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第三篇(1 / 1)

《八佾》篇包括26章。本篇主要内容与礼、乐有关,主要包括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规定、论述礼与政治的关系、阐述礼的实质等。总体来看,本篇是《论语》的礼乐专篇。

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原文】

孔子谓季氏(1),“八佾(2)舞于庭,是可忍也(3),孰不可忍也!”

【注解】

(1)季氏:鲁国正卿季孙氏,即季平子。

(2)八佾:佾音yì,古代乐舞的行列名称。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为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

(3)可忍:可以容忍,或可以忍心。

【译文】

孔子谈到季氏,说:“他用八佾规格的乐舞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忍心做的呢?”

【边读边悟】

春秋末期,奴隶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违犯周礼、犯上作乱的事情不断发生,这是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过程中的必然表现。季孙氏用八佾舞于庭院,是典型的破坏周礼的事件。对此,孔子表现出极大的愤慨,“是可忍,孰不可忍”一句,反映了孔子对此事的基本态度。现在,当我们对一些人或事无法容忍的时候,也会经常用到这句话,可见,这句话对后世的影响。

相维辟公,天子穆穆

【原文】

三家(1)者以《雍》彻(2)。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3),奚取于三家之堂(4)?”

【注解】

(1)三家:鲁国执政的三家: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他们都是鲁桓公的后代,又称“三桓”或“三子”。

(2)《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古代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

(3)相维辟公,天子穆穆:《雍》诗中的两句。相,助。维,语助词,无意义。辟公,指诸侯。穆穆:端庄恭敬、庄严肃穆。

(4)堂:接客祭祖的地方。

【译文】

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在祭祖完毕撤去祭品时,命乐工唱《雍》这篇诗。孔子说:“(《雍》诗上说)‘助祭的是诸侯,主祭的天子严肃静穆地在那里。’这样的诗句,怎么能用在你们三家祭祖的庙堂上呢?”

【边读边悟】

本章孔子抨击了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严重违礼的行为。对于这些越礼犯上的举动,孔子表现得极为愤慨。因为天子有天子之礼,诸侯有诸侯之礼,只有各守各的礼,才可以使天下安定。因此,“礼”是百姓和睦、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

人而不仁,如礼何

【原文】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没有仁德,礼对他有什么意义呢?一个人没有仁德,乐对他有什么意义呢?”

【边读边悟】

在这里,孔子谈到了礼、仁和乐的关系,他把礼、乐与仁紧紧联系起来,认为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仁是人们内心的道德情感和要求,礼和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都是外在的表现,所以礼和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它们只有建立在仁的基础上才有意义。

与其奢侈,不如节俭

【原文】

林放(1)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2)也,宁戚(3)。”

【注解】

(1)林放:字子丘,鲁国人。

(2)易:这里指有关丧葬的礼节仪式办理得很周到。

(3)戚:心中悲哀、悲伤的意思。

【译文】

林放问礼的根本是什么。孔子回答说:“你提的问题意义重大,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事而言,与其把丧事办得完备而周到,不如心里真正悲哀地悼念死者。”

【边读边悟】

礼节仪式只是表达礼的一种形式,但礼的根本不在形式而在内心。礼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的仪式上,更重要的是要从内心和感情上体悟礼的根本,符合礼的要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理解礼的真正内涵。

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原文】

子曰:“夷狄(1)之有君,不如诸夏(2)之亡(3)也。”

【注解】

(1)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

(2)诸夏:指周朝分封的大小诸侯国。

(3)亡:同“无”。

【译文】

孔子说:“边远的夷狄虽然有君主,还比不上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边读边悟】

在孔子的思想里,“诸夏”有礼乐文明的传统,即使“诸夏”没有君主,也比虽有君主但没有礼乐的“夷狄”要好。因此,孔子的思想里有强烈的“夷夏观”,以后又逐渐形成“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而这种观念正是大汉族主义的源头。

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原文】

季氏旅(1)于泰山,子谓冉有(2)曰:“女(3)弗能救(4)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5)乎?”

【注解】

(1)旅:古时祭祀山川为旅。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资格。

(2)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29岁。当时是季氏的家臣,所以孔子责备他。

(3)女:同“汝”,你。

(4)救:挽求、劝阻的意思。这里指谏止。

(5)林放:见本篇第4章的注释。

【译文】

季孙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难道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边读边悟】

此章仍是谈论礼的问题。孔子对作为鲁国的大夫季孙氏竟然也去祭祀泰山的行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因为祭祀泰山是天子和诸侯的专权,所以孔子认为季孙氏这是“僭礼”行径,对其提出了批判和指责。从孔子的语气中,我们看到了孔子的无奈,其中也包含着讽刺、谴责之意。

君子有理,君子无所争

【原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1)乎!揖(2)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注解】

(1)射:原意为射箭。此处指古代的射礼。

(2)揖:拱手行礼,表示尊敬。

【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一定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比赛后,又相互作揖再走下场,然后共同对饮。这才是君子之争。”

【边读边悟】

孔子在这里主要发表了关于争论的观点。就儒家思想来说是主张不争,即使要争,也是彬彬有礼的争,即君子之争。所谓君子之争,在现代来说,就是要有君子风度,要按照游戏规则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地争。争并不是坏事,能促使人向上,能促进事业的发展。但不正当的竞争就会抑制人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成为社会发展的道德阻力。

但君子之争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很难。下面我们看看蔺相如是如何做到的。

蔺相如是战国后期赵国人,他本是赵国宦官令缪贤的门客,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后,一跃成为赵国的上卿。

廉颇是赵国上卿,多有战功,威震诸侯。蔺相如后来居上,使廉颇很恼火,他想,我乃赵国之大将,身经百战,出生入死,有攻城野战之大功,你蔺相如不过运用三寸不烂之舌,竟位居我上,实在令人接受不了。他气愤地说:“我见相如,必辱之。”从此以后,每逢上朝时,蔺相如为了避免与廉颇争先后,总是称病不往。

有一次蔺相如和门客一起出门,老远望见廉颇迎面而来,连忙让手下人回转车子躲避开。门客见状,对蔺相如说:“我们跟随先生,不过是敬仰先生的高风亮节。现在,您与廉颇将军地位相同,而您见了他就像老鼠见了猫一样,就是一般人这样做也太丢身份了,何况一个身为将相的人呢!连我们跟着先生也觉得丢人。”蔺相如问:“你们嫌我胆小,你们说廉将军和秦王相比,哪个厉害!”门客答道:“秦王厉害。”蔺相如说:“既是秦王厉害,我都在朝廷上呵斥他,侮辱他的大臣们。难道我连秦王都不怕,却单单怕廉将军吗?”蔺相如接着说,“我想强秦不敢发兵攻打赵国,是因为我和廉将军在位。如果我们二人争闹起来,势必不能并存。我所以这样做,是把国家利益放在前头,把个人的事放在后头啊!”门客恍然大悟。廉颇闻之,深感内疚,于是负荆请罪,与蔺相如结为“剔颈之交”,演出一幕千古流芳的“将相和”。

蔺相如和廉颇的君子之争,既光明正大,又讲求风度,成为了千古流传的佳话。

礼讲仁义之道

【原文】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解】

(1)倩:脸上露出笑靥。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

(2)绘事后素:绘,画。素,白色、本色。

(3)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指卜商。

【译文】

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本色更迷人。’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图画的美丽是依靠洁白的底色陪衬出来的。”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需要什么陪衬呢?”孔子说:“你这话启发了我,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边读边悟】

孔子在这里不但阐述了一个人的“礼”只有建立在“仁”的基础上,才是真正的君子的哲学思想,而且还启发我们,一种好的思想想要流传下来,除了思想本身的价值以外,还需要通过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才能让它很好地流传于世。

恪守规范,礼仪之邦

【原文】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1)不足征(2)也;殷礼,吾能言之,宋(3)不足征也。文献(4)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解】

(1)杞:春秋时国名,是夏禹的后裔,在今河南杞县一带。

(2)征:证明、验证。

(3)宋:春秋时国名,是商汤的后裔,在今河南商丘一带。

(4)文献:文,指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记载;献,指多闻多见,熟悉历史掌故的人。

【译文】

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证明;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证明。这是因为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我就可以得到证明了。”

【边读边悟】

本章表明两个问题。其一,孔子对夏商周代的礼仪制度等非常熟悉,他希望人们都能恪守礼的规范,可惜当时僭礼的人实在太多了。其二,孔子认为对夏商周之礼的说明,要靠足够的历史典籍、贤人来证明,这反映了他对知识的求实态度和对历史文献的重视态度。这种求实、重视的态度对于我们后人研究历史有借鉴的作用。

礼仪与伦常

【原文】

子曰:“禘(1)自既灌(2)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3)。”

【注解】

(1)禘:音dì,古代天子祭祀祖先的大礼。

(2)灌:祭祀献酒时,一般跪献,将酒倒在地上,叫做灌。

(3)吾不欲观之矣:我不愿意看了。

【译文】

孔子说:“举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之后,我就不愿意往下看了。”

【边读边悟】

孔子是崇尚礼仪和伦常的,在他看来,一个人的等级名分,不仅活着的时候不能改变,死后也不能改变。生时是贵者、尊者,死后其亡灵也是尊者、贵者。所以,这里他对行禘礼的议论,也反映了他对现状的不满。因为,礼不周,则情疏;情疏,则不诚;不诚,则无敬;无敬,则不利于民风民俗。

礼乐治国,孝悌化民

【原文】

或问禘之说(1)。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2)乎!”指其掌。

【注解】

(1)禘之说:说,理论、道理、规定。禘之说,意为关于禘祭的规定。

(2)示诸斯:诸,之于的合音,在。斯,此,这里。

【译文】

有人问关于举行禘祭的意义。孔子说:“我不知道。知道禘祭意义的人,对于治理天下的事,就会像把这东西摆在这里一样容易吧!”(孔子一面说一面)指着他的手掌。

【边读边悟】

孔子认为,在鲁国的禘祭中,名分颠倒,不值得一看。所以有人问他关于禘祭的规定时,他并没有正面回答,但他的手势和答话却寓意深远。因为知道禘祭的意义之所在的人,才是贤明的人,才有传统文化根底,礼乐治国的方略,才有孝悌化民的办法,才能遇事不会手足失措,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其实,不仅古代需要这样的贤明圣君,我们现代也需要这样的为官者。如果我们的为官者都能如此贤明,我们的国家还能不发达?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原文】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译文】

祭祀祖先时,就好像祖先真在面前,祭神时,就好像神真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如同不举行祭祀一样。”

【边读边悟】

孔子说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并非认为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强调一个“诚”字。 所谓以心换心,只有对人以“诚”,才会让人感到受到尊重,从而感到身心愉快,乐意为你尽心尽力;而如果不“诚”,则只能让人感到被戏弄,受了污辱,会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春秋时,越国大名鼎鼎的范蠡自淡出官场后,改名为陶朱公,一直隐居于陶地以经商为生。原想平平安安地了却余生,谁知,他的二儿子竟在楚国杀了人,犯下死罪,陶朱公自然不能不顾父子之情,见死不救。他自己不便出面,便让三儿子带上几缸黄金,去楚国找自己的老朋友、大臣庄生设法营救。他之所以让三儿子去,是考虑到三儿子自出生以来,未受任何困苦,丰衣足食,养尊处优,不大看重金钱,所以,他是不会心疼那几缸黄金的。但他的大儿子不依,他认为营救弟弟乃哥哥应做的事。如今父亲不让他去,而让小弟前往,分明是有意看轻他。他表示若父亲执意要让小弟去,他就自杀。

无奈,陶朱公只好让大儿子去,并再三嘱咐大儿子,只要把他写的一封亲笔信交给庄生本人,然后送上那些黄金,什么也不要说,立即回来。大儿子当面保证,一定要按父亲的嘱咐去做。

谁知,他又暗中多带了一些黄金,才启程前往楚国。

见到庄生后,大儿子按照父亲说的做了,庄生也把礼物收下了。因为庄生其人,向来以清高廉正自许,楚王及群臣都有口皆碑。他这次之所以暂时收了老朋友陶朱公的礼物,为的是给他先吃一颗定心丸,并非真的要收礼才肯相救。

庄生接受了老朋友的请托,自然会鼎力救助的。他不会白受人的人情,凭着非凡的聪明智慧,此事他办起来也不难。于是,庄生去拜见楚王,称昨夜出现灾星,将危及楚国。一向对庄生深信不疑的楚王自然信以为真,忙问应对之策。庄生胸有成竹地说:只要多积阴德,大赦天下,多造福百姓,便可躲过此劫。楚王深以为然,于是,便准备下令大赦天下。庄生这样做,当然是为了救出陶朱公的儿子,同时,对百姓也有好处。这正是他的聪明过人之处。在不知不觉中,既巧借楚王的大赦令救了陶朱公的二儿子,又在暗中为无数获罪的百姓带来自由,自己也积了阴德。

但陶朱公的二儿子竟在大赦令颁布的前一天被处死了。原来,陶朱公的大儿子因怕庄生营救不力,虽表面答应离开楚国,暗中却又拿出自己私带的黄金去活动另一位大臣。而他背着庄生去求另一位大臣帮忙的事,庄生开始一点也不知道。当他后来找的那位大臣告诉他,楚王要大赦天下时,他便以为庄生无用,大赦是那位大臣之功。于是,他便再次去拜会庄生。庄生问他为何没有回去,他称已听说楚王要大赦天下,便等着与弟弟一同回去,故前来辞行。庄生已明白他的来意,便让他将送来的黄金带回去。

当陶朱公的大儿子要回黄金时,庄生感到自己受了莫大的愚弄!于是,庄生再次拜见楚王说,前天所说灾星危及楚国,大王将大赦天下,这自然是百姓之福。但也听到这样的传言:那位巨商陶朱公的二儿子已被定为死罪,他的家人正携巨金贿赂大臣,企图逃避罪责。有人把此次大王大赦天下,说成是为了开脱那位陶朱公的公子。这样的传言很不利于大王。楚王听了,火冒三丈,他立即下令先处斩了陶朱公的二儿子,然后再颁发大赦令。

可怜陶朱公的二儿子,才已快走出地狱之门了,却又被死神拉了回去。

当陶朱公长子带着弟弟的死亡通知回到家后,母亲及乡亲都很悲伤,陶朱公说:“我听说你的行动,就知道你一定会害死你的弟弟。这并非你不爱他,只因为你从小与我一同创业,备尝生活的艰辛,所以很看重钱财。至于你小弟,本来就生长在富裕的环境里,出门乘车、骑马,不知钱财来得不易。我派他去只因为他能抛舍钱财,而你却不能,你弟弟被杀,我并不奇怪,我早就料想你会带丧报回来!”

陶朱公的长子救弟失败的原因在于他的行为构成了对庄生的伤害,使他认为自己从人格、尊严以及做事能力上都受到了污辱。因此,他会在关键时刻,改变自己的决定。可见,待人处世中的虚伪之礼,对人对己都没有好处,是要不得的。

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原文】

王孙贾(1)问曰:“与其媚(2)于奥(3),宁媚于灶(4),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注解】

(1)王孙贾:卫灵公的大臣,卫国的大夫。

(2)媚:谄媚、巴结、奉承。

(3)奥:这里指屋内位居西南角的神。

(4)灶:这里指灶旁管烹饪做饭的神。

【译文】

王孙贾问道:“人们说,与其奉承家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天,向谁祈祷都是没用的。”

【边读边悟】

从表面上看,孔子似乎只是回答王孙贾的有关拜神的问题,实际上却讲出了一个深奥的道理。这就是:每个人都应堂堂正正地做人,不要干违反道义的事,否则,早晚都会遭到报应。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原文】

子曰:“周监(1)于二代(2),郁郁(3)乎文哉!吾从周。”

【注解】

(1)监:音jiàn,同“鉴”,借鉴的意思。

(2)二代:这里指夏代和周代。

(3)郁郁:原意为草木茂盛。此处为丰富、浓郁之意。

【译文】

孔子说:“周朝的礼仪制度是借鉴于夏、商两个朝代,它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边读边悟】

历史是不能割断的,后一个王朝对前一个王朝必然有承继,有沿袭。赞扬、遵从周礼,这是孔子的基本态度,但孔子也提出对夏、商、周的礼仪制度也应有所损益。因此,我们在接受事物时,也应察今鉴古,肯定它的精华,否定它的糟粕。

入太庙,每事问

【原文】

子入太庙(1),每事问。或曰:“孰谓鄹(2)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解】

(1)太庙:古代帝王的祖庙叫太庙。鲁国太庙,即周公旦的庙,供鲁国祭祀周公。

(2)鄹:音zōu,春秋时鲁国地名,又写作“陬”,在今山东曲阜附近。“鄹人之子”实指孔子。

【译文】

孔子到了太庙,每件事都要问。有人说:“谁说此人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每件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就是礼呀!”

【边读边悟】

孔子到太庙,每事都问,正是表明孔子谦虚恭敬、虚心好学的品格。其实,学海无涯,学问无止境,时时处处谦虚好学、不耻下问,既是做人的道理,也是求学的途径。古今中外,在学业上、事业上有所造诣的人,无不具有这种精神。

不在输赢,意在有礼

【原文】

子曰:“射不主皮(1),为力不同科(2),古之道也。”

【注解】

(1)皮:用善皮做成的箭靶子。

(2)科:等级。

【译文】

孔子说:“比赛射箭时,主要不在于射穿靶子,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自古以来就是这样的。”

【边读边悟】

“射”是周代贵族经常举行的一种礼节仪式,属于周礼的内容之一。在这里,孔子用“不主皮、不同科”六个字,就将古时的射箭比赛描摹得明白如画,而且包含了君子的谦谦之情,谦谦之状。我们现在的比赛也符合这种精神:重在参与,不在输赢,意在有礼,切磋技艺。

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原文】

子贡欲去告朔(1)之饩羊(2)。子曰:“赐也!尔爱(3)其羊,我爱其礼。”

【注解】

(1)告朔:朔,农历每月初一为朔日。告朔,古代制度,天子每年秋冬之际,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告知每个月的初一日是哪天。

(2)饩羊:饩,音xì。饩羊,祭祀所杀的羊。

(3)爱:爱惜、顾惜的意思。

【译文】

子贡主张去掉每月初一日告祭祖庙时用的活羊。孔子说:“赐,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仪。”

【边读边悟】

按照周礼的规定,周天子每年秋冬之际,就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诸侯把历书放在祖庙里,并按照历书规定每月初一日来到祖庙,杀一只活羊祭庙,表示每月听政的开始。当时,鲁国君主已不亲自去“告朔”,所以,子贡提出去掉“饩羊”。对此,孔子大为不满,对子贡加以指责,表明了孔子很重视和保留传统的礼仪和文化。

传统的礼仪和文化是我们中华五千年发展的文化的遗产,所以,我们必须重视和保护,以便今后借鉴。

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原文】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译文】

孔子说:“完完全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侍奉君主,别人却以为这样做是在向君主谄媚。”

【边读边悟】

孔子一生要求自己严格按照周礼的规定侍奉君主,这是他的政治伦理信念。但却受到别人的讥讽,认为他是在向君主谄媚。这就像现在的人际关系,与人亲近,别人会以为你巴结他;与人疏远,别人会对你心怀抱怨,所以,如何才能把握其中的分寸,得到别人的理解是人际关系的关键所在。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原文】

定公(1)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2)臣以(3)礼,臣事君以忠。”

【注解】

(1)定公:鲁国国君,姓姬名宋,定是谥号。

(2)使:驱使、使用。

(3) 以:按照、用。

【译文】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怎样使用臣子,臣子怎样侍奉君主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节去使用臣子,臣子应该忠心耿耿来侍奉君主。”

【边读边悟】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只要做到这一点,君臣之间就会和谐相处。这种理论对我们今天的人际关系依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常言道:将心比心。人与人之间相处,你只有付出自己的心,才能得到别人的心。而且只有这样,人与人之间才能和谐相处。

乐而不**,哀而不伤

【原文】

子曰:“《关睢》(1)乐而不**,哀而不伤。”

【注解】

(1)《关睢》:这是《诗经》的第一篇。此篇写一君子“追求”淑女,思念时辗转反侧,寤寐思之的忧思,以及结婚时钟鼓乐之琴瑟友之的欢乐。现在此篇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译文】

孔子说:“《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忧愁而不哀伤。”

【边读边悟】

《关睢》是一首欢乐的情歌,距今已有三千年之久,但流传至今,仍放异彩,它是中华民族的无价瑰宝,更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贡献。它对爱情的描述真挚自然,妙韵天成,所以,孔子对它评价为“乐而不**,哀而不伤。”现在,它其中的佳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

不说、不谏、不咎

【原文】

哀公问社(1)于宰我,宰我(2)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3)。”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4)。”

【注解】

(1)社:土地神。

(2)宰我:姓宰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小孔子29岁。

(3)战栗:恐惧,发抖。

(4) 既往不咎:既:已经。往:过去了的。咎:指责,追究,怪罪。

【译文】

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旁应该种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子树。用栗子树的意思是说:让老百姓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过的事就不用提了,已经完成的事就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追究了。”

【边读边悟】

孔子的“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强调的是往事本身的“不说、不谏、不咎”,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是抓着过去的事情不放,后悔、自责、抱怨,却因此也耽误了许多宝贵的时间。美国诗人朗费罗也曾说:“不要叹息过去,它是不会再回来的。要明智地改善现在,要以不忧不惧的坚强意志扑入扑朔迷离的未来。”但对于往事所含的教育意义和历史教训,我们却不能回避,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世之师”,总结历史经验是为了我们不至于今天再陷入历史的纠葛中走不出来,所以,对往事我们要做到“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原文】

子曰:“管仲(1)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2),官事不摄(3),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4),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5),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注解】

(1)管仲:姓管名夷吾,齐国人,春秋时期的法家先驱。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公元前645年死。

(2)三归:相传是三处藏钱币的府库。

(3)摄:兼任。

(4)树塞门: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口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

(5)反坫:坫,音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译文】

孔子说:“管仲的器量真是狭小呀!”有人说:“管仲生活不是很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职,怎么能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宫殿门前设立照壁,管仲也在大门口设立照壁。国君招待别国国君,有在堂上有放置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边读边悟】

在本章里,孔子采用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方式,对管仲提出了批评,他指出管仲一不节俭,二不知礼。孔子的批评是严谨的,批评也是采用反诘语气,真正做到了言不苟出、言不过辞、言必有据。所以,当我们要批评别人时,也不妨采用此种方式,一定会比直来直去效果更好。

乐其可知也

【原文】

子语(1)鲁大师(2)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3)如也;从(4)之,纯(5)如也,皦(6)如也,绎(7)如也,以成。”

【注解】

(1)语:音yù,告诉,动词用法。

(2)大师:大,音tài。大师是乐官之长,负责诗教和乐教。

(3)翕:音xī。意为合顺、协调。

(4)从:音zòng,意为放纵、展开。

(5)纯:美好、和谐。

(6)皦:音jiǎo,音节分明、清晰、明亮。

(7)绎:连续不断。

【译文】

孔子对鲁国乐官谈论演奏音乐的见解,说:“奏乐的道理是可以知道的。开始演奏时,各种乐器和谐协调,声音繁美;继续展开下去,悠扬悦耳,节奏分明,绵绵不绝,直到最后乐曲演奏完成。”

【边读边悟】

对于古代音乐演奏的过程,尽管未能留下当时演奏的声音和图像的具体描述,但这一短短的文字记载,也是十分可贵的资料。读此章,我们仿佛觉得中国古代音乐的遗韵响于耳,流风润于心,可见,音乐的教育作用,真是难以估量。现在,音乐也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能塑造人的形象,修炼人的道德,提高人的修养,陶冶人的情操。我们高兴的时候,离不开音乐;我们悲伤的时候,也离不开音乐。音乐,真的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因素。

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原文】

仪封人(1)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2)。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3)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4)。”

【注解】

(1)仪封人:仪为地名,在今河南兰考县境内。封人,是镇守边疆的长官。

(2)从者见之:随行的人见了他。

(3)丧:失去,这里指失去官职。

(4)木铎: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听众。

【译文】

有一位在仪这个地方防守边界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从没有见不到的。” 随从孔子的学生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没有官位而发愁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上天必将以孔夫子作为发布政令的木铎。”

【边读边悟】

此章表述了仪封人对孔子的敬佩之情,由此可见,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同时也从侧面反映了孔子的仁丰德厚,才能睿智,以及他在当时人们心中的地位。

尽美矣,又尽善也

【原文】

子谓(1)韶(2):“尽美(3)矣,又尽善(4)也;”谓武(5):“尽美矣,未尽美也。”

【注解】

(1)谓:评论、评价。

(2)韶:相传是古代歌颂虞舜的一种乐舞。

(3)美:指相对于乐曲的音调、舞蹈的形式而言。

(4)善:指相对于乐舞的思想内容而言的。

(5)武:相传是歌颂周武王的一种乐舞。

【译文】

孔子在评论“韶”这一乐舞时说:“旋律优美,内容也很好。”在评论“武”这一乐舞时说:“旋律很美,但内容却还差一些。”

【边读边悟】

孔子对音乐,提出了“善、美”两条标准。因为,他不仅重视艺术的形式美,更注意艺术内容的善。只有达到“尽善、尽美”,才是上乘之作。但我们觉得每种事物都有其缺点,也有其优点,不可能达到十全十美。这也是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我们应该尊重每种事物的优缺点。当然,我们还应该凡事都力求尽善尽美,这是人的普遍心理。

德治与礼治

【原文】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译文】

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待人不能宽容厚道;对礼节,只重表面形式,而内心缺乏真诚和敬重;参加丧礼时也不表示悲哀,这种情况我怎么能看得下去呢?”

【边读边悟】

孔子主张实行“德治”、“礼治”,这首先提出了对当政者的道德要求。倘为官执政者做不到“礼”所要求的那样,自身的道德修养不够,那这个国家就无法得到治理。这也是在告诫我们:待人宽容厚道,对礼节从内心表示敬重,对丧礼从内心表示悲哀才是人间的正道,人间的正理,社会的秩序得以安定团结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