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第十三篇(1 / 1)

本篇共有30章,包含的内容比较广泛,其中主要是孔子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孔子的教育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孔子一生都非常关心政治,提出了一整套有内在联系的政治思想,如崇礼治、尚德政、重贤才、正人先正己、先富民后教民等等,在后来的历史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先之劳之

【原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1)。”请益(2)。曰:“无倦(3)。”

【注解】

(1)先之劳之:先,引导,先导,即教化。之,指老百姓。做在老百姓之前,带动老百姓勤劳劳动。

(2)益:增加一些。

(3)无倦:不厌倦,不松懈。

【译文】

子路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做在老百姓之前,然后带动老百姓勤劳劳动。”子路请求再多讲一点。孔子说:“永远不要懈怠。”

【边读边悟】

身教重于言教,因此,凡事都身先士卒、以身作则,不仅是做事之道,也是做人的基本原则之一。相信只要你时时处处,做在前头,那么大家一定会和你同甘共苦,凡事以你为表率,这样就不怕事情做不好了。

赦小过,举贤才

【原文】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1),赦小过,举贤才。”曰:“焉知贤才而举之?”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舍诸(2)?”

【注解】

(1)有司:指管事人。古代设官分职,各司其职,故称职官为有司。

(2)诸:“之乎”二字的合音。

【译文】

仲弓做了季氏的家臣,问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先责成手下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吏,让他们各负其责,赦免他们的小过错,选拔贤才来任职。”仲弓又问:“怎样发现贤才并把他们选拔出来呢?”孔子说:“选拔你所知道的;至于你不知道的贤才,别人难道还会埋没他们吗?”

【边读边悟】

这一章孔子对于我们现代的管理者提出了很好的建议,首先要尊重贤才,自己起表率作用,对下属要信其才,信其能,信其责,不要事必躬亲,要大胆任用,要用人不疑;其次要宽容,对下属的小过错不要过分追究,要相信他们会自责、自改、自强,这样才能发现并提拔贤能的人上岗居位,让他们一展风采,发光发热。

名不正则言不顺

【原文】

子路曰:“卫君(1)待子为政,子将奚(2)先?”

子曰:“必也正名(3)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4)也!奚其正?”

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5)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6),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7)而已矣。”

【注解】

(1)卫君:卫出公,名辄,卫灵公之孙。其父蒯聩被卫灵公驱逐出国,卫灵公死后,蒯辄继位。蒯聩要回国争夺君位,遭到蒯辄拒绝。

(2)奚:什么。

(3)正名:正名分。

(4)迂:迂腐。

(5)阙:同“缺”,存疑的意思。

(6)中:音zhòng,得当,适当,适合。

(7)苟:苟且,马马虎虎,随便。

【译文】

子路(对孔子)说:“假如卫国国君等待您去治理国家,您首先要做的是什么事呢?”

孔子说:“首先必须先正名分。”子路说:“有这样做的吗?您太迂腐了。干什么要正名分呢?”

孔子说:“仲由啊,你太鲁莽了。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总是采取存疑的态度。如果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说话不顺,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国家的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会手足失措。所以,君子确定名分,必须能够说得明白,说出来也一定能够行得通。君子对于自己所说的话,要没有一点马马虎虎的地方才作罢。”

【边读边悟】

“名正言顺”从古至今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只有“名正”才可以做到“言顺”,接下来的事情就迎刃而解了。因此,我们在为人处世中,也要先“正名”,这样才会顺利解决办事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阻碍和压力。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

【原文】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1),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2)。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3)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

【注解】

(1)圃:音pǔ,菜地,引申为种菜。

(2)用情:情,情实。以真心实意、诚心诚意来对待。

(3)襁:音qiǎng,背婴孩的背篓。

【译文】

樊迟向孔子请教学习种庄稼。孔子说:“我不如老农。”樊迟又请教学习种菜。孔子说:“我不如老菜农。”樊迟退出以后,孔子说:“樊迟真是小人呀。执政者只要重视礼,老百姓就不敢不敬畏;执政者只要重视义,老百姓就不敢不服从;执政人只要重视信,老百姓就不敢不用真心实情来对待你。要是能做到这样,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就会背着自己的小孩前来投奔,哪里用得着自己去种庄稼呢?”

【边读边悟】

孔子毫不客气地指责想学种庄稼和种菜的樊迟是小人,可以清楚地看出他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在上位的人哪里需要学习种庄稼、种菜之类的知识,只要重视礼、义、信也就足够了。这种思想是错误的。尽管孔子培养学生,不是为了以后去种庄稼种菜,而是为了从政为官。但在孔子那个时代,接受教育的人毕竟是少数,劳动者只要有充沛的体力就可以从事农业生产,而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实行统治的知识分子。但是,孔子也不应该对从事农业生产的人 加以贬低。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认为从事农业发展的人是没有出息或没文化的思想是要坚决被淘汰的,因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也是中国发展的基础产业,我们要想进步,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从抓农业开始,实现科学种田,这才是符合中国国情,有利于中国发展的根本所在。

使于四方,不能专对

【原文】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1);使于四方,不能专对(2);虽 多,亦奚以(3)为?”

【注解】

(1)达:通达。这里是会运用的意思。

(2)专对:独立对答,独立应付。

(3)以:用。

【译文】

孔子说:“把《诗》三百篇背得很熟,让他处理政务,却不会办事;让他当外交使节,却不能独立地办交涉;背得很多,又有什么用呢?”

【边读边悟】

儒家不主张死背硬记,当书呆子,而是要学以致用,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这对我们现代人也是一种警示。书读得再多,如果不和实际相结合,那又有什么用呢?纸上谈兵不仅对实际工作没有一点好处,而且弄不好还会坏事。历史上这样的例子就数不胜数。

其身正,不令而行

【原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译文】

孔子说:“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会按要求去干;自身品行不端正,即使发布命令,老百姓也不会听从。”

【边读边悟】

不论是领导者,还是普通人,只有自己品行端正,才能为别人作出榜样,才能在人群中自然而然地树立起威信,才能有利于事业的开展。

鲁卫之政,兄弟也

【原文】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译文】

孔子说:“鲁和卫两国的政治关系,就像兄弟一样。”

【边读边悟】

鲁国是周公旦的封地,卫国是康叔的封地,周公旦和康叔是兄弟,当时两国的政治情况有些相似。所以孔子说,鲁国的国事和卫国的国事,就像兄弟一样。

苟美矣

【原文】

子谓卫公子荆(1):“善居室(2)。始有,曰:‘苟(3)合(4)矣’。少有,曰:‘苟完矣。’富有,曰:‘苟美矣。’”

【注解】

(1)卫公子荆:卫国大夫,字南楚,卫献公的儿子。

(2)善居室:善于居家过日子,善于料理居家之事。

(3)苟:差不多了,够了。

(4)合:足够。

【译文】

孔子谈到卫国的公子荆时说:“他善于料理居家理财。刚开始有一点,他说:‘差不多够用了。’稍微多一点时,他说:‘差不多完备了。’更多一点时,他说:‘差不多算是完美了。’”

【边读边悟】

本章孔子通过公子荆善于居家理财,教导我们在物质生活上要知足常乐。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反之,如果今日不知足,明时必贪得无厌,贪而成欲,必然欲壑难填,最后必然会身败名裂。所以,做人还是要知足常乐。

既富矣,又何加焉

【原文】

子适卫,冉有仆(1)。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2)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注解】

(1)仆:驾车。

(2)庶:众多,这里指人口众多。

【译文】

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这儿人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多了,该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富了以后还要做些什么?”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化。”

【边读边悟】

在本章里,孔子提出了“先富后教”的思想,虽然与今天我们所说的“先教后富”的思想有所不同,但在两千五百年前,能提出这样的思想也是难能可贵的。今天,我国的经济长期得不到发展,就是因为一些决策者一直在指望“先富后教”,遗憾的是,教育没有普及,人们的素质就得不到提高,那么在短时间内达到全民致富就是不可能的。只有全面实行人们的义务教育,提高全民的教育水平,才能彻底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的面貌。

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

【原文】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译文】

孔子说:“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一年就会治理得差不多了,三年就一定会有好的成效。”

【边读边悟】

做任何事情,仅有才能是不够的,还要有自信和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样才能事无不克。

循序渐进,按部就班

【原文】

子曰:“‘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诚哉是言也!”

【译文】

孔子说:“‘善人治理国家,经过一百年,也就可以消除残暴,废除刑罚杀戮了。’这话说得真对呀!”

【边读边悟】

孔子对他人之言的肯定和赞美,是在给我们一个启示:要使社会安定、化民成俗,不是三五十年可以奏效的,是一百年的事情,是几代人的事情。所以,急于求成是可笑幼稚的想法。这对我们做事也是一个规律,一个箴言,凡事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如果急于求成,反而只能一事无成。

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原文】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译文】

孔子说:“如果有王者兴起,也一定要三十年以后才能实施仁政。”

【边读边悟】

孔子认为用王道治理一个国家,也得经历一代人的长期努力,才能取得成效。这是在告诫我们做事要脚踏实地,刻苦地去做,操之过急就会失败。只有经过深思熟虑才会有所收获。

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原文】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译文】

孔子说:“如果端正了自身的行为,治理政事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端正自身的行为,怎能使别人端正呢?”

【边读边悟】

俗话说:“正人先正己。”从政者只有先端正自身,才能顺服人心;反之,如果自身不正,又如何去让别人顺服呢?

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原文】

冉子退朝。子曰:“何晏也?”对曰:“有政。”子曰:“其事也。如有政,虽不吾以,吾其与闻之。”

【译文】

冉求退朝回来,孔子说:“为什么回来得这么晚呀?”冉求说:“有政事。”孔子说:“只是一般的事务吧。如果国家有政事,虽然国君不任用我了,我也会知道的。”

【边读边悟】

本章意在定名分。封建氏族社会中,名分关系到人的名义、地位和身份。而冉求只是一般的家臣,只能参与家事的讨论;如果参与国事的讨论,就说明他的越礼行为。所以,本章在定名分的弦外之音,说明冉求越礼。

一言而可以兴邦

【原文】

定公问:“一言而可以兴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为君难,为臣不易。’如知为君之难也,不几乎一言而兴邦乎?”

曰:“一言而丧邦,有诸?”

孔子对曰:“言不可以若是其几也。人之言曰:‘予无乐乎为君,唯其言而莫予违也。’如其善而莫之违也,不亦善乎?如不善而莫之违也,不几乎一言而丧邦乎?”

【译文】

鲁定公问:“一句话就可以使国家兴盛,有这样的话吗?”

孔子回答说:“话不可以讲的这么肯定,但有与之接近的话。有人说:‘做君主难,做臣子的也不容易。’如果知道了做君主的难,这不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盛吗?”

鲁定公又问:“一句话可以使国家衰亡,有这样的话吗?”

孔子回答说:“话不可以讲的这么肯定,但有与之接近的话。有人说过:‘我做君主并没有什么可高兴的,我所高兴的只是我所说的话没有人敢于违抗。’如果君主说得正确而没有人违抗,不也很好吗?如果君主说得不正确而没有人违抗,那不就近乎于一句话可以亡国吗?”

【边读边悟】

“一言兴邦,一言丧邦”这句话并不是夸大其词,历史的经验已经无数次地证明了它的可能性。我们现代人应汲取其中的教训,不管是位高权重的领导者,还是普通的平常人,我们做人做事都必须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不可偏听旁信,这样才不至于让自己一败涂地、一事无成。

近者悦,远者来

【原文】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悦,远者来。”

【译文】

叶公问孔子怎样管理政事。孔子说:“使近处的人高兴,使远处的人来归附。”

【边读边悟】

对于如何管理政事,孔子对不同的人给予了不同的回答。对于叶公的问题,孔子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以“近者悦,远者来”六个字说明,这样的回答可谓曲折巧妙,让人思而方得。

要想国家团结安定,就必须得到贤人的辅助。而君主只有能够彰显自己的德行,那天下的贤人才会归附于他。

欲速则不达

【原文】

子夏为莒父(1)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注解】

(1)莒父:莒,音jǔ,鲁国的一个城邑,在今山东省莒县境内。

【译文】

子夏做了莒父的邑宰,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不要求速快,不要贪图小利。求速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边读边悟】

我们在做事的时候,总是希望求快又求利,殊不知,最终往往不成功。所以,记住“欲速则不达”,凡事必须按照客观情况允许和事物的发展规律,绝不能求快;干大事不能被蝇头小利所**,应把眼光放远,这样才能干大事、干成事。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

【原文】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1)有直躬者(2),其父攘羊(3),而子证(4)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注解】

(1)党:乡下,古代以五百户为一党。

(2)直躬者:正直的人。

(3)攘羊:偷羊。

(4)证:告发,检举,举报。

【译文】

叶公告诉孔子说:“我的家乡有个正直的人,他的父亲偷了人家的羊,他告发了父亲。”孔子说:“我们家乡正直的人和你讲的正直人不一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其中了。”

【边读边悟】

孔子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就是具有了正直的品格。看来,他把正直的道德纳入“孝”与“慈”的范畴之中了,一切都要服从“礼”的规定。这在今天当然是错误的,应该彻底批判和坚决摒弃的。

随着现在独生子女的增多,孩子在家长心目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因此,就出现很多孩子犯了错误,家长知情不报,而且袒护、包庇孩子的行为,这是非常危险的,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所以,作父母的坚决不能这样做。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译文】

樊迟问怎样才是仁。孔子说:“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即使到了不开化的地方,也不可背弃。”

【边读边悟】

关于什么是仁,孔子在这里又强调了要“恭、敬、忠”,不论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环境里,都要保持这三点,才算是做到了仁。但我们生活的现代社会,变化太快,**太多,如果我们都能像孔子说的那样,那我们的社会还能不美好吗?

言必信,行必果

【原文】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1)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2),硁硁(3)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

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4),何足算也?”

【注解】

(1)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

(2)果:果断,坚决。

(3)硁硁:音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形容一个人粗浅固执。

(4)斗筲之人:筲,音shāo,容量单位,一斗二升为筲。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译文】

子贡问道:“怎样才配称‘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这就可以叫做‘士’。”

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赞他尊敬兄长。”

子贡又问:“请问再次一等的呢?”孔子说:“说话讲信用,做事一定坚持到底。尽管是一个粗浅固执的人,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

子贡说:“现在的为官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见识浅薄的人,算得上什么呢?”

【边读边悟】

孔子心目中的“士”,首先是有知耻之心、不辱君命的人,能够担负一定的国家使命。其次是孝敬父母、顺从兄长的人。再次才是“言必信,行必果”的人。其实最名副其实的“士”是德才兼备。只有这样的“士”才会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国家的中流砥柱、后备力量。同时,孔子还强调了个人的耻辱与国家的耻辱的关系,即“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这一点对我们也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外交人员来说。因此,不管我们身在何处,都应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维护国家的利益。

必也狂狷乎

【原文】

子曰:“不得中行(1)而与之,必也狂狷(2)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注解】

(1)中行:言行符合中庸的人。

(2)狷:音juàn,拘谨,有所不为。

【译文】

孔子说:“我找不到言行符合中庸之道的人和他交往,就只能与狂者、狷者相交往了。狂者敢作敢为,狷者对有些事是不会干的。”

【边读边悟】

孔子主张中庸之道,但同时他也知道,真正能做到中庸的人并不多,所以,他看到了“狂”与“狷”的可取之处。“狂”与“狷”是两种对立的品质。一是流于冒进,进取,敢作敢为;一是流于退缩,不敢作为。但人不能偏于任何一个方面,如果对立的双方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符合于中庸的思想。

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原文】

子曰:“南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1)。’善夫!”“不恒其德,或承之羞。”(2)子曰:“不占(3)而已矣。”

【注解】

(1)巫医:用巫术为人治病的人。

(2)不恒其德,或承之羞:这是引自《易经·恒卦·爻辞》,意思是做事没有恒心的人,不会有好的结果,可能还会蒙受羞辱。

(3)占:占卜,算卦。

【译文】

孔子说:“南方人有句话说:‘人做事如果没有恒心,就不能当巫医。’这句话说得真好啊!”《易经·恒卦·爻辞》上说:“人如果不能持之以恒地保存自己的德行,免不了要遭受羞辱。”孔子说:“这是说没有恒心的人用不着去占卦了。”

【边读边悟】

恒心的重要性,古往今来都是一样的。本章中孔子讲了两层意思:一是人必须有恒心,这样才能成就事业。二是人必须持之以恒地保持自己的德行,否则就可能遭受羞辱。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也为我们现代人指明了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为我们实现自己的奋斗目标、人生价值提供了指导。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原文】

子曰:“君子和(1)而不同(2),小人同而不和。”

【注解】

(1)和: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或统一。

(2)同:相同事物的绝对一致或等同。

【译文】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声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讲求协调。”

【边读边悟】

这一章孔子主要说的是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

未可也

【原文】

子贡问曰:“乡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1)。”“乡人皆恶之,何如?”子曰:“未可也。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

【注解】

(1)未可也:不一定,不能肯定。

【译文】

子贡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喜欢、赞扬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行。”子贡又问孔子说:“全乡人都厌恶、憎恨他,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还不行。不如全乡的好人都喜欢他,全乡的坏人都厌恶他。”

【边读边悟】

人心难测,正确评价一个人,其实并不容易。在这里孔子提出了一个识人的原则,即不以众人的好恶为依据,而应以善恶为标准。听取众人的意见是应当的,也是判断一个人优劣的依据之一,但决不是唯一的依据。我们在评定一个人时,必须深入观察,真正看透一个人的内心,以防给自己造成不利和损失。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原文】

子曰:“君子易事(1)而难说(2)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3)。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注解】

(1)易事:容易与人相处共事。

(2)难说:难于取得他的欢喜。

(3)器之:器重他。

【译文】

孔子说:“为君子办事很容易,但却很难取得他的喜欢。不用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他是不会喜欢的。当他使用人的时候,是量才而用人;为小人办事很难,但却很容易取得他的喜欢。不按正道去讨他的喜欢,也会得到他的喜欢。等到他使用人的时候,却是求全责备。”

【边读边悟】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了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作为君子,他并不对人百般挑剔,而且也不轻易表明自己的喜好,但在选用人才的时候,往往能够量才而用,不会求全责备。但小人则正好相反。孔子对君子和小人的差别分析的入木三分,可见他对人情世故的认识非常深刻。这些认识对我们现在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在现实社会中,我们也能看到此类小人比比皆是。因此,真正的智者是因材施用,扬长避短,使人才各尽其用。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原文】

子曰:“君子泰(1)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注解】

(1)泰:心情安定。

【译文】

孔子说:“君子泰然自若而不傲慢无礼,小人傲慢无礼而不泰然自若。”

【边读边悟】

人应该泰然自若而不应该傲慢无礼。如果平日里总爱人前自夸的话,自己得意洋洋之时,也就容易招来一些人的忌恨,为自己种下祸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一旦引起了别人的嫉恨之后,就会使他处处留意你的一言一行,鸡蛋里挑骨头,早晚会被他抓住把柄而进行攻击的,所以,一言一行都要谦虚谨慎,不可狂妄自傲。

刚、毅、木、讷近仁

【原文】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译文】

孔子说:“刚强、果敢、朴实、谨慎,这四种品德接近于仁。”

【边读边悟】

本章孔子把仁德气质在一个人的行为中做了具体的表述,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仁德表现定了一个标准,更是以更好的语言来对仁德进行歌颂。这对于我们来说,可以更好地理解仁德的概念,以及孔子的仁德观点。

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原文】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1),怡怡(2)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注解】

(1)偲偲:音sī,勉励,督促,诚恳的样子。

(2)怡怡:音yí,和气,亲切,顺从的样子。

【译文】

子路问孔子道:“怎样才能称为士呢?”孔子说:“互助督促勉励,相处和和气气,可以算是士了。朋友之间互相督促勉励,兄弟之间相处和和气气。”

【边读边悟】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讲究“以和为贵、“和气生财”,能够和气相处,总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但由于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总有利益之间的冲突,总是会为了点点滴滴的利益而争争吵吵,所以,为了社会的和谐,人人都应做到“以和为贵”,都应把它作为我们的优良传统继承发扬下去。

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原文】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译文】

孔子说:“善人用七年的时间教导百姓,也就可以叫他们去当兵打仗了。”

【边读边悟】

作为一个国家,只有文一方面是不行的,尚需有武。换句话说就是,只修养品德学习文献是不够的,还需要习武,保卫国家。所以,无论是文还是武,都是一个国家不可缺少的。

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原文】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译文】

孔子说:“如果不先对老百姓进行作战训练就叫他们去作战,这就等于抛弃他们。”

【边读边悟】

《孙子兵法》上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意思就是说,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不可以不精心研究和慎重考虑。孔子也教育我们,用没经过训练的人去打仗,等于把他们送入死地,因此,必须认真对待此事,加强军事训练,学习兵法战术和军事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