱,就戒除了私心;不怕死,就断绝了后路。能做到这两点,一个人就会英气勃发,气吞山河,壮志凌云。
湘军是一支由文人组建起来的军队,而文人的特点就是思虑过多,贪生怕死。曾国藩想练就一支身经百战的劲旅,就必须首先焕发出他的将士的豪气与英姿。他在挑选将官的时候,除了考察他是否熟谙用兵之道,是否有忠义之气,还要考察他是否血气方刚。他说:
古来名将,得士卒之心,盖有在于钱财之外者。后世将弁,专恃粮重饷优,为牢笼兵心之具,其本为已浅矣。是以金多则奋勇蚁附,利尽则冷落兽散……带兵之道,勤、恕、廉、明,缺一不可……余死生早已置之度外,但求临死之际,寸心无可悔憾,斯为大幸。
这种天命论色彩极强的思想,不只是他教导士兵的法宝,也是他安慰自己的利器。他又说:“吾尝举功业之成败,名誉之优劣,文章之工拙,概以付之运气一囊之中,久而弥自信其说之不可易也。”
不过,作为湘军最高军事统帅,既须有勇,还须有毅,正如蔡锷所说:“军人之居高位者,除能勇不算外,尤须于毅之一字下工夫。挟一往无前之志,具百折不回之气,毁誉、荣辱、死生皆可不必较,唯求吾良知之所安。”这就是一个高级将领所应具备的气度。
曾国藩说:“国藩昔在江西、湖南,几于通国不能相容。六七年间,浩然不欲复闻世事。唯以造端过大,本以不顾生死自命,宁当更问毁誉。”由此可见曾国藩的意志力非常人可比。
曾国藩深恶痛绝八旗绿营彼此“败不相救”,他在给江忠源的信中说:“国藩每念今日之兵,极伤恨的,在‘败不相救’四字。”因此,他认为绿营军亟须改革,种种恶习、积习、陋习必须一扫而光,他制定了“别开生面,斩断日月”、“改弦更张,赤地立军”的改革方针,立誓要创建一支崭新的军队。这是一支“士卒精强”、“精械精致”的武装,一支可“破釜沉舟,出而图事”的劲旅,一支“诸将一心,万众一气”的队伍。为此,他在湘乡守籍时创制了《要齐心》的歌谣:
我境本是安乐乡,只要齐心不可当。一人不敌二人智,一家不及十家强。你家有事我助你,我家有事你来帮。若是人人来帮助,扶起篱笆便是墙。只怕私心各不同,你向西来我向东。富者但愿自己好,贫者却愿大家穷。富者狠心不怜贫,不肯周济半毫分。贫者居心更难说,但愿世界遭抢劫。各怀私心说长短,彼此有事不相管。纵然亲戚与本家,也是丢开不管他。这等风俗实不好,城隍土地都烦恼。万一邻境土匪来,不分好歹一笔扫。富者钱米被人抢,贫者饭碗也难保。我们如今定主意,大家齐心共努力。一家有事闻锣声,家家向前作救兵。你救我来我救你,各种人情各还礼。纵然平日有仇隙,此时也要解开结。纵然平日打官方,此时也要和一场。大家吃杯团圆酒,都是亲戚与朋友。百家合成一条心,千人合做一双手。贫家饥寒实可怜,富家量力略周旋。邻境土匪不怕他,恶龙难斗地头蛇。个个齐心约伙伴,关帝庙前立誓愿。若有一人心不诚,拳头三尺有神明。
智慧点评
正是由于曾国藩的种种努力,湘军果然成为“齐心相顾,不肯轻弃伴侣”的部队,他们即使平时有仇隙,可一到战场却能同仇敌忾,气势浩**,生死相顾。正应了孔子所说的“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侮)。”以及蔡锷所说的“有争愤于公庭,而言欢于私室;有交哄于平昔,而救助于疆场。”
No.32“勤”、“慎”、“诚”是选将之道
名人导语
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
——司马迁
本节要点
选将要选忠义之士;选才要注意考察五方面。
故事案例
1.选将要选忠义之士
曾国藩指出,军队中选用将才,要特别注重那种朴实勇敢的人,同时要看他们的气概。怕的是有些人不全是发自内心的忠义之气,这些人轻浮、骄气,并不是真正的气概。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这是中国的一个识人的古语,它说明在人才不易识的情况下,相对一般人才而言,千军易得,一将就更难求了。在作为社会生活一个特殊组成部分的军事领域里,统帅的决心具有重大作用。军事领导人才是统御部队的人才。
作为一支部队,一个组织,没有领导人才的控制、驾驭之意,必然是一盘散沙,缺乏战斗力,遇有困难和敌情,定将一触即溃。俗话说,蛇无头不行,讲的正是此理。因此,在识人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识别平时能练兵,战时能打仗的一般军事人才;更重要的是能识别平时能治军,战时能指挥作战的各类指挥人才。
曾国藩指出,古时候治理军队,先寻求好的将领,然后再去挑选士兵;现在搞军事的人,往往首先招兵,却并不选择将领。这样做就像拿衣服一样,不提着衣领,结果搞成一团糟,只会自取灭亡。因此,治理军队,首先要能找到能帮助自己的将领,这就像提衣服要提衣领一样,是管理的关键部位。曾国藩在这里强调了选择将才的重要性。
曾国藩告诫幕僚们:
用兵久则骄惰自生,骄惰则未有不败者。勤字所以医惰,慎字所以医骄,二字当先,须有一诚字以立之本。立意要将此事知得透,办得穿。精诚所至,金石亦开,鬼神亦避,此在己之诚也。人之生也直,与武员之交接,尤贵乎直。文员之心,多曲多歪,多不坦白,往往与武员不相水乳。必尽去歪曲私哀,事事推心置腹,使武人粗人,坦然无疑,此接物之诚也。以诚为之本,以勤字慎字为之用,庶几免于大戾,免于大败。
他认为,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故日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
作为一军将领,朴实廉正耿直是最可贵的。狡猾的将领,一遇到危险,他神情流露的变化,足以动摇扰乱军心;他言语的圆滑,足以颠倒混淆是非,所以湖南军团历来不喜欢用只善于言辞的将领。
在清末年间,中国历史出现了怪圈,那就是清廷所豢养的八旗军和绿营兵虽然为数达到八十多万,但打起仗来却派不上用场,倒是曾国藩自建立湘军之后,力量不断发展,继而繁衍出淮军、楚军、粤军等,为日后清朝统治的瓦解埋下了定时炸弹,也为20世纪初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种下了祸根。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患呢?这都与将才的任用有直接关系。
李鸿章是曾国藩的入门弟子,对于李鸿章的才能曾国藩保持了肯定的态度,但对于他的德行曾国藩一向不敢恭维。认为李鸿章年轻气盛,急功近利,太看重金钱,过于讲求实际,如果放在自己身边多熏陶几年就好一些,但是当时的战事异常紧张,为了再组建一支淮军与湘军成呼应之势,非李鸿章这样有魄力、有才能的人出马不可。所以,曾国藩千叮咛万嘱咐送李鸿章回到了家乡。果然,李鸿章很快招募了淮勇,并用洋枪将军队武装起来,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较早的现代化武装力量。
可是,李鸿章统率淮军之后,并没有像他的老师那样,对清廷唯唯诺诺,而是把淮军牢牢抓在手中,作为个人的进身之阶和政治资本。有了淮军的护驾,他在上海经营的近代企业不断发展;有了淮军的基础,他在山东营造的北洋水师就成了私人的力量;有了淮军的功业,他一个仗接一个仗地打并且毫不犹豫地从慈禧太后手中领得一枚枚帅印、官印,高高地登上了最高的政治舞台。
2.选才要注意考察五方面
选取良臣贤将是每位领导的心愿,一个企业或单位的实力也是由拥有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决定的,那么怎样的人才能称为人才呢?所谓将才,必须有运筹帷幄的本领,因为他是领导者与最基层执行者之间承上启下的纽带和桥梁。因此,任用帅才须注意把握好以下五个标准:
——要分、明、勤。不分则不能使人心诚服,没有凝集力的集体是什么事也做不成的;不明则是非不清,意图不明,会使人无所适从;不勤则纪律荒废,事务得不到认真及时的处理。所以,只有将才自身做到分、明、勤,才能带出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要有不怕死的精神。将才要有一点舍生忘死的精神,作为带兵之将要有身先士卒、敢于冲锋陷阵的精神,才能引导士兵抛头颅、洒热血;作为从政之将,要有献身事业,以身作则的精神,只有把精力全部贯注于事业之中去,才有资格要求自己的属下做到这一点。
——不追逐名利。为了追求功名利禄而来的将才,必然不会很好地控制个人的欲望,当自己晋升得慢一些时就会怨气冲天,这样的将才再有才能,他也会影响属下去争抢薪水的高低、待遇的优劣,进而导致为毫厘之利而伤和气。
——要身心健康。为将之才上要沟通领导,下要联络士卒,既动脑又动手,十分操劳辛苦。如果身体虚弱的人,会因过度劳累而吃不消,容易生病;如果缺乏精神支柱的人,就会因日久而产生厌烦情绪,离心离德,难当重任。所以,对于将才来讲,体格强健、精神饱满是很重要的。
——要有忠义血性。如果说,为将之才必须要同时具备以上五点要求有些过分苛求的话,那么这第五点就是绝对不可少的。因为帅才有优劣之分,也有擅长的区别,有的人多谋善断,有的人勇敢沉着,有文经之才也有武纬之士,各自会发挥不同的作用,但无论何种人才,若没有起码的忠肝义胆,血气良心,则最终是无法使人信赖和依靠的。
所以,选拔使用帅才要注意考察这五个方面。
智慧点评
你的下属之中,不乏才能出众的人。有的技术水平高,有的善于管理,有的擅于外交,各有所能。适时适度地选拔人才,提升一些有能力的人,不仅有利于本部门、本单位的发展,还可以利用这些被提升的下属,借以了解其他下属的思想状况,并据此有的放矢地做好下属的工作。
No.33技艺娴熟,乃能有恃无恐
名人导语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山河。
——孙武
本节要点
操练士卒行之有效;制军规提高湘军水准;立法不难,行法为难。
故事案例
1.操练士卒行之有效
怎样去操练士卒?怎样让士卒平时的操练能够真正地达到提高战斗能力的目标?
仅仅依靠一个“勤”的想法是不够的,还要辅以一定的措施,才能使得士卒平常的训练行之有效。
曾国藩深受传统儒家理学影响,对于人性优缺点有着很好的认知度、把握度,他深刻地认识到,只提倡以“勤”练兵是远远不够的,虽然在短时间内确实能够起到提高湘军整体作战能力的作用,但是真的要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在人的本性之中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弱点:“惰性”和“放纵”。正是由于人身上具有这两种弱点,便使得人们在不知不觉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或许,在对士卒训练的时候,第一天第二天能够做得很好,但是,时间一久,人就变得懒散起来,变得对自己放纵了,操练起来敷衍了事,就像是为了完成一个额外的任务,心不在焉使得操练变成了一种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形式,或许还会产生更加不可想象的结果:使得操练荒废。
怎样去避免像这样的情况出现,将这些存在于人体,在每一个湘军士兵身上都不可能避免的“惰性”和“放纵”压制或者消除,使得操练成为真正能够提高湘军战斗能力的有效方式呢?对于人性有着深刻认知的曾国藩知道,要压制或者消除人性之中的“惰性”和“放纵”,只有通过强有力的约束和强制才能够真正地起到作用。
2.制军规提高湘军水准
俗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曾国藩明白,要想对湘军的士卒约束和强制真正达到通过平时的操练提高作战能力的目的,首先要做的便是制定出一套有利于训练的规章制度和准则,给湘军士卒画上一个圈,告诉他们一个规矩,让他们按照曾国藩所设计的步骤,朝他所想要的预期结果迈进。
在规章制度之中,曾国藩不但明确地规定了湘军士卒所应该操练的内容、时间,以及一些别的能够提高作战能力的训练方法,并且还制定出了奖惩规定。
总的来说,曾国藩对于湘军的操练内容可以概括为“操、演、巡、点”四个方面:操,指的是上操;演,就是让湘军士卒演习各种武艺和阵法;巡,具体指的就是巡逻、站岗、放哨;点就是点名。
对于这四个方面,曾国藩是这样具体规定的:在每天早上、傍晚湘军士卒各上操一次。关于对武艺的演练,曾国藩对于新招募来的士卒尤为重视,要求他们在每十天之中:三六九上午练习武艺和阵法;一四七的上午练习抬枪、瞄枪、打靶和阵法;二八练习长跑和跳远;五十练习连环枪。而每天下午对于刀枪等器械的练习,也是新来士卒必不可少的训练。新来的士卒和原来的士卒,只是在练习武艺的内容上有所不同而已。对于巡逻和点名,曾国藩也照样做出了明确的规定。特别是点名,则是在中午午后、晚上熄灯之前各点一次。
3.立法不难,行法为难
立法不难,行法为难。曾国藩知道,仅仅是制定出规章制度并不一定能保障士卒真正地按照其所规定的去做。要想使得湘军士卒的训练达到他所预期的目的,保障规章制度能够执行,便需要有一个严厉的奖惩作为标准。并且,严格地按照规章制度方面所规定的执行。同时,在制定出这些严格的规章制度并要求士卒和部属严格地执行之外,还要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因为片面的规章制度并不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只有真正地使湘军能够达到他所预期的目的,才是他所想要的结果。
曾国藩竭尽精力,从各个方面着手,制定了许多相关的政策用来约束和限制湘军士卒和部属,要求他们专心致志地投入到战斗技能的训练之中,以提高湘军的整体作战水平。不过,在做这些的时候,曾国藩还是从自己对于人性优弱点认知为出发点,做了很多具体的措施。
首先,他拒绝湘军士卒、部属与绿营士卒交往。曾国藩之所以在日常的士兵操练之中有着这样的规定,是因为他知道人与人之间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他十分相信“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流传已久的至理名言。他痛恨绿营军中的各种恶习,认为绿营军的腐败习气已经“深入膏肓,牢不可破”。如果一旦湘军之中的士卒和部属与绿营军兵相交过多,则将在平时的交往之中潜移默化地染上绿营士卒的恶习,并且使之像瘟疫一般在湘军之中蔓延传播。这样一来,便会在湘军之中形成不良风气,严重影响湘军的日常训练。为此,曾国藩不仅要求湘军在组织上与绿营彻底地割断联系,并且严格要求湘军之中的士卒和部属断不可与绿营士卒为伍。
另外,曾国藩为了使得士卒能够全心地投入到平时的操练之中,在一些日常的生活习惯之中还有着明显的禁忌,例如,严禁吸食鸦片,不许进出赌场酒肆,不准**纵欲等。曾国藩之所以这样做,还是因为他对于人性有着很好的认知度。
首先,他是从组建湘军的目的和湘军作为一支军队的特殊性质考虑的。因为,他所组建的湘军是为了维护清王朝岌岌可危的统治,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是要去战场作战的。这样的目标就要求湘军要有强壮的体魄。而吸食鸦片、**纵欲明显地会有损于身体的健康,使得军士的体质变弱。倘若湘军之中的士卒真的有人吸食鸦片或进赌场、妓院,不管曾国藩怎样地加紧训练,也是不可能达到提高湘军战斗力的目的的。这就像是在肥沃的土地上种下的是一颗瘪种子,又怎么能够发芽,长出果实呢?
另一点,曾国藩是从人性的角度出发的。他知道只要人吸食了鸦片之后,便会对“鸦片”产生很强的依赖性,一旦沾上便很难戒掉,就像是掉人了深不见底的泥潭,只能越陷越深。而赌和**自古就是败家之途,一旦沾染就难以戒掉,而普通湘军士卒一个月的粮饷绝对是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需要的。他们为了能够弄到赌**之资,便会想尽一切的办法,从而诱发了他们心中的“恶”去偷窃、抢劫,这还怎能静下心来进行日常战斗能力的训练呢。所以,给湘军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
为此,曾国藩为了使得日常士卒训练达到预期的效果。他将这一条写进了湘军的营规。他并规定:一旦查出湘军士卒谁吸食鸦片或参与赌**活动,就会从重处罚或驱逐出湘军大营。这些严格的营规都是从提高湘军士卒的作战能力和人性优弱点的角度为出发点的,所以曾国藩让湘军士卒在空闲时只能去舞刀弄剑,进行战斗技能的操练。
这一切,都为以后湘军与太平军作战之中能够获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智慧点评
曾国藩为了提高湘军训练的效果,以求达到提高作战能力,殚精竭虑,采取了各式各样的方法。从中也可以看出曾国藩对人性优弱点具有很高的认知度,能够很好地把握人性的优点,让人性中的弱点向优点方面转变。正是因为他着重于湘军士卒平时的锻炼,让士卒“勤于训练”,使得湘军的战斗能力才得以大大的提升。
No.34学会放权,发挥将领的能力
名人导语
战术就是在决定点上使用兵力的艺术,其目的就是要使他们在决定的时机、决定的地点上,发生决定性的作用。
——约米尼(瑞士)
本节要点
该放权时便放权;该约束时坚决约束。
故事案例
1.该放权时便放权
无论是古代社会还是现代社会,一个人要成就大业有所成就就必须得善于用人,该放权时便放权,该约束时坚决约束。
用人与善于用人是不一样的。曾国藩对军事基本上不是很通,但却能够平定太平天国,造就不世之功,善于用人就是一个原因。曾国藩在察人、用人方面有两点:一是善于发现人才,这点曾国藩确实很厉害,如果不能够发现人才就谈不上善用;第二点就是相信人。
“擦亮眼睛,精选人选”、“以私谊形成维系湘军中高层建筑的纽带”,对于曾国藩来说是他实施放权,让将领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以促进湘军整体建设的提高,也可以说是他实施这一策略的基础。
那么,应该采用怎样具体的方法将实际的权力下放到中高层将领的手中呢?
对此,曾国藩可称得上是一个具有创新意识,敢于创新的改革家。可以说,他已经完全地把手中的权力下放给了湘军之中的每一位将领,而所采用的手段和策略也是令人震惊的。
曾国藩一改以往士兵归属国家所有的机制。熟知中国古代历史的人肯定知道,自唐代“安史之乱”之后,一直到宋朝的建立,造成战乱连绵的主要原因就是各地藩镇拥兵自重。因此,自赵匡胤建立宋朝之后,接下来的几个封建王朝,都采取种种措施,防止兵权落到带兵将领和地方大吏的手中。
一直以来,这种紧锁兵权的做法便被曾国藩所鄙夷。虽然这种方法对于维护统治阶级有着一定的益处,但带来的弊病也是让人望而生畏的。
例如,清朝的绿营兵规定:将领平时各住其府,有事便授予兵权,事情完了之后,便各回其府;而士兵则平时分驻在各地,当战事发生之后,便临时抽调在一起,共同迎敌。战事结束之后,便回到自己的驻地。
这样一来,就存在着两种弊端:其一是士兵与将领,士兵与士兵之间只有奉命应征的上下级之问的关系,别无私情,兵将之间难以形成一个整体,难以发挥出应有的力量。其二,对于将领来说,也难以在指挥士兵的时候使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国家军队,兵为国家之兵,将为国家之将,共同为朝廷负责。因此,他们就不能形成一个谋求某一派系或者家族利益的武装集团,兵权也自然就确保无误地掌握在了中央政府的手中,各地带兵的将领绝不能占为己有。
但是,也正是这种原因、这种授权方式,大大地打击了将领的积极性,使得他们在练兵的时候,马马虎虎不加注意,在对待士卒的时候也差强人意。因为,在他们看来,自己辛辛苦苦地练兵,将手下的士卒训练成为战无不胜的士卒,和自己又有多大的关系呢?到时候,自己训练出来的士卒又不知道归谁指挥,帮谁建功立业呢?
曾国藩就是从人性的优缺点之中看清了问题的关键,大胆地提出了兵役制度的改革。将世兵制变为募兵制,并规定一军之权交付于统领,大帅不可遥制;一营之权交付于营官,统领不得遥制。于是各层士兵层层招募,进退弃取皆由长官决定,统营官、哨官遂为大帅的私属,士兵也成了营哨官的私兵。“兵员自募,权归主将”,将军队的组建、人事升迁等所有的权力,完全地给予湘军之中的中高层将领。
2.该约束时坚决约束
可能有的人会存在疑问,这样地将权力下放给下属,特别是那些有着一定能力的下属,虽然能够让他们的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但是“人心隔肚皮”,谁又能够保证他们在自己的力量壮大了之后,不心存想摆脱曾国藩的指挥“自立门户”的念头呢?
其实,曾国藩当时也是想到了这一点的。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发生,曾国藩采用什么方式来制约湘军之中的中高层将领呢?
首先,曾国藩对于每一个营都有着明确的人数限制。他的这一做法,就是通过规定的编制,来限制心存异心的湘军将领,以免他们心存骄横自满之心,而走向分裂湘军之路。其次,曾国藩对于每一个营官所招募来的新士卒,坚决地要求必须经过两个月的训练,才能开赴战场。为什么曾国藩如此地着重于对新招募来的士卒训练呢?其目的还是为了保障自己对于湘军保持有效的控制,对湘军有着绝对的指挥权,保证湘军的整体团结统一。曾国藩在练兵和训兵的时候,不仅重视对士卒作战能力的操练,更加着重于对士卒忠义血性思想方面的教育,要求对新招募来的士卒,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训练,其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曾国藩虽然采用了种种策略,但还是没有完全避免将领自立门户,导致湘军分裂的事情发生。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曾国藩与王鑫之间的事情。
王鑫是湘军建军之初的将领之一,深受曾国藩的赏识,一直准备重用他。然而,王鑫却认为自己是最早带湘勇之人,并不想接受曾国藩的约束,准备自己另立门户,自己干出一番事业来。在曾国藩将湘军的营地迁回衡阳之后,让王鑫回湘乡去招募湘勇。当王鑫回到湘乡之后,不但十分张扬,就像是朝廷大员出巡一样,还在招募湘勇的时候,比曾国藩规定的人数要多,竟达三千之多。更让曾国藩吃惊的是,当王鑫率领着这三千湘勇到达长沙之后,与湖南巡抚骆秉章交往过密,慢慢地显露出了自成一军,脱离曾国藩指挥的趋向。
曾国藩见此情景,严格地要求王鑫除了仍然带领一个营的湘勇之外,新招来的湘勇另外编成两个营,由曾国藩另派人选为营官,但是,在这个时候,骆秉章却不命令王鑫裁员。使得王鑫拒不听命,自定营制,自派营官,在组织上、制度上独立于曾国藩之外,走上了彻底决裂之路。
曾国藩在这种情况发生之后,为了维护湘军的整体统一,向王鑫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王鑫只能自带一个营的湘勇,数量要严格地符合湘军的营制,勇丁必须在经过两个月的训练之后才能开赴战场。然而,王鑫却认为自己和骆秉章走在一起,比跟着曾国藩要有前途,便毅然拒绝,真正走向了决裂境地。
形势已经无法挽回,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情再次出现,曾国藩只好忍痛和王鑫一刀两断,将王鑫逐出了湘军阵营,并且在给自己老师的信中对于王鑫大肆攻击,使得吴甄甫(吴文镕)不再调王鑫的军队北援,从此王鑫的军队也失去了进一步发展的机会。这样一来,由于王鑫不能够出省作战,省内的财政又十分地困难,使得他不得不将三千四百人的军队减到两千多。由此,对于后来出现的效仿者也起到一定的警戒作用。
与此同时,曾国藩也进一步加强了笼络和控制部属的策略,要求湘军的将领在招募士兵的时候,必须严格地按照所规定的营规去办,包括人员编制、操演训练之法等,都必须依章行事,稍有越轨之处便会遭到革职或调离。
曾国藩并不是坚决地限制下属实力过分壮大,不允许下属自立门户,寻求发展。他的这一策略只是在湘军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得以壮大和成熟的情况下,为了维护湘军的整体统一而采取的策略。当湘军具有了一定的势力,具有良好的发展时机的时候,他却鼓励手下有能力的人独立门户。这也正是曾国藩在建设湘军,使得湘军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智慧点评
正是由于曾国藩一方面着力于对湘军之中人才的培养,在一定的时机内又采取允许下属独立门户的开明政策,适时地给予鼓励,使得湘军的发展速度很快,成为了一个庞大的集团势力,而且始终保持着相对的统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