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第二篇(1 / 1)

《为政》篇包括24章。本篇内容涉及政治、教化、学习、修养等问题。主要是对孔子“为政以德”的思想、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温故而知新的学习方法,以及对孝、悌等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述。

以礼治国,以德服人

【原文】

子曰:“为政以德(1),譬如北辰(2),居其所(3)而众星共(4)之。”

【注解】

(1)为政以德:以,用的意思。此句是说统治者应该用道德治理国家。

(2)北辰:北极星。

(3)所:处所,位置。

(4)共:同“拱”,环绕、环抱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国君用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就会像北极星那样,自己居于一定的方位,而群星都环绕在它的周围。”

【边读边悟】

孔子在这里强调的是统治者的个人修养问题。统治者如果实行德治,群臣百姓就会自动围绕着他转。其实,无论是治理国家,还是做人做事,提升自己的“人气”,才能发挥自己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周围的人才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围绕着你转,把你当成他们的“精神领袖”。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

【原文】

子曰:“诗三百(1),一言以蔽(2)之,曰:“‘思无邪(3)。’”

【注解】

(1)诗三百:诗,指《诗经》一书,此书实有305篇,三百只是取其整数。

(2)蔽:概括的意思。

(3)思无邪:此为《诗经·鲁颂》上的一句,意思是思想纯正,没有虚情假意。

【译文】

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边读边悟】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绚丽夺目的瑰宝。它共计三百零五篇,分“风”、“雅”、“颂”三部分。从孔子时代起,《诗经》便是进行美育的一本教科书,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它“思无邪”。《诗经》富有清新健康的气息,可以怡情养性,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对我们后人的文学艺术的创作,是一种价值取向。因此,我们要继承和总结《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精神,以便更好地为振兴祖国而服务。

道之以政,道之以德

【原文】

子曰:“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3)而无耻(4)。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5)。”

【注解】

(1)道:引导、教导。

(2)齐:治理、整治。

(3)免:避免、躲避。

(4)耻:羞耻之心。

(5)格:规范、改正。

【译文】

孔子说:“用行政命令来治理百姓,用刑法来约束百姓,老百姓只能勉强克制自己避免犯罪,却从心里认识不到犯罪是可耻的事情;用道德教化来治理百姓,用礼来约束百姓,老百姓不仅会有羞耻之心,而且还会自觉不去犯罪。”

【边读边悟】

孔子认为,刑罚只能使人避免犯罪,不能使人懂得犯罪可耻的道理,而道德教化比刑罚要高明得多,既能使百姓守规蹈矩,又能使百姓有知耻之心。这无疑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大智慧。现代人如能深刻领会其实质要领并加以灵活运用,无疑会受益多多,收获多多。

人生之路,循序渐进

【原文】

子曰:“吾十有(1)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2),四十而不惑(3),五十而知天命(4),六十而耳顺(5),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6)。”

【注解】

(1)有:同“又”,古文中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如“十有五”,即“十五”。

(2)立:站立、自立。

(3)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

(4)天命:指非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5)耳顺:耳聪目明,心中有自己的主见,能够分辨出事情的是非曲直,能够听得进忠言逆耳。

(6)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的意思;逾,越过;矩,规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于世;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但不越出规矩。”

【边读边悟】

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可惜的是,很多人忽略了这一点。他们一生浑浑噩噩,总是在追求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到头来自己依然一无所有。

在本章里,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做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达到了这种最高境界,才能真正找到生命的安身之处。

事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原文】

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 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解】

(1)孟懿子:鲁国的大夫,出身于“三桓”之一的孟孙氏,姓仲孙,名何忌,“懿”是谥号。

(2)无违:不要违背、不要违反。

(3)樊迟:姓樊名须,字子迟。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6岁。他曾和冉求一起帮助季康子进行革新。

(4)御:驾驭马车。古代弟子为老师驾车,是礼节之一。

(5)孟孙:指孟懿子。

【译文】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就是不要违背礼。”后来樊迟给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回答他说‘不要违背礼’。”樊迟说:“‘不要违背礼’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以礼侍奉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礼埋葬他们、按礼祭祀他们。”

【边读边悟】

孝顺父母本来应该是为人子女者的一种自觉行为,但如果受“不要违背礼”这一理论的限制,就有点强迫人的意味。就像现在有很多子女不孝顺父母,而父母却强迫子女,或者父母总觉得子女不够孝顺自己,最后往往就会演变成父母和子女反目成仇的结果。所以,做子女的要孝顺、尊重父母,而做父母的也要理解子女,双方互相理解,才能和谐相处,其乐融融。

尽孝父母,人之根本

【原文】

孟武伯(1)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2)。”

【注解】

(1)孟武伯:鲁国的大夫,孟懿子的儿子,名彘。“武”是他的谥号。

(2)父母唯其疾之忧:其,代词,指父母。疾,病。

【译文】

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道。孔子说:“对父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特别为他们的疾病担忧。”

【边读边悟】

在两千五百年前,医学还不发达,生病是每个人最难控制的事情,所以,只有在父母不生病的情况下,才能谈到子女尽孝道。因此,关心父母的健康,应是子女尽孝的关键问题。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原文】

子游(1)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2);不敬,何以别乎?”

【注解】

(1)子游:姓言名偃,字子游,吴国人,孔子晚年的弟子,比孔子小45岁。

(2)养:音yàng,喂养。

【译文】

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说能够奉养父母便足够了。然而,就是狗、马都能够得到人的饲养。如果对父母只是做到奉养而没有一片孝敬之情,那么赡养父母与饲养狗、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边读边悟】

从本章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在孔子的时代,还是在今天,对孝顺的理解都是不相同。当然,关于孝顺本来就没有明文规定,所以,我们孝顺父母也应根据父母的需求,而不需要强求一律相同。但不管如何做,孝顺父母、尊重父母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发扬和肯定的。

服其劳,尽其孝

【原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1)。有事,弟子服其劳(2);有酒食,先生(3)馔(4),曾是以为孝乎?”

【注解】

(1)色难:色,脸色。难,不容易的意思。

(2)服劳:服,从事、担负。服劳即服侍。

(3)先生:泛指长辈,这里指父母。

(4)馔:意为食用、吃喝。

【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孝顺父母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父母有了事情去帮忙,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边读边悟】

在这一章里,孔子提出了孝顺父母的另一个标准,即孝顺父母就是必须做到让父母满意才行。个人认为这个标准有点太高,而且是很难做到的。没有一个人可以做的让另一个人完全满意,一个人满不满意完全是一个主观的概念,另一个人很难控制,而且我们不是圣人,都会偶尔犯错误,所以,这样的要求会损害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是非常过分的要求,是我们必须警惕的。

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原文】

子曰:“吾与回(1)言终日,不违(2),如愚。退而省其私(3),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注解】

(1)回:姓颜名回,字子渊,生于公元前521年,比孔子小30岁,鲁国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2)不违:不提相反的意见和问题。

(3)退而省其私:考察颜回私下里与其他学生讨论学问的言行。

【译文】

孔子说:“我整天给颜回讲学,他从来不提反对意见和疑问,像是很愚钝。等他退下之后,我私下考察,发现他对我所讲授的内容能加以发挥,这样看来,颜回其实并不愚蠢。”

【边读边悟】

这一章主要讲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孔子非常不喜欢从来不提相反意见和问题、总是随声附和的学生,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每一位老师借鉴和学习的。因此,我们希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时候,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对老师所讲的问题要加以消化和理解,能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样的学生才是聪明的学生,这样的教学才是成功的教学。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

【原文】

子曰:“视(1)其所以(2),观其所由(3),察其所安(4),人焉廋(4)哉?人焉廋哉?”

【注解】

(1)视:审查。

(2)所以:所做的事情。

(2)所由:所走过的道路。

(4)安:居心何在。引申为结果或结局。

(4)廋:音sōu,隐藏、掩盖。

【译文】

孔子说:“(要了解一个人),应看他做事的动机是什么,再观察他做事的方法和途径,再考察他干了些什么,这样,这个人怎样能隐瞒得了人呢?这个人怎样能隐瞒得了人呢?”

【边读边悟】

俗话说:人心难测。人是一个复杂的个体,如何了解别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孔子认为,对人应当听其言而观其行,还要看他做事的心境,从他的言论、行动到他的内心,由内而外全面了解观察一个人,那么这个人就没有什么可以隐瞒得了的。

温故知新,可以为师

【原文】

子曰:“温故而知新(1),可以为师矣。”

【注解】

(1)温故而知新:故,已经学过的知识。新,刚刚学到的知识。

【译文】

孔子说:“经常温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就能有新的体会、新的发现,这样就可以当老师了。”

【边读边悟】

孔子认为,不断温习所学过的知识,从而可以获得新知识。“温故而知新”可以用来作为一种学习的方法。它是孔子对我国教育学的重大贡献之一,这一学习方法不仅在封建时代有其价值,在今天也有不可否认的适应性。人们的新知识、新学问往往都是在过去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温故而知新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学习方法。我们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达到“以故知新,故为新用”。

应对四方,不辱君命

【原文】

子曰:“君子不器(1)。”

【注解】

(1)器:器具、工具、器皿。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要像器皿那样,只能固定在某一方面发挥作用。”

【边读边悟】

孔子说,君子应当博学多识,具有多方面才干,不只局限于某个方面,他对内可以妥善处理各种政务;对外能够应对四方,不辱君命。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的君子。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变化多端,一个人如果总是静止不动,那么迟早一天会被淘汰,只有具备多种生存的本领,只有精通各种“行业”,才能在社会中处变不惊、游刃有余。

先做后说,大丈夫也

【原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

子贡问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然后按照做了的去说。”

【边读边悟】

孔子认为,作为君子,不能只说不做,而应先做后说。做一个有道德修养、博学多识的君子,这是孔子对弟子进行教育的内容之一。他主张只有先做后说,才可以取信于人。因此,真正的君子就是言行一致,行重于言。这也正是做一个真正的君子的难处所在。

君子团结,小人勾结

【原文】

子曰:“君子周(1)而不比(2),小人比而不周。”

【注解】

(1)周:合群、团结。

(2)比:音bì,勾结。

(3)小人:没有道德修养、缺乏道德观念的人。

【译文】

孔子说:“君子相互团结而不与人勾结,小人与人勾结而不相互团结。

【边读边悟】

孔子在这一章中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了两种人:君子与小人。小人就是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们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团结是一种道德品质,团结是一种力量,团结是做事的基础。只有团结才能使国家走向繁荣富强;而相互勾结只能是在利益相同时,臭气相投;一旦利益不均,便反目成仇、相互拼斗,十分不利于国家的发展。

学而不思,为学大忌

【原文】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1),思而不学则殆(2)。”

【注解】

(1)罔:迷惑、迷茫。

(2)殆;疑惑、危险。

【译文】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去思考问题,就会犯糊涂而一无所获;只思考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难解了。”

【边读边悟】

在这一章孔子认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和思不能偏废。他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其实,在人的一生中,思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是同等重要的。只有将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才可以使自己成为有道德、有学识的人。只有学习与思考两者兼顾,才能悟出真理。读书是为了让人能够明辨是非,但读书不能囫囵吞枣地全盘接受,还必须用心思考所学的道理是否合乎常理。事实上,人天生就具备了灵敏的智慧,只不过受到外物所迷惑而封闭了。读书正是要启发这种智慧,使人能扫除一切外来的**。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原文】

子曰:“攻(1)乎异端(2),斯(3)害也已(4)。”

【注解】

(1)攻:攻击。

(2)异端: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和言论。

(3)斯:代词,这。

(4)也已:语气助词,这里用作表示一种肯定的语气。

【译文】

孔子说:“攻击异己的言论和思想,这是有害的。”

【边读边悟】

生活是多方面的,美也不是单一的。只有赤橙黄绿青蓝紫,方见世上有真美。因此,世界上的很多事,求同存异,才能共同繁荣;相辅相成,才能共同发展、进步。

谦虚谨慎,好学质疑

【原文】

子曰:“由(1),诲女(2)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注解】

(1)由:姓仲名由,字子路。生于公元前542年,孔子的学生,小孔子9岁。

(2)女:同“汝”,你。

【译文】

孔子说:“由,你知道什么是知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知啊!”

【边读边悟】

相传孔子学无常师,曾学琴于师襄,学乐于苌弘,问礼于老聃。孔子渴求知识,知识面很广,对礼、乐、射、御(驭)、书、数样样精通。他的知识来源,一是借助于古籍,即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二是向整个社会学习。他之所以能“删述六经、垂宪万世”,就是向前人学习的结果。

本章言简意赅,却极富教育意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对于学习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人们都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多地加以掌握。但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但世上总有一些不知以为知的人,不懂装懂,自欺欺人,到头来欺不了人,却降低了自己的品行,所以这种行为千万要不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道德修养一定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裨益。

做学问的敌人是不懂装懂或装腔作势。孔子对待学问的态度向来都是认真的,他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真正做学问的治学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样才能变不知不已知,增加自己的知识,扩展自己的能力,为日后的成功奠定基础。谦虚好学、取长补短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天下的学问是做不完的,任何一个人的知识视野都有其局限性,在问题面前,谦虚谨慎,好学质疑应该是每个做学问的人应该永远遵循的法则。

凡事三省,百忍无忧

【原文】

子张(1)学干禄(2)。子曰:“多闻阙(3)疑(4),慎言其余,则寡尤(5);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注解】

(1)子张:姓颛孙名师,字子张,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48岁。

(2)干禄:干,求的意思。禄,即古代官吏的俸禄。干禄就是求取官职。

(3)阙:缺。此处意为放置在一旁。

(4)疑:怀疑。

(5)寡尤:寡,少、缺少的意思。尤,过错、过失、错误。

【译文】

子张求教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疑问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说,其余没有疑问的,也要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疑问的地方先放在一旁不做,其余没有疑问的,也要谨慎地去做,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边读边悟】

孔子并不反对他的学生谋求官职,他认为,身居官位者,应当谨言慎行,说有把握的话,做有把握的事,这样可以减少失误,减少后悔,这是对国家对个人负责任的态度。就像冯梦龙所言“事不三思终有悔,人能百忍自无忧。”其实,现在我们不管做什么事,也都提倡谨言慎行,这样,才能少犯错误,减少后悔。凡事还是“三思而后行”。

亲君子,远小人

【原文】

哀公(1)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2):“举直错诸枉(3),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注解】

(1)哀公:姓姬名蒋,哀是其谥号,鲁国国君。

(2)对曰:《论语》中下级对上级和答话都用“对曰”,以表示尊敬。

(3)举直错诸枉:举,选拔、提拔的意思。直,正直或正派的人。错,同“措”,放置、安置。枉,不正直或不正派的人。

【译文】

鲁哀公问:“怎样才能使百姓服从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出来,安置在邪恶不正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会服从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出来,安置在正直无私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不会服从了。”

【边读边悟】

亲君子,远小人,这是孔子一贯的主张。在选用人才的问题上仍是如此。荐举贤才、选贤用能,这是孔子德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当时的一大进步。“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不失其珍贵的价值。在今天,我们很多的领导者,在选拔、提拔人才上仍然会犯亲小人,远君子的错误。但经验告诉我们,这样做,只会使你陷入水深火热中,最终走向众叛亲离的地步。

庄重严谨、孝顺慈祥

【原文】

季康子(1)问:“使民敬、忠以(2)劝(3),如之何?”子曰:“临(4)之以庄,则敬;孝慈(5),则忠;举(6)善(7)而教不能(8),则劝。”

【注解】

(1)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他的谥号,鲁哀公时任正卿,是当时政治上最有权势的人。

(2)以:连词,相当于“而”、“和”。

(3)劝:勉励、努力进取。

(4)临:对待。

(5)孝慈:孝敬父母,慈爱百姓。

(6)举:作用、使用。

(7)善:品德高尚的人。

(8)教不能:教育能力差的人。

【译文】

季康子问道:“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并努力干活,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你以严肃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百姓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提拔正直善良的人,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边读边悟】

对于如何从政的问题,孔子主张“礼治”、“德治”,这不单单是针对老百姓的,对于当政者也是如此。当政者本人应当庄重严谨、孝顺慈祥,老百姓就会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又努力干活。这对我们今天的当政者依然具有指导意义。

孝乎惟孝,友于兄弟

【原文】

或(1)谓孔子曰:“子奚(2)不为政?”子曰:“《书》(3)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4)。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5)?”

【注解】

(1)或:有人。不定代词。

(2)奚:疑问副词,相当于“为什么”、“为何”。

(3)《书》:指《尚书》,是现存最早的关于我国上古时代历史的一部文献汇编。

(4)施于有政:施:延及、推及、影响。于:对于。

(5)其为为政:其:副词,用在动词前,做状语,一定。第一个“为”是动词,从事。第二个“为”与“政”组成名词“为政”,有为政这件事之意。

【译文】

有人对孔子说:“你为什么不从事政治呢?”孔子回答说:“《尚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把这孝悌的道理推广到政事方面,也就是从事政治,为什么非要做官才是从事政治呢?”

【边读边悟】

在这一章里,孔子提出了“德治”的思想主张。他认为国家政治以孝为本,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的人才有资格担当国家的官职。其实,事实也是如此,只要为官者本身就孝敬父母,友爱兄弟,那老百姓还会不“上行下效”吗?社会还会不安定团结吗?所以,为官者只有做到这样,百姓才能和睦相处,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国家才能国泰民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原文】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1),小车无軏(2),其何以行之哉?”

【注解】

(1)輗:音ní,古代牛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

(2)軏:音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没有輗和軏,车就不能走。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它靠什么行走呢?”

【边读边悟】

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语》书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信”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和各种社会事务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言而有信是做人的起码准则,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不诚实守信,必被人们所唾弃。诚实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品质,是为人处世的基础,是成大事必备的要素之一。但现在尤其是在商场上,人与人之间尔虞我诈,相互之间的信任越来越淡泊,但如果长此以往下去,会严重地影响到个人乃至全社会的发展。因此,人要有“信”,惟有有“信”,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顺利地走下去,而且才会越走越远。

从前,有一个贤明而受人爱戴的国王,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国王年纪逐渐大了,但膝下并无子女。最后他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挑选一个孩子收为义子,培养成未来的国王。

国王选子的标准很独特,他给孩子们每人发一些花种子,宣布:如果谁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丽的花朵,那么谁就成为他的义子。

孩子们领回种子后,开始精心地培育,从早到晚,浇水、施肥、松土,谁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幸运者。

有个叫雄日的男孩,也整天精心地培育花种。但是,10天过去了,半个月过去了,花盆里的种子连芽都没冒出来,更别说开花了。

国王决定观花的日子到了。无数个穿着漂亮的孩子涌上街头,他们各自捧着开满鲜花的花盆,用期盼的目光看着缓缓巡视的国王。国王环视着争奇斗艳的花朵与漂亮的孩子们,并没有像大家想象中的那样高兴。

忽然,国王看见了端着空花盆的雄日。他无精打采地站在那里,国王把他叫到跟前,问他:“你为什么端着空花盆呢?”

雄日抽咽着,把自己如何精心侍弄,但花种怎么也不发芽的经过说了一遍。没想到,听完雄日的话,国王的脸上却露出了最开心的笑容,他把雄日抱了起来,高声说:“孩子,我找的就是你!”

“为什么是这样?”大家不解地问国王。

国王说:“我发下的花种全部是煮过的,根本就不可能发芽开花。”

捧着鲜花的孩子们都低下了头,因为他们全部都另播下了别的种子。

虚假的东西也许可以一时奏效,但不会终身奏效。假的毕竟是假的,最终会禁不起真实的考验,只有诚实的人最终不会吃亏。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原文】

子张问:“十世(1)可知也?”子曰:“殷因(2)于夏礼,所损益(3),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注解】

(1)世:古时以三十年为一世。一世,又叫一代,或朝代。

(2)因:因袭,沿用,继承。

(3)损益:减少和增加。

【译文】

子张问孔子:“今后十世的情况可以预先知道吗?”孔子回答说:“商朝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假若将来有继承周朝的,就是一百世以后的情况,也是可以预先知道的。”

【边读边悟】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已经距离孔子的时代,过去了两千多年,但中华民族一直是传承、沿袭古代的精神至今,可见,孔子的思想照古耀今,真可谓:古人未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当然,我们传承古人的东西,也应采取一种批判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要一味地接受,这样,才能更好地运用,真正地做到古为今用。

见义不为,无勇也

【原文】

子曰:“非其鬼(1)而祭之,谄(2)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注解】

(1)鬼:有两种解释:一是指鬼神,二是指死去的祖先。这里泛指鬼神。

(2)谄:音chǎn ,谄媚,阿谀,巴结,奉承。

【译文】

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的鬼神,你却去祭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这就是无勇。”

【边读边悟】

在本章里,孔子首先批判了“非其鬼而祭之,谄也。”的思想,接着又肯定了见义勇为的行为。其实这两种思想在我们今天依然存在,像现在很多人“崇洋媚外”,把外国的东西当作神圣的,以为通过它才能提高自己的修养,树立自己的信仰,殊不知,中华文化有五千年的历史,博大精深,只有努力学习自己的传统文化,才能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还有见义勇为,今天我们依然提倡,而且见义勇为的人也依然存在,这种行为今后我们还是应该大力提倡,努力发扬。

春秋期间,晋文公称霸的时候,秦穆公曾派杞子等率领秦兵替郑国守城,以防晋国入侵。晋文公死后,杞子密报秦穆公,他已做好里应外合的准备,等待秦国发兵偷袭郑国。秦穆公为与晋国争霸,就悄悄地派孟明视等三位将军率兵去攻打郑国。

秦郑两国相距一千多里,第二年春天秦军才进入滑国 (南面与郑国交界)国境,却遇到一个叫弦高的郑国使臣求见。其实弦高并不是郑国派来的使者,而是郑国的一个贩牛商人。他在赶牛去洛阳做买卖的途中,听一个刚从秦国来的朋友说起,秦国派军队去攻打郑国,去年12月出发,估计快要到这一带地方了。弦高听了,心里十分着急。他想郑国是自己的家乡,国君文公刚刚死去,大家都忙着办丧事,一定没有什么防备,我得赶快回去报告,但又一细想,时间来不及了。

他急中生智,一面派人抄小路回国报信,一面挑选了四张牛皮和十二头肥牛,亲自赶着,朝秦军来的方向迎了上去。

弦高见到秦国的将军孟明视说:“我们国君听说将军带兵经过这里,特意派我前来慰劳,先送上这四张牛皮和十二头肥牛做慰劳品,表示我们一点心意。”

孟明视不敢明言出军之意,只好支吾其辞,说:“贵国国君新丧,我们国君怕晋国乘机前来侵犯你们,叫我带兵前来援助。”

弦高说:“我们郑国夹在秦晋两个大国中间,为了自己的安全,日夜小心地防守着,要是谁来侵犯我们,不会让他得到什么好处,请将军放心。”弦高的一席话下来,让孟明视觉得郑国早有防范,就攻打滑国去了。秦将杞子也被已接到弦高警报的郑国新君郑穆公下了逐客令,连夜逃走了。

弦高,一个贩卖牲口的普通商人,在面临自己的国家即将遭到强敌进攻的情况下,不是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而避开敌人,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挺身而出勇敢地主动迎向敌人,设计骗开了敌人,把国家从危亡中挽救出来,这种见义勇为的精神和行为真是令人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