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仁第四篇(1 / 1)

本篇包括26章,主要以论述道德修养为主,内容涉及到义与利的关系问题、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孝敬父母的问题以及君子与小人的区别。这一篇对后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择不处仁,焉得知

【原文】

子曰:“里仁为美(1)。择不处仁(2),焉得知(3)?”

【注解】

(1)里仁为美:里,住处,借作动词用。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

(2)处:居住。

(3)知:音zhì,同“智”,明智。

【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一个人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算得上是明智的呢?”

【边读边悟】

在这里孔子看到了环境对于人的影响。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既是个人自身的事,又必然与所处的外界环境有关。特别是孩子,非常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因此,就有了流传至今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姓孟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有“亚圣”之称。

孟子幼年丧父,由母亲独自抚育。孟母靠给人家纺纱织布维持母子二人的生计。过着清贫的生活。但即使在这样的条件下,孟母也从来没有放松对儿子的教育,为了使儿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她三次搬家。

孟子幼年时,家住凫村 (今属曲阜)的一片墓地附近。他经常和小伙伴们去看出殡埋葬死人。

回村后,还和小朋友们一起堆土坟,学打幡、抱罐,还学死者亲属的各种哭法。有的悲切凄楚,感天动地;有的明哭暗笑,掩人耳目;有的幸灾乐祸,假情假意。孟母看到这种情况,感到在此居住下去对孩子成长极为不利,于是搬到邹国都城中心去住。没想到新居靠近集市,孟子经常到集市上去玩,他听到的是各种叫卖声,看到的是行商坐贾竞相牟利的各种行径,慢慢地也羡慕起做买卖、挣大钱的人来。他经常和伙伴们玩做生意耍花招的游戏,看谁骗了谁。

孟母目睹儿子的作为,担心儿子学坏,终日吃不好,睡不安。她觉得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下去,儿子必然变成一个见钱眼开、惟利是图的人。孟母感叹地说:“这也不是我儿应住的地方啊!”于是孟母决定再搬一次家。

经过选择,孟母把家搬到一所学校附近。这里环境幽静,经常听到琅琅的读书声,看到师生们彬彬有礼的文明之举。久而久之,这里的环境使孟子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看到这些,孟母满意地说:“这才是我们居住的好地方。”从此,孟家便在那里安居下来。他专心读书,持之以恒,终于成了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

孟母不愧为一代教子的典范。为了给儿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孟母搬了三次家,精神令人感动和钦佩。而孟子也最终成为一位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因此,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居住、生活环境,具有重大、深远的意义,不仅对于孩子,对作为社会个体的所有人也都是至关重要的。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1),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2),知者利仁。”

【注解】

(1)约:节俭、简朴,这里引申为穷困、困窘。

(2)安仁:安于仁道。

【译文】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有仁德的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是利于仁道的。”

【边读边悟】

在这章中,孔子强调的是,没有仁德的人不可能长久地处在贫困或安乐之中,否则,他们就会为非作乱或者骄奢**逸。只有仁者才会安于仁,智者才会行仁。这种思想是希望人们注意个人的道德操守,在任何环境下都做到矢志不移,保持气节。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原文】

子曰:“唯仁者能好(1)人,能恶(2)人。”

【注解】

(1)好:音hào,喜爱、爱好的意思。作动词。

(2)恶:音wù,憎恶、讨厌。作动词。

【译文】

孔子说:“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爱人和恨人。”

【边读边悟】

人世间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而如何做到正确的爱和恨,孔子认为只有有仁德的人才能做到。但是,这个说法有些片面。一个人不管他是否有仁德,都有爱人和恨人的权力。而且一个人是否是有仁德的人,没有一个特定的评判标准,谁又有资格真正去评判别人呢?因此,孔子的说法可能会导致个人主观的不公平的判定。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原文】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立志于仁,就不会做坏事了。”

【边读边悟】

一个人只要养成了仁德,那就会从心里产生一种崇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就不会去做坏事,就可以做有益于国家、有利于百姓的善事了。一个人只有心存仁德,就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真正地吃大亏、被欺负。无论在古代还是现代,用心险恶、手段卑鄙都不会有好的下场;只有行为光明正大、内心平和仁德,才是成就大事、行之久远的正确的做人做事途径。

在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里,记载有一位古代传说中的圣贤,他单名叫舜。据说,舜又名重华,因为他的眼睛与众人不同,有两个眼瞳子。他的母亲过早地去世了,父亲瞽叟又是个糊里糊涂的人。他有个后母,还有一位后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后母心地偏狭,兄弟傲慢蛮狠。舜在家里的地位和处境,自是不言而喻了。可他体贴父亲,原谅后母,宽容弟弟,尽管劳动辛苦,又缺衣少穿,但他毫无怨言。乡亲们都说:“能够孝敬父母和友爱兄弟的人,将来必定有出息。”可是有几次,家里的人却想害死他,舜只好逃了出来,跑到一座名叫历山的山脚下开荒种地。历山下的乡亲们,主动让出了土地和渔场。舜在历山下,用水和泥制作成许多盛水用的陶罐,分给乡亲们。乡亲们爱他,乐意跟随他,只要他住过的地方,便很快成为熙熙攘攘的村镇。

舜的生活好起来了,他主动接双亲和弟弟来历山居住,照顾他们。舜的这个举动,传到了统治天下的尧帝耳朵里。当时,尧帝年老,儿子丹朱却愚钝无能,难以继承治理天下的大事,所以,他决定物色一个继承人。助手们异口同声地推荐舜。于是,尧帝送舜一张琴,还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他,又派九个儿子去协助舜,考验他的品德和才能。

乡亲们见尧帝如此信任舜,都很高兴。弟弟象却怀着鬼胎,他想害死哥哥,霸占两位嫂嫂。于是,便和母亲相量,叫糊涂的父亲把舜找来,说是要修补屋顶,以防漏雨。

这天,舜搬来一把梯子,又带了两个大斗签,爬上屋顶去修房。弟弟象见四下无人,偷偷地把梯子搬走,又在房屋四周点着火。顿时,火借风威,风助火势,熊熊大火呼拉拉地烧起来了。舜情急智生,连忙将两个大斗签系在胳臂上,就像大鸟展翅一样往下跳,终于安全脱险了。

弟弟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又要父亲去找哥哥,说是要打一口井。舜明知弟弟不怀好意,还是带着斧子、铲子和绳子去挖井。他在井里先挖出一个洞穴,然后继续往深处打井。就在这时,只听得轰轰隆隆地响声不绝,一块又一块的大石块砸下来了。舜赶忙躲进洞穴。过了好久,舜听上面没有动静,才摸着绳子爬出井来。弟弟的阴谋又落空了。

舜踏着月色回到家里,从门缝里听见弟弟向父母闹嚷着。弟弟说:“哥哥已被我用石块砸死了,我要与你们分家,哥哥的琴和两位嫂子归我,其余的牛、羊、粮食也有我一份。”话音未落,只听得吱呀一声,舜推门进来了。他若无其事地拜见过父母,然后转身说道:“弟弟,我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以后你多多帮忙料理家事吧!”弟弟听罢,禁不住热泪盈眶,表示今后要悔过自新。双亲也觉得很惭愧,对不起他。从此,家里和和睦睦。

尧帝经过多年的观察考验,见舜果然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人,在百姓中有很高的威望,便把帝位禅让给他。舜50岁时开始代替尧帝行天子事。舜61岁时,尧帝死,舜便正式登位。

富贵与仁德

【原文】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文】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享受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配得上君子之名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背离仁德的,即使在最紧迫的情况下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

【边读边悟】

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也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因此,当人面对眼前的**时,一定要坚持,否则只能陷入无法挣脱的圈套。

杨震,字伯起,东汉弘农郡华阴县 (今陕匹华阴)人。弘农杨氏是汉代的名门世家。杨震少时即勤奋好学,拜名儒太常桓郁为师,攻读《尚书》,明经博览,无不穷究,成为闻名天下的大学者。当时的经学儒土们对杨震推崇备至,称他为“关西孔子”。

杨震客居异乡二十多年,靠教书得来的微薄收入奉养老母。州郡闻其名,屡召不出,直到50岁时,在朋友们的劝说下,才应聘到州里任职。将军邓骘久闻杨震贤能之名,举为茂才 (秀才),先后担任过荆州刺史、东莱太守、涿郡太守等职务,为官以廉能著称。

安帝元初四年 (117年),杨震被调到朝廷任太仆 (九卿之一),转任太常。他因举荐杨伦等一批贤能之士为博士官,扭转了选举不实的局面,因而受到朝野的赞扬。永宁元年 (120年),他晋升为三公之一司徒。

杨震入仕之前家境窘迫,长期过着自食其力的清贫生活。他除了教授学生之外,还借种别人的一块土地,亲自耕耘,维持生计。当时的人都很敬重他,但他从不接受别人的馈赠,他从荆州调到山东任东莱 (今山东莱州)太守,路经昌邑县 (今山东金乡西北)时,昌邑县令王密特来参见。王密是杨震在荆州时举荐的茂才,他为了报答杨震的知遇之恩,当天晚上趁夜深人稀,怀揣十斤黄金呈献杨震。

杨震批评他说:“作为老相识,我比较了解你,你怎么会不了解我呢?”

王密以为他假意推辞,便说:“夜里不会有人知道这种事,请大人放心收下吧。”

“天知、神知、我知、你知,怎能说没有人知道呢?快给我收起来!” 杨震严肃地训斥了他。王密只得连连向他道歉,收起金子拜辞而回。

从此,杨震“夜畏四知,严拒私谒”的故事一直被后世传为美谈。

好仁者,无以尚之

【原文】

子曰:“我未见好(1)仁者,恶(2)不仁者。好仁者,无以(3)尚(4)之;恶不仁者,其为(5)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注解】

(1)好:喜好、喜欢、喜爱。

(2)恶:厌恶。

(3)无以:不可。

(4)尚:增加、超过。

(5)为:动词,施行。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的人。爱好仁德的人,是无人能及的;厌恶不仁的人,在实行仁德的时候,不让不仁德的人影响自己。世上有没有能一天都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的?我还没有看到力量不够的。这种人也许有,但我没见过。”

【边读边悟】

这一章表达了两个思想:一是孔子执着地追求自己所推崇的关于“仁”的主张,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钦佩的;二是孔子认为仁的标准虽然很高,但却不是高不可攀,只要你愿意,任何人都有能力达到这一目标。

生活中,很少有人去考虑仁的问题,其实,学习和培养我们的仁爱精神,对于我们为人处世、做人做事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人之过也,各于其党

【原文】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

孔子说:“人的错误,总是与他同类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就可以知道他是哪一类的人了。”

【边读边悟】

人是一个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综合体,一个人在这方面犯错误,只能代表他这方面做的不好,不能代表他的全部。因此,从一个人所犯的错误和所作出的成绩两方面出发,才能真正全面地考察一个人。

朝闻道,夕死可矣

【原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译文】

孔子说:“早晨懂得了道,哪怕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

【边读边悟】

“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这里所说的道究竟指什么,这在学术界一直是有争论的,然而这一段话却常常被人们所引用,可见此话魅力不小。孔子这里所讲的“道”,从伦理学意义上说,可能是指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但我们今天在引用这句话时,往往将“道”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因此,如何真正理解这句话的真谛,还要根据当时的环境,不同的环境有不同的含义。

晋平公作为一位国君,政绩不凡,学问也不错。他在七十岁的时候,依然希望多读点书,多长点知识,总觉得自己所掌握的知识还不够。可是七十岁的人再去学习,困难是很多的,因此,晋平公对自己的想法总还是不自信,于是他去询问一位贤明的臣子师旷。

师旷是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博学多智,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心里很亮堂。

晋平公问师旷说:“你看,我已经七十岁了,年纪的确老了,可是我还是希望再读些书,长些学问,又总是没有信心,总怀疑这是否太晚了。”

师旷回答说:“您说太晚了,那为什么不把蜡烛点起来呢?”

晋平公不明白师旷在说什么,便说:“我在跟你说正经话,你扯到哪儿去了?做臣子的怎么能戏弄国君呢?”

师旷一听,连忙说:“大王,您误会了,我这个双目失明的臣子,怎么敢随便戏弄大王呢?我也是在认真地跟您谈学习的事呢。”

晋平公说:“那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师旷回答说:“我听说,人在少年时代好学,就如同获得了早晨温暖的阳光一样,那太阳越照越亮,时间也久长;人在壮年的时候好学,就好比获得了中午明亮的阳光一样,虽然中午的太阳已走了一半了,可它的力量还很强,时间也还有许多;而人到老年的时候好学,虽然好像到了日暮时分,没有了充足的阳光,可他还可以借助蜡烛啊。蜡烛的光亮虽然不怎么明亮,也很有限,但也总比在黑暗中摸索要好多了吧?”

晋平公恍然大悟,高兴地说:“你说得太好了,的确如此!我有信心了。”

士志于道,人贵有志

【原文】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译文】

孔子说:“读书人如果有志于追求真理,但又以自己吃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那么是不值得与其谈论真理的。”

【边读边悟】

人贵有志。一个人要想立志于追求真理,就必须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坚毅自信、果敢不疑,要有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准备,否则就不是真正追求真理的人了,也就不值得其他真正追求真理的人与其一起讨论了。因此,看看我们自身,是否也有这样的毛病,如果有,就赶紧反省改过,以防拖累自己的前途。

管宁和华歆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俩成天形影不离,同桌吃饭、同榻读书、同床睡觉,相处得很和谐。

有一次,他俩一块儿去劳动,在菜地里锄草。两个人努力干着活,顾不得停下来休息,一会儿就锄好了一大片。

只见管宁抬起锄头,一锄下去,“噹”一下,碰到了一个硬东西。管宁好生奇怪,将锄到的一大片泥土翻了过来。黑黝黝的泥土中,有一个黄澄澄的东西闪闪发光。管宁定睛一看,是块黄金,他就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来是锭金子。”接着,他不再理会了,继续锄他的草。

“什么?金子!”不远处的华歆听到这话,不由得心里一动,赶紧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块捧在手里仔细端详。

管宁见状,一边挥舞着手里的锄头干活,一边责备华歆说:“钱财应该是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是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的。”

华歆听了,口里说:“这个道理我也懂。”手里却还捧着金子左看看、右看看,怎么也舍不得放下。后来,他实在被管宁的目光盯得受不了了,才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可是他心里还在惦记金子,干活也没有先前努力,还不住地唉声叹气。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正看得入神,忽然外面沸腾起来,一片鼓乐之声,中间夹杂着鸣锣开道的吆喝声和人们看热闹吵吵嚷嚷的声音。于是管宁和华歆就起身走到窗前去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原来是一位达官显贵乘车从这里经过。一大队随从佩带着武器、穿着统一的服装前呼后拥地保卫着车子,威风凛凛。再看那车饰更是豪华:车身雕刻着精巧美丽的图案,车上蒙着的车帘是用五彩绸缎制成,四周装饰着金线,车顶还镶了一大块翡翠,显得富贵逼人。

管宁对于这些很不以为然,又回到原处捧起书专心致志地读起来,对外面的喧闹完全充耳不闻,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一样。

华歆却不是这样,他完全被这种张扬的声势和豪华的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地跑到街上去跟着人群尾随车队细看。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叹惋和失望。等到华歆回来以后,管宁就拿出刀子当着华歆的面把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而决绝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

管宁的高风亮节值得我们学习,尤其是在物欲横流、处处充满**的现代社会,我们更应淡泊明志,不以物移,努力向着我们的目标前进。

厚薄亲疏,义之与比

【原文】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1)也,无莫(2)也,义(3)之与比(4)。”

【注解】

(1)适:音dí,意为亲近、厚待。

(2)莫:疏远、冷淡。

(3)义:适宜、妥当。

(4)比:亲近、相近、靠近。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没有特定的厚薄亲疏,而是以是否符合义去衡量。”

【边读边悟】

本章谈论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儒家认为,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这个观点在今天也是提倡的,即做事要以正确、坚定的原则做保证,方法要灵活。同时,这也是正确做人的道理,成功做事的途径。

春秋时期,晋国、燕国联合出兵攻打齐国,齐国节节败退。齐景公召集文武大臣商量如何挽救危局。

齐国相国晏婴认为,最要紧的是选拔一个得力的统帅。他向奇景公说:“臣举荐一人,名叫田穰苴,他文能服众,武能慑敌,希望大王试一试。”

齐景公立即召来田穰苴,和他谈用兵之法,退敌之计,听后齐景公非常高兴,认为他确实是难得的帅才,便当即宣布田穰苴为齐军最高统帅,由他率领大军抵抗晋燕之师,保卫齐国。

田穰苴受命之后,向齐景公请求说:“我素来卑贱,大士虽然提拔我为大将,位居大夫之上,但恐怕人心不服,人微言轻,请大王派一位您最信任的显贵为监军,才好发兵!”

齐景公马上同意,任命他最宠爱的贵戚大臣庄贾为监军。田穰苴和庄贾约定,次日正午在军营的大门口相会。

第二天,田穰苴在军营门口等候庄贾。庄贾平时十分傲慢,仗着是齐景公的宠臣,根本无视田穰苴和军中的纪律。过了正午他还没有到,穰苴只好独自发布命令,部署军队。直到黄昏时分,庄贾才慢腾腾地来了。

穰苴责问庄贾:“你身为监军,为何不按时到来?”庄贾满不在乎地说:“哎呀!听说我当了监军,亲戚朋友都来送行,留下喝酒啊,结果晚来一步!”田穰苴很严肃地说:“一个带兵的人,从接到委任的那一刻起,就应当忘掉自己的家;治理军队就应当忘掉自己的亲人;临阵对敌,就应当忘掉自己。今强敌压境,举国上下人心浮动,士卒在边境死战,国君寝食难安,百姓生命难保,社稷危在旦夕,你还有什么心事饮酒作乐!”随即调过头去问站在一旁的军正官:“按照军法,约定时间而不能准时到达,应当怎么办?”军正官说:“杀头!”庄贾听到这两个字,顿时吓出一身冷汗。他的手下人忙去报知齐景公。

齐景公听到田穰苴要斩庄贾,立即派使臣持符节去营救。使臣在军中驾车奔跑,也犯了军令,本应斩首,因为持有君命,田穰苴命令斩其仆从及左骖,毁其车左边的立木,以晓示三军,并派使者向齐景公汇报,然后发兵。

从此,无人敢违军令,军威大震,田穰苴带领齐军抗击燕、晋联军,收复失地,取得胜利。

齐景公闻捷大喜,极力称赞田穰苴是个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材。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

【原文】

子曰:“君子怀(1)德,小人怀土(2);君子怀刑(3),小人怀惠。”

【注解】

(1)怀:惦念、记挂。

(2)土:乡土。

(3)刑:法制惩罚。

【译文】

孔子说:“君子关心的是道德,小人关心的是乡土;君子关心的是法制,小人关心的是实惠。”

【边读边悟】

本章孔子再次提到了君子与小人之间的区别:君子与小人拥有不同类型的人格形态,君子有高尚的道德,他们胸怀远大,视野开阔,考虑的是国家和社会的事情,而小人则只知道思恋乡土、小恩小惠,考虑的只有个人和家庭的生计。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和人们思想的进步,人们对于君子和小人又有了新的认识,又给他们赋予了不同的含义,如何成为一个人们心目中真正的君子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如果为了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君子而弄虚作假,最后只能是成为连小人都不如的伪君子。

唐明皇时,有两位宰相共辅国政。一个是拘谨正直的李适之,一个是阴险奸诈的李林甫。李适之一向反对李林甫,李林甫一直想陷害李适之,但在表面上两人还很要好,看不出有什么冲突或心病。

有一天,两人闲谈,李林甫劝李适之说:“华山出产金矿,谁都知道,如果开工采掘,实为国家增加无穷财富,你何不奏闻皇上?”

李适之是老实人,亦认为有理可行,果然上折奏知唐明皇。

不久,唐明皇召见李林甫问:“适之所奏华山有金矿可采,你知道吗?”

李林甫饰词相答:“小臣近来常为陛下的疾病担忧,深知华山有金矿的那一方位,实为陛下本命,地下隐伏着王者之气,如果采掘,将不利于陛下龙体,臣正以此为忧,故不敢将此事奏闻。”

唐明皇听此,以为李林甫才是最体贴的忠义之臣,李适之存心整蛊。从此对适之逐渐疏远,终于免除官职,由李林甫一人当政。

李林甫当权,第一步是排除异己,引用一班亲戚贪佞之人,对那些正直之士,务必除之而后快。

有一位名重一时的绎郡太守严挺之,唐明皇对他十分敬重,要加以大用。李林甫看在眼里,怕此人重用后会影响自己权位,就想办法把严挺之的弟弟严损之找来,猛拍其膊头,说自己和令兄如何之相好,怎样之深交,并且当面许诺一定要保奏他做个员外郎,以示关切和表达对好友严挺之的敬意。然后再透露说:“皇上对令兄非常敬重,我们必须想个办法把令兄内调回京,方能及时水到渠成。”

严损之已被迷汤灌晕,便问有什么办法。李林甫故意想半天才说:“不如这样,你写封信给令兄,叫他写一封呈文来,说患有风湿病,希望能到长安来就医,我自会代他设法。”

严挺之接到弟郎家书后,信以为真,还认为李林甫对自己另眼相看,便如所嘱,写一封“乞调回京就医”呈文。

李林甫拿到这通奏折,即跑去参见唐明皇,说:“严挺之年事已高了,又患风湿重症,行坐甚为不便,不如给他一个闲官调到天气好的地方去调养,也正好见圣上对下臣的体贴。”

唐明皇对李林甫是言听计从的,毫不考虑竟批准,把严挺之调到“闻道花似锦”的洛阳去做个领干薪的闲官,连太守也做不成了。

像李林甫这样的小人古今都有,他们说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因此,人生一世,要做到辨别真伪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我们时时刻刻都要做到心明眼亮。

放于利而行,多怨

【原文】

子曰:“放(1)于利而行,多怨(2)。”

【注解】

(1)放:放纵、放任。

(2)怨:怨恨。

【译文】

孔子说:“一味放纵私欲追求私利,就会招致更多的怨恨。”

【边读边悟】

孔子认为,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他不会总是考虑个人利益的得与失,更不会一心追求个人利益,否则,就会招致来自各方的怨恨和指责。但人都是自私的,一旦私欲战胜理智,那就会遭到别人的怨恨,严重者会侵害到别人的,甚至超出法律的范围。古往今来因为私欲而遭致灾难的例子不胜枚举。

三国时,汉中太守张鲁想自立为“汉宁王”。

魏武王曹操知道后,非常气愤,于是率兵四十多万征讨,曹操手下谋士、名将不计其数,所以一路上过关斩将,非常顺利就打到汉中。

眼看着城池就要被攻下,但是城中将士万众一心,曹操攻打了很长时间,仍没有成效。

长史荀攸献计:“张鲁手下有一个贪官,名叫杨松,若给予一些金银,再让他为内应,肯定能够把城攻下。”

曹操便依计而行,结果真的把张鲁打败了。将士们都很高兴,主簿司马懿献计:“今汉中已平,然尚有刘备、诸葛亮虎居两川,倘领兵来犯,吾势危矣。今我军心正齐、锐气正旺,不若趁两川民心未稳,领我得胜之兵讨之,一举可定也。此计甚妙,唯大王察之。”

曹操说:“卿此言差矣,刘备雄才,诸葛亮之智,兼有两川之地,民心已服,羽翼已成矣,急切不可下。再者,西蜀之路崎岖不平,若胜则可;若败,吾军一无可逃矣!”顿了一下又说道,“人若不知足,既得陇,复望蜀耶!”

人的本性决定人的行为,贪得无厌只能让你最终一无所有。

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

【原文】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1)?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2)?”

【注解】

(1)何有:即“何难之有”,即有何难的意思。

(2)如礼何:礼用来干什么?

【译文】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的呢?不能用礼让的原则来治理国家,那怎么能实行礼呢?”

【边读边悟】

孔子认为,以礼为国,谦让为本,有了这样的道德修养和精神实质,那实行以礼治国就顺理成章,水到渠成了。但是,以礼为国也要看时代,因为孔子当时所处的春秋末季,正处于动乱的时候,所以,孔子才十分向往以礼为国。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像伯夷、叔齐以礼为国,就体现了礼让的精神。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原文】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1);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注解】

(1)立:建树。

【译文】

孔子说:“不要担忧没有官职地位,要担忧自己没有掌握立足于世的本领。不要担忧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能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使人们知道自己的人。”

【边读边悟】

这一章主要说到了孔子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这种态度在我们今天也是值得称道的。我们现在有很多人把精力用在了与别人的明争暗斗上,为了自己能得到好处,不惜动用一切关系,伤害别人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其实,如果你是真才实料,还怕没有出头之日;而如果你自不量力,最后也只能是得不偿失。

当今社会,处处充满机遇,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好准备。机遇来了,你能否抓住,就看你有没有真实的本领。有的人常常感叹自己没有展示才华的舞台,整天发牢骚,说自己“怀才不遇”,其实,与其发牢骚,不如脚踏实地,静下心来刻苦勤学,这样才能当机遇来临时,不至于白白错过。

苏秦没有发迹的时候,家里人说他每天不务正业,所以都不愿意理他。于是,苏秦发奋读书,凭着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奔波于各国,游说几个国家联合起来对抗秦国,挂六国相印。各国都送给他车马、黄金、布帛等财物,并派出使者迎送。浩浩****的车队,使老百姓以为是国王在出行。

能力大小决定我们的生活质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常充实自己的学识,增加自己的才干,提高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拥有立足社会、笑傲社会的资本。只要你是一块金子,就总有发光的一天,关键是你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块金子。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原文】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老师的话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边读边悟】

忠恕之道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这是仁的基本要求,贯穿于孔子思想的各个方面。忠恕之道强调的是个人的修养,“忠”是强调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恕”是强调自己对别人的宽恕。忠恕之道在今天依然有积极的作用。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原文】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译文】

孔子说:“君子懂得大义,小人只懂得小利。”

【边读边悟】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孔子学说中对后世影响较大的一句话。孔子认为,利要服从义,要重义轻利,他的义指服从等级秩序的道德,一味追求个人利益,就会犯上作乱,破坏等级秩序。所以,孔子把追求个人利益的人视为小人。但其实义与利两者有不相容的一面,也有相容的一面,因此不能单纯以义和利来区分君子和小人,而只能以是否合法来区分。

但取小利有时就会得大害,而暂时牺牲一点小利就能换来更大的利益。

春秋时,晋国的国君要领兵攻打虢国。但晋国和虢国之间,隔着一个虞国。要攻打虢国,就必须通过虞国。

晋国的谋士苟息就对晋献公提议,把晋的国宝,即献公所骑的战马和璧玉送给虞国君主,以换取他同意晋军通过虞国。

战马和璧玉可是价值连城啊,晋献公当然舍不得把心爱之物送给别人。

苟息说:“大王放心,把国宝交给虞国,无非就像把东西从里面的库房搬至外面的库房一个样子。用不了多久,仍旧是晋国的东西。”

他向晋献公详细说明了他的计谋,晋献公听了十分高兴。于是,他派遣苟息出使虞国去办这件事。

虞国也有一个高明之士,叫宫之奇。他一眼看穿了晋国的计谋,就力劝虞君,不要答应借路。

宫之奇说:“虢是虞的邻邦,互相支持,互为后盾,相依共存。晋灭虢以后,再来攻击虞国,虞将成为四面受围的孤军而无外援了。虞国和虢国是唇齿相依的近邻,我们两个小国相互依存,有事可以彼此相助,万一虢国灭了,我们虞国也就难保了。俗话说:‘唇亡齿寒’,没有嘴唇,牙齿也保不住啊!借道给晋国,是万万使不得的。”

宫之奇的话,说得极为透彻。可是,虞公看着眼前的战马和璧玉,光想着占便宜,对宫之奇的话根本不以为然:

“晋国是大国,要和我们友好,又送来了这么贵重的礼物,我们借条路给他们还不行吗?就让他们去打虢国吧。我们和晋国结交,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晋军借得道路,通过虞国渡过黄河,大举进攻虢国,只用了三个月,就把虢灭掉了。胜利回师的时候,路过虞国,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把虞国攻破。国家璧玉和宝马灵驹又回到了晋献公手里。

为了一点点的小利,最终搭上了自己的国家,是多么愚蠢的行为。所以,我们千万要警惕为了小利而忘大义的行为。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原文】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

【边读边悟】

本章谈的是个人道德修养问题。任何人,不管出身多么高贵,受过的教育多么良好,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都需要一个自我不断完善的过程。相反,一个人不管出身多么低微,受过的教育多么不全面,只要不断的完善自我,也能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在今天,“见贤思齐”已经演变成我们对自我修养的一种要求,是值得我们继续发扬广大的。

但生活中,总是有一些人看见别人的成就就心怀嫉妒,看到比自己差的人就加以鄙视和嘲笑,这种人最终的结果只能是难成大气候,落得不堪收拾的下场。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

【原文】

子曰:“事父母几(1)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2)而不怨。”

【注解】

(1)几:音jī,轻微、婉转、耐心的意思。

(2)劳:忧愁、操劳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侍奉父母,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要委婉地劝说他们。如果父母不愿听从,仍然要对他们恭恭敬敬,不能违抗,替他们操劳而不怨恨。”

【边读边悟】

侍奉父母,这是子女应该的,但如果要求子女对父母一味地绝对服从,百依百顺,甚至父母不听劝说时,子女仍要对他们毕恭毕敬,毫无怨言。这就成了封建专制主义,是维护封建宗法家族制度的重要纲常名教。因此,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是应该摒弃的。

父母在,不远游

【原文】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1),游必有方(2)。”

【注解】

(1)游:指游学、游官、经商等外出活动。

(2)方:一定的地方。

【译文】

孔子说:“父母在世时,就尽量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就一定要有明确的去处。”

【边读边悟】

在今天,出国留学、移民、旅游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特征。更何况好男儿志在四方,如果有人还抱着“父母在,不远游”的思想,那这种人的观点就已经很落后了。现代社会交通和通讯都是如此发达,不管你走得再远,也不会杳无音信。但孔子说这话的意思是:虽然时代进步了,但我们的亲情不能变,我们做子女的应当时时不忘孝敬父母,要经常和父母换位思考。充分考虑父母的合理要求来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要做到“游必有方”,要让父母在心理上得到一种安慰,使之心里踏实。其实,孝是一种很纯粹的自觉情感,既是一种感恩之心,也是一种悯爱之情。

李密,又名李虞,蜀国武阳 (今四川彭山县)人。幼年家中屡遭灾难,他生下只有6个月的时候,父亲死去,家中既无伯父叔叔,又没有兄姐照顾,只有祖母和母亲两代孤妇带他度日,生活异常艰辛。李密四岁的时候,舅父何氏,见李家贫困不堪,不忍心让妹妹受此煎熬,逼迫他母亲改嫁他人。这样,家中只有祖母刘氏带着李密艰难地生活。

李密的祖母自幼身患疾病,经常卧病在床。但为了把可怜的孙子抚养成人,她每日拖着久病的身躯,上山砍柴,下田耕耘,只盼孙子快点长大成人。

而李密自母亲改嫁后,整日啼哭不止,虽有祖母呵护,却也是体弱多病。到九岁还不会走路。但是,他非常聪明,成人后,读书过目不忘,对祖母非常孝顺,每天是白日劳动,晚上读书。祖母年高多病,他周到备至地服侍祖母,晚上穿衣睡在祖母身边。给祖母吃药、喂饭、饮水,他都自己先尝凉热,然后才喂祖母。他的孝心,远近闻名。

西晋泰始元年 (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闻听李密才学优等,又以孝名著声于世,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并命地方官催他到任。这年,李密已经44岁了,他的祖母也高寿96岁。李密因为祖母年高多病,无人奉养,上《陈情表》于晋武帝,陈述自己的困难,辞官不就。

他在表中说:“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敢废远……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而报刘(其祖母)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晋武帝被他的孝心所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原文】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1)

【注解】

(1)本章内容与学而第一篇的11章后半截内容无异,此处是重出。

父母之年,不可不知

【原文】

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译文】

孔子说:“父母的年龄,不可不知道。一方面为他们的长寿而高兴,一方面又为他们的衰老而恐惧。”

【边读边悟】

孝,是人类的一种自然的情感。孝,不仅是个人的、家庭的行为,也是社会的行为。孝敬父母才能有利于促进社会和国家的安定团结,有助于形成互助互爱的社会风气。

现实生活中,有几个人能记得父母的年龄和生日,我们只是在自己过生日时,享受父母给我们的祝福,而不曾想到“孩子的生日,也是母亲的受难日。”因此,在父母生日时,我们能送上自己的一份祝福,是为人子女的根本。而父母的生日也是我们做子女的应该牢记在心的。但是,在这里,孔子还提出了要为父母的衰老而恐惧,我觉得大可不必,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人从一生下来,就会面临衰老和死亡。我们大可不必为父母的衰老恐惧,只要做到在父母有生之年,尽自己所能来孝顺父母就可以了。

言而无信,人之大忌

【原文】

子曰:“古者(1)言之不出,耻(2)躬之不逮(3)也。

【注解】

(1)古者:古代指有学识、有地位的人。

(2)耻:意动用法,以……为耻。

(3)逮:及,达到。

【译文】

孔子说:“古代的人从不轻易把话说出口,因为他们认为自己说出来而做不到是可耻的。”

【边读边悟】

儒家一贯主张谨言慎行,所以孔子说,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如果做不到,就会失信于人,你的威信也就降低了。这一思想是可取的。西方人也把“管好自己的舌头”看成是人生的美德。因此,与人交往,尤其是在做出承诺时,必须首先考虑能否实践。如果难以兑现,就不要轻易许诺,轻诺往往寡信。

以约失之者鲜矣

【原文】

子曰:“以约(1)失之者鲜(2)矣。”

【注解】

(1)约:约束、克制。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经常用礼来约束自己,再犯错误的人就少了。”

【边读边悟】

一个人能经常检点自己的行为和言语,及时做出调整和约束,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自己少犯或不犯错误,才能提高自己的德行,做事才能善始善终。

言多必失,祸从口出

【原文】

子曰:“君子欲讷(1)于言而敏(2)于行。”

【注解】

(1)讷:本意为语言迟钝。这里指说话谨慎,留有余地。

(2)敏:敏捷、快速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留有余地,而行动要敏捷、快速。”

【边读边悟】

常言道:“言多必失。”“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但慎言并不是不让我们说话,而是告诫我们说话一定要谨慎。话是不能随便说的,话说多了肯定会有失言的时候。因此,我们要做到当说话时就说,不该说时永远也不说。这对于我们有积极的警示作用。说话谨慎,才能不至于把话说绝,给自己不留一点余地,我们提倡的是说话要说得滴水不漏,恰到好处,少说废话,套话,但也不能谨慎到不说话。行动敏捷是说自己说过的话一定要快速承诺,不要只是耍嘴皮子,要多干实事。总之,我们不能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少说多做,绝对是至理名言。

德不孤,必有邻

【原文】

子曰:“德不孤(1),必有邻(2)。”

【注解】

(1)孤:孤单,孤立。

(2)邻:邻居,这里指志向相同,思想品格一致的人。

【译文】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立的,一定会有志向相同、思想一致的人与他相处。”

【边读边悟】

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任何有道德的行为必然会受到人们的欢迎,所以,孔子才说“德不孤,必有邻。”也就是所谓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事君数,斯辱矣

【原文】

子游曰:“事君数(1),斯(2)辱矣;朋友数,斯疏(3)矣。”

【注解】

(1)数:音shuò,屡次、多次,这里指烦琐、频繁地提意见,反复地进行劝说。

(2)斯:就,就会。

(3) 疏:疏远,不亲近。

【译文】

子游说:“对君主反复进谏,就会受到侮辱;对朋友反复劝说,就会被疏远。”

【边读边悟】

这句话告诉我们,不管是君主还是朋友,进行劝谏时,都不能烦琐,要做到要言必说,适可而止;过犹不及,只会适得其反,得罪朋友。但当朋友有错时,我们还是应该大胆地劝谏,这样才是做朋友应尽的义务,朋友听不听是他的选择,毕竟他自己的人生最终由他自己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