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4 处世切莫恃才傲物
名人导语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诫子书》
本节要点
可以有傲骨,不可有傲气;逞强斗狠要不得。
故事案例
1.可以有傲骨,不可有傲气
曾国藩说:“若德才不可兼得,于其无德而近乎小人,吾宁无才而近乎愚人。”
才是靠不住的,如果恃才傲物,就会泛滥横流。“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这句妇孺皆知的话虽重在强调人要有“傲骨”之宝贵品质,但“傲骨”不等于“傲气”,做人不应该有“傲气”。一个在别人面前时刻想显示出自己拥有比别人优越的条件的人,不但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与崇拜,反而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因此,曾国藩在信中谆谆告诫诸弟:
吾人为学最要虚心。尝见朋友中有关材者,往往恃才傲物,动谓人不如己,见乡墨则骂乡墨不通,见会墨则骂会墨不通,既骂房官,又骂主考,未入学者则骂学院。平心而论,己之所为诗文,实亦无胜人之处;不特无胜人之处,而且有不堪对人之处。只为不肯反求诸己,便都见得人家不是,既骂考官,又骂同考而先得者。傲气既长,终不进功,所以潦倒一生而无寸进也。
曾国藩还要求长子曾纪泽,言谈举止须厚重,戒轻浮。这里的“厚重”固然有老成练达的意思,但也寓含着对事事谨慎的含义。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夏,地方官给曾家加了赋税,曾国藩写信要求家中三位弟弟——澄侯、沅弟、季弟:
我县新官加赋,我家不必答言,任他加多少,我家依而行之;如有告官者,我家不必入场。凡大员之家,无半字涉公诞,乃为得体;为民除害之说,为辖之属言之,非谓去本地方官也。
一个月之后,曾国藩要到县城办事,与地方官有来往,曾国藩又写信告诫他:
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服神钦,到处人皆敬重。此刻初出茅庐,尤宜慎之又慎。
曾国藩兄弟五人,他年纪最长,对其诸弟,为学治事,处事接物,无一不悉心教导。他特别注重孝友耕读,绵延世泽。对家对子弟,曾国藩可谓尽其心力,但其仍说“余生平与伦常中,唯兄弟一伦,抱愧犹深,盖父亲以其所知者尽教我,而我不能以我所知者尽教诸弟,是不孝之大者也”。于此者,盖古代圣者,对其兄弟子女,莫不能比。
2.逞强斗狠要不得
逞强斗狠,说到底就是要获得对他人的超越感和优越感,从而谋求他人对自我的肯定、服从或尊严。然而,这种优越感的获得往往以压抑他人、伤害他人为代价。在某一时间、某一场合或某一范围内,你确实征服了他人,但在另一时间、另一场合或另一范围内你可能又征服不了他人,而且你的这种征服必然激起他人持久的抵抗。倘若你征服的人越多,那么你所激起的反抗也就越广大。最后,你就把自己人为地陷入到了一个孤立的境地,结果你会发现路越走越窄,越走越难。所以,逞强斗狠最终会失败。
功成名就只是过眼云烟,金钱和权势到了最后还是尘归尘、土归土。就算再怎么给后人夸耀为历史记载,对于已经消失的自己也不会有什么意义。对于一个人而言,机会虽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他的修身养性的涵养,千万不要做不学无术的那种人。古语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有人说,曾国藩能够功成名就的最大原因是善于藏锋,何尝不是这样呢?
同治三年(1864年)天京(今南京)攻破,红旗报捷,而他却让官文列于报捷的奏章之首,这即有谦让之意,也有藏锋之利,尤其是裁撤湘军,留存淮军,意义极为明显。不裁湘军,恐权高震主,危及身家,如裁淮军,手中不操锋刃,则任人宰割,因此他叫李鸿章按淮军不动,从自己处开刀。 曾国藩藏锋是一种自我保护的生存之道。藏锋露拙与锋芒毕露,是两种截然相反的处世方式。锋芒引申为人显露在外表的才干,在恰当的场合显露出来是十分必要的,但露才一定要适时、适地,时时处处才华毕现只会招致嫉恨和打击,导致做人及事业的失败,不是智者的所作所为。
智慧点评
屈是为了伸,藏锋是为了蓄志。不屈难以伸展,不藏锋志从何来?曾国藩的藏锋就是来自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体认,来自一种对儒释道文化的综合。
No.25 敬是为人处世的要方
名人导语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
——孟子
本节要点
主敬则身强;居敬则人和。
故事案例
1.主敬则身强
曾国藩崇尚居敬。早年,曾国藩与朋友交往时,多次谈到对“敬”字的体验。好友吴竹如(吴廷栋)告诉他:舍“敬”字别无下手之方,总以严肃为要。他自己也深知“敬”字是吃紧下手处。
在日记中,曾国藩这样写道:
每天自昼至夜,瑟间赫喧之意曾不可得,行坐自如,总有放松的意思,及见君时,又偏觉整齐些,是非所谓掩着者耶?《论语》曰:“望之俨然。”要使房闼之际、仆婢之前、燕昵之友,常以此等气象对之方好,独居则火灭修容。切记!切记!此第一要约。能如此,乃有转机,否则堕落下流,不必问其他矣。
《诗经·卫风淇奥》曰:“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侗兮,赫兮咂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侗兮者,恂傈也;赫兮嗄兮者,威仪也;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瑟,即矜持的状貌;侗,即宽大;赫,解释为有明德,赫赫然;咀,即适宜威仪的装容和举止。
《诗经》中的这句话是说,淇水河的河岸弯曲的地方,翠绿的竹子长得光泽茂盛。而有学问的卫武公,在制作切锉骨器那样严谨、一丝不苟;他修身就像琢磨玉器那样谨慎、精细。他的仪表庄重而威严,他的品德公正而美好,他的德行至善至美。这样的富有文采思想品德至盛至善的君子,怎能叫人忘记呢!
曾国藩在日记中说出这样的话,可见他对“敬”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是下过一番切实工夫的。
曾国藩对敬字还有一番特别的体验。朱熹是居敬而穷理,曾国藩是主敬则身强。他认为,恭恭敬敬就能强身健体,他常常感到,一天不敬不静,就会疲劳困乏。他说,庄重恭敬日益强大,安逸放纵则日益减少,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虽然自己年迈体弱,可是一遇到坛庙祭祀的时候,或者战事危急的时候,人不知不觉就会精神抖擞起来。“神为之悚,气为之振”,这充分说明恭敬可以强身健体。
2.居敬则人和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曾国藩在一篇日记中这样写道:
从本年十月立志自新,专门立下课程,从“敬”字开始做起,并为“敬”字做出自己的解释:“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惧,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咸丰五年(1855年),曾国藩奉旨出山。他先去拜访了骆秉章和左宗棠,与这些湖湘实力派人物言之甚欢。接下来,他遍访各衙门,就连小小的长沙、善化县衙也亲自登门,礼数甚恭。湖南官场上下对他的印象都非常好,纷纷表示要兵给兵,要勇给勇,要饷供饷。
他在长沙逗留了十几天,随后乘船到了武昌。在武昌他也是谦恭依旧,衙衙拜访,官官恭问,胡林翼自然不消说了,其他的官员也无不表示对曾国藩全力支持。然后,曾国藩又沿江东下,到黄州府下游五十里处的巴河,这里驻扎着彭玉麟的水师部队,湘军大将李元度、鲍超、杨国栋等人都集中在这里,等着与曾国藩共商军情。
曾国藩和这些久违了的部下见了面。曾国藩指出,湘军的最终目标是攻下江宁,所以军事重心不能离开长江两岸的数省,力量要由西向东使。石达开南下,我们不能被他牵制。目前浙江形势很紧张,只能派部分兵力,配合地方绿营监视,不能轻易言战。所以下一步的方案是:曾国荃的吉字营继续围攻吉安,李续宾、曾国华、鲍超等营进入安徽战场,落脚点是安庆;其余各部则由曾国藩本人率领,驰援浙江。
计划已定,诸军按计而行。曾国藩会同张运兰、吴国佐各部援浙,李续宾拨出所部朱品隆、唐义训的一千余人任曾国藩的亲兵护卫营。曾国藩命部队到江西河口集结,自己则去了南昌,拜会江西巡抚耆龄。耆龄知道曾国藩这次出山的来头,不敢像过去陈启迈、文俊那样为难曾国藩,主动答应为曾国藩供给粮草军饷,这就使湘军基本通过了粮饷这一关。
两个月后,曾国藩命部队由河口出发到江西广府铅山集结。此时石达开已由浙江南走福建,曾国藩率部在双港等地驻守。一个月后,移驻江西建昌。此时,刘长佑军已驻新城,准备出关时入福建,曾国藩即命张运兰、萧启江由广昌、杉关入闽,而他的大营则一直驻在建昌,再未移动。
在经历了种种磨难之后,曾国藩几乎有脱胎换骨之感。而且,处世的方式一变,做起事来也如同顺水行船,占尽了人和,完全改变了过去的难堪地位。后来,在与太平天国的战斗中,曾国藩也非常尊重友军,也很尊重与自己地位相当的官员,收到了协同作战的功效。
对此,曾国藩是如何理解“敬”的呢?这自然也有他的一番道理,他说:
内而专修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平天下,敬之效验也。程子谓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四灵必至,聪明睿智,皆由此出。
在这里,曾国藩对内强调心无杂念,谨慎小心;对外强调严肃整齐,庄重有礼;干事情则兢兢业业,毫不轻率,做到了这一切,就可以达到物顺人和、天下太平之气象,这就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理想世界。
敬,作为对人对事的一种道德要求,首先要自敬,用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清代张履祥说:“欲人之敬己,须自敬其身始。能敬其身,则不期人之敬而自敬矣。”自敬,在外表上要严肃、整洁,干净利落,在内心则要有恭敬之态度。
其次,对别人要尊敬,无论对方官大官小,无论对方贫与富、长与幼,都应该恭敬有礼,不可轻慢。
智慧点评
居敬,对个人来说,有两方面的要求,可以达到两方面的效果。对内则要求专静统一,以养大体,对外则整齐严肃,以养小体,如此下去,才会日渐强健。
No.26 高标处世,低调做人
名人导语
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鹜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作事,则功业可就。
——李大钊
本节要点
做人收敛避祸消灾;以史为鉴,处处谦让;坚持收敛和守拙的原则。
故事案例
1.做人收敛避祸消灾
低调是一种风度,高标是一种气魄。懂得高标处世,善于低调做人,这样才能体面生存和赢得尊严。
做事开张,做人收敛,这一点是中庸思想中处世之道的核心。它不仅仅是体面生存和尊严立世的最重要根本,也是一个要做大事业者的最佳状态。同时,开张必须以收敛为基础,因为收敛可以使人能处顺境也能处逆境,既可深自收敛又可勇猛精进,这实在是一种最智慧最通达的处世之道。
为人收敛,不光是哲学上和个人修养上的一种体悟,更是避祸消灾的重要法门。在曾国藩的家书里曾提到过两个人,一个是嘉王赵颓,另一个是沈万三。这两个人的经历对比着看,一定是给了曾国藩很大的触动。
嘉王赵颥,是宋神宗的亲弟弟。他从小就好读古书,是一个忧国忧民的人。他看到不平之事,就要发表言论,后来还数次上疏议论朝政,在当时很有影响,人们对他褒贬不一。这时,他的心腹劝他说:“您是天子的弟子,不好声色犬马,一心致力于典籍,这自然是好的品德。可是您多次议论朝政,皇帝和太后都会不安啊。”嘉王猛然醒悟。从此,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专门研究医书,并和他的部属成天忙于研究药方。朝廷后来专门下诏称赞他,还对他进行了褒奖。
而沈万三的故事显然就悲惨得多了。
明朝时,沈万三是金陵巨富,虽王侯而不能及。朱元璋攻下金陵后,打算扩大外城,然而当时正值战乱,国库空虚,主管工程的大臣叫苦不迭,表示难以完成这个任务。
沈万三这时出面了,为了和朱元璋搞好关系,他表示愿意承担工程总费用的一半。他和政府方面同时开工,由于财大气粗,沈万三比朱元璋的官方工程队还早三天完成了任务。之后,朱元璋赐给他酒宴,慰劳他说:“古代有素衣天子,号曰素封(无官无爵而有资财的人),您就是这样的人啊。”其实朱元璋心里并不高兴,竟然比我的官方工程队还快,他对沈万三的富裕既厌恶又嫉恨。
而当时,沈万三有一块田地,正靠近湖边,为了保护自己的田地不受水淹,他便在湖边新修了一道石堤。朱元璋讨厌他太富,而且连他这个皇帝也比不上他,于是太祖一点儿也没留情面,单独对他的田地抽税,每亩九斗十三升,赋税高得吓人。
其实,朱元璋心里早就想杀他了,只是一时找不到理由。
忽然有一天,恰好沈万三用茅山石铺苏州街的街心,朱元璋这一下子可有了借口了——以茅山石为心,“茅心”者,“谋心”也,此乃叛逆之举。不由分说,朱元璋就给他定了一个谋反罪,杀了他,又查抄了他的家产,将其全部充公。
沈万三死得冤枉,他既没有犯法,而且还为皇帝出了力,反而被杀,你说可不可悲。
这样的教训告诉我们,面对如此复杂纷纭的人世,人们的那一点儿小聪明显得多么地可笑和幼稚,多么地不值一提。而在此时,“憨”、“拙”、“直”、“朴”这些本与聪明无缘的字眼,却会显露出一种闪光的高超智慧。
2.以史为鉴,处处谦让
以史为鉴,以自己过去的经历为鉴。曾国藩在任两江总督之后,他变得更加稳重低调,更加“憨”、“拙”、“直”、“朴”,对待同僚及下属都注意处处谦让,甚至对手中的权力,他也常常辞让。
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后的声望已无人可比,长江水面上迎风招展的无不是“曾”字帅旗。作为亲率三四十万人马的湘军最高统帅,曾国藩却全然没有飞扬跋扈、扬扬自得之态,反而更加处处收敛,慎之又慎。从他给弟弟写的家书上看,那时的他不但没有踌躇满志,反而是充满了忧虑。他谆谆告诫弟弟说:
余家目下鼎盛之际,余忝窃将相,沅(曾国荃)所统近两万人,季(曾国葆)所统四五千人,近世似此者曾有几家?沅弟半年以来,七拜君恩,近世似弟者曾有几人?日中则昃,月盈则亏,吾家亦盈时矣。管子(管仲)云: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余谓天之概无形,仍假手于人以概之。霍氏盈满,魏相概之,宣帝概之;诸葛恪盈满,孙峻概之,吴主概之。待他人之来概而后悔之,则已晚矣。吾家方丰盈之际,不待天之来概、人之来概,吾与诸弟当设法先自概之。
曾国藩说:“吾家方丰盈之际,不待天之来概、人之来概,吾与诸弟当设法先白概之。”“概”是什么?这个“概”字就是大概的概。据查,“概”在古代就是量具,其实就是个木板。古代用缸、用桶、用盆来盛米、稻谷,堆得高了上面会凸出一个尖来,然后就用这种木板来刮平,起的就是这个作用,这就叫做概。
曾国藩说,别人不来管你,自然有上天管你。中国人素来相信“举头三尺有神灵”,如果天再管不了你,那就自己管住自己了,这就是自律。其实,曾国藩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要见好就收,要急流勇退,要学会“自概”。
曾国藩时刻不忘记给自己及诸弟狠敲警钟,尽心尽力地消除隐忧。自从实授两江总督、钦差大臣之后,曾国藩深知自己地位渐高,名誉渐广,便多次上奏请求减少自己的一些职权,或请求朝廷另派大臣来江南会办。攻克南京之后,他立即裁减湘军,又令弟弟曾国荃停职回家反省。
同治六年(1867年)正月,曾国藩再三告诫弟弟曾国荃道:
弟克复两省,勋业断难磨灭,根基极为深固。但患不能达,不患不能立;但患不稳适,不患不峥嵘。此后总从波平浪静处安身,莫从掀天揭地处着想。吾亦不甘为庸庸者,近来阅历万变,一味向平实处用功。非委靡也,位太高,名太重,皆危道也。
类似这样的言辞在曾国藩的书信中俯拾即是。目的就是要告诫弟弟常怀谦退,永葆“花未全开月未圆”的态势。
这种收敛低调的做人方式,曾国藩将其一直保持到老。在他功成名就之时,打算在家乡建一座富厚堂,以作“终老林泉之所”。后来富厚堂建成了,他一听说工程巨大,花费极多,于是就感到非常不安,从来就不进富厚堂的大门。他写信严责弟弟及儿子费钱太巨,他说:
富升修理旧屋,何以花钱至七千串之多?即新造一屋,亦不应费钱许多。余生平以大官之家买田起屋为可愧之事,不料我家竟尔行之。澄叔诸事皆能体我之心,独用财太奢与我意大不相合。凡居官不可有清名,若名清而实不清,尤为造物所怒。我家欠澄叔一千余金,将来余必寄还,而目下实不能违还……余将来不积银钱留与儿孙,推书籍尚思添买耳。
此后十多年,曾国藩一直住在他的总督府,直到死在任所。
3.坚持收敛和守拙的原则
在教子家书中,曾国藩一再强调“勤理家事”,“不可厌倦家常琐事”,“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茶等事”,在家要种菜、养鱼、养猪、做饭,“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他还说:“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以做官发财为可耻”,“家事忌奢华,尚俭。”
曾国藩的收敛和守拙的功夫,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来说绝对没有过时。这些都是实打实的人生智慧。一个人过于显露出自己高于一般人的才智,或是生活方式太过张扬,往往会对自己不利,甚至会招来很大的麻烦。因为这样可能使对手容易摸清虚实,提前准备好防范措施和对策,或者触动某些人如妒忌等不便说明的心理。老子说过“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智若愚”,这才是一个人成熟、智慧的标志。不显露、炫耀才华,固守柔顺之德,做再大的事也不居功自傲,低调自守,这样的人其实是会有好结果的。
曾国藩身为三军统帅,做着“掀天揭地”的大事,能有如此胸襟,能如此稳慎,如此谦恭,但却能善始善终,永立不败之地,可见亦非等闲之辈,也绝非浪得虚名。
智慧点评
人们有时会在一些重要的人生关口发现,自己平日里引以为傲的聪明才智,在关键时刻竟然派不上用场,有时还“聪明反被聪明误”,甚至就栽在自己的这个聪明劲儿上。因为你的聪明跟不上变化的形势,反而将事情弄得更复杂。
No.27 争心不可过重
名人导语
让一得百,争十失九。
——马克
本节要点
凡事讲究退让;与沈葆桢争中有让。
故事案例
1.凡事讲究退让
争与不争学问极大,猛争者不一定得势,不争者不一定不得力,此为辩证学问。曾国藩说:“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他处世常讲退让,而事关原则大事却不能不争,但是在争的过程中,有时也讲“退”。他因军饷问题与沈葆桢闹翻一事就说明了这一点。
同治元年(1862年),湘军主力集中在南京一带,太平天国的军队也正好集中在这里。江、浙地区本是富庶之区,但因连年战火,生产停顿,粮食歉收,饥民成群,有的地方连饥民也不见,遍地榛莽,“常竟日不见烟火,不逢行人”。这样一来,不要说无钱购粮,即使有钱也买不到粮食。南京城下仅曾国荃、鲍超的军队就达7万余人,每天最少也要吃10万斤粮食,哪里去弄这么多的粮食?曾国荃没有办法,每天只能发四成饷,士兵连半饱都不够,只能煮粥度日。曾氏兄弟不断向四处呼吁供给湘军粮食,说再这样下去,湘军就要溃散了!
为此,曾国荃通过曾国藩向李鸿章借粮,李鸿章的淮军也不宽裕,只能将发霉的大米运来一些。曾国藩见状大骂李鸿章没有良心,下令将坏米还给李鸿章。幕僚立即劝他:“粮食不可退,有米总比无米强,退回上海将与少荃失去了和气!”后来,他们把霉米卖给饥民,得款买了好米,才没和李鸿章闹翻。
正因为饷项、粮食供应困难,南京城下的湘军开始四处抢劫,本来曾国荃部湘军就是抢掠成性,现在更是无法无天。他们不仅成群出动,抢劫乡村居民,劫掠肆市,成了明火执仗的强盗,而且到处抢劫妇女,虏入营盘奸宿。太平军粮食奇缺,就把南京城内的百姓放出城来,妇女儿童放出者更多,大批妇女一出江东桥,就被城外的湘军掠去,无一幸免。
为此,幕僚赵烈文建议曾国荃出面制止,曾国荃表示:“我欠各营的粮饷太多,勇丁们连粥也吃不够,没有脸去见各部将领,哪有理由再去管这些事?若再不破城,军队便要瓦解了!”
赵烈文素以足智多谋、能言善辩著称,听了曾国荃的话也无话可说。不久,萧庆衍部果然发生闹饷事件,曾国荃向曾国藩问计,曾国藩劝他:“事因欠饷缺粮而起,只宜多加慰抚,不可过绳以法,免得功亏一篑!”
2.与沈葆桢争中有让
军饷问题越闹越紧张,这时发生了曾国藩与沈葆桢的重大矛盾。
沈葆桢,字翰宇,一字幼丹,福建侯官人,林财徐之婿,道光朝进士。咸丰五年(1855年)任九江府知府时,因九江为太平军所占,到曾国藩湘军充营务处会办。后再任江西广信府知府,太平军杨辅清部攻打广信,沈葆桢与夫人坚守城池,力战胜之。曾国藩上奏极言沈葆桢夫妇共同抗敌,谓“军兴有年,郡县望风逃溃,惟沈某能独申大义于天下”等,清廷闻报,加沈葆桢按察使衔。
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国藩大举进兵安徽,围攻安庆,上书请沈葆桢来安庆会办军务,朝廷下旨准其所请。安庆被湘军收复后,慈禧、奕沂主持政务,以曾国藩为两江总督,督办江南四省军务,曾国藩保奏沈葆桢为江西巡抚,两人由上下级关系变为同僚。
从沈葆桢仕途经历看,他与曾国藩数度共事,一同抗击太平军,他的两次升官,也与曾国藩的保奏大有关系。但是,当沈葆桢就任江西巡抚后,曾国藩令湘军东进,左宗棠进兵浙江,朝廷令江西省供应湘军与左宗棠的军饷。而太平军忠王李秀成则派李世贤、杨辅清部入江西,以断绝湘军与左宗棠的粮道。沈葆桢见太平军大举人江西,湘军进攻天京城又无力顾及江西,乃亲赴广信督防,抵御太平军。同时建立了一支江西本省的军队,还广调清军去江西参与防卫,如江忠义的精捷营、席保田的精毅营、王文瑞的老湘营、王德榜的长左营、张岳龄的平江营、王沐的继果营、韩进忠的韩字营、刘胜祥的祥字营、刘于浔的水师营、段起的衡字营等。
由于江西军队的扩增需要大笔军饷开支,沈葆桢遂上奏清廷,停止供应湘军军饷,包括原来供应曾国荃大营的协饷、江西漕折银、九江关洋税银、江西厘金等,这些银两都是朝廷批准供给湘军的。在湘军军饷奇缺、雨花台各营岌岌可危之际,沈葆桢却截留了所有的供应,这下子激起了曾国藩的怒火。
曾国藩在江西驻兵多年,因军饷问题,吃尽了苦头,也看够了江西巡抚的眼色。咸丰八年(1858年)他再度出山,江西巡抚毓科等同他的关系好转。咸丰十年(1860年)他担任两江总督后,便奏明把江西的上述各项收入均归他提做湘军军饷。他所以奏准让沈葆桢任江西巡抚,其重要原因之一是沈葆桢与他多年合作,可以作为湘军的可靠支持者,谁料想沈葆桢一上台来便断了他的后路。
沈葆桢在江西扩建军队也是出于公心,但银子只有那么多,江西用了湘军就没有,但从缓急程度着想,雨花台的曾国荃大营是迫不及待的。开始,曾国藩看到湘军军饷一天天困难,想出釜底抽薪的办法,给九江关道蔡锦青寄了一封私信,让他解九江关洋税3万两给雨花台湘军,以解眼前之急。蔡锦青不敢违意,便向南京运银,谁知被沈葆桢发现了,把蔡锦青大骂一顿,勒令他追回款项,否则就罢他的官。沈葆桢是蔡锦青的顶头上司,蔡锦青得罪不起,只好乖乖地原数追回了寄出的银子。
曾国藩、沈葆桢争饷之事发生时,曾国藩位高权重,但并没有表现出一种骄蛮之气。事情发生后,他又多方考虑,委曲求全,拒绝了大家要参劾沈葆桢的意见,但是对于金陵围城之军的困难不能不顾,对于沈葆桢告他“贪得无厌”的骂名也不能不辩。
于是,曾国藩最终拟了一个《历陈饷缺兵弱职任太多户部所奏不实》的折子,他写道,今“论兵则已成强弩之末,论饷则久为无米之炊。而户部奏称收支六省巨款,疑臣广揽利权。如臣虽至愚,岂不知古来窃利权者每致奇祸!”折尾恳求朝廷派大臣前来主持江南大局,放他回家养病,现在“兵弱饷绌,颠覆将及”,一旦发生重大变故,他可担不起这个责任!
为了争饷之事,曾国藩写了多篇日记,反复记载此事的苦恼,一怕缺饷,金陵士兵哗变,功败垂成;二怕自己位高权重,别人疑其专擅;三怕与江西争饷,败了饷缺兵溃,胜了得到专权恶名。所以,还是以“告病引退,少息二三年”最为稳妥。
沈葆桢知道曾国藩上奏要求“引退”,自己也赶紧上了个奏折,陈请开缺,“以养老亲”。
双方的奏折上达清廷,慈禧自然不会让他们在这紧急关头回家休息,只好下旨把江西的厘金一分为二,使他们各得其半,井把购买轮船的退款50万两拨给曾国藩使用,以解其纷争。
此外,清廷为保证湘军的围城粮饷,又指拨淮北盐厘每月8万两,从湖南拨粮优先保证围城湘军,还拨安徽、河南等省士绅的捐款数十万两。这些钱粮一下子缓解了湘军的困难,保证了供应。曾国藩、沈葆桢二人同时撤销“告退”,结束了轰动一时的争饷闹剧。湘军因祸得福,加紧了攻城的步伐。
智慧点评
凡人之性,不能无争;凡有血气,皆有争心。在中国传统道德中,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有“让”的位置,无“争”的份额,这似乎是一种欠缺。在今天这样竟争激烈的时代,应该大力提倡:学习争上游,工作争超越,个人奋发争先,群体百舸争流。这种争是积极的争,进取的争,拼搏的争,唯其如此,个人才会进取,社会才会发展。
No.28 与上司相处须把握好度
名人导语
人好刚,我以柔胜之;人用术,我以诚感之;人使气,我以理屈之。
——金缨
本节要点
曾国藩要官差点送命;杨修聪明反被聪明误;曾国藩旁敲侧击达目的;
故事案例
1.曾国藩要官差点送命
曾国藩在居丧期间伸手向清廷要官一事,几乎断送了他一生的前途,晚年他曾对此痛加检讨。经历了这件事之后,他就对与上级的关系处理方面有了“度”的概念,有了更好的把握。
在曾国藩的处世经中,对于能决定他生杀予夺的最高统治者——也就是皇帝的态度大体有四:一、逆来顺受;二、以死孝忠;三、无奈的时候,“缓”和“拖”;四、有所欲求的时候,委婉而言。这几招使得曾国藩能在朝廷对他任用又怀疑、支持又削弱的夹缝中稳住脚跟,并能频得实惠,步步高升。
2.杨修聪明反被聪明误
这种事情历史上有过许多教训,杨修的被杀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例子。
杨修乃曹营内主簿,思维敏捷,甚有才名。曹操率大军迎战刘备打汉中时,在汉水一带对峙很久,曹操由于长时屯兵,到了进退两难的处境。此时恰逢厨子端来一碗鸡汤,曹操见碗中有根鸡肋,感慨万千。这时夏侯悖入帐禀请夜间号令,曹操随口说道:“鸡肋!鸡肋!”于是夏侯悖便把这句话当作号令传了出去。行军主簿杨修听后即叫军士收拾行装,准备马上归程。夏侯悖见了便惊恐万分,把杨修叫到帐内询问详情。杨修解释道:“鸡肋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何益?来日魏王必班师矣。”夏侯悖非常佩服他说的话,营中各位将士便都打点起行李。曹操得知这种情况,以杨修造谣惑众,扰乱军心罪,把他杀了。
曹操把杨修斩了,并非因为自己要退兵班师,是因为杨修的恃才放旷罢了。杨修聪明反被聪明误,不善于把握与上级相处的度,最终难逃杀身之祸。
3.曾国藩旁敲侧击达目的
曾国藩深明这其中的道量,所以他向朝廷有所请求,一般说来,尽量避免正面提出自己的要求,而是旁敲侧击,以达到自己的目的。这样,既得到了自己所要求的东西,又保住了自己的体面。
1857年1月,曾国藩在九江劳师后所上的奏折就是这样的典型作品。奏折中的第一点,他反复强调李续宾、杨岳斌所统率的湘军水陆师,本来是曾国藩的部队,是因急人之急,增援湖北而借调给胡林翼的。现在不但湖北省城武昌已经收复,即如湖北的蕲州、黄州沿江城市也已克复。言外之意,是要求清政府将李、杨统率的湘军水陆师拨还给曾国藩节制调遣。奏折中的第二点,旨在张扬他自己旧部李续宾、杨岳斌部水陆师的赫赫战功,为湘军涂脂抹粉,为自己贴金。奏折中第三个要点,是强调李、杨所部水陆师力量的强大,借此抬高自己的地位。奏折中第四个要点,是奏篇中的要害,他不说自己是李续宾、杨岳斌所部水陆师的司令,但在奏篇中却为李、杨所部湘军请饷、催饷,无异以李、杨所部指挥者自居。
纵观以上四条,没有一处明确表示曾国藩还要朝廷归还李、杨所部等主张,而是绕来绕去,曲意示衷。
曾国藩就是这样向他的上司——皇帝和清政府表达他的愿望和要求的。这也是以柔克刚之法,清朝廷果然准奏,杨、李所部仍旧归曾指挥。
智慧点评
与人相处的度不应该分男女的,而应该是分什么样的人,我们生活中需要相处的人有至亲的家人,其次是亲戚朋友,还有天天见面的同事领导或者同学老师,以及可能会见面的陌生人,你只要把握好自己跟别人的关系中所处的角色,你就知道怎么去把握那个度了。
No.29 危急时不可仰仗他人
名人导语
一个人应养成信赖自己的习惯,即使在最危急的时候,也要相信自己的勇敢与毅力。
——拿破仑
本节要点
危急时刻不可全靠别人;危难时刻懂得自救和求救。
故事案例
1.危急时刻不可全靠别人
人具有社会性,在患难之际当然可以求得别人的帮助。但是,主动权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危难之际全仰仗别人,后果将是十分危险的。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经过血的教训,曾国藩深知这个道理的重要性。1862年5月,曾国荃率军在天京城南门外的雨花台扎下营寨。
曾国荃和他的心腹大将李臣典、萧孚泅、刘连捷、朱洪章等人在太平天国的叛将韦俊的带领下,察看了这座江南名城。他看到天京城高池深,深沟高垒,城围辽远,以他的两万人马想要攻取这座名城,简直是白日做梦。
曾国荃虽攻至城下,却不敢轻举妄动,更深怕城内的太平军和外省的李秀成一起出动,将他们歼灭掉。所以,他一面督促湘军在雨花台一带修筑工事,作长期战争准备;一面派人投书,催促各路人马尽快会师城下。
然而,曾国荃等了多日,也不见别路人马到来。先是李续宜的北路军由镇江刚要出师,忽接父丧凶信,李续宜匆匆回家奔丧;其部将唐训方远在皖北,闻讯南援,结果被太平军阻于寿州。鲍超由宁国北进,遇太平军杨辅清等部,展开血战,亦难达天京。这时,可援之军只有多隆阿一路。
曾国藩接到雨花台寄来的加急求救文书,命多隆阿迅速南下。多隆阿接信后,开始还有军事行动,他带兵攻陷庐州,准备南下。但突然按兵不动,拒赴合军天京之约。曾国藩再三恳请赴援,多不为所动。
这时,有一股四川农民起义军入陕,多隆阿部将雷正绾已人陕阻击。多隆阿与湖广总督官文密约,再奏令多隆阿本人率队人陕,皇帝居然准奏。多隆阿与官文皆以不赴天京之援,暗自高兴,因为久与曾氏兄弟不和的官文也不愿看到湘军得到成功。
多隆阿率军西去,曾国藩万分惊慌,派人飞马送信给官文,让他追回多隆阿,仍让多赴南京之援。他在信中说“闻人秦之贼人数不满三千”,有雷正绾一军以足敌,而“江南贼数之多比秦何止百倍”,仍请将去之不远的多隆阿追回。然而官文明知天京城下急需多隆阿赴援,却置曾氏兄弟的求援于不顾,使曾国荃的雨花台之师成了孤军。通过这件事,曾国藩似乎发现了人性的弱点,也印证了他早已提出的危急之时不能依靠别人的道理。
曾国藩在1862年9月13日《致沅弟季弟》信中说:“都将军派四个营的兵来助守,自然可喜,但也未必靠得住。凡在危急时刻,只有自己靠得住,而别人都不可靠。靠别人防守,恐怕临战时会先乱;靠别人战斗,恐怕会猛进而速退。幸亏这四个营人数不多,或许不至扰乱弟弟你那里的全局。否则,这部分军队另有一种风气,一种号令,恐怕不仅无益,反而有害。弟弟要谨慎使用这支队伍。去年春天,弟弟没要陈大富一军。又不留成大吉一军,我很喜欢弟弟的见识。”
他在另外一些信中还说:“总之,危急之际,不要靠别人,专靠自己,才是稳着。”
2.危难时刻懂得自救和求救
咸丰五年(1855年),自从罗泽南等离开江西以后,曾国藩在江西的处境更是一天比一天坏。在这种危急时刻,曾国藩认为首先要“自救”,那就是加强自身建设,苦练自身的硬功。在内湖水师缺乏一位得力的统领,几位营官也都是平平之才的情况下,曾国藩只好让李元度兼辖水师事。
曾国藩不断地给李元度写信,教他如何带勇、如何列阵打仗。在8月28日的信函中,曾国藩写道:
“兹特有数事叮嘱,千万不能忘记:
第一,扎营宜深沟高垒。虽仅一宿,亦须为坚不可拔之主计,但能使我垒安如泰山,纵不能进攻,亦无损于大局。
第二,哨探严明。离贼既近,时时作敌来扑营之想。敌来之路、应敌之路、埋伏之路、胜仗追击之路,一一探明,切勿孟浪。
第三,禀报翔实。不可专好吉祥话,遇有小事不如意,辄讳言之。
第四,痛除客气。未经战阵之勇,每好言战,带兵之人也是如此。如果有了一些阅历,便自然觉得我军处处都是漏洞,无一可恃,也就不轻言战了。”
写了这些,曾国藩仍然是不放心。他想起上年写的《水师得胜歌》在军中影响很好,既通俗又实用,便再花几天的工夫,写出了一首《陆军得胜歌》以鼓励士气。
心力交瘁的曾国藩看见太平军从江西战场上大量撤出,一开始感到迷惑不解。但他很快接到天京城中的密探就发来了消息,将天京内讧的情况告诉了他。
求救、自救、天机终于使曾国藩渡过了灾难。
这一过程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启示:一是在艰难时刻一定不要失去信心,徒然的抱怨是无用的;二是在困难时刻最重要的还是要寻求解决困难的途径、办法,哪些是自己能办的,哪些是需借助他人的,在此前提下去努力经营,或可有成。
为了在危急时刻不至于仰仗别人,曾国藩致力部队训练,他要亲手将湘军缔造成为一支有胆有技、能征善战的队伍。
经过艰苦的训练,湘军素质迅速提高,逐渐成为一支士气旺盛,能征善战的队伍,而曾国藩本人,也由一个儒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军事家和“训练之才”。
智慧点评
在漫漫人生路上,随时都可能遇到各种困难,必须学会面对挫折和困难,要勇敢地去克服它。在面临人生中的困难与坎坷时,要把这些困难看成是人生旅途中必定要经历的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