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07 和气蒸蒸而家必兴
名人导语
心正而后修身,修身而后齐家。
——(春秋)曾参
本节要点
家和福自生;家和万事兴。
故事案例
中国人讲求家和万事兴。曾国藩作为士大夫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二者自然地结合在了一起,但是,清官难断家务事。一个大家庭真要做到“和”的境界并不容易,这需要一种气度、一种责任心,更需要一种无私心的信念。
1.家和福自生
曾国藩共有兄弟姊妹九人,一姊、三妹、四个弟弟。曾国藩在兄弟五人中排行居长,二弟曾国潢比曾国藩小九岁,虽然一直潜心钻研《四书》、《五经》,但没有太大的成就。后来以监生候选县丞,这也是曾国藩出钱替他捐的。
当时,父亲曾麟书还健在,曾家的大事也全由父亲一人决断,后来父亲去世,家里的事情主要也就由曾国潢一手操持了。或许是仰仗曾国藩的权势,在曾国藩治军期间他在家乡办团练,常常借势杀人,为患乡里。县官对他也毫无办法。曾国藩回去后,知其所为,遂用锥刺其股。曾国潢大声唤痛。曾国藩回敬道:“你杀人就不痛吗?”这次的教训,他铭记在心,在其后未见有滥杀无辜的记载。
曾国藩在京为官十年,后又编练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剿”捻等,一直很难回家,对家庭的关心常常体现在家书上。在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正月十六日给父母的家书中,曾国藩写道:
六弟(曾国华)实不羁之才,乡间孤陋寡闻,断不足以启其见识而坚其心志。且少年英锐之气,不可久挫,六弟不得入学,即挫之矣,欲进京而男阻之,再挫之矣。若又不许毕业省城,则毋乃太挫其锐气乎?伏望上大人俯从男等之请,即命六弟九弟下省读书,其费用,男于二月间付银什两,至金竺虔家。
夫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蒸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反是而不败者,亦未之有也。伏望大人察男之志!即此敬禀叔父之人,恕不另具。六弟将来必为叔父克家之子,即为吾族光大门弟,可喜也!
曾国华,字温甫,比曾国藩小十一岁,是曾国藩的三弟,由于在族中兄弟间排行第六,所以曾国藩称其为六弟,从小过继给其叔父曾骥云。曾国藩一直认为三弟资质较聪,但读书期间并未有过人的表现。曾国藩为其“纳贡人监”,乡试也未中。咸丰五年(1855年),曾国藩坐困江西,随时有被石达开生擒的可能。曾国华与其父曾麟书赶至武昌,向胡林翼讨救兵。胡林翼拨五千人由其带领,前往营救。此后,曾国华跟随李续宾转战于皖北,三河镇一战,与李续宾同时殉难。
四弟曾国荃,字沅甫,小曾国藩十三岁。他十六岁就跟随曾国藩在京读书。曾国藩对其极为疼爱,对其管教极严。因此,曾国荃一直对曾国藩非常敬畏。由于在族中兄弟中排行第九,所以曾国藩称其为九弟,军中多称其为九帅。曾国荃十八岁回湖南家乡,兄弟二人依依惜别。曾国藩一直将其送过卢沟桥,并赋诗一首,以示鼓励。曾国荃虽天资很高,但无恒劲,在长沙岳麓书院毕业两年,跟随罗泽南攻文,但一直没有长进。曾国藩时常在家书中,告诫其“有恒”的道理,但无论其兄对曾国荃期望有多高,他在科举上却一直不甚得意。二十四岁人县学、二十五岁补廪、二十九岁选为优贡。
曾国荃虽然科举不甚得志,但在军旅上却颇有建树。自随曾国藩治军以后,便不负期望,围攻安庆,荣获首功,一时间名声大噪。随后又顺江东下,驻军雨花台,包围天京,两年中披肝沥胆,终于独获首功。然而,曾国藩却害怕兄弟功名太盛,以免出现功高盖主的局面,所以极力压抑曾国荃,保升诸将,后以曾国荃受谤返家。在家他极力劝导曾国荃持盈保泰,以免曾国荃及家族受到迫害。曾国藩一片苦心,最终使兄弟化干戈为玉帛。
曾国藩的五弟曾国葆,字季洪,后改名贞干,字事恒,比曾国藩小十七岁,也是一个了不起的人。他幼年就有些超人的见解,二十三岁入县学后,即不肯做举子业。最初随曾国藩练湘军,始僚佐杨载福、彭玉麟,以为非常器,己愿下之,后杨、彭果成名将。他避居紫田山,谢绝人事。及曾国华战殁,才出来带兵,投效胡林翼,与曾国荃会师安庆、南京,因功晋升为知府。后来,为疫病所染,病死于军中。曾国藩说他“智足以安危乱,而名誉不并于时贤”。
2.家和万事兴
“家和万事兴”,如果家庭不和了,别人也瞧不起你,更何况家庭不和了,还有什么心思提高家庭的威望和名声,所以家败也就成了必然之事。“万事和为贵”,中国文化以“和”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贵和谐,尚中庸”,与西方文化重分别和对抗形成了相异成趣的文化传统。“和”在待人接物中体现为“和气”,在治家中体现为“和睦”,在成人取向上体现为“和谐”,在自我修养上体现为“中和”,即“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不同的事物相配合达到平衡叫做“和”,“和”能产生新事物,相同的事物累加只有量的变化而没有质的变化。重“和”去同,肯定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
治家是儒学理想的一部分,在宗法观念下,个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和,在理论上是一种修养、一种信念;在实践上往往体现为一种策略。“和”不仅是目的,也是手段。曾国藩在治家方面颇有心得。他说“家和则福自生”,“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兄言弟从,弟请兄允,一家人融洽相处肯定会发达,相反兄弟反目,婆媳扯皮、夫妻计较,这样的家没有不败落的,要守得住‘和’字才好”。
每一个成员都要用一颗爱心维系好我们的家庭,毕竟能走在一起,能聚到一起,就是一种难得的缘分。“一日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珍惜好这份夫妻缘、父女缘,否则,你在毁灭自己的同时,也会害了整个家庭!
智慧点评
和谐是儒家的伦理思想。孔子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社会走向和谐,天地万物各就各位,各得其所;万物繁衍,一派繁荣景象。孔子的伦理思想,深入人心。所以,百姓也有应和的谚语,如:“家和万事兴”。百姓希望,每个家庭都能在和谐中兴旺发达。祝福家庭和睦,已成民风民俗。
No.08 仗势欺人是败家之道
名人导语
当官以暴怒为戒,居家以谦和自持。
——(元)吴亮
本节要点
力戒子弟不染官宦之气;锥刺大腿教育曾国潢;曾国藩盛时常作衰时想。
故事案例
1.力戒子弟不染官宦之气
在封建社会里,一家中出了个有权有势的,家里的人不免要仗势欺人。曾国藩在这方面非常注意,尤其是家里与其他人发生纠纷的时候,更是让家里以谦退为怀。
曾国藩力戒子弟不要习染官宦之气。他教导说:
吾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填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茶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须一一为之;插田、劳禾等事,亦时时学之,庶渐渐务本而不习于**佚矣。至要至要,千嘱万嘱!
有一次曾家相中了一块风水宝地,准备将先人改葬在这里。不想另一家也看中了这块地,两家于是就争了起来。曾家的人便写信给曾国藩,让他出面摆平这件事。然而曾国藩却写信劝家里人放弃这块地。他说,不是我不想要这块地,如果这块地经过争执之后才到了我们家里,就没有什么吉祥可言了。改葬先人是求得福气,这样与人争执,哪里有什么福气可言?先人改葬在那里,也不会心安的。在他的坚持下,曾家主动让出了那块地。
还有一次,曾家建了一座新宅,为了地界的事情与邻居家发生了争执,官司打到了湘乡县。曾国潢将此事写信告诉了曾国藩,曾国藩收到此信之后,立即写了一封信,并附了一首诗:
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首诗,是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位大学士作的。曾国藩将这首诗转送给家里人,就是要教给家人以宽容为怀。他的家人于是将地退缩了三尺。曾家的这一举动也感动了邻居,邻居见自家的地方确实方便曾家,便也让它三尺又何妨,将地方转让给了曾家。
2.锥刺大腿教育曾国潢
尽管曾国藩家教很严,但他的家人中不免还是有一些不听教导的。尤其是他的二弟曾国潢,更是在家乡里依仗权势飞扬跋扈。
湘乡有一座桥叫定胜桥,这座桥是嘉庆年间一位名叫王佐的人独自出资修的,到了咸丰年间,因为时间太长,桥已经塌了,王佐的后人王友交出面,由王氏家族出资,将这座桥进行了重修。桥修了两年,最后终于修成了。修成之后举行试桥庆典,也就是由一个人先走过去。原来计划请曾国潢,结果议论之声四起,有人说“将相之家,不一定会屈身来试桥的”,有的说“姓王的修桥,为什么却要姓曾的来试呢”?王友交便决定自己试桥,结果刚一试完,曾国潢就来了,他见王友交已经试了桥,十分恼怒,顿时怀恨在心。
不久,太平军打了过来,县令让县里的人组织团练,并推王友交为首,王友交因为重病在身,不能应命。曾国潢就趁机发泄宿怨,诬告王友交“通匪”。他命人用绳索将王友交捆在马尾上,然后策马狂奔,王友交被拖得血肉模糊,惨死在曾国潢的手下。
曾国潢报复王友交的事情传开后,乡民十分愤怒,大家集资推动王姓上京告状。曾国藩闻讯后也十分恼火,于是寄了一根绳子,一把剃刀回家,让他自杀。只是后来有人从中斡旋,王姓放弃了告状,这件事才不了了之。
同治年间,湖南的民间会党组织哥老会势力很大,特别是在曾国藩的老家湘乡,原来参加湘军的人很多,这些人退伍之后,无事可干,就纷纷参加哥老会。曾国潢在家乡里便以剿杀哥老会为名,凡是地方上有他憎恶的人,他就捆到县府里,说是哥老会,要求杀掉。
曾家势力很大,凡是他送去的人,县里不敢不从,有时曾国潢送去五六十人,也很难有几个可以生还的。当时的湘乡县令是个信佛的人,佛教讲究不杀生,每当曾国潢送人来的时候,不答应吧,害怕曾家的权势;答应吧,又要受良心的折磨,所以每当接受曾国潢送来的人,都要号啕大哭,有人问他为什么要哭,他回答说:“曾四爷又要借我的手杀人了。”
曾国潢在家乡为人所恨,曾国藩都听说了,他多次警告曾国潢不要作恶,但收效甚微。后来曾国藩回家的时候,听说曾国潢还是这样,很生气,趁曾国潢睡午觉的时候,用锥子猛刺曾国潢的大腿,曾国潢大喊:“疼死我了!”曾国藩质问他:“我只用锥子刺了你一下,你就痛死了,你杀人家,人家痛不痛?”此后曾国潢果然大为收敛,在待人接物的态度上也好了很多。
3.曾国藩盛时常作衰时想
曾国藩是一个饱读诗书的人。他说过这样一句话:“观《汉书·霍光传》,知大家所以速败之故。”霍光是霍去病的异母弟弟,他的外孙女儿被立为皇后,霍光以皇后外祖父的身份专制朝政,权力非常大,甚至谁当天子都由他说了算。霍氏家族在朝廷中势力也很大。霍光的儿子霍禹和他哥哥的孙子霍云是中郎将,他哥哥的另一个孙子霍山掌握着兵权,他的两个女婿分别是东宫、西宫的卫尉,霍氏家族的其他子弟、女婿之类也都有相当的职务。霍光死了以后,霍禹成了右将军,霍山掌握了代理尚书的职务。然而,霍氏一门奢侈无度,最终盛极而衰,霍云、霍山自杀,霍禹等人则被处以腰斩之刑,因为受霍氏家庭牵连而被灭族的也有几十家。
曾国藩从历史上大家族尤其是官宦之家兴衰的历史中,得出了“不旋踵而败”的结论。这个结论也许是很残酷的。大凡创业者都经历过一个艰苦的过程,所以深知家业来之不易,但下一代自幼生活于富贵之中,见惯了大排场,没有了吃苦的意识,而骄,而奢,而**,而逸,而无恶不作,于是到了这一步,也就离败家不远了。这几乎成了官宦之家的规律。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月满则亏,日中则昃。”齐家之道,同样也是如此。如何对待权位和富贵,也就成了一个为官者家族命运的关键。曾国藩在曾氏家族最兴盛的时候,就提出了盛时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提出不要干涉地方的公事,提出仗势欺人是败家之道,这无疑是吸取了历史的教训,也是非常明智的持家之道。曾氏家族后来长盛不衰,每一代都有杰出的人才出现,像曾纪泽成了杰出的外交家,曾纪鸿在数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曾广钧是著名的诗人,这样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曾国藩的这些家训。
如何治家,今天的权位者所面临的大问题,在此曾国藩的家训就很值得我们三思。
智慧点评
凡“仗势”者,都反映在“欺人”行为上。狗仗势,欺的是贫穷的人,人仗势,欺的是善良的人;狗仗势,欺的是年幼的人,人仗势,欺的是年老的人;狗仗势,是张牙舞爪,人仗势,则笑里藏刀;狗仗势,蹦跳狂吠,人仗势,不择手段,等等。从这里可以看出,凡“仗势”者,都是为了“欺人”,不欺人何须仗势?
No.09 耕读传家,泽及后代
名人导语
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
——(战国)商鞅
本节要点
曾门治家“八宝饭”;曾国藩提倡耕读之家。
故事案例
1.曾门治家“八宝饭”
曾国藩对儿女的要求万变不离“勤俭”二字,他教育子女和治家在“勤”、“俭”二字上下的工夫最深。基于这样的想法,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既继承了其家族的传统特别是其祖父的家训,又融入了自己的见解,其内容可用八个字概括:即“书、蔬、鱼、猪、早、扫、考、宝”的八字家规。后人曾戏称为治家的“八宝饭”。
书:就是读书。
在我国的家庭里,大都有一个祭奉祖宗的神龛,设于堂屋的正中,神龛两侧,必然张贴一副对联:
把祖宗一炷清香,必诚必敬;教子孙两条正路,宜读宜耕。
蔬:就是蔬菜。
曾国藩曾说:“凡蔬菜手植而手撷者,其味弥甘。”这不仅是心理作用,而且也是一个事实。市面买菜,多于先晚摘好,洗净灌水,次晨出卖。至于家园菜蔬,则是当时摘洗,当时炒煮,正如活鲜鲜的鱼虾,总比已死的鱼虾好吃,都是同一道理。一个耕读之家,田有谷米,园有蔬菜,关于食的方面,除盐以外,可以说无所多求于他人了。
鱼:鸢飞良天,鱼跃于渊,天机活泼,正是一种兴旺气象。
曾国藩曾说:“家中养鱼养猪种竹种蔬,皆不可忽,一则上接祖父相承以来之家风,二则望其外有一种生气,登其庭有一种旺气。”足见养鱼不仅供应口福,而且可以增加生气,生气勃勃,则家道兴矣。湖南素称鱼米之乡,鱼的产量很高,在湖南的出产中,与米并驾齐驱,曾国藩提倡养鱼,自有道理。
猪:在湖南的农业副产品中,生猪占着一个极重要的地位。
湖广熟,天下足。湖南有的是米,湖南的猪,是吃米糠长大的,因为池塘多,水沟多,猪吃饱了米糠,又加上一些水边植物,每头猪都长得肥肥的,其肉味道之佳,实各省所不及。因此湖南猪,猪肉、猪肠以及腊肉,行销甚远。曾国藩提倡养猪,自有道理。
早:就是早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乡下的农民,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几乎与太阳同起同落。提倡早起,就是奖励勤劳,增加生气,最合卫生。因为农民早起,商人也不得不早起,工人士子,也不得不早起。许多外省人,初到湖南,吃不惯三餐干饭,后来早起惯了,才知道非吃三餐干饭不可。
扫:就是扫除,包括洒洗。
这一工作,大多由妇女为之。妇女早起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洒扫工作。庭阶秽物,桌几灰尘,要洒扫干净,虽至贫至苦人家,也不会例外。年终的时候,屋前屋后,还要来一次大扫除。
考:就是祭祀。
曾国藩曾说,昔吾祖星冈公最讲求治家之法:第一早起;第二打扫清洁;第三修诚祭祀;第四善待亲族邻里。中国人对于祖先的祭祀,极其重视,因为追念远祖,自然不敢为非作歹,民德自然归于淳厚,这与孝顺父母是一样的道理。
宝:就是善待亲族邻里。
曾星冈曾说:“人待人,无价之宝。”这就是说,一个人不能独善其身,一个家也不能独善其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假若与亲族邻里不能和睦相处,这一家庭,便成怨府,迟早是要毁败的。曾星冈一面操持家庭,一面善待亲戚邻里,这是一个居家的法宝,曾星冈知之,曾国藩亦知之。
曾国藩是个做大事、善决断的人,而在他的“大事”和“决断”中,家的分量很重,他念念不忘光大曾氏门庭,因此总结了八字家规作为曾氏持家和教育子孙的规范。
2.曾国藩提倡耕读之家
一个家族能够兴盛不衰、人才辈出,离不开好的家族传统。
大致而言,官宦人家的子弟多骄逸,颐指气使、盛气凌人而不肯实干,因而很难有大的作为;商贾人家的子弟多奢侈,往往沉湎于享乐之中,乃至饱暖思**欲,也很难振作精神,干一番事业;工农人家的子弟由于社会地位低微,生活范围狭窄,虽多朴实却被限制了眼界;读书人家庭虽知书明理、眼界较宽,却往往缺少吃苦耐劳的品德。比较下来,似乎只有半耕半读或半工半读家庭的子弟,比较有出息。由此看来,家庭对后代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曾门家教有着良好的传统,有记录可查的可上溯七代,到曾国藩的父祖辈,事例更多起来。他的父亲曾麟书承继家教,是曾国藩常常挂在嘴边的。
智慧点评
曾国藩认为,耕读之家,最能维持长久。耕,代表生产基业;读,代表基本教育。在过去的家庭中,除极少数的例外,每个青年子弟总要读三五年的书,即便是一般女子也至少要读一两年的书。故有俗谚称:三代不读书,一屋都是猪。正由于此,中国文化在世界历史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