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氏第十六篇(1 / 1)

本篇包括14章,内容涉及孔子的天道观、道德修养论、政治思想、教育思想等多方面,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既来之,则安之

【原文】

季氏将伐颛臾(1)。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2)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3),且在城邦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

孔子曰:“求!周任(4)有言曰:‘陈力就列(5),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6)矣?且尔言过矣,虎兕(7)出于柙(8),龟玉毁于椟(9)中,是谁之过与?”

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10)。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11)。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12)之内也。”

【注解】

(1)颛臾:音zhuān yú,鲁国的附属国,在今山东省费县西。

(2)有事:指有军事行动,用兵作战。

(3)东蒙主:东蒙,蒙山。主,主持祭祀的人。

(4)周任:人名,周代史官。

(5)陈力就列:陈力,发挥能力,按才力担任适当的职务。

(6)相:搀扶盲人的人叫相,这里是辅助的意思。

(7)兕:音sì,独角兽,类似犀牛。

(8)柙:音xiá,用以关押野兽的木笼。

(9)椟:音dú,匣子。

(10)费:季氏的采邑。

(11)贫、寡:应为寡、贫,两个字相调,上下文才能互相对应。

(12)萧墙:照壁屏风。指宫廷之内。

【译文】

季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子路去见孔子说:“季氏快要攻打颛臾了。”孔子说:“冉求,这难道不就是你的过错吗?颛臾从前是周天子让它主持东蒙的祭祀的,而且已经在鲁国的疆域之内,是国家的臣属啊,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冉有说:“季孙大夫想去攻打,我们两个人都不愿意这样做。”

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发挥自己的才能去担任你的职务,实在做不好就辞职。’有了危险不去扶助帮助他,跌倒了不去搀扶他起来,那么,还用你这辅助的人干什么呢?而且你的话错了。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龟甲、玉器在匣子里毁坏了,这是谁的过错呢?”

冉有说:“如今颛臾城墙坚固,而且离费邑很近。现在不把它夺取过来,将来一定会成为子孙的忧患。”

孔子说:“冉求,君子痛恨那种不肯实说自己想要那样做而又一定要找出理由来为之辩解的做法。我听说,对于诸侯和大夫,担心的不是贫穷,而是财富不均;担心的不是人口少,而是社会不安定。因为财富分配均了,也就没有所谓的贫穷;大家和睦团结了,就不会感到人少;社会安定了,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了。要是这样做了,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用仁、义、礼、乐招徕他们;已经来了,就让他们安心住下去。现在,仲由和冉求你们两个人辅助季氏,远方的人不归服,而不能招徕他们;国内民心离散,你们不能保全,反而打算在国内使用武力。我只怕季孙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的内部呢!”

【边读边悟】

这一章又反映出孔子的一贯思想。他不主张通过军事手段解决国际、国内的问题,而希望采用礼、义、仁、乐的方式解决问题。此外,这一章里孔子还提出了“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这种思想对后代人的影响很大,甚至成为人们的社会心理。就今天而言,这种思想有消极的一面,基本不适宜现代社会,这是应该指出的。但同时,本章还有不少成语,如“既来之,则安之。”、“祸起萧墙”等一直沿用至今。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原文】

孔子曰:“天下有道(1),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2),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3)十世希(4)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5)不议。”

【注解】

(1)天下有道:指国家政治局面好,政治清明。

(2)天下无道:指国家政治黑暗。

(3)盖:句首语气词,大概。

(4)希:同“稀”,很少。

(5)庶人:普通老百姓。

【译文】

孔子说:“天下有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都由天子作主决定;天下无道的时候,制作礼乐和出兵打仗,由诸侯作主决定。由诸侯作主决定,大概经过十代便会丧失政权;由大夫决定,经过五代便会丧失政权。天下有道,国家政权就不会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会议论国家政治了。”

【边读边悟】

孔子处于周政权名存实亡的春秋时期,国势日下,山河破碎,战乱频繁,人民苦难,所以,孔子憧憬回到“天下有道”的那种时代去,这样,国家就会统一,人民就会团结,经济就会发达,政权就会稳定,百姓也就会相安无事。

天下有道,基于礼治

【原文】

孔子曰:“禄之去公室五世(1)矣,政逮(2)于大夫四世(3)矣,故夫三桓(4)之子孙微矣。”

【注解】

(1)五世:指鲁国宣公、成公、襄公、昭公、定公五世。

(2)逮:及。

(3)四世:指季孙氏文子、武子、平子、桓子四世。

(4)三桓:鲁国伸孙、叔孙、季孙都出于鲁桓公,所以叫三桓。

【译文】

孔子说:“鲁国失去国家政权已经有五代了,政权落在大夫之手已经四代了,所以三桓的子孙要衰落了。”

【边读边悟】

三桓掌握了国家政权,这是春秋末期的一种政治变革,对此,孔子表示不满。本章里孔子对当时社会政治形势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孔子的观点是,社会政治变革就是“天下有道”,这还是基于他的“礼治”的思想,希望变为“天下有道”的政治局面。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1),友多闻,益矣。友便辟(2),友善柔(3),友便侫(4),损矣。”

【注解】

(1)谅:诚实,讲信用。

(2)便辟:善于逢迎谄媚和善辩的人。

(3)善柔:善于矫揉造作不讲信用的人。

(4)便侫:惯于花言巧语取悦人。

【译文】

孔子说:“对自己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善于逢迎谄媚的人交朋友,同善于矫揉造作不讲信用的人交朋友,同惯于花言巧语取悦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边读边悟】

本章既是交友之道,也是做人之道。朋友是人一生不可或缺的,但朋友的选择也应慎重。什么样的朋友对你有益,什么样的朋友对你有害,你应该擦亮眼睛,慎重选择。一个好的朋友,可以帮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越走越好;一个坏的朋友,却会让我们误入歧途,离成功越来越远。现在我们也能看到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因为交友不慎,而最终误入歧途,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所以,我们在选择朋友的时候,不妨依照孔子的这种亲益远损的原则。

益者三乐,损者三乐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1),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2),乐佚(3)游,乐晏乐(4),损矣。”

【注解】

(1)节礼乐:以有节制的礼乐来陶冶自己。

(2)骄乐:骄纵不知节制的乐。

(3)佚:同“逸”,放纵。

(4)晏乐:沉溺于宴饮取乐。

【译文】

孔子说:“对自己有益的喜好有三种,有害的喜好有三种。以礼乐陶冶自己为喜好,以称道别人的好处为喜好,以多结交贤德之友为喜好,这是有益的。喜好骄恣无礼,喜欢放纵游**,喜欢大吃大喝,这就是有害的。”

【边读边悟】

对于孔子所提出的有害和有益的喜好,在今天也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有益的喜好能够让人品味出人生的真谛,对人的道德修养大有裨益;有害的喜好不仅坑害自己,而且腐蚀别人,影响整个国家的风俗民情。因此,有益的喜好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境况的真实写照,是人一生追求的美好境界。依照此标准坚持下去,一定会利人利己利国。

侍于君子有三愆

【原文】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1):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2)。”

【注解】

(1)愆:音qiān,过失。

(2)瞽:音gǔ,盲人。

【译文】

孔子说:“侍奉在君子旁边的时候,容易犯三种过失:没轮到你说话的时候就说话,这是急躁;问到你的时候却不说,这叫隐瞒;不观察对方的脸色而贸然说话,这是瞎子。”

【边读边悟】

说话是一门艺术,何时开口说话,如何把话说得恰到好处是我们要掌握的学问。我们都听说过“口无遮拦”的后果,所以,说话不仅不要把握技巧,也要把握火候,这样,才能避免因口无遮拦而引火上身的结果。因此,把握好说话的时机和火候的确是我们为人处世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君子有三戒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种事情应引以为戒:年少的时候,血气还不成熟,要戒除迷恋女色;等到身体成熟了,血气方刚,要戒除与人争斗;等到老年,血气已经衰弱了,要戒除贪得无厌。”

【边读边悟】

“戒色、戒斗、戒贪”是孔子根据人生生理、心理的三个发展时期的特点对人从少年到老年这一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作出的忠告。今天我们还是很有注意的必要。以之为戒,益于立身。

君子有三畏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1),畏大人(2),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3)大人,侮圣人之言。”

【注解】

(1)天命:指主宰上天的命运和天赋道德使命。

(2)大人:指处于高位、得高望重的人。

(3)狎:亲近和态度不庄重。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敬畏的事情:敬畏天命,敬畏地位高的人,敬畏圣人的话。小人不懂得天命,因而也不敬畏,不尊重地位高的人,蔑视圣人的话。”

【边读边悟】

敬畏德高望重的人,其实是敬畏其高尚的道德修养与为人处世的准则,敬畏他的人格力量。一个人是对道德心存敬畏,自然也有追求道德完善之心。自觉追求自我完善的人不会放任自己随波逐流,与世俗同流合污。德高望重的人不仅可以作为我们的榜样,也可以在我们松懈忽略的时候提醒我们。因此,敬畏道德名望之人会使我们的个人修养得以加深。

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在我们眼里都一视同仁,只有道德人格上的分别。畏小民是指对一般人而言,都抱着宽仁的态度,而不是蛮横豪霸。对待百姓也应心存敬畏,敬畏他们的辛劳坚忍,若因其贫穷卑微轻视他们,也是道德上的缺陷,说明还没有超功名利禄的世俗观念。

生而知之者,上也

【原文】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译文】

孔子说:“生下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人;通过学习以后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然后再去学习的,是又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还不学习的人,这种人就是下等的人了。”

【边读边悟】

孔子不承认自己“生而知之者”,他说自己是经过学习之后才知道的。这也就是说,他希望人们勤奋好学,不要等遇到困难再去学习。俗话说:书到用时方恨少,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君子有九思

【原文】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译文】

孔子说:“君子有九件要考虑的事:看的时候,要考虑是否看清;听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听清;自己的脸色,要考虑是否温和;容貌要考虑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忠诚;办事要考虑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考虑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考虑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考虑是否合乎义的准则。”

【边读边悟】

孔子提出的九思,是我们平时就要考虑和思考的问题,是我们平时与人交往是应该注意的九个方面,我们只有在平时努力培养自己这九个方面的行为习惯,才能在日常的为人处世中自然地流露出来。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原文】

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吾见其人矣,吾闻其语矣。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

【译文】

孔子说:“看到善良的行为,就担心达不到,看到不善良的行动,就好像把手伸到开水中一样赶快避开。我见到过这样的人,也听到过这样的话。以隐居避世来保全自己的志向,以实行仁义来贯彻自己的主张。我听到过这种话,却没有见到过这样的人。”

【边读边悟】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作为一种个人修养的标准,如果常以此来不断完善自己的修养和道德,及时纠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确实是一种值得赞赏的行为,是可取的。

其斯之谓与

【原文】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死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译文】

齐景公有马四千匹,死的时候,百姓们觉得他没有什么德行可以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但百姓们到现在还在称颂他们。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

【边读边悟】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能做到“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委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优劣分明,瑕瑜自见,历史是公正的,能否让人称颂,名垂千古,历史自有公正的判断。

问一得三

【原文】

陈亢(1)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2)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3)其子也。”

【注解】

(1)陈亢:亢,音gāng,即陈子禽。

(2)异闻: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即与众不同的教诲。

(3)远:音yuàn,不亲近,不偏爱。

【译文】

陈亢问伯鱼:“你从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伯鱼回答说:“没有呀。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诗》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诗,就不懂得怎么说话。’我回去就学《诗》。又有一天,他又独自站在堂上,我快步从庭里走过,他说:‘学礼了吗?’我回答说:‘没有。’他说:‘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社会。’我回去就学礼。我只听到过这两件事。”

陈亢回去高兴地说:“我问了一个问题,就得到了三方面的收获,听到了学《诗》的意义,听到了学礼的好处,又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

【边读边悟】

这是孔子的一种“诗礼传家”的教育,称之为“庭训”。有悟性的人能问一得三。孔子的“庭训”是做人做事立足社会的根本,具有普遍推行和发扬光大的现实意义。

邦君之妻

【原文】

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夫人,夫人自称曰小童;邦人称之曰君夫人,称诸异邦曰寡小君;异邦人称之亦曰君夫人。

【译文】

国君的妻子,国君称她为夫人,夫人自称为小童;国人称她为君夫人,对其他国家的人则称她为寡小君;其他国家的人也称她为君夫人。

【边读边悟】

古代对国君之妻的称谓问题极为讲究,带有规范性质。孔子对称谓问题的讲述是周礼的内容之一。这是为了维护等级名分制度,以达到“名正言顺”的目的。这同时也说明我们中华民族礼仪文化源头的悠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