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罕第九篇(1 / 1)

本篇共包括31章。其中主要以论学的内容较多,也包括一些道德修养。在本篇中可以看到孔子关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以及孔子渴望参政的思想倾向。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原文】

子罕(1)言利与(2)命与仁。

【注解】

(1)罕:稀少,很少。

(2)与:赞同、肯定。

【译文】

孔子很少谈到利益,却崇尚天命,赞许仁德。

【边读边悟】

孔子重视现实,人生观是现实主义的,社会观是集体主义的。他尊奉仁心仁德,主张仁民爱物。所以,本章孔子不仅教我们如何做人、处世、应对进退、待人接物,而且教我们如何立身安命。

博学而无所成名

【原文】

达巷党人(1)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2)。”子闻之,谓门弟子曰:“吾何执?执御乎?执射乎?吾执御矣。”

【注解】

(1)达巷党人:古代五百家为一党,达巷是党名。这是说达巷党这地方的人。

(2)博学而无所成名:学问渊博,因而不能以某一方面来称道他。

【译文】

达巷党这个地方有人评价孔子说:“孔子真伟大啊!他学问渊博,可惜不是某一方面的名家。”孔子听说了,对他的学生说:“我要专长于哪个方面呢?驾车呢?还是射箭呢?我还是驾车吧。”

【边读边悟】

本章首先指出有的人认为,孔子表面上伟大,但实际上算不上博学多识,他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而孔子则以轻松幽默,近谐近趣的口吻作出了回答,可见孔子是一个诙谐风趣、平易近人的人。

但是,在进入现代社会,我们每一个人的才能都应该是“既专又博”。因为,专业才能使你成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人才;多种技能又可以使你在社会交往中游刃有余。俗话说得好“技不压身”。一个人既有专业才能又博学,才是最具竞争力的。所以,孔子的“博学而无所成名”的思想,在现代社会是行不通的。

虽违众,吾从下

【原文】

子曰:“麻冕(1),礼也;今也纯(2),俭(3),吾从众。拜下(4),礼也;今拜乎上,泰(5)也。虽违众,吾从下。”

【注解】

(1)麻冕:麻布制成的礼帽。

(2)纯:丝绸,黑色的丝。

(3)俭:节省,麻冕费工费料,用丝则物美价廉。

(4)拜下:大臣面见君主前,先在堂下跪拜,再到堂上跪拜。

(5)泰:这里指骄纵、傲慢。

【译文】

孔子说:“用麻布制成的礼帽,符合于礼的规定。现在大家都用黑丝绸制作,比较节俭,我赞成大家的作法。臣面见君王,首先要在堂下跪拜,这也是符合于礼的。现在大家都到堂上跪拜,这是傲慢的表现。虽然有背众意,我还是主张先在堂下行跪拜礼。”

【边读边悟】

孔子赞同用比较节省的黑绸帽代替用麻织的帽子这样一种作法,这是值得赞赏的。但其反对在面君时只在堂上跪拜的作法,是只重视君主的尊严而不重视大臣的尊严,是值得批判的,而且他的这一思想严重地制约了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步伐,因此,我们对待儒家的思想时,要有所取舍,不能一成不变地墨守成规。

子绝四

【原文】

子绝四:毋意(1),毋必(2),毋固(3),毋我(4)。

【注解】

(1)意:同“臆”,猜想、猜疑。

(2)必:必定、绝对化。

(3)固:固执己见、拘泥。

(4)我:自私、自以为是、惟我独尊。

【译文】

孔子杜绝了四种毛病:不主观猜测臆想,不绝对肯定,不固执己见,不自以为是。

【边读边悟】

“绝四”涉及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是一般人的痼疾顽症,也成为了人们成就大事的主要绊脚石。一个人如果长此以往下去,必然会导致致命的错误。因此,人只有首先做到坚决杜绝这四点,才可以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高尚的人格。

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原文】

子畏于匡(1),曰:“文王(2)既没,文不在兹(3)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4)不得与(5)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6)?”

【注解】

(1)畏于匡:匡,地名,在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畏,受到威胁。公元前496年,孔子从卫国到陈国去经过匡地。匡人曾受到鲁国阳虎的掠夺和残杀。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像,匡人误以为孔子就是阳虎,所以将他围困。

(2)文王:周文王,姓姬名昌,西周开国之君周武王的父亲,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

(3)兹:这里,指孔子自己。

(4)后死者:孔子这里指自己。

(5)与:了解、掌握的意思。

(6)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译文】

孔子被匡地的人们所围困时,他说:“周文王死了以后,周代的礼乐文化不都体现在我的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毁灭这种文化,那我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如果不毁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

【边读边悟】

孔子毕生崇尚道德,崇尚诗、礼、乐,他认为中国的礼乐文化和典章制度源远流长,已经在中原的土地上生了根,发了芽,开了花,结了果。所以,本章写孔子在遇到匡地发生的事情时,表现了他充满自信。

自信源于智慧和经验的积累。一个人想要做成事情,首要的问题就是自信。

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

【原文】

太宰(1)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2)之将圣,又多能也。”

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3)。君子多乎哉?不多也。”

【注解】

(1)太宰:官名,辅佐君主治理国政,具体掌握国君宫廷事务。

(2)纵:让,使,不加限量。

(3)鄙事:卑贱的事情。

【译文】

太宰问子贡说:“孔夫子是位圣人吧?为什么这样多才多艺呢?”子贡说:“这本是上天让他成为圣人,而且使他多才多艺。”

孔子听到后说:“太宰怎么会了解我呢?我小时候贫贱,所以学会许多卑贱的技艺。真正的君子会这么多的技艺吗?不会这么多的。”

【边读边悟】

人,总是要生活的,尤其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全面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是必要的,所有人的成功都与他的综合素质息息相关。

吾不试,故艺

【原文】

牢(1)曰:“子云:‘吾不试(2),故艺。’”

【注解】

(1)牢:郑玄说此人系孔子的学生,但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未见此人。

(2)试:用,被任用。

【译文】

子牢说:“孔子说过:‘我年轻时没有被任用做官,所以学会许多技艺。’”

【边读边悟】

此章是对上章的补充和丰富,同样说明了孔子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也不承认自己是“天才”,他说他的多才多艺是由于年轻时没有去做官,生活比较清贫,所以掌握了这许多的谋生技艺。这也可以用来说明一个道理,即人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得失间度过的,某一方面失败了,另一方面便会得到成功。

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原文】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1)问于我,空空如也(2)。我叩(3)其两端(4)而竭(5)焉。”

【注解】

(1)鄙夫:乡下人、社会下层的人。

(2)空空如也:空空的什么也没有,形容一无所知。

(3)叩:叩问、询问、盘问。

(4)两端:两头,指事物的正反、始终、上下方面。

(5)竭:穷尽、尽力追究。

【译文】

孔子说:“我有知识吗?我其实没有知识。有一个乡下人问了我一些问题,我对他谈的问题本来一点也不知道。我只是从问题的正反两方面去问,这样对此问题就可以全部搞清楚了。”

【边读边悟】

人不可能对世间所有事情都十分精通,因为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但孔子有一个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这就是“叩其两端而竭”,只要抓住问题的两个极端,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是一种十分有意义的思想方法,既帮助别人解决了问题,自己也因此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立于不败之地。

凤鸟不至,河不出图

【原文】

子曰:“凤鸟(1)不至,河不出图(2),吾已矣夫!”

【注解】

(1)凤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鸟。传说凤鸟在舜和周文王时代都出现过,它的出现预示着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

(2)河不出图:传说在上古伏羲氏时代,黄河中有龙马背负八卦图而出。它的出现预示着圣人将要出世。

【译文】

孔子说:“凤鸟不来人世,黄河中也不出现八卦图,我这一生将要完了吧!”

【边读边悟】

孔子为了恢复礼制而辛苦奔波了一生。到了晚年,他看到周礼的恢复似乎已经成为泡影,于是发出了以上的哀叹。同时也说明孔子虽年已日暮,却依然肩负着时代的疮痍,关心着民族的命运。这是孔子做人的态度以及他实践礼的诚意。

子见齐衰者

【原文】

子见齐衰(1)者,冕衣裳者(2)与瞽(3)者,见之,虽少,必作(4);过之,必趋(5)。

【注解】

(1)齐衰:音zī cuī,丧服,古时用麻布制成。

(2)冕衣裳者:冕,官帽;衣,上衣;裳,下服,这里统指官服。冕衣裳者指贵族。

(3)瞽:音gǔ,盲。

(4)作:站起来,表示敬意。

(5)趋:快步走,表示敬意。

【译文】

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当官的人和盲人时,虽然他们年轻,也一定要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快步走过。

【边读边悟】

孔子能对穿丧服的人、做官的人和盲人都表示尊重,这一点是非常可贵的,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但现代社会我们发现,许多人对比自己地位高的人、比自己有名的人、比自己富裕的人才表示尊重,而对比自己地位低、不如自己的人则往往用一种歧视的眼光看待,这是我们应该反省的。如果我们都能做到真正地、从内心去尊重别人,尤其是残疾人,那社会该会多么美好啊!

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原文】

颜渊喟(1)然叹曰:“仰之弥(2)高,钻(3)之弥坚,瞻(4)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5),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6)。虽欲从之,末由(7)也已。”

【注解】

(1)喟:音kuì,叹息、叹气的样子。

(2)弥:更加,越发。

(3)钻:钻研、穷究。

(4)瞻:音zhān,视、看。

(5)循循然善诱人:循循然,有次序地、有步骤地。诱,劝导,引导。

(6)卓尔:高大、超群的样子。

(7)末由:末,无、没有。由,途径,路径。这里是没有办法的意思。

【译文】

颜渊感叹地说:“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循循善诱教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不前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也不能停止。总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东西立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途径。”

【边读边悟】

颜渊在本章里极力推崇自己的老师,既肃穆起敬,又热情洋溢,把孔子的学问与道德说成是德高道坚,学识渊博。此外,他还谈到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循循善诱”。现在“循循善诱”已成为所有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不仅教育需要“循循善诱”,实际上我们社会交往的很多方面都需要这样做。因为,能够使自己的观点“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般地深入人心,必定会收到理想的效果。

吾谁欺?欺天乎?

【原文】

子疾病,子路使门人为臣(1)。病间(2),曰:“久矣哉,由之行诈也。无臣而为有臣。吾谁欺?欺天乎?且予与其死于臣之手也,无宁(3)死于二三子之手乎?且予纵不得大葬(4),予死于道路乎?”

【注解】

(1)为臣:臣,指家臣,总管。

(2)病间:病情减轻。

(3)无宁:宁可。“无”是发语词,没有意义。

(4)大葬:指大夫的隆重葬礼。

【译文】

孔子患了重病,子路派了孔子的弟子去作孔子的家臣,负责料理后事。后来,孔子的病好了一些,他说:“仲由很久以来就干这种弄虚作假的事情。我明明没有家臣,却偏偏要装作有家臣,我骗谁呢?我骗上天吗?何况,与其在家臣的料理下死去,我宁可在你们这些学生的料理下死去,这样不是更好吗?而且即使我不能以大夫之礼来隆重安葬,难道就会被丢在路边没人埋吗?”

【边读边悟】

儒家对于葬礼十分重视,尤其重视葬礼的等级规定。对于死去的人,要严格地按照周礼的有关规定加以埋葬。不同等级的人有不同的安葬仪式,违反了这种规定,就是大逆不道。所以,孔子对学生在他生病时弄虚作假非常生气,虽然他们觉得提高孔子的葬礼是对老师的尊重,但却不知尊重孔子的做人原则才是对孔子的真正的尊重。

我待贾者也

【原文】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1)而藏诸?求善贾(2)而沽诸?”子曰:“沽(3)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注解】

(1)韫椟:收藏物件的柜子。

(2)善贾:识货的买方,好的买主。

(3)沽:买进或卖出去。

【译文】

子贡说:“这里有一块美玉,是把它收藏在柜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孔子说:“卖掉吧,卖掉吧!我正在等着识货的商人呢。”

【边读边悟】

在今天,“待贾而沽”的情况依然存在,但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一个人有才华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发挥才华的机会。如果我们只是“待贾而沽”,等待机会的来临,那我们的才华就不会有多大的意义。只有主动出击寻找机会,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华,体现生命的价值,实现生命的意义。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原文】

子欲居九夷(1)。或曰:“陋(2),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注解】

(1)九夷:中国古代对于东方少数民族部落的通称。

(2)陋:本意为狭小、简陋,这里指文化闭塞,不开化。

【译文】

孔子想要搬到九夷去居住。有人说:“那里非常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孔子说:“只要有君子住到那里,怎么还会落后呢?”

【边读边悟】

中国古代,中原地区的人把居住在东面的人们称为夷人,认为此地闭塞落后,当地人也愚昧不开化。而孔子却说,只要有君子去这些地方住,传播文化知识,开化人们的愚蒙,那么这些地方就不会闭塞落后了。因此,我们千万不要抱怨环境不好而整天怨天尤人。因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环境。

雅颂各得其所

【原文】

子曰:“吾自卫反鲁(1),然后乐正(2),《雅》、《颂》(3)各得其所。”

【注解】

(1)自卫反鲁:公元前484年(鲁哀公十一年)冬,孔子从卫国返回鲁国,结束了14年游历不定的生活。

(2)乐正:调整乐曲的篇章。

(3)《雅》《颂》:这是《诗经》中两类不同的诗的名称。也是指雅乐、颂乐等乐曲名称。

【译文】

孔子说:“我从卫国返回到鲁国以后,才把乐曲进行整理,使雅乐和颂乐各归其位。”

【边读边悟】

回到鲁国,鉴于《雅》《颂》乐章杂乱无序,孔子潜心做了一番整理,使各个乐章都有条理,各得其宜,这也同时说明孔子对诗歌礼乐文化的传承立了丰碑。

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

【原文】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译文】

孔子说:“在外侍奉公卿,在家孝敬父兄,有丧事不敢不尽力去办,就是喝酒也不被醉倒,这些事我做到了哪些呢?”

【边读边悟】

出,是忠于职守,重节守礼,为国尽忠;入,是对父兄谨守孝悌,谦抑有礼,为长辈尽孝;对周围人,助人为乐,帮助解困,救急分忧;喝酒,不贪杯,免失态。这些是孔子特别强调的道德规范,而孔子本人就是这方面的身体力行者。说明孔子严于律己,且谦虚待人。同时,它是对我们所有人的要求。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原文】

子在川上曰:“逝者(1)如斯夫,不舍(2)昼夜。”

【注解】

(1)逝者:消逝的时光、岁月。

(2)舍:停止、停留。

【译文】

孔子在河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边读边悟】

这句话一方面是孔子感叹时间的一去不复返,同时亦是感叹人生有限,而求知无限,正如庄子所说的那样:“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所以我们这些后学之人,应该从这些先贤们的感叹之中有所领悟,更加珍惜时间,在有限的生命中,有所学习、有所追求、有所成就、也有所享受,不白来人世一回。这是人生的哲理。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原文】

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像好色那样好德的人。”

【边读边悟】

“好色”是一种天生的感性本能,“好德”是一种理性的反应。人为什么会“好色”胜于“好德”呢?原因可能在于人都喜欢美的东西,当我们看见美的东西的时候,都会自然而然地眼前一亮,产生一种说不出的愉悦感觉吧!我们不是也常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嘛,既然连英雄都难以抵挡美,何况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呢?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

【原文】

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1),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注解】

(1)篑:音kuì,土筐。

【译文】

孔子说:“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堆成了,这时停下来,那是我自己要停下来的;譬如在平地上堆山,即使只倒下一筐,这时坚持下去,最终的成功也是由我掌握的。”

【边读边悟】

孔子在这里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无论在学问和道德上,都应该是坚持不懈,否则只能功亏一篑。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许多人的成功,往往都贵在“坚持”二字。

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原文】

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译文】

孔子说:“听我说话而能始终不懈怠的,大概只有颜回一个人吧!”

【边读边悟】

此章是孔子对颜回的赞许,也是对颜回的褒奖,颜回悟性高,且学而实习之,时时有得,学不知疲,其他人莫可及。人要是能做到专心地听,然后全部记之于心,那他的所得必然全而且深,然后在身体立行之,便会理会于心,这也是万事的根本。

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原文】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译文】

孔子谈到颜渊说:“可惜呀!我只见他不断前进,从来没有看见他停止过。”

【边读边悟】

颜渊是一个十分勤奋刻苦的人,他一心用在学问和道德修养方面,但他却不幸英年早逝。对于他的死,孔子自然十分悲痛。他经常以颜渊为榜样要求其他学生。其实,我们不管做什么事,如果半途而废了就非常可惜,所以,我们不如在开始之前就做好准备,然后努力前进,永不停滞。虽然刚开始成绩不是很显著,但日积月累就会取得巨大的成绩。中途停止,就永远没有希望了。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

【原文】

子曰:“苗而不秀(1)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注解】

(1)秀:指稻、麦等庄稼吐穗扬花。

【译文】

孔子说:“庄稼出了苗,而不能吐穗扬花的情况是有的吧;吐穗扬花而不结果实的情况也有的吧!”

【边读边悟】

没有遗憾的人生是不完美的,在自然间必然存在许许多多的遗憾,如果只是感叹,那必定让自己遗憾终身;既然遗憾不可避免,那不如坦然面对。凡事看开一点,既然自己已尽力了,那就不必心生遗憾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原文】

子曰:“后生(1)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2)焉,斯亦不足畏(3)也已(4)。”

【注解】

(1)后生:年轻人。

(2)无闻:没有名气,不为别人所知。

(3)畏:敬畏。

(4)也已:复合语气助词,表示一种肯定语气。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谁能断定现在的年轻人将来不比我们现在的人强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就没有什么可敬畏的了。”

【边读边悟】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后代一定会超过前人,这就是所谓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年轻人本身有很强的可塑性和很大的发展潜力,所以,作为前辈千万不能小看或轻看他们,而年轻人也不应骄傲,要更加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这样才不至于白白虚度,否则,就是你再有才华,再有潜力,再有可塑性,也只能是“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孔子对年轻人的提醒和鞭策。

说而不绎,从而不改

【原文】

子曰:“法语之言(1),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2),能无说(3)乎?绎(4)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5)如之何也已矣。”

【注解】

(1)法语之言:法,指礼仪规则。这里指合乎礼仪规范。

(2)巽与之言:巽,恭顺,谦逊。与,称许,赞许。这里指恭顺赞许的话。

(3)说:音yuè,同“悦”。

(4)绎:本义为“抽丝”,这里指推究,追求,分析,鉴别。

(5)末:没有。

【译文】

孔子说:“合乎礼法的规劝,谁能不听从呢?但根据规劝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可贵的。恭维赞许的话,谁能听了不高兴呢?但只有认真冷静分析它的真伪是非,才是可贵的。只感到高兴而不去冷静分析,只听从规劝而不改正错误,对于这种人,我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边读边悟】

这里主要讲述了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如何对待别人的规劝,二是如何对待别人的赞扬。人是一个很奇怪的动物,别人对我们的好言规劝,我们有时明知道是正确的,却总是不能按照规劝去做;别人对我们的赞扬,我们有时明知道是虚伪的,却也乐意享受这种赞美,飘飘然。就像如果我们说一个人将来肯定会升官发财,他肯定会特别高兴,不管他以后能否升官发财;而如果我们说一个人将来肯定会死,他肯定会很生气,虽然人生下来,就知道自己会死。

但“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甜言蜜语固然听着顺耳,若不加分析就全盘接受,必然会对自己不利;忠言逆耳固然听着让人不舒服,但接受了却对自己有好处。所以,我们要真正学会能理性地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规劝和赞扬,忠言要听,甜言蜜语也要听,但是要学会理性地接受,然后在实践中改正,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过则勿惮改

【原文】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1)

【注解】

(1)此章内容是学而篇第一之第8章的重出。

三军夺帅也

【原文】

子曰:“三军(1)可夺帅也,匹夫(2)不可夺志也。”

【注解】

(1)三军:春秋时代,诸侯各国多设三军,一军约12500人。

(2)匹夫:平民百姓。

【译文】

孔子说:“三军,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却不能强迫使他改变自己的意志。”

【边读边悟】

对于一个人来讲,他有自己的独立人格,任何人都无权侵犯。作为一个人,他应维护自己的尊严,不受威胁利诱,始终保持自己的“志向”,这才算得上真正的君子。但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为了眼前的利益,经不起威胁和利诱的考验,而最终动摇自己意志的人,这样的人,最终失去的不仅是自己的尊严,还有自己的人格。

不忮不求,何用不臧

【原文】

子曰:“衣(1)敝缊袍(2),与衣狐貉(3)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4),何用不臧?’”子路终身诵之。子曰:“是道也,何足以臧?”

【注解】

(1)衣:穿,当动词用。

(2)敝缊袍:敝,坏。缊,音yùn,旧的丝棉絮。这里指破旧的丝棉袍。

(3)狐貉:用狐皮和貉皮做的裘皮衣服。

(4)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忮,音zhì,嫉妒、羡慕的意思。臧,善,好。

【译文】

孔子说:“穿着破旧的丝棉袍子,与穿着狐貉皮袍的人站在一起而不觉得可耻的,大概只有仲由吧。《诗经》上说:‘不嫉妒别人,不贪求财物,为什么说不好呢?’”子路听后,总是反复背诵这句诗。孔子又说:“这是基本之道,怎么能算得上真正的好呢?”

【边读边悟】

这一章孔子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教育方式,意在希望子路不要满足于目前已经达到的水平,因为仅是不贪求财物、不嫉妒别人是不够的,还要有更高的更远的志向,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我们也应该做到这一点,自觉加强自己的人生历练,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不断地完善自己。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原文】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译文】

孔子说:“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

【边读边悟】

孔子的这句话意在赞美松柏坚贞、耐寒的高尚品质,实则旨在说明,人是要有骨气的。做人就要像松柏那样,不随波逐流,而且能够经受各种各样的严峻考验。简洁的语言,深刻的寓意,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原文】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德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边读边悟】

《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在儒家传统道德中,智、仁、勇是重要的三个范畴,是孔子提倡的三种美德。知者,学识渊博,高瞻远瞩,洞情察理,在他们感到迷惑的时候,总是能找到解除迷惑的方法;仁者,心平气和,与世无争,顾全大局,在他们忧愁的时候,总是能保持一份理性的冷静和超然,然后积极面对乃至消除忧愁;勇者,顶天立地,一身正气,见义勇为,在他们面临危险的时候,总能不畏强梁,从容面对。孔子希望自己的学生都能具备这三德,成为真正的君子。

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

【原文】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1);可与适道,未可与立(2);可与立,未可与权(3)。”

【注解】

(1)适道:同道、合道。

(2)立:坚持道而不变。

(3)权:本意秤锤。这里引申为权衡轻重。

【译文】

孔子说:“能够一起学习的人,未必都能有共同的追求;有共同追求的人,未必能够坚守道;能够坚守道的人,未必能够随机应变,及时作出调整。”

【边读边悟】

在这里,孔子通过对共同求学之人,共同求道之人,共同求立之人,共同求变之人的同与不同的分析,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总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因此,当我们之间的利益发生矛盾时,了解了这一点,就能很好地处理好大家的关系,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则只能让矛盾进一步激化,最好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唐棣之华,偏其反而

【原文】

“唐棣(1)之华,偏其反而(2)。岂不尔思,室是远而(3)。”子曰:“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

【注解】

(1)唐棣:一种植物,属乔木,落叶灌木。

(2)偏其反而:形容花摇动的样子。

(3)室是远而:只是住的地方太远了。

【译文】

古代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唐棣的花啊,翩翩地摇摆。我岂能不想念你吗?只是由于家住的地方太远了。”孔子说:“他还是没有真的想念呀,如果真的想念,哪有什么遥远的呢?”

【边读边悟】

此章孔子用比喻的手法,说明如果一个人真的思念另一个人的话,就是隔着千山万水也会觉得是“天涯若比邻”,把它推及到对理想的追求,对学业的向往上,就是只要你出于真,便能达到理想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