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共28章,内容以谈论仁德为主。在本篇里,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从各个侧面探讨仁德,这些思想也较大地影响着后世。
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
【原文】
子谓公冶长(1),“可妻也。虽在缧绁(2)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3)妻之。
【注解】
(1)公冶长:姓公冶名长,字子长,齐国人,孔子的弟子和女婿。
(2)缧绁:音léi xiè,捆绑犯人用的绳索,这里借指牢狱、监狱。
(3)子:古时儿、女的泛称。
【译文】
孔子评论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他虽然被关在牢狱里,但这并不是他的罪过。”于是,孔子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边读边悟】
在这一章里,孔子虽并未说明究竟公冶长做了哪些突出的事情,但是他能把女儿嫁给他,由此可以看出孔子论人行事,不以境况和遭遇为依据,而以德才学识为标准。因此,我们衡量一个人的能力,也不要单纯地凭借他现在的境况,而应从他为人处世、学识等各种方面全面去考虑。
邦有道不废
【原文】
子谓南容(1):“邦有道(2)不废(3);邦无道,免于刑戮(4)。”以其兄之子妻之。
【注解】
(1)南容:姓南宫名适(音kuò),字子容,通称南容,孔子的学生。
(2)道:孔子这里所讲的道,是说国家的政治符合最高的和最好的原则。
(3)废:原意为房屋倒塌。这里为废弃、罢官,不任用。
(4)刑戮:惩治、处罚。
【译文】
孔子谈论南容说:“国家有道的时候,他有官做;国家无道的时候,他也可以免于被处罚。”于是把自己哥哥的女儿嫁给了他。
【边读边悟】
人的一生,总是有起有落,而能否看准时机、把握机遇,在关键时刻作出正确的决策是决定一个人能否总是处于生活的“起”点,不至于跌入人生的谷底的重要因素。总是让自己去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和环境是真正睿智的人的做法,而且也能保证其一生都顺顺利利。
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
【原文】
子谓子贱(1):“君子哉若人(2)!鲁无君子者,斯焉取斯(3)。”
【注解】
(1)子贱:姓宓(音fú)名不齐,字子贱。鲁国人,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9岁。
(2)若人:这个人,此人。
(3)斯焉取斯:斯,这,这个。第一个“斯”指子贱,第二个“斯”字指子贱的品德。焉,怎么会,哪能。
【译文】
孔子评论子贱说:“这个人真是个君子啊!如果说鲁国没有君子的话,那他是从哪里学到这种品德的呢?”
【边读边悟】
在这里,孔子通过说鲁国如无君子,子贱也不可能学到君子的品德来突出子贱是君子,极具说服力。但言下之意,也就是说子贱的君子之德是由孔子一手培养的,因此,孔子认为自己就是君子。
君子之器
【原文】
子贡问曰:“赐(1)也何如?”子曰:“汝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2)也。”
【注解】
(1)赐:这里指子贡。
(2)瑚琏: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用的器具。
【译文】
子贡问孔子:“我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你呀,好比一个器具。”子贡又问:“是什么器具呢?”孔子说:“是瑚琏。”
【边读边悟】
孔子把子贡比作瑚琏,因为瑚琏是古代祭器中贵重而华美的一种,从而肯定子贡有一定的才能。但同时,孔子还告诉子贡他还没有达到“君子之器”那样的程度,仅有某一方面的才干。孔子的这种坦率是值得我们今天所有的老师学习的,因为只有坦率地告诉学生真实情况,才能有助于其更好地成长。
一言不慎,即酿大祸
【原文】
或曰:“雍(1)也仁而不佞(2)。”子曰:“焉用佞?御(3)人以口给(4),屡憎(5)于人。不知其仁(6),焉用佞?”
【注解】
(1)雍:姓冉名雍,字仲弓,孔子的学生,小孔子29岁。
(2)佞:音nìng,能言善辩,有口才。
(3)御:抵挡、对付。
(4)口给:言语便捷,应对敏捷。
(5)憎:厌恶、讨嫌。
(6)不知其仁:指不知有口才者是否有仁。
【译文】
有人说:“冉雍这个人有仁德但不善辩。”孔子说:“何必要能言善辩呢?凭伶牙利齿和人辩论,常常招致别人的讨厌。我不知道冉雍是不是有仁德,但何必要能言善辩呢?”
【边读边悟】
孔子认为人只要有仁德就足够了,根本不需要能言善辩,伶牙利齿。善说的人肯定没有仁德,而有仁德者则不必有辩才。要以德服人,不以嘴服人。语言是人与人交流感情的工具,没有语言,人们就无法沟通,人类也不会向前发展。但是语言能成事,也能坏事,凡事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考虑好了再说,否则,一言不慎,即酿大祸。
吾斯之未能信
【原文】
子使漆雕开(1)仕。对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说(2)。
【注解】
(1)漆雕开:姓漆雕名开,字子开,又字子若,生于公元前540年,孔子的弟子,小孔子11岁。
(2)说:音yuè,同“悦”,高兴。
【译文】
孔子让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做官还没有信心。”孔子听了很高兴。
【边读边悟】
在急功近利的当今社会,能够清醒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不仅是一种高尚的品质,而且也是一种的做人做事的智慧。所以,我们要抛弃那种浮夸、不切实际的思想,脚踏实地地去做自己擅长、有能力做的事情。
从我者,其由与
【原文】
子曰:“道不行,乘桴(1)浮于海,从(2)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
【注解】
(1)桴:音fū,用来过河的木筏子。
(2)从:跟随、相从。
【译文】
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木筏子到海上去。能跟从我的人,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争强好勇的精神超过了我,其他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
【边读边悟】
人生充满选择,学会选择,学会改变是一种聪明人的举动。当现实环境不尽如人意的时候,不妨转换思路,选择另外一条道路,也许你会发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就像下面几个人的选择。
由也,千乘之国
【原文】
孟武伯问:“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问。子曰:“由也,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1)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2),百乘之家(3),可使为之宰(4)也,不知其仁也。”“赤(5)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带立于朝(6),可使与宾客(7)言也,不知其仁也。”
【注解】
(1)赋:兵赋,向居民征收的军事费用。
(2)千室之邑:邑是古代居民聚居的地方。千室之邑指有一千户人家的大邑。
(3)百乘之家:指卿大夫的采地,当时大夫有车百乘,是采地中的较大者。
(4)宰:家臣、总管。
(5)赤:姓公西名赤,字子华,孔子的学生。
(6)束带立于朝:指穿着礼服立于朝廷。
(7)宾客:贵客为宾,一般客人为客。指一般客人和来宾。
【译文】
孟武伯问孔子:“子路做到仁了吗?”孔子说:“我不知道。”孟武伯又问。孔子说:“仲由嘛,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财政赋税,掌管军事,但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冉求怎么样?”孔子说:“冉求嘛,可以让他在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担任总管,但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孟武伯又问:“公西赤又怎么样呢?”孔子说:“公西赤嘛,可以让他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我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做到了仁。”
【边读边悟】
在这段文字中,孔子对自己的三个学生进行评价,他说,他们有的可以管理军事,有的可以管理内政,有的可以办理外交。在孔子看来,他们虽然各有自己的专长,但所有这些专长都必须服务于礼制、德治的政治需要,必须以具备仁德情操为前提。孔子的评论是精妙绝伦的,几字见真,字字金玉,让人感到用词得体,既符合他们的身份,又写出人物特点,收生动形象之妙,含简约意深之效。
闻一以知十
【原文】
子谓子贡曰:“汝与回也孰愈(1)?”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2),赐也闻一知二(3)。”子曰:“弗如也。吾与(4)汝弗如也。”
【注解】
(1)愈:胜过、超过。
(2)十:指数的全体,旧注云:“一,数之数;十,数之终。”
(3)二:旧注云:“二者,一之对也。”
(4)与:同意。
【译文】
孔子对子贡说:“你和颜回两个相比,谁更强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颜回相比呢?颜回,听到一件事就可以推知十件事;我呢,听到一件事,只能推知两件事。”孔子说:“确实不如他呀,我同意你说的,是不如他。”
【边读边悟】
从本章中,孔子对他的两个学生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出:在孔子的心目中,只有懂得“闻一而知十”,具有触类旁通能力的学生才是好学生。而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学生之一。他勤于学习,而且肯独立思考,能做到闻一知十,推知全体,融汇贯通。所以,孔子对他大加赞扬。其实,我们也希望现在的学生都能像颜回那样,刻苦学习,举一反三,由此及彼,这样才能在学业上尽可能地事半功倍。
朽木不可雕也
【原文】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1)之墙不可杇(2)也,于予与何诛(3)?”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4)改是。”
【注解】
(1)粪土:腐土、脏土。
(2)杇:音wū,抹墙用的抹子。这里用作动词,指用抹子粉刷墙壁。
(3)诛:意为责备、批评、谴责。
(4)与:语气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啊”。
【译文】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宰予使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边读边悟】
在这一章,孔子提出了一个有效的观察人的方法:“听其言而观其行”,因为只有这样观察一个人才是全面的、具体的、公正的。另外,“朽木不可雕也”这句话,我们现在也经常听到,尤其是经常听到老师对学生说,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教育方法,因为没有教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如果老师发现常规教育无法教育好学生之后,应换一种有针对性的适合学生的方法,这样就不会出现教不好、教不会的情况。
春秋时,鲁国大夫郈成子访问晋国,以便与晋国通好。途中路过卫国,卫国大夫右宰谷臣留他住下,并设家宴款待。
两个人把酒交谈。宴会上,虽然有家乐助兴,可从右宰谷臣的脸上却看不到一丝喜色,喝到最后,右宰谷臣把一块玉璧送给了郈成子。
“这是我的心意,望先生笑纳。”
郈成子到了晋国,完成使命。归途又路过卫国,但他没有向右宰谷臣辞行。
随从问他:“来的时候,受到右宰谷臣盛情款待,大人为什么不去向他辞行呢?”
郈成子说:“他设家宴招待我,是要我快乐;奏起家乐而自己没有笑容,说明他有忧虑;酒到浓时送给我玉璧,是对我有所寄托。如此看来,卫国岂非要发生变乱?”
他们一行离开卫国三十里,就有人飞马传来消息,说卫国发生了“宁喜之难”。
原来卫国宁喜专权,卫献公联合其他大夫发动兵变,擒杀宁喜,还把他的尸体陈放在朝中示众。右宰谷臣在这一事件中也因为受牵连而被杀。
听到这个消息,郈成子立即调转车头,回到右宰谷臣的府上,在他灵前三次哭吊,然后才返回。
回到鲁国后,郈成子又特地派人把右宰谷臣的妻子和孩子接来,把自己的宅院分出一部分让他们居住,把自己的俸禄分出一部分以供他们的费用,右宰谷臣的儿子长大后,郈成子还把那块玉璧送还给了他。
后来,孔子听出了这件事,感慨说:“这件事情,在智慧上可以看出右宰谷臣的内心活动,而在仁爱上能够对之托孤寄财的,只能是郈子成啊!”
郈子成通过“听其言而观其行”,明察秋毫,从右宰谷臣的细微之处察觉出卫国要发生大事,这说明他是一个智者。
枨也欲,焉得刚
【原文】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1)。”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注解】
(1)申枨:枨,音chéng。姓申名枨,字周,鲁国人,孔子的学生。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强的人。”有人回答说:“申枨就是个刚强的人。”孔子说:“申枨这个人欲望太多,怎么能刚强呢?”
【边读边悟】
自私是人的本性,也正因如此,一个人很难做到正直无私。但是,对于成大事的人来说,私欲是他们成功路上最大的敌人,惟有克服它,才能最终走向成功。
从前,有两位很虔诚、很要好的教徒,决定一起到遥远的圣山朝圣。两人背上行囊,风尘仆仆地上路,发誓不达圣山朝拜,绝不返回。
两位教徒走啊走,走了两个多星期之后,遇见一位白发苍苍的圣者。圣者看到这两位如此虔诚的教徒千里迢迢去朝圣,十分感动地告诉他们:“从这里距离圣山还有十天的路程,但是很遗憾,我在这十字路口就要和你们分手了,而在分手之前,我要送给你们每人一件礼物!不过你们当中一个要先许愿,他的愿望会马上实现;而第二个人则可以得到那愿望的两倍。”
其中一个教徒心里想:“太好了,我已经想好我要许什么愿了,但我不能先讲,那样的话太吃亏了,应该让他先讲。”而另一个教徒也有这样的想法:“我怎么可以先讲,让他获得两倍的礼物。”于是,两个教徒就开始假装客气地推让起来。“你先讲!”“你比我年长,你先许愿吧!”“不,应该你先许愿!”两人彼此推来让去。最后两人都不耐烦起来,气氛一下子变得紧张起来。“你干嘛呀?”“你先讲啊!”“为什么你不先讲而让我先讲?我才不先讲呢!”
到最后,其中一个气呼呼地大声嚷道:“喂,你真不识相、不知好歹,你再不许愿的话,我就打断你的狗腿,掐死你!”
另外一个见他的朋友居然和自己变脸,而且还恐吓自己,于是想,你无情来我无义,我没法子得到的东西,你也休想得到。于是,他干脆把心一横,狠狠地说道:“好,我先许愿!我希望……我的一只眼睛瞎掉!”
很快地,这位教徒的一只眼睛瞎掉了,而与此同时,他的朋友双眼也立即瞎掉了!
本是一件皆大欢喜的事,因为两人的自私而成了悲剧。
一个人不应过于自私,过于自私不仅对他人会造成伤害,而且对自己也没有好处。
非尔所及也
【原文】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译文】
子贡说:“我不愿别人把事强加给我,我也不愿把事强加给别人。”孔子说:“赐呀,这可不是你所能做到的了。”
【边读边悟】
人不可能单独生存,必须与他人共生,必然与他人有各种各样的联系,必然会彼此影响,所以,孔子明确地告诉子贡,不强迫别人是可以的,但不被别人强迫是不可能的。而且,有时为了生存,我们又不得不接受别人的强迫,这是做人的学问,也是我们立足社会的学问。
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
【原文】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1),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2)与天道(3),不可得而闻也。”
【注解】
(1)文章:这里指孔子传授的有关诗书礼乐文献知识等。
(2)性:人的本性。
(3)天道:天命。
【译文】
子贡说:“老师讲授的礼、乐、诗、书的知识,我们可以看得见,听得到,领会得到;老师讲授的关于人的本性和天道的理论,我们却学不到,领会不到。”
【边读边悟】
孔子所讲的礼乐诗书等具体知识是有形的,只靠耳闻就可以学到了,但关于人性与天道的理论,深奥神秘,不是通过耳闻就可以学到的,必须从事内心的体验,才有可能把握得住。 因此,对于这二者的领悟,就需要用心,掌握分寸,贵在心悟,融会贯通,才能领略其中的真谛。
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原文】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
【译文】
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但还没有亲自实践之前,惟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边读边悟】
一个人能亲自实践所认识的道理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只是因为不能去实践就拒绝接受新的道理是非常无知的。因为不是所有的道理都需要自己去亲自实践,而且万事都是相通的,道理也不例外,对于不能亲自实践的道理,接受了之后,也可能会启发我们,有利于我们的行动。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时代,如果不能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去接受新技术、新观点、新思想,如果凡事都等到我们实践以后再去接受,那我们总有一天会被社会淘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原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1)何以谓之‘文’也?”
子曰:“敏(2)而好学,不耻下问(3),是以谓之‘文’也。”
【注解】
(1)孔文子:春秋时卫国大夫孔圉(音yǔ),“文”是谥号,“子”是尊称。
(2)敏:敏捷、勤勉。
(3) 下问: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能力比自己差的人请教。
【译文】
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有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以向地位卑下的人虚心请教而以为耻,所以他的谥号叫‘文’。”
【边读边悟】
“不耻下问”是孔子一贯的治学态度,而且对后世文人学士产生了深远影响。
明末清初,博古通今、名扬四海的大学者顾炎武,因为知识渊博,所以向他请教的人不计其数,都以他为老师。但是,顾炎武并没有得意忘形。每当他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常常谦虚地向行家请教,没有一点架子。
有一天,他遇见一位见解不凡的城内普通的私塾先生,名字叫张尔歧。顾炎武决定登门去拜访。但是,他的朋友听到这个消息后,纷纷上门劝阻,“你一个堂堂的大学者,怎么能够去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教节匠请教呢?这样做岂不是有悖礼节吗?再说,一个小小的教书匠,又能有多大的学问,向他请教,不是浪费时间吗?”听了这些话,顾炎武只是笑了笑,他对朋友说:“你们不要以为张先生是一个教书的,就看不起他了,我前几天亲耳听到过他在谈论《礼》,他的见解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其中还有许多观点是我从来未曾听到过的呢。再说,就自己不懂的东西向别人请教,不管被请教的人地位的高低、身份的贵贱,不但不违背礼仪,而且是一种有礼的表现,孔老夫子早就有过这方面的教诲了。”
第二天一早,顾炎武就穿戴整齐,步行来拜访张尔歧。因为张住在城里偏僻的小巷里,等他一路打听来到张家的门前已是晌午时分,看到大门紧紧关闭着,他敲打了大约有一顿饭的工夫,也没有人来开门。于是,他就坐在旁边的一块大石头上等待。当时天气正热,他又饿又热,但还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一直等到太阳偏西,夜幕降临了,他还是一动不动。其实,张尔歧在听到第一声敲门声时,就从门缝里面看到来人是大名鼎鼎的顾炎武,但却有心考验。看到他一直等到了天黑,终于感动,打开门将他让了进来,连忙上茶,并准备饭食。当他听到顾炎武说了来此的目的后,连声说道:“不敢,不敢,你是名闻朝野的大学问家,我怎能做你的老师呢?”一个是诚恳地要求,一个是坚决地不从。最后两个人决定以朋友相称,互相切磋讨论。从这以后,顾炎武就常常来到张尔歧破旧的住处。他就研究《礼》的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向张请教,结果大都得到了满意的解答。因此,顾炎武后来在写他的代表作《日知录》时,就采用了不少张尔歧的观点和见解。
顾炎武虽身为德高望重的学问家,但却依然不耻下问,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
【原文】
子谓子产(1):“有君子之道(2)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注解】
(1)子产:姓公孙名侨,字子产,郑国大夫,做过正卿,是郑穆公的孙子,是春秋时郑国的贤相。
(2)道:立身行事的方式方法。
【译文】
孔子评论子产说:“他具有四种君子的道德:他为人处世庄严谦恭,他侍奉君主恭敬严肃,他养护百姓有恩惠,他役使百姓有法度,合情合理。”
【边读边悟】
子产是中国古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他在郑简公、郑定公之时执政22年。其时,于晋国当悼公、平公、昭公、顷公、定公五世,于楚国当共王、康王、郏敖、灵王、平王五世,正是两国争强、战乱不息的时候。郑国地处要冲,而周旋于这两大国之间,子产却能不低声下气,也不妄自尊大,使国家得到尊敬和安全。因此,孔子对子产的评价甚高,认为治国安邦就应当具有子产的这四种道德。
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原文】
子曰:“晏平仲(1)善与人交,久而敬之(2)。”
【注解】
(1)晏平仲:齐国的贤大夫,名婴,字平仲,“平”是他的谥号。
(2)久而敬之:“之”代词,在这里指代晏平仲。
【译文】
孔子说:“晏平仲善于与人交朋友,相处时间久了,别人仍然尊敬他。”
【边读边悟】
孔子在这里称赞齐国大夫晏婴,认为他与人为善,能够获得别人对他的尊敬,同时,这对我们来说,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如果我们都能向晏婴学习,做到“善与人交”,互敬互爱,才能成为有道德的人。
战国时代的名将吴起很懂得与人为善就是善待自己这个道理。《史记》中载有一个关于吴起的故事:他爱兵如子,深得士兵们的爱戴。有一次,一个刚刚入伍的小兵在战争中负了伤,因战场上缺医少药,等到打完仗回到后方时,那位小兵的伤口已经化脓生疽。吴起在巡营的时候发现了,他二话没说,立刻蹲下来,用嘴为那位士兵吸吮伤口、消炎疗伤。那位小士兵见大将军竟然如此对待自己,感动得热泪盈眶,说不出一句话。其他士兵们看了,也深受感动。而那位士兵的母亲听说了这件事后,却大哭起来。大家都以为她是感动而泣,可她却说:“我是在为我儿子的命运担心呀!你们有所不知,当年,吴将军也曾为他的父亲吸吮过伤口,结果他父亲感念吴大将军的恩情,舍生忘死英勇杀敌,最后战死在沙场上了。”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也正因为吴起如此善待士兵,所以士兵们个个英勇善战。
可见,与人为善是我们在寻求成功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一条基本准则。在当今这样一个合作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更是一种互动的关系。只有我们先去善待别人,善意地帮助别人,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从而获得他人的愉快合作。
臧文仲居蔡,山节藻棁
【原文】
子曰:“臧文仲(1)居蔡(2),山节藻棁(3),何如其知也!”
【注解】
(1)臧文仲:姓臧孙名辰,字文仲,“文”是他的谥号。鲁国执政,曾废除关卡以利经商,孔子对其为人、为政多有贬抑之词。
(2)蔡:国君用以占卜的大龟。蔡这个地方产龟,所以把大龟叫做蔡。
(3)山节藻棁:节,柱上的斗拱。棁,音zhuō,房梁上的短柱。把斗拱雕成山形,在棁上绘以水草花纹。
【译文】
孔子说:“臧文仲藏了一只大龟,藏龟的屋子斗拱雕成山的形状,短柱上画了水草花纹,他这个人怎么能算是有智慧呢?”
【边读边悟】
臧文仲在当时被人们称为“智者”,但他不顾周礼的规定,竟然修建了藏龟的大屋子,斗拱雕成山的形状,短柱上画了水草花纹,装饰成天子宗庙的式样,这在孔子看来就是“越礼”之举了。所以,孔子以“不仁”、“不智”来指责他。
未知,焉得仁
【原文】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1)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2)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3)弑(4)齐君(5),陈子文(6)有马十乘,弃而违之,至于他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注解】
(1)令尹子文:令尹,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子文是楚国的著名宰相。
(2)三已:三,指多次。已,罢免。
(3)崔文:齐国大夫崔杼(音zhù)曾杀死齐庄公,在当时引起极大反应。
(4)弑:古称下杀上为弑。
(5)齐君:即指被崔杼所杀的齐庄公。
(6)陈文子:名须无,“文”是他的谥号,齐国的大夫。
【译文】
子张问孔子说:“令尹子文几次任楚国宰相,没有表现出高兴的样子,几次被免职,也没有表现出怨恨的样了。他每一次被免职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诉新上任的宰相。你看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算得上是忠了。”子张问:“算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上仁呢?”子张又问:“崔杼杀了齐庄公,陈文子家有四十匹马,都舍弃不要了,离开了齐国,到了另一个国家,他说,‘这里的执政者和我们齐国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离开了。到了另一个国家,又说,‘这里的执政者也和我们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离开了。这个人你看怎么样?”孔子说:“算得上清高了。”子张说:“算得上仁了吗?”孔子说:“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上仁呢?”
【边读边悟】
孔子认为,令尹子文和陈文子,一个忠于君主,算是尽忠了;一个不与逆臣共事,算是清高了,但他们两人都还算不上仁。由此看,孔子对“仁”的要求非常严格,对别人也决不轻易地以仁人相许。因为在孔子看来,“忠”只是仁的一个方面,“清”则是为维护礼而献身的殉道精神。所以,仅有忠和清高还是远远达不到仁的标准的。
三思而后行
【原文】
季文子(1)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2)可矣。”
【注解】
(1)季文子:鲁国大夫,姓季孙,名行父,鲁成公、鲁襄公时曾为执政之卿,“文”是他的谥号。
(2)斯:就。
【译文】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以后,才去做。孔子听到了,说:“考虑两次也就行了。”
【边读边悟】
凡事三思,一般总是利多弊少,为什么孔子听说以后,却认为只要思考两次就可以了。可能是季文子做事过于谨慎,顾虑太多,所以孔子才建议他不要三思。从这个角度看,孔子的话也不无道理。 生活中,如果顾虑太多,往往就会错失良机。所以,对于做事比较毛躁,总是考虑不周全的人,凡事应三思而后行;但也不能让三思阻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让机会眼睁睁地溜掉。我们应明白:三思是为了让我们的行动更周密、更周密,让我们的成功更有把握,而不应成为我们前进的绊脚石。
大宋至和三年(1056)正月,宋仁宗正在朝廷接见大臣,突感身体不适,一下子就病倒了,左右宫人赶忙将皇上扶进宫去。
这件事发生得有点突然,朝中一些心怀叵测的人就借此机会,生出一些事端来。北京京留守贾昌朝,平时就憎恨大臣富弼,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来弹劾他,这时刚好富弼采纳了朝士李仲昌的建议,从澶州商胡开挖了六漯渠,把黄河引向横垅旧道。贾昌朝就说富弼乱动水土,冲犯了圣驾。暗中勾结内侍武继隆,鼓动司天监两名官员,在大臣聚会之时进行公开声明,朝廷不应当在正北方挖穿黄河,以致冲犯了圣上的玉体。
宰相文彦博心里清楚这是在无事生非,要找借口整富弼,但当时的人都相当的迷信,他想制止也没有很好的办法。过了两天,武继隆又教唆司天监的两名官员递上奏折,要求皇后一同听政,等到奏折送到文彦博手里,文彦博翻了一下,就放在怀里,也没向大家公开,脸上却显露出快乐的神情。
事后,他把那两名递状的官员传来,责问他们:“今天你们是不是提了什么建议?”
“是,是。”两人慌忙答道。
文彦博说:“司天官主管天象。天文发生变化,这是你们应当向朝廷申明的。然而你们却讲什么皇后一同听政,这算什么天象呢?朝廷大事,司天官怎么能随便参与评论?就按这一条,你们两人都犯了杀头之罪,并且要诛连九族。”
两人听罢,吓得面如白纸,浑身颤抖。
文彦博又从容地说:“依我看你们是因为愚蠢,才做出这种发狂的行为,我不忍心治你们的罪,从今以后再不能这样了。”说完,命令两人退出去,文彦博这才把奏章拿出来给大家看。
大臣们看后都怒不可遏,纷纷说:“小小奴才也敢如此进谗言,真是胆大包天,为什么不将他们杀掉呢?”
文彦博说:“一杀了他们,事情就传开了,必然会惊动后宫,事情反而难办了。”大臣们都叹服道:“高,高。”接着就派人去测定六漯渠的方位,文彦博就指名让那两位官员亲自测度。
武继隆怕事情泄露,请求文彦博另派人去。文彦博暗示他说:“他们两位本来没有那个胆量,都是因为背后有人教唆才胡说八道的。”一句话点到武继隆的痛处,于是武继隆再也不敢说什么了。两人到了六漯渠,视察了一番,由于害怕被治罪,回朝后急忙改口说:“六漯渠在东北方,不在正北方。”
不久仁宗的病也好了,朝廷这才得以风平浪静。
因此,凡事三思而后行,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才能最终把问题解决掉。
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原文】
子曰:“宁武子(1),邦有道,则知(2),邦无道,则愚(3)。其知可及(4)也,其愚不可及也。”
【注解】
(1)宁武子:姓宁名俞,卫国大夫,“武”是他的谥号。
(2) 知:聪明、智慧。
(3)愚:这里是佯愚、装傻的意思。
(4) 及:赶得上。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当国家有道的时候,他就显得聪明;当国家无道的时候,他就装疯装傻。他的那种聪明,别人可以赶得上,他的那种装傻,别人就做不到了。
【边读边悟】
世事风云变幻,根本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这时不如学学郑板桥的人生态度“聪明难,糊涂更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尤难。”凡事该智则智,该愚则愚,才能明哲保身,以图机会谋求发展。
唐肃宗上元二年 (公元761年),郭子仪晋封汾阳郡王,住进了位于长安亲仁里金碧辉煌的王府。令人不解的是,堂堂汾阳王府每天总是门户大开,任人出入,不闻不问,与别处官宅门禁森严的情况判然有别。客人来访,郭子仪无所忌讳地请他们进入内室,并且命姬妾侍候。有一次,某将军离京赴职,前来王府辞行,看见他的夫人和爱女正在梳妆,差使郭子
仪递这拿那,竟同使唤仆人没有两样。儿子们觉得他身为王爷,这样子总是不太好,一齐来劝父亲以后分个内外,以免让人耻笑。
郭子仪笑着说:“你们根本不知道我的用意,我的马吃公家草料的有500匹,我的部属、仆人吃公家粮食的有l000人。现在我可以说是位极人臣,受尽恩宠了。但是,谁能保证没人正在暗中算计我们呢?如果我一向修筑高墙,关闭门户,和朝廷内外不相往来,假如有人与我结下怨仇,诬陷我怀有二心。无所隐私,不便流言蜚语有滋生的余地,就是有人想用谗言抵毁我,也找不到什么借口了。”
几个儿子听了这一席话,都对父亲的深谋远虑深感佩服。
事实也证明:由于郭子仪的大智若愚,他才能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数朝,身居要职60年,虽然在宦海也几经沉浮,但总算保全了自己和子孙,以80多岁的高龄寿终正寝,给几十年戎马生涯划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吾党之小子狂简,斐然成章
【原文】
子在陈(1),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2)狂简(3),斐然(4)成章,不知所以裁(5)之。”
【注解】
(1)陈:春秋时诸侯国名,大约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
(2)吾党之小子:古代以500家为党。吾党意即我的故乡。小子,指孔子在鲁国的学生。
(3)狂简:志向高远但行为粗率简单。
(4)斐然:斐,音fěi,有文彩的样子。
(5)裁:裁剪,取舍,或控制,节制。
【译文】
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我家乡的学生们,志向远大,行为粗率简单,但又很有文彩,我不知道该怎样去节制、指导他们。”
【边读边悟】
孔子说这段话时,正当鲁国季康子执政,欲召冉求回去,协助办理政务。所以,孔子说回去吧,去为官从政,实现他们的抱负。但同时又指出他在鲁国的学生尚存在的问题:志向远大,行为粗率简单,不知道怎样指导他们,这表明孔子愿意对他们进行深入而艰难的再教育。
不念旧恶,怨是用希
【原文】
子曰:“伯夷、叔齐(1),不念旧恶(2),怨是用希(3)。”
【注解】
(1)伯夷、叔齐:殷朝末年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死后,二人互相让位,都逃到周文王那里。周武王起兵伐纣,他们认为这是以臣弑君,是不忠不孝的行为,曾加以拦阻。周灭商统一天下后,他们以吃周朝的粮食为耻,逃进深山中以野草充饥,饿死在首阳山中。
(3)是用:因此。希:同“稀”。
【译文】
孔子说:“伯夷、叔齐两个人不记人家过去的仇恨,(别人对他们的)怨恨因此也就少了。”
【边读边悟】
孔子从伯夷、叔齐不记别人旧怨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我们为人处世应有的态度。世界是多元的、多彩的,要做到“薰莸不同器,泾渭不同流”是不可能的,那就不如化干戈为玉帛,化戾气为祥和。冤冤相报何时了?冤冤相报于人于己都是有害无益的事。忘记旧恶是一种博大的胸怀,它能包容人间的喜怒哀乐;忘记旧恶是一种境界,它能使人生又上一个新的台阶。
洪元明的《菜根谭》中也有:“邀千百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希千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丑。” 为人处世不要因一言伤和,也不要因一事成仇,要以自己宽广的胸襟去感化他人,这方面,赵王石勒的行为令人有口皆碑。
古时,赵王石勒称王以后,于公元321年,他把家乡的故友旧交都请到国都,同他们一起欢宴,同时听取他们的建议。但是,石勒的邻居李阳,因为当初曾与石勒发生过争斗,这次没有来。石勒得知后说:“李阳是个壮士,当年我们都有错,不能全怪他,现在我既然当了王,就要兼容天下,怎么还能对陈年旧事斤斤计较呢?”
于是,马上派上把李阳请来,和他一起促膝对饮,最后挽着他的胳膊对他说:“老朋友,以前的事大家都不要再想了,今后我们要一起合作,共创大业。”随后,石勒任命李阳为参军校尉。
石勒作为一国之君,不计前嫌,真是雅量容人。在我们现代生活里,如果与人有过节,也要尽力去使人释怀,如果因一件小事而与人冲突,那也许就会成为日后的绊脚石。为人处世要释人怨,容人过,不但使别人心安,也为自己的未来扫除了障碍。
孰谓微生高直
【原文】
子曰:“孰谓微生高(1)直?或乞醯(2)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注解】
(1)微生高:姓微生名高,春秋鲁国人,以直爽守信而名于当世。
(2)醯:音xī,香醋。
【译文】
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率?有人向他讨点醋,他不直说没有,却是到他的邻居家里要了点给人家。”
【边读边悟】
做人做事要直爽,如果为了面子而活受罪,最后只能弄得自己心里不安,别人心里也不痛快。爱面子问题,几乎成为从古至今中国人的共同心态。半个世纪以前,林语堂在《中国人的脸》一文中就说过:“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脸是人生的第一要义,甚至倾家**产而为之,也不为过”,深刻地刻画了这种特性。
巧言令色足恭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1),左丘明(2)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注解】
(1)足恭:过分的恭敬、十足的恭敬。
(2)左丘明:姓左丘名明,鲁国人,《国语》和《春秋左氏传》的作者。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假装出一副好看的脸色,表现出过分的恭敬,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把怨恨隐藏在心里,表面上却装出友好的样子,左丘明认为这种人可耻,我也认为可耻。”
【边读边悟】
孔子反感“巧言令色”的作法,他提倡人们正直、坦率、诚实,不要口是心非、表里不一。这种思想在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意义,对那些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的人,我们与其相处,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不要被假相所迷惑,要擦亮眼睛仔细分辨,以免被人欺骗。
另外,谦让也是美德,但过分了就变成谄媚,同样不合乎情理,所以孔子才说“巧言令色足恭”。可见,做人做事必须坚守中庸之道,否则过犹不及。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原文】
颜渊、季路侍(1)。子曰:“盍(2)各言尔志。”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3)善,无施劳(4)。”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5)。”
【注解】
(1)侍:服侍,站在旁边陪着尊贵者叫侍。
(2)盍:何不。
(3)伐:夸耀。
(4)施劳:施,表白。劳,功劳。
(5)少者怀之:让少者得到关怀。
【译文】
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人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我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说:“愿意听听老师您的志向。”孔子说:“我愿意使老年人生活安乐,使朋友们能信任我,使年轻人能得到关怀。”
【边读边悟】
当今社会世风日下,人心不古,每个人都希望“人人为我”,却很少考虑到“我为人人”,结果导致整个社会处于一种不良的境况。假如人人都能心怀他人,人人都能做到互相信任、互相帮助,那必定会得到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实惠,整个社会也必然是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原文】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译文】
孔子说:“遗憾啊!我还没有看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错误而又能从内心责备自己的人。”
【边读边悟】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在这里孔子提出了人应该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古往今来,即使是再聪明的人也会犯错,而人犯了错,一般会有两种反应:要么极力辩解,死不认错;要么坦白认错。坦白认错固然是好事,是值得发扬光大的。但毕竟是少数人可以做到这一点。而大部分人是死不认错,即使明知自己错了,也因顾及面子或其他原因而拒绝承认错误,更谈不上从内心去责备自己了。甚至有的人,自己犯了错误,不去认真检查自己,反而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也难怪孔子要发出“已矣乎!”的感叹。
其实,我们要奉劝这些人:死不认错不仅于事无补,而且还会让人鄙视,失信于人,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以博学著称的淳于髡,是战国时齐国有名的谋士,被齐威王任为大夫。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多次在出使别国时成功地维护了齐因的威望,为齐国立下大功。
有一次,齐王得到了一只珍贵的鹄鸟,命令淳于髡将这只鹄鸟献给楚王,以利两国邦交。从齐国的都城到楚国的都城,路途十分遥远,要长途跋涉一个月,不但异常辛苦,而且鹄鸟非常娇贵,万一途中死了或是逃跑了可是要被治罪的。这是一桩不简单的事情,但他还是承担了这项任务。
谁知淳于髡刚一走出齐围都城,就不小心把鹄鸟放跑了,他的几个随从都惊慌失措,以为这次一定活不成了。可是淳于髡却没有慌乱,他略微思考了一下,继续提着空鸟笼往楚国去。他来到楚国都城,晋见楚王,将空鸟笼献上后恭敬地说道:“我奉齐王之命前来献鹄鸟,可是途中过一条河,我看鹄口渴想要喝水,便打开笼子把它放出饮水,没想到它却一去不再回头。这是我的失职,我愿意以死谢罪。不过,我担心人家说您为了一只鸟而使一位士人自杀,害您背负不仁的恶名,所以打消了这个念头。我又想再买一只相似之鸟来代替,但这样既欺骗了我国的齐王,又侮辱了您楚王,这样做也不妥。我更想逃往他国,可是这样虽然能保全自身,但会影响两国的友好关系。为此,我心甘情愿地前来接受任何惩罚。”
楚王听完了他的话,为他的诚实所感动,赞赏他有胆有识,不但没有责难他,反而对他给以重赏。
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坦率地承认错误比虚伪的隐瞒更能获得别人的谅解。
世事洞明皆学问
【原文】
子曰:“十室之邑(1),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2)之好学也。”
【注解】
(1)邑:古时,九夫为井,四井为邑,一邑共有三十二户人家,也就是说地方极小。
(2)丘:孔子自称。
【译文】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求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这样好学罢了。”
【边读边悟】
孔子是一个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认为自己的忠信并不是最突出的,因为在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他坦言自己非常好学,表明他承认自己的德性和才能都是学来的,并不是“生而知之”。任何人只要好学,都可以达到他的水平。这是孔子自谦的表现,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所谓“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只要我们都能好学,我们的素质就会一天天地提高,而且做人做事的水平也会慢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