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谋略(1 / 1)

No.03 育儿如养树

名人导语

父母必须让孩子知道,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成功往往是与艰难困苦、坎坷挫折相伴而来的。

——(美)芭贝拉·罗斯

本节要点

养树通于养儿;发扬“勤”、“敬”的门风;身教重于言教。

故事案例

1.养树通于养儿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认为,养人通于养树之道,养树之道是“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而养民则是“顺民之天以致其性,顺民之心以致其养”。而曾国藩对柳宗元的养民思想理论做了更广泛的延伸,将其运用到了育儿养病方面。

同治八年(1869年),曾纪泽的三女乾秀夭折,曾国藩写信宽慰儿子说:

知三孙女乾秀殇亡,殊为感恼,知尔夫妇尤伤怀也……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吾观乡里贫家儿女愈看得贱愈视长大,富户儿女愈看得娇愈难成器。尔夫妇视儿女过于娇贵。柳子厚《郭橐驼传》所谓“旦视而暮抚、爪肤而摇本者,爱之而反害之”。彼谓“养树通于养民”,吾谓养树通于养儿。尔与家妇宜深晓此意。

在这里,曾国藩的意思是育儿通于种树之道,切不可过分地对孩子娇生惯养,要让其与树木一样顺其自然地生长发育。

对于家长只要做好两件事就可以了,一是看护,管理好外界环境,以防止外部力量的伤害或干扰;二是了解并掌握其生长规律,在适当的时候给其所需,给予修剪,时时纠正,就可以了。

因此,在家教中,曾国藩对于“环境”方面所注重的就是时时保持“勤”、“俭”、“敬”的家风,而对于“管理”方面则是谆谆的教导和家书的引导。

2. 发扬“勤”、“敬”的门风

曾国藩很清楚,自己的这一家族之所以出现兴旺之象,是上代祖先们不断努力进取的结果,作为后辈,只有将这一传统流传下去,才能使家业保持兴旺。同时,敬重长辈,也是晚辈对长辈为家族振兴做出贡献的一种认可、一种景仰,从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来说,更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家学会敬养父母,走上社会才会知道尊重他人,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同时,一家之中有了“勤”、“敬”的门风,也才会赢得族人乃至邻人的敬重,这关系到一家之声誉。无论从个人发展、家族声望来说,“敬”都是不可或缺的家教内容。

曾国藩在给子弟的家书中说:

家中兄弟子侄,总宜以“勤”、“敬”二字为法。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吾生平于此二字少工夫,今谆谆以训吾昆弟子侄,务宜刻刻遵守。至要至要!家中若送信来,子侄辈亦可写禀来岳,并将此二字细细领会,层层写出,使我放心也。

除了不断提醒自己的几个弟弟在“勤”、“敬”上做好表率,督促子倒门认真践行之外,曾国藩对自己的儿子更是严格要求,一点也不马虎,并时时以自己为例加以警示:

吾有志学为圣贤,少时欠居敬工夫,至今犹不免偶有戏言戏动,尔宜举止端庄,言不妄发,则人德之基也。

曾国藩告诫儿子曾纪泽要举止端庄、说话谨慎,不要整天嘻嘻哈哈,自己首先要严格要求,有让人值得尊敬的根本,别人才会尊敬。否则,由于自己的不慎,别人久而久之已经习惯,对你的所作所为就会根本不在乎了,不尊重你了,那你的成长就既没有了动力,也没有了压力,只会归于堕落。

曾国藩的两个儿子曾纪泽与曾纪鸿同属“高干子弟”,门庭显耀,却都未变成“衙内”和“大少爷”之类的角色,实在有些令人出乎意料。

考究起曾氏的后人,我们可以看到:先有曾纪泽诗文书画俱佳,又以自学通英文,成为清末著名的外交家;而曾纪鸿不幸早亡,但研究古算学也已取得相当的成就。除此之外,曾家的孙辈还出了像曾广钧这样的诗人,曾孙辈又出现了曾宝荪和曾约农这样的教育家和学者,足够叫人艳羡了。

3.身教重于言教

家教是树立门风、教育后代的重要手段,良好的家教对于后辈的成长会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孩子的发展有它自身发展的规律,过多地干涉、干扰、束缚,反而使得这一幼苗无法发芽开花、枝繁叶茂,更无望成为栋梁大树。顺木之性,方能使之齐天;顺人之性,方能使之成人。

儿童的教育必须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急躁粗暴,动机过于强烈者,其结果往往是好心办坏事,事与愿违。所以,曾国藩家教的秘诀就在于“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八个字。

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曾国藩生长于一个勤俭孝友的大家庭,他自结婚后,生有子女,虽任侍郎,任总督,任大学士,直到封侯拜相,他的家庭生活,仍然和青少年时期当农民一样,克勤克俭,戒骄戒躁,从未丝毫骄奢,这是许多人都不易办到的。

在那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代,这样一个有良好家风、严格家教的家庭,无疑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躲避社会上污浊之气的港湾。

家风,是家庭成员共同拥有的思想情趣、价值追求、生活习惯、言行表现的共同体现。家风虽是无形的、潜在的,但对孩子的成长往往产生极大的影响,是孩子行为习惯的自动“调节器”,更是孩子道德情操的“天然熔炉”。

纵观古今,凡达官贵人之家,大多好景不长,因其子孙逐渐骄奢**逸,过不了两三代,便门第没落,日薄西山,气息奄奄。相反,一些家庭物质条件虽不富足,但子女却能照样成才。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家风不同”!

育儿如养树,树需要良好的环境才能生长,而孩子成长则需要良好家风培养,反之后果则会令人担忧。

智慧点评

我们常说:“身教胜于言教”,老师和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兴趣取向都有着明显的影响,是说教所无法达到的。说教还容易加深彼此的对立情绪,因为你总要对孩子说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即使你不是在严厉地训斥孩子,孩子也会觉得你是在教训他。只有用身教,才会使孩子自觉不自觉地被感染,使孩子主动地向你学习。

No.04 孝悌之道最重要

名人导语

一个自然人必定会爱自己的子女,但只有受文化熏陶的人,才会孝养父母。

——林语堂

本节要点

曾国藩家书家信显孝道;曾国藩的孝悌之道。

故事案例

1.曾国藩家书家信显孝道

在当今社会,忠与孝仍是人们遵守的社会公德,能做到大忠与大孝的人自然能得到人们的敬仰。曾国藩就是这样一个人。从忠、孝的关系上,可以看出曾国藩的道德修养和大事面前不糊涂的决断素质。

曾国藩的孝道,主要表现在他的日记和家书里,由于他终生居家时日颇短,但其一颗殷殷孝子之心,却昭然可表。曾国藩但凡给父母的家书总有一个格式,开头总是“男国藩跪禀父亲母亲膝下”或“男国藩跪禀父亲母亲万福金安”,结尾则多用“男谨禀”或“男谨呈”等。虽然这是一种格式用语,但也足见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子,孝心殷切,至孝至诚了。

其次,曾国藩远在他方时,总是不时地向父亲禀呈自己的现状,以缓父母对己的怀念。又嘱托兄弟、子侄多多来信呈报父母的身体状况,也是他孝顺的一个方面。

例如,他在家书中说:“敬悉祖父大人病体未好,且日加剧。父、叔率诸兄弟服侍已逾三年,无须臾之懈,独男一人远离膝下,未得一日尽孙子之职,罪责甚深。”

又如:“母亲齿痛,不知比从前略松否?现服何药?下次望季弟寄方来看,叔父之病至今未愈,想甚沉重,望将药方病症书明寄京。刘东屏医道甚精,然高云亭犹嫌其过于胆大,不知近日精进何如?务宜慎之又慎。”

在曾国藩的书信中,这类关切父母、孝顺双亲的家书甚多。有时候,曾国藩要做一件事,父母不同意或想不开,他便去信开导,实在开导不成,事情便放下作罢。

曾国藩在京为官时曾写过这样一封家书:

余自去岁以来,日日想归家省亲。所以不能者,一则京城欠账将近一千,归家则途费接礼又须数百,甚是难以措办;二则二品归籍,必须自己具折,折中难于措辞,私心所愿者,颇想得一学差,三年任满,即归家省亲上也。若其不能,则或明年得一外省主考,能办途费,则后年必归次也。

若二者不能,则只得望六弟、九弟明年得中一人,后年得一京官,支持门面,余则归家告养,他日再定行止耳。如三者皆不得,则直待六年之后,至甲寅年(1854年)母亲七十之年,余誓具折告养,虽负债累万,归无储粟,余亦断断不顾矣。然此实不得已之计。若能于前三得中其一者,则后年可见堂上各大人,乃如天之福也,不审祖宗能默佑否?

在这封信里,我们从言辞诚挚的字里行间,可以窥见一位思家迫切、盼归甚殷的孝子,在京城繁杂、匆忙的官场奔忙里,望乡而兴叹,把眷眷思家省亲、奉孝床前的炽热情感,深深隐匿在剪不断的思念里。

当他得知父亲因过多地躬亲家事而累坏了身体时,又马上去信说:

家中大小诸事,皆大人躬亲之,未免过于劳苦。勤俭本持家之道,而人所处之地各不同,大人之身,上奉高堂,下荫儿孙,外为族党乡里所模范,千金之躯,诚宜珍重!且男忝窃卿贰,服役已兼数人,而大人以家务劳苦如是,男实不安于心。此后万望总持大纲,以细微事付之四弟,四弟固谨慎者,必能负荷;而大人与叔父大人唯日侍祖父大人前,相与娱乐,则万幸矣!

还有一次,他在京得知母亲欲买一丫头,马上去信表示支持,即刻从自己窘迫的收人里拼凑起五十金给母亲寄回。甚至于给他祖父母、父母的四口寿具上漆之类的小事,他也亲自过问,并叮嘱每年同时上漆一次,花费全由他自己专项报销。他曾经给星冈公买了一副黑狸皮褂,以尽孝孙之心,并去信再三叮嘱,说:

闻狸皮在南边易于回潮,黑色变为黄色,不知信否?若果尔,则回潮天气须勤勤检视,又凡收皮货,须在省城买“潮老”(防潮剂),其色如白淮盐,微带黄色,其气如樟木。用皮纸包好,每包约寸大,每衣内置三四包。收衣时,仍将此包置衣内。又每年晒皮货晒衣之日,不必折收,须过两天。待热气退尽乃收。

这虽然都是些琐碎的叮咛,但其中曾国藩的孝心也殷殷可见。

后来,到了咸丰七年(1857年)他听说他的父亲去世的消息,竟不经允许就匆忙回家委军奔丧。虽然也有向清廷发泄不满之意,但也足见他的孝悌之心。

2.曾国藩的孝悌之道

曾国藩从祖、父辈传承下来的孝敬,反映在家庭伦理中,他主张对待长辈应时时存一“敬”字,而由“敬”生出“孝”来就会十分自然。

曾国藩认为,凡是孝顺父母的子女,一定是做人有规矩,办事有条理的人,亲戚们也都依赖他,远近之人都佩服他,父母也会因此更爱他。如果做人毫不讲究,办事毫无道理,为亲族所唾骂,远近之人都鄙弃他,从而给父母带来了羞辱,这样的人即使常常用美食供奉父母,并常常探视父母,也称不上是孝。有些人特别爱敬神,在那儿烧香罚愿,这也与子女常常以美食供奉父母一样,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如果做人一丝不苟,办事有规矩,百姓信赖他,远近的人佩服他,那么神一定会保佑他。这样做比烧香罚愿强多了。

曾国藩对长辈孝顺。曾国藩不仅带头事亲至孝、以身垂范,而且反复告诫家人说.

今人都将“学”字看错了,若细读“贤贤易色”(出自《论语》)一章,则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于“孝悌”两字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尽十分便是十分学……何不日日在“孝悌”两字上用功……务使祖父母、父母、叔父母无一时不安乐,无一时不顺适,下而兄弟妻子皆蔼然有恩,秩然有序,此真大学问也。

曾国藩没有亲自管理过家政,但他不厌其烦地强调,治家要以孝、敬、和几个字为中心。孝即孝顺父母长辈,敬即尊敬已逝的先人,和即兄弟和睦。他说,“家和则福自生”,“和致祥”。曾国潢治家,基本上是按兄长的教导进行的,从而使曾氏家族日渐兴盛。

孝悌之道最重要,无论哪个时代,哪个阶段,无论出自于何种理由,人们都不得不承认曾国藩的学问和能力。他集严父、慈父于一身,时时注意教子的方式方法,“爱之以其道”,其教子成功的经验,时至今日也颇具借鉴意义。

智慧点评

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的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不是教条,是培养人性光辉的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谈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对的,并不只是单方面的顺从、尊敬。

No.05 骨肉之情最真挚

名人导语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本节要点

曾国藩的兄弟情;曾国藩的兄妹情;曾国藩与弟弟共度难关;曾国藩对弟弟爱之以德;家和则福自生。

故事案例

1.曾国藩的兄弟情

曾国藩虽为官京城,但常心系家乡,思念家乡亲人,尤其对兄弟姐妹,可谓手足情深。

在所有兄弟中,曾国藩居长,下有四个弟弟,从长到幼依次是曾国潢、曾国华、曾国荃、曾国葆。

曾国潢出生时,曾国藩年仅十岁,正是天真烂漫时,却已经读完五经,开始学写文章。于是,其祖父星冈公便笑着让曾国藩以“兄弟怡怡”为题写篇文章。曾国藩颔首答应,展纸研墨,很快成文。祖父看罢,十分高兴地说:“文中有至性语句,以后必能以孝友承家!”

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考中进士时,最小的弟弟曾国葆也已十一岁。这时,曾国藩更加努力地来尽长兄的责任。在他看来,教导诸弟进步,不仅是同胞手足之情的体现,更是为尽到孝道所必须做的。

曾国藩在家时就曾辅导过曾国潢的功课,来京后曾国藩亦时常写信督促。曾国华生性心高气傲,经受不了挫折,稍有不顺心,便牢骚满腹。针对这种情况,曾国藩给他取字温甫。曾国华十八岁时,正式过继给叔父曾骥云为嗣,但是曾国藩并没有因此与这位弟弟疏远。

在诸弟中,曾国荃是最聪颖好学的,五岁时便入私塾读书,不到十岁便可作诗联对。据说,曾国荃九岁时,曾有一位先生出“君子保身”让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来对。曾麟书对以“小人有母”,一旁的国荃则对以“帝乙归妹”,被赞为神童。道光二十年(1840年),曾麟书送曾国藩妻儿进京,曾国荃随行,被曾国藩留京读书。起初,曾国荃还算用心,但数月后便归心似箭,经曾国藩一番劝说方留下来,但是后来如此反复几次,曾国藩只好送曾国荃回去。起程之日,曾国藩亲自相送,一程又一程,直到卢沟桥头,甚是难舍。

2.曾国藩的兄妹情

对于姊妹们,曾国藩也十分挂念。那个时代的女人,即使生在富贵之家,也只能做个贵女、贵妇而已。所以,曾国藩希望自己的姊妹能嫁个耕读之家,做个勤劳主妇、贤妻良母,平平安安地生活。

曾国藩有一个姐姐曾国兰,三个妹妹曾国蕙、曾国芝、满妹。其中,满妹十岁时夭折,曾国藩在《满妹碑志》中写道:

满妹……生而善谑,旁出捷警,诸昆弟姊妹并坐,虽黠者不能相胜。然归于端静,笑罕至矧。道光十九年(1839年)正月晦日,以痘殇。明日,吾儿子祯第相继亡。妹生于世十岁,儿三岁也……吾母伤弱女与家孙,哭之绝痛……怆然不自知何以为人也。于是粗述一二,遗家人植石墓北,且缀之辞,使有垂焉。铭日:去家不能三百武,二殇相依宅兹土,狐免安敢侮!

从这段碑志铭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曾国藩作为长兄对满妹的深切怀念。

而其他长大成人的三个姊妹出嫁后,在婆家的生活无一美满。在京为官的曾国藩时常因她们那些琐碎的事情而牵挂她们。虽居高官,仍不失人之常情,这是曾国藩的可贵之处,因此才有了著名的《曾国藩家书》一书。《曾国藩家书》共一千五百余篇文稿,其中大部分是他写给弟弟们的信笺。

3.曾国藩与弟弟共度难关

兄弟姐妹是一母所生,有着血浓于水的骨肉之情。所谓“打断骨头连着筋”,同祖同根,祸福与共,风雨同舟,心心相印。俗语说:“长兄半个父。”所以,弟妹们对兄长应尊悌,也就是敬重和服从。假如父亲去世或离异,长兄还有对弟妹监护与抚养的义务及责任。兄弟姐妹之问应当互为尊重,互为关爱,互为帮助,和睦相处,相敬如宾。

世界上的不幸莫过于人与人之间的杀戮;而最残酷的又莫过于情同手足的兄弟姐妹之间为了争权夺利进行相互残害。兄弟姐妹之间应该同甘共苦,患难与共。有的兄弟姐妹,只能有福同享,不能有难同当。还不说有难,只要有一点点麻烦,就想方设法避开,生怕自己卷入其中。这样的兄弟姐妹让人看了只能心寒。

有一年,曾国藩所部军饷极少,这是很多年都没有的现象,加之流言外侮纷至沓来,曾国藩恐惧异常,似乎大祸即将临头。在这紧急关头,曾国藩对弟弟说:

兄弟同心御侮,尚恐众推墙倒,岂肯微生芥蒂?患难风波之兄弟,唯有互劝互勖互恭而已。

曾国藩就是这样和弟弟一起共渡难关的。曾国藩曾说,在兄弟之间,即使有一句欺诈的话,最终也不会隐瞒多久。这话似乎有些绝对,有些话是可以隐瞒很久的,甚至可以隐瞒一辈子;但不能保证每一句假话都可以隐瞒。一旦你的某句假话被人识破,那你的真话也会被人一次次怀疑。所以曾国藩说,索性有话直说,一语道破,虽然眼下嫌太直,难以承受,但将来肯定能被谅解,知道我的良苦用心。

4.曾国藩对弟弟爱之以德

作为兄长,曾国藩对兄弟的爱是多方面的,爱之以德,对德的苛求,这是曾国藩的突出之处。他自知出身贫贱,得志之时切不可忘乎所以,更应在品德修养上齐头并进。宦海生涯,曾国藩看透了无德之人为人诟骂的本质,他更看重的是一个人无愧天地,无愧于心的崇高境界。

曾国荃攻下天京后,起居奢华,言语傲慢,行为放纵。曾国藩写书直言相告,劝其顿去恃功享乐之心,重修德业反省之课。他的严词责备是不加掩饰的,甚至是尖刻的。他始终认为:今天进一分德,便可算是积了一升谷;明天修一分业,又算剩一文钱。只有德和业都增进,那才算真正的成功,而成功亦不足悖……

曾国藩在兄弟们的眼里是令人敬畏的。他代父教弟,不苟言笑,不怒自威,更以德行服人。一次,曾国藩和友人小珊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虽过错在于小珊,然而曾国藩事后仍内疚不已。兄弟几人劝曾国藩勿以为怀,曾国藩却说道:“一朝之愤,不近人情。我德有缺损,可想可见。”他不顾兄弟们的劝阻,坚持要去登门谢罪。

在曾国藩遗世的家书中,他写给诸弟的教诫充斥其间,俯拾皆是。在信中,曾国藩反复叮嘱的亲近良友、莫负朋友、周济贫民、爱惜物力、勤俭为主、戒骄去奢等,无不是一个“德”字。这是曾国藩兄弟的福分,以“德”育人从来是圣贤所推崇的最高育人之道,又何况曾国藩本身即为世之难得一觅的“圣贤”,更何况这些书信有的竟写自两军对阵的战场上!

兄弟亲情,爱到极处,往往是口不择言,令人难以接受。曾国藩的兄弟或多或少都有这种感受。由于曾国藩的名望所在,兄弟们很少向他表达这种真实想法。曾国藩对此有很深的忧虑,他在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三月十日给诸弟的信中直言不讳地讲道:

唯骨肉之情愈挚,则望之愈殷,望之愈殷,则责之愈切。度日如年,居室中环墙,望好音如万金之获,闻谣言如风声鹤唳,又加以堂上之悬思,重以严寒之逼人;其不能不出怨言以相詈者,情之至也,然为兄者观此二字,则虽曲谅其情,亦不能不责之,非责其情,责其字句之不检点耳,何芥蒂之有哉!

孟子说:“我爱别人,别人却不亲近我,自己要反躬自省,自己的仁爱是否有不到的地方;我以礼待别人,别人却不理睬我,自己要反躬自省,自己的礼仪是不是不周到。”曾国藩正是这样反省自己的,他说:我的声望越来越高,这连我自己也不知道从何说起了,但我却一直担心这名望超过了实际,所以做哥哥的一定要给子弟做表率。曾国藩如此坦诚,在他看来,这不仅仅是作为兄长的一种责任,更是为人的第一要务。

5.家和则福自生

曾国藩说:家和则福自生。如果在一个家庭中,哥哥所说的话弟弟没有不听从的,弟弟所求的事哥哥没有不应承的,一家人融洽相处,和气蒸蒸,像这样的家庭不兴旺发达,从没有过。相反,兄弟之间相互争斗,婆媳之间彼此扯皮,夫妻之问两相计较,像这样的家庭不衰败,也从没有过。

亲人之间应当和气,怎样和气?并不是你好我好的“和气”,而应当在坦诚、忍让,在互相关怀帮助、相互砥砺的基础上的和气,尤其是能够真诚善良地指出对方的过错、不足。被指出错误的人则是闻过则喜,不吝改过。这样才能使大家不断完美,相互协调,家业兴旺。

曾国藩治家有方,兄弟多有建树,子孙也人才辈出,家中一团和气,携老扶幼,子孝妻贤,因此也被世世代代广为流传。

智慧点评

亲情是什么?是一瞬间内心的触动,但又往往是彻底的改变,是一种能改变十个月期望的力量,一种能忘却使命的神奇,是一种渴望平安的永恒。亲情是什么?它让我们永远有依靠的对象,有倾诉烦恼的伙伴。我们抹不去它在我们身体里的永远,它只属于我们每一个人。亲情的无私不在于每时每刻,而在于一生伴随。

No.06 治家贵严,严父子多孝

名人导语

大孝终身慕父母。唯孝顺父母可以解忧。

——孟轲

本节要点

曾国藩治家贵严;曾国藩重言传更重身教。

故事案例

1.曾国藩治家贵严

在治家上,曾国藩奉行“治家贵严”的准则,提倡“进德修业”、“俭朴持家”。曾国藩认为“进德修业”,就是在积累无形的财富,完全是由自己做主。因此,在曾国藩去世时,清政府上谕称赞他为“学问纯粹,器识宏深,秉性忠诚,持躬清正”。他的德业修行之深由此可见。

他是这样的一位父亲:学问博深,见识广远,阅历丰富,位高权重,要求严格,他把所有的经验、智慧、理想、兴趣、已成之志、未竟之业全部压过来。

做曾国藩幸运,做曾国藩的儿子更幸运。他把自己的全部知识、经验和智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儿子,他为儿子提供了远比一般人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他为儿子提供了一个又一个挑战困难和失败的机会,他把儿子看做他的躯体和心灵的新的延续。

曾氏家族的治家传统是以“严”著称的。据曾国藩说,他的祖父星冈公对父亲曾麟书督促最严,往往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其大声呵斥。有时别人惹得他不高兴,他却以斥责儿子的方式发泄。每当此时,曾麟书总是屏住气,靠着墙,快走慢行,面色和悦如初。家风如此,曾国藩自然深受熏陶。他提倡以严治家,教导子弟律己戒骄,一生从不怠慢。

曾国藩对子侄晚辈的要求都极其严格,他强调:“治家贵严,严父常多孝子;不严,则子弟之习气,日就佚惰,而流弊于不可胜言矣。”

曾国藩在写给儿子曾纪泽的家书中说:

我朝列圣相承,总是寅正(凌晨四点)即起,至今二百年不改。我高曾祖考相传早起,吾得见竟希公、星冈公皆未明即起;冬寒起坐一个时辰,始见天亮。吾父竹亮公亦甫黎明即起;有事则不待黎明,每夜必起看一二次不等,此尔所及见者也。余近亦黎明即起,思有以绍先人之家风。尔既冠授室,当以早起为第一先务。自力行之,亦率新妇力行之。

而后,他又说:

余生平坐无恒之弊,万事无成,德无成,业无成,已可深耻矣。逮办理军事,自关磨他,中间本志变化,尤无恒之大者,用为内耻。尔欲稍有至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

余尝细观星冈公仪表绝人,全在一重字。余行路客止亦颇重厚,盖取法于星冈公。尔之容止甚轻,是一大弊病,以后宜时时留心,无论行坐,均须重厚。早起也,有恒也,重也,三者皆尔最要之务。早起是先人之家法,无恒是吾身之大耻,不重是尔身之短处,故特谆谆诫之。

这三点看似平常,实则思虑至深,寄望甚殷。这不是从书本中可以学到的,也不是他人能够直言的,只有父亲对儿子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早起说的是生活习惯,有恒说的是意志品格,厚重说的是生活作风,这三点可以说谈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够曾纪泽努力一辈子的。

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向以严父慈母作为家庭教育的基本模式。做父亲的对子女严格要求,做母亲的则偏重于仁爱,两者结合使子女既会严于律己,又能体会家庭的温暖,二者并行不悖。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没有威严,子女对父母的话置若罔闻,教育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而除了威严之外,还要对子女严格要求。

2.曾国藩重言传更重身教

曾国藩提倡治家严谨,对子侄晚辈的要求都极其严格,但又不是一味督责,其深知“其身正,不令亦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重言传更重身教。以严治家,曾国藩首先率先示范,并把自己的经验归纳总结以教导子弟:“自己儆戒的方法是什么呢?不外清、慎、勤三字。我近来把清字改为廉字,慎改为谦字,勤改为劳字,尤为浅显易懂,也确有可以实行的方法。”后来,他又把自己恪守的“廉、谦、劳”作为一种功夫在家书中用以提醒弟弟们,使之成为曾家人人遵守的家风。这就是曾国藩与弟弟们说的廉字功夫、谦字功夫和劳字功夫:

沅弟往常在银钱取与方面不够谨慎,朋友们讥讽议论而看不起,根源实在于此。去年冬天买梨头嘴、栗子山之地,我就很不以为然。以后应不妄取分毫,不寄争钱回家,对亲族不多赠金钱,这是廉字功夫。

内心的谦虚不可知,而表现到行为方面约有四项:面色、言语、书函、仆从属员。沅弟一次添招六千人,季弟没有汇报,径招三千人,这在其他统领根本做不到,而你俩能办到,而且还顺利。还有,你们每次来信索要帐篷、子弹、火药等,常有很多讥讽之词、不平之语,在自己兄长处的信件还这样,给别人的信件更可想而知了。沅弟的仆从属员颇为嚣张,与人交际时的言语脸色,我没见到,然而申夫讲起往年对他的语气,至今还感不快。以后应该在这四方面痛加改正,这是谦字功夫。

每日临睡的时候,要默数今天干了几件费脑劳神的事,干了几件劳累体力的事,就知道为朝廷干的事还很不够,以后更竭诚效劳,这是劳字功夫。

曾国藩说:“我因为名气太盛,官位太高,常恐祖宗积阴德留下的福气由我一人享尽,所以时时用劳、谦、廉三字自我戒惧,也希望两位贤弟用此自戒。”同治五年(1866年),曾国藩家人离开金陵返回家乡,他立即写信给两个儿子,对家人在家的具体事项做出周密安排,并告诫儿子,一个家庭要严树家风,大房须带个好头:

此后还乡居家,妇女纵不能精于烹调,亦必须常至厨房,必须讲求做酒、做醋、小菜、换菜之类。尔等须留心于种蔬养鱼,此一家兴旺气象,断不可忽。纺绩虽不能多,亦不可间断。大房倡之,四房皆和之,家风自厚矣。

为了使两个儿子在严树家风方面按照自己的设计带好头,曾国藩又不忘强调几个做叔叔的为儿侄们做出榜样。他在咸丰四年(1854年)与诸子弟的家书中写道:

诸弟不好收拾洁净,比我尤甚,此是败家气象。嗣后务宜细心收拾,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伶俐,以为儿侄之榜样。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

由此可见,曾国藩对家人的严格,不但大到品德的修养、与邻里族亲的友善、不干涉公事等,还涉及一些细节,如对男子要规定做收粪、锄草、扫屋、抹凳,女子要做鞋、纺布、下厨、做调料、酿酒。他事无巨细,都要严格要求,没有怠慢轻懈过。他常教育家人要“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富贵人家,不可不记此二语也”。他认为,要树立好的家风,治家更应居安思危、精打细算、目光长远。

中国有句俗话:“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事物总是在变化着,不可能一成不变,因而强盛的也终会有衰败的一天,软弱的有一天也会强大起来。老子曾日“天道无常”,警惕世人不可贪图享乐,只顾及眼前,而不做长久打算,防微杜渐。秦始皇以武力扫平天下,一统六国,不可谓不强,但强的极点就是弱。秦二世暴虐无道,天怒人怨,不懂长治久安,于是很快便亡国。《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权倾一时,但贾府奢华无度,不做长远打算,人人只顾近利,结果人财两去化作一梦而终。

这些都告诫世人,盛时要想到终究有衰落的一天,应精打细算、事在人为、勤勤恳恳,这才是长久之计啊!

智慧点评

身教的根本是以身作则,家长应该注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教育孩子,身教的教育效果要远远高于言教,其道理在于身教作为一种行为作用于孩子,孩子就会作为一个主体主动去体验、模仿、感悟而获得直接的人生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