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渊第十二篇(1 / 1)

本篇共24章。主要包括论政、论仁、论修养等方面的内容。其中本篇中,孔子的几位弟子向他问怎样才是仁是研究者们经常引用的。

以礼成仁,依礼而行

【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4)斯语矣。”

【注解】

(1)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2)归仁:向往着仁德。

(3)目:具体的条目。

(4)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的要求,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具体条目。”孔子说:“不合乎礼的不要看,不合乎礼的不要听,不合乎礼的不要说,不合乎礼的不要做。”

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边读边悟】

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

克制自己,言行合礼是做人做事的一种智慧,任何想要立足社会的人,想要拥有自己一片天地的人,都必须做到这一点。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

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3)斯语矣。”

【注解】

(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

(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指诸侯统治的国家。家,指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3)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一样庄重,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一样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在诸侯封国做事无怨无悔,在卿大夫家做事也无怨无悔。”

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边读边悟】

作为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个原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成为后世遵奉的信条。这个原则,让我们拥有宽阔的胸怀,能以一颗平常的心对待别人,而且在遇到事情时能学会换位思考,多考虑别人的感受,要宽以待人。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

仁者,其言也讱

【原文】

司马牛(1)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2)。”曰:“其言也讱,斯(3)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注解】

(1)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学生。

(2)讱:音rèn,话难说出口。这里引申为说话谨慎。

(3)斯:连词,乃,就。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小心谨慎的。”司马牛说:“说话小心谨慎,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谨慎吗?”

【边读边悟】

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说话总是谨慎,未必与他的个人修养和道德情操有联系,更多的倒是反映了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有的人性格内向,所以,在人多的时候,总是不敢大声说话,也不敢多说话,唯恐自己说错话。而有的人性格外向,人多的时候,总喜欢以自己为中心,做别人的焦点,所以总是喜欢夸夸其谈。因此,说话谨慎是与人的性格有直接关系。但是,一个人说话谨慎,没什么不好,因为言多必失嘛!

君子不忧不惧

【原文】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说:“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说:“自己问心无愧,那还有什么忧愁和恐惧呢?”

【边读边悟】

孔子认为要想真正做到不忧不惧,必先做到心地光明,私心不存,无愧无疚。因此,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只要能做到问心无愧,才能坦然仰俯于天地间,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原文】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译文】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事情严谨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有礼,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边读边悟】

一个人有没有兄弟是上天注定的,但只要你能做到恭敬有礼,谦谦君子,就不必发愁自己没有兄弟,就四海之内皆兄弟了。但随着现在独生子女的增多,每个人都是娇生惯养,如何才能做到四海之内皆兄弟是值得我们深思,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的一个问题。

浸润之谮,肤受之愬

【原文】

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1),肤受之愬(2),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3)也已矣。”

【注解】

(1)浸润之谮,谮,音zèn,谗言。这是说像水那样一点一滴地渗进来的谗言,不易觉察。

(2)肤受之愬:愬,音sù,诬告。使人有切肤之痛的诽谤或诬赖,即直接的诽谤。

(3)远:深远、明智的最高境界。

【译文】

子张问怎样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说:“像水那样点点滴滴渗进的谗言,像切肤之痛那样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点点滴滴渗进的谗言和切肤之痛的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远见的了。”

【边读边悟】

从本章,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一个人不能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对所有的谗言和诽谤不能做理性的分析,那就不可能真正做到明智、有远见。因此,凡事不要轻易听信别人和冲动,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理智地分析,这样才能做到“谣言止于智者”。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原文】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期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政府。”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这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都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政府不信任,那么国家就无法存在了。”

【边读边悟】

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兵、食、信。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无信不立”,我们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诚信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

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原文】

棘子成(1)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2)。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3)犹犬羊之鞟。”

【注解】

(1)棘子成:卫国大夫。

(2)驷不及舌:指话一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驷,拉一辆车的四匹马。

(3)鞟:音kuò,去掉毛的皮。

【译文】

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礼仪文采干什么呢?”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虎、豹之皮去掉了毛,就如同犬、羊之皮去掉了毛一样。”

【边读边悟】

这里是讲表里一致的问题。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不需外表的文采。但子贡认为,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 当然,一个人能表里一致是最好的,但如果不能两全其美的话,我认为内在的本质要比外在的表现更重要一些。

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原文】

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

有若对曰:“盍彻乎(1)?”

曰:“二(2),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解】

(1)盍彻乎:盍,何不。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

(2)二:十分抽取二的税。

【译文】

鲁哀公问有若说:“收成不好,国家用度不够,怎么办?”

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十分抽一的税法呢?”

哀公说:“现在十分抽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十分抽一呢?”

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边读边悟】

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所以,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现在也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原文】

子张问崇德(1)辨惑(2)。子曰:“主忠信,徙义(3),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4)”

【注解】

(1)崇德:崇尚道德,提高道德修养的水平。

(2)惑:迷惑,不分是非。

(3)徙义:徙,迁移。向义靠扰,照义去做。

(4)诚不以富,亦祗以异:这是《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篇的最后两句。全诗叙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子对其丈夫喜新厌旧的愤怒情绪。

【译文】

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说:“以忠实诚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永远活着,一旦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正如《诗经》所说的:‘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

【边读边悟】

在本章,孔子告诉我们,要想不迷惑关键要在遇到问题时有自己的主张和原则,这样才能不被左右,不被迷惑。“爱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的现象,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爱情故事中也经常会看到。这是一种不正常的心态,这种心态已经不只是一种迷惑,而是一种能使自己堕落的罪恶。所以,真正的爱情,不只是相爱时的珍惜和关爱,还在于分手后的相互尊重和珍惜,这样,才能避免被失去的爱情所迷惑。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原文】

齐景公(1)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注解】

(1)齐景公:名杵臼,音chǔ jiù,齐国国君,公元前547年-公元前490年在位。

【译文】

齐景公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主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子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齐景公说:“很好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有粮食,我能吃得下吗?”

【边读边悟】

春秋时期的社会变动,使当时的等级名分受到破坏,弑君杀父之事屡有发生,孔子认为这是国家动乱的主要原因。所以孔子主张要“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恢复这样的等级秩序,巩固君臣父子之间的道德伦理关系,全社会成员都树立起正常的道德伦理观念,这样,社会的结构秩序才能得到维护,国家才可以得到治理。

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原文】

子曰:“片言(1)可以折狱(2)者,其由也与(3)?”子路无宿诺(4)。

【注解】

(1)片言:即片面之辞。

(2)折狱:狱,案件。即判决诉讼案件。

(3)其由也与:大概只有仲由吧。

(4)宿诺:宿,久。不及时兑现的诺言,即拖延诺言。

【译文】

孔子说:“只凭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从不拖延实现诺言。

【边读边悟】

本章是孔子对子路的性格和才干的一种正面评价,表彰他答应别人的事总是能够很快兑现,从不拖泥带水、推三阻四。这些优点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学习。

听讼,吾犹人也

【原文】

子曰:“听讼(1),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2)乎!”

【注解】

(1)听讼:讼,音sòng,诉讼。审理诉讼案件。

(2)使无讼:使人们之间没有诉讼案件之事。

【译文】

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是一样的。但重要的是我总希望诉讼的案件根本不发生!”

【边读边悟】

在这里,孔子怀着一种为天下人的理念,希望减少诉讼案件的发生,这种人格境界可谓高矣,是值得我们现代人继承和发扬的。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原文】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文】

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官在位不要懈怠,执行政令要忠心。”

【边读边悟】

孔子借回答问题,指出各级统治者身居官位,就要勤政爱民,以仁德的规定要求自己,以礼的原则治理国家和百姓,执行君主之令要切实努力,这样才能做一个好官。 这也是对我们现在的为官者的要求:辛勤工作,尽忠尽责,不稍懈怠,乐于助人,以诚待人。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原文】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1)

【注解】

(1)本章是《雍也》篇第27章的重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原文】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边读边悟】

这一章所讲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体现了浓厚的“仁者爱人”和“与人为道”的人道主义精神,也显示了儒家“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博大胸怀。君子成人之美,是因为君子有着与人为善的宽大胸怀,把别人的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把别人的成功当成是自己的成功。君子不成人之恶,是因为君子不愿看到别人受难遭殃,遭遇不幸。而小人则与君子正好相反,他们对于别人的成功总是心怀嫉妒、怨恨,背后恶意造谣中伤,与君子的行为截然不同,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君子和小人的心态和思想境界的不同。

政者正也

【原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端正自己,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边读边悟】

无论为人还是为官,首在一个“正”字。如果自己不正直,怎么能让别人正直呢?孔子的政治思想中,对为官者要求十分严格,正人先正己。正所谓“上行下效”,只要身居官职的人能够正己,那么手下的大臣和平民百姓,就都会归于正道。现今我们称这种行为为起表率作用或带头作用。

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原文】

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译文】

季康子担忧盗窃,向孔子询问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去偷盗。”

【边读边悟】

孔子希望当政者以自己的德行感染百姓,主张用德治去教化百姓,以使人免于犯罪。 这就表明了他主张政治道德化的倾向。因此,为官者贪婪,民风必坏。正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嘛!

子为政,焉用杀

【原文】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1),以就有道(2),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3),必偃(4)。”

【注解】

(1)无道:指无道的人。

(2)有道:指有道的人。

(3)草上之风:指风加之于草。

(4)偃:仆,倒。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为什么要用杀戮的手段呢?只要您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老百姓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边读边悟】

孔子主张德政,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因此,予人以礼,人心必然归顺,别人必然也会回之以礼,人人相敬以礼,社会必然一派和气的景象。

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原文】

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1)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2),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3)。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注解】

(1)达:通达,显达。

(2)闻:有名望,有名气,有名声。

(3)下人:下,动词。对人谦恭有礼。

【译文】

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虚假的名声,不是通达。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言语,观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对人谦恭有礼。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好像主张仁德,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仁德,以仁人自居而不惭愧。这样的人,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还是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骗取虚名。”

【边读边悟】

本章讲的是名实相符,表里如一的问题。孔子提出了一对相互对立的名词,即“闻”与“达”。“闻”是虚假的名声,貌似仁德,行动却大相径庭;而“达”则是从内心深处具备仁、义、礼的德性,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不仅是追求虚名。在现实生活中,也同样存在着这两种人。他们活跃在社会的各个舞台上,各自发挥着各自的特长,为社会服务。

一朝之忿,忘其身

【原文】

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1)、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2),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3),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注解】

(1)修慝:慝,音tè,邪恶的念头。修,改正,消除,整治。这里是指改正邪恶的念头。

(2)先事后得:先致力于事,把利禄放在后面。

(3)忿:愤怒,气愤。

【译文】

樊迟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下漫步,说:“怎样提高品德修养?怎样改正自己的邪念?怎样辨别迷惑呢?”孔子说:“问得好!先努力致力于该做的事,然后才有所收获,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吗?批判自己的恶性,而不去批判别人的恶性,不就消除了自己的邪念了吗?由于一时的气愤,就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以至于连累了自己的亲人,这不就是迷惑吗?”

【边读边悟】

这一章里孔子谈到了个人的修养问题。他认为,要提高道德修养水平,首先在于踏踏实实地做事,不要过多地考虑物质利益;然后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过多地去指责别人;还要注意克服感情冲动的毛病,不要以自身的安危作为代价,这就可以辨别迷惑。这样,人就可以提高道德水平,改正邪念,辨别迷惑了。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原文】

攀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1),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乡(2)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3),不仁者远(4)矣。汤(5)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6),不仁者远矣。”

【注解】

(1)举直错诸枉:错,同“措”,放置、安置。诸,这是“之于”二字的合音。枉,不正直,邪恶。意为选拔直者,罢黜枉者。

(2)乡:音xiàng,同“向”,过去、刚才。

(3)皋陶:gāoyáo,传说中舜时掌握刑法的大臣。

(4)远:动词,远离,远去。

(5)汤:商朝的开国之君。

(6)伊尹:汤的大臣,曾辅助汤灭夏兴商。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把正直的人选拔出来,把邪恶的人罢黜,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把正直的人选拔出来,把邪恶的人罢黜,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边读边悟】

孔子在这里,主张用正直的人代替邪恶的人,这种正确的用人方法,在什么时候都是不会错的,运用到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是有很好的作用的。因此,我们现在的企业在选拔人才时不妨运用这一原则,必能使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

【原文】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译文】

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要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开导他,如果他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边读边悟】

我们知道,朋友之间讲求一个“信”字,这是维系双方关系的纽带。但对待朋友的错误,要坦诚布公地劝导他,推心置腹地讲明利害关系,劝其改过,但如果他坚持不听,也就作罢。俗话说“人各有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理念和自我选择的权力,都有自尊心,即便是对别人规劝也要掌握分寸,一切适可,点到关键为止,以免产生不好的后果。如果别人不听,你一再劝告,不仅会引起他的反感,而且也会得罪他,最后自己也是自取其辱。因此,朋友之间相处也要把握一个度,超越了这个度,就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而且自己还会得不偿失。所以说,“不可则止”也是一种与人交往的行为艺术。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原文】

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

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来培养仁德。”

【边读边悟】

曾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以文章学问作为结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帮助培养仁德作为结交朋友的目的。这是君子之所为。换句话说就是,用文章聚会良朋好友,才能相互切磋,相互激励,帮助自己提高修养,才能在研求中共同进步,砥砺中共同提高,才能最终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