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第一篇(1 / 1)

《论语》中各篇一般都是以第一章的前二、三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学而》是《论语》的第一篇的篇名。《学而》一篇包括16章,内容涉及诸多方面。主要以论述学习和做人为主,也有少量论政。宋儒朱熹称此篇所记都是“务本”的内容,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原文】

子曰(1):“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6)乎?人不知(7),而不愠(8),不亦君子(9)乎?”

【注解】

(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学:孔子在这里所讲的“学”,主要是指学习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在周秦时代,“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在一定的时候”或者“在适当的时候”。但朱熹在《论语集注》一书中把“时”解释为“时常”。“习”,指演习礼、乐,复习诗、书。也含有温习、实习、练习的意思。

(4)说: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5)有朋:同在一位老师门下学习的叫朋,也就是志同道合的人。

(6)乐:与说有所区别。旧注说,悦在内心,乐则见于外。

(7)人不知:知,是了解的意思。人不知,是说别人不了解自己。

(8)愠:恼怒,怨恨。

(9)君子:《论语》书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了知识之后,能经常温习,不也是件愉快的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也是件高兴的事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不就是君子吗?”

【边读边悟】

本章提出以学习为乐事,做到人不知而不愠,一方面强调了复习对牢固掌握知识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同时也真实地流露出孔子积极向上、注意修养的人生态度。也正因此,李泽厚先生说:“世俗中有高远,平凡中见伟大,这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精神。”宋代著名学者朱熹对此章评价极高,说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

人生在世,能够每天都对世界有新的认识,新的发现,并且有所体悟,有所感动,这样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一种高层次的活法。

恪守孝道,仁之根本

【原文】

有子(1)曰:“其为人也孝弟(2),而好犯上者(3),鲜(4)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5)。君子务本(6),本立而道生(7)。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8)!”

【注解】

(1)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13岁。

(2)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孝、弟是孔子和儒家特别提倡的两个基本道德规范。

(3)犯上:犯,冒犯。上,指在上位的人。

(4)鲜:少的意思。

(5)未之有也:此为“未有之也”的倒装句型。古代汉语的句法有一条规律,否定句的宾语若为代词,一般置于动词之前。

(6)务本:务,专心、致力于。本,根本。

(7)道:在中国古代思想里,道有多种含义。此处的道,指孔子提倡的仁道,即以仁为核心的整个道德思想体系及其在实际生活的体现。简单讲,就是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

(8)为仁之本:仁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又是伦理道德准则。为仁之本,即以孝悌作为仁的根本。还有一种解释,认为古代的“仁”就是“人”字,为仁之本即做人的根本。

【译文】

有子说:“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而喜欢触犯上层统治者,这种人是很少见的。不喜欢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要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孝顺父母、敬爱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

【边读边悟】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道德修养,是全人类最基本、最自然的德行,是我们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各民族的共同道德观。在古代,人们把“孝悌”作为仁的根本,同时也是立国的根本、治天下的根本、为人的根本。孝悌与社会的安定有直接关系。孔子认为,在家中实行了孝弟,统治者内部就不会发生“犯上作乱”的事情;再把孝弟推广到劳动民众中去,民众也会绝对服从,而不会起来造反,这样就可以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定。自春秋战国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和文人,都继承主张“以孝治天下”,把道德教化作为实行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把老百姓禁锢在纲常名教、伦理道德的桎梏之中,对民众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也对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

巧言令色,为者当戒

【原文】

子曰:“巧言令色(1),鲜(2)仁矣。”

【注解】

(1)巧言令色:朱熹注曰:“好其言,善其色,致饰于外,务以说人。”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2)鲜:少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伪善的面貌,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边读边悟】

仁是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从今天的观点来看,我们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

一般来说,善于伪装的人,必然会在言辞和神态上下一番功夫,必然会把见不得人的意图掩藏在巧言令色之下,对人造成麻痹,使人疏于防范。所以,面对别人的巧言令色,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常省自身,完善自我

【原文】

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

【注解】

(1)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据说《孝经》就是他撰写的。

(2)三省:检查、察看。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4)信:要求人们按照礼的规定相互守信,以调整人们之间的关系。

(5)传不习: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为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心相待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用心复习了呢?”

【边读边悟】

《论语》中多次谈到自省的问题,要求孔门弟子自觉地反省自己,进行自我批评,加强个人思想修养和道德修养,改正个人言行举止上的各种错误。这种自省的道德修养方式在今天仍有值得借鉴的地方,因为它特别强调进行修养的自觉性。

一个人是否具备自我反省能力,是衡量其素质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只有具备了不断自我反省的能力,才能不断提高,才能逐渐走向完美。一个人只有具备了自我反省能力,才能在与人交往时,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

恪守信用,诚实无欺

【原文】

子曰:“道(1)千乘之国(2),敬事(3)而言,节用而爱人(4),使民以时(5)。”

【注解】

(1)道:作动词用。这里是治理的意思。

(2)千乘之国:乘,音shèng,意为辆。这里指古代军队的基层单位。每乘拥有四匹马拉的兵车一辆,车上甲士3人,车下步卒72人,后勤人员25人,共计100人。千乘之国,指拥有1000辆战车的国家,即诸侯国。春秋时代,战争频繁,所以国家的强弱都用车辆的数目来计算。在孔子时代,千乘之国已经不是大国。

(3)敬事:敬字一般用于表示个人的态度,尤其是对待所从事的事务要谨慎专一、兢兢业业。

(4)爱人:古代“人”的含义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别。广义的“人”,指一切人群;狭义的“人”,仅指士大夫以上各个阶层的人。此处的“人”与“民”相对而言,可见其用法为狭义。

(5)使民以时:时,指农时。古代百姓以农业为主,这是说要役使百姓按照农时耕作与收获。

【译文】

孔子说:“治理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就要严谨,认真负责地办理国家大事,恪守信用,诚实无欺,节约财政开支,爱护官吏部下,役使百姓要不误农时。”

【边读边悟】

这一章用于现代,主要是说:任何成功的管理者,都必须依赖于对手下的人和物的合理支配。因此,管理者应该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有敬业精神,并且要讲究信义;要节省财物,不追求虚华奢侈浪费;要爱护自己的下属,支配下属的时候,要讲究时节,不可漫无节制,不顾时候。这是一种高明的做人做事之法。因为它既对自己有好处,又能惠及他人,而这种惠,又能返达自己。

谨言慎行,尊师重道

【原文】

子曰:“弟子(1)入(2)则孝,出(3)则弟,谨(4)而信,汎(5)爱众,而亲仁(6),行有余力(7),则以学文(8)。”

【注解】

(1)弟子:一般有两种意义:一是年纪较小为人弟和为人子的人;二是指学生。这里是用一种意义上的“弟子”。

(2)入:古代时父子分别住在不同的居处,学习则在外舍。《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入是入父宫,指进到父亲住处,或说在家。

(3)出:与“入”相对而言,指外出拜师学习。出则弟,是说要用弟道对待师长,也可泛指年长于自己的人。

(4)谨:寡言少语称之为谨。

(5)汎:同“泛”,广泛的意思。

(6)仁:仁即仁人,有仁德之人。

(7)行有余力:指有闲暇时间。

(8)文:古代文献。主要有诗、书、礼、乐等文化知识。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在父母跟前,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就要尊敬兄长,要谨慎,寡言少语,要诚实可信,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做了之后,如果还有余力的话,就可以再去学习文献知识。”

【边读边悟】

孔子办教育,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而文化学习只是第二位的。事实上,历史上的任何阶级,无论奴隶主阶级、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教育都是为其政治服务的,尤其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行和政治表现,把“德”排在“识”的前面,这是阶级的需要。他们就是要培养适应本阶级要求的各方面人才。

现在,随着独身子女时代的到来,再加上父母的溺爱,中国的独身子女越来越不尊重父母了。因此,培养一个人敬重师长,讲诚信,追求道德完善,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我们能从小就教给孩子懂文明讲礼貌,有爱心,又善于学习,那我们的国家该多好啊!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原文】

子夏(1)曰:“贤贤(2)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4);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注解】

(1)子夏:姓卜,名商,字子夏,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44岁。

(2)贤贤:第一个“贤”字作动词用,尊重的意思。贤贤即尊重贤者。

(3)易:有两种解释;一是改变的意思,此句即为尊重贤者而改变好色之心;二是轻视的意思,即看重贤德而轻视女色。

(4)致其身:致,意为“献纳”、“尽力”。这是说把生命奉献给君主。

【译文】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见到贤德的人,发自内心的尊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有献身精神;对待朋友,能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我也会觉得他是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

【边读边悟】

子夏认为,一个人有没有学问,他的学问的好坏,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孝”、“忠”、“信”等传统伦理道德。只要做到了这几点,即使他说自己没有学习过,但他已经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了。这种思想在两千五百年前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在经济发达的现代社会,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想要有所成就的人,就要时常以这几种标准来提醒自己、要求自己,以便使自己进步、成长。

知错就改,善莫大焉

【原文】

子曰:“君子不重(1)则不威,学则不固(2)。主忠信(3)。无(4)友不如己者(5);过(6)则勿惮(7)改。”

【注解】

(1)重:庄重、自持、自重。

(2)固:有两种解释,一是牢靠、巩固。二是固执、闭塞不通。

(3)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4)无:没有、不。

(5)不如己:不如自己。

(6)过:过错、过失。

(7)惮:音dàn,害怕、畏惧。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举止不庄重就没有威严;态度不认真,即使学习也可以掌握的不牢固;做人,要讲求忠信、守信用,不与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边读边悟】

古人有云:“知过能改,善莫大焉。”世界上没有不犯错误的人,重要的是对待错误的态度。发现错误,及时从错误中汲取教训,然后才能在错误中进步;明知犯了错误而不改,那就是错上加错,就是在不断地犯错误。因此,我们要把孔子的“过则勿惮改”作为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这样才能不断地进步,不断地迈向成功。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原文】

曾子曰:“慎终(1)追远(2),民德归厚矣。”

【注解】

(1)慎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

(2)追远:远指祖先。

【译文】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虔诚地追念久远的祖先,这样老百姓就会日趋忠厚老实了。”

【边读边悟】

孔子并不相信鬼神的存在,但他却非常重视丧祭之礼。在孔子的观念中,祭祀不单是祭祀亡灵,而是把祭祀之礼看作一个人孝道的继续和表现,通过祭祀之礼,可以寄托和培养个人对父母和先祖尽孝的情感。因此,一个不能对父母尽孝的人,他是不可能为国尽忠的。所以孝是忠的基础,忠是孝的延伸和外化。只要做到忠与孝,那么,社会与家庭就可以得到安定。

温良谦恭,团结和善

【原文】

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5)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注解】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陈国人,孔子的弟子,小孔子40岁。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31岁。

(3)夫子:这是古代的一种敬称,凡是做过大夫的人都可以取得这一称谓。孔子曾担任过鲁国的司寇,位同大夫,所以孔子的学生们尊称他为“夫子”。后来,沿袭称呼老师为夫子。

(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5)抑:表示选择的文言连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还是”、“或是”。

(6)温、良、恭、俭、让: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

(7)其诸:语气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大概”、“或者”。

【译文】

子禽问子贡说:“老师每到了一个国家,总是能了解到这个国家的政事。这是他自己求来的,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是凭着自己的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高尚品质换来的。他求得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相同吧?”

【边读边悟】

孔子的温良谦恭的品格同样也是我们现代人为人处世的工具,它能让你赢得他人的信赖,为你的办事之路一路绿灯。当然,我们也看到社会上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好胜,争取名声;夸功,争取名利;争不到便怨恨别人,把社会风气搞得乌烟瘴气。因此,如果每个人都锻炼自己温良谦恭的品格,那么整个社会将是团结、亲睦、向善的。

用孝道观其志

【原文】

子曰:“父在,观其(1)志;父没,观其行(2);三年(3)无改于父之道(4),可谓孝矣。”

【注解】

(1)其:代词,指儿子,不是指父亲。

(2)行:音xìng,指行为举止等。

(3)三年:泛指多年。

(4)道:这里表示“积极合理的内容”的意思。

【译文】

孔子说;“看一个人,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在父亲去世多年后,他对他父亲所坚持的合理部分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

【边读边悟】

鲁迅在《坟·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曾经说过:“只要思想未遭锢蔽的人,谁也喜欢子女比自己更强,更健康,更聪明高尚,更幸福;就是超越了自己,超越了过去。超越便须改变,所以子孙对于祖先的事,应该改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当然是曲说,是退婴的病根。”

在本章中孔子说一个人当父亲死后,三年内都不能改变他父亲所制定的那一套规矩,这就是尽孝了。其实,这样的孝,片面强调了儿子对父亲的依从。其实,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思想观念、言行举止都不能总停留在过去的水平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代超过前代,这是历史的必然。

礼之根本,在于和谐

【原文】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注解】

(1)礼:指社会道德伦理规范和生活准则,是社会上人与人之间贵贱、长幼、尊卑的一种秩序。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贤明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主语代词,这个。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贤王的治国方法,可贵之处就在于此。但不论大事小事都依照这个方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因为为只知道为和谐而和谐,不用礼来调节和约束,那也是不可行的。”

【边读边悟】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的《论语疏证》中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因此,提出“和为贵”,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在今天,“和为贵”也是我们一直所提倡的,它不仅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团结,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

【原文】

有子曰:“信近(1)于义(2),言可复(3)也;恭近于礼,远(4)耻辱也;因(5)不失其亲,亦可宗(6)也。”

【注解】

(1)近:接近、符合的意思。

(2)义:是指思想和行为符合一定的标准。

(3)复:实践的意思。

(4)远:动词,使动用法,使之远离、避免、避开的意思。

(5)因:依靠、凭藉。

(6)宗:尊重、崇尚、推崇。

【译文】

有子说:“讲信用要符合于义,这样才能实行;恭敬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能做到这些,也就值得推崇了。”

【边读边悟】

这一章反映了儒家虽然非常重视诚信,但更重视诚信行为的正义性。换句话说,就是诚信是建立在正义和正当的事情上,而对于不正当、违法犯罪行为,则就没有必要去遵守承诺。这一点,对于我们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君子好学,忌图享乐

【原文】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1)有道(2)而正(3)焉,可谓好学也已。”

【注解】

(1)就:靠近、看齐。

(2)有道:指有道德修养、有学问的人。

(3)正:匡正、改正。

【译文】

孔子说:“君子,饮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安逸,做事敏捷,说话谨慎,到有道德的人那里学习而去匡正自己的缺点,这样就可以算得上是好学的人了。”

【边读边悟】

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住,在做事方面应当勤劳敏捷,谨慎小心,而且能经常检讨自己,请有道德的人对自己的言行加以匡正。因为,一个人活在世上,不是为了享受饱暖安逸,而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崇高目标。因此,我们应该克制追求物质享受的欲望,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样,才能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倾注到自己的追求上,才能不断进步。

贫而无谄,富而无骄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3),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子曰:“赐(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

【注解】

(1)谄:音chǎn,意为巴结、奉承。

(2)何如:怎么样。

(3)贫而乐:一本作“贫而乐道”。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此二句见《诗经·卫风·淇澳》。有两种解释:一说切磋琢磨分别指对骨、象牙、玉、石四种不同材料的加工,否则不能成器;一说加工象牙和骨,切了还要磋,加工玉石,琢了还要磨,有精益求精之意。

(5)赐:子贡名,孔子对学生都称其名。

(6)告诸往而知来者:诸,同“之”;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译文】

子贡说:“贫穷而能不去谄媚、奉承,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怎么样?”孔子说:“可以了,但是还比不上贫穷却乐于道,富裕却又崇尚好礼的人。”子贡说:“《诗经》上说,‘君子的自我修养就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不断地切磋、琢磨’,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孔子说:“子贡呀,现在可以和你讨论《诗经》了,你已经能举一反三了,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

【边读边悟】

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社会上无论贫或富都能做到各安其位,便可以保持社会的安定了。因此,孔子希望他的弟子都能够达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这样的理想境界。当然,一个人能做到“贫贱不能移 ,富贵不能**”是非常可贵的,因为人要不为物欲所动,才能不作物欲的奴隶。

了解自己,处世之道

【原文】

子曰:“不患(1)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注解】

(1)患:忧虑、怕。

【译文】

孔子说:“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

【边读边悟】

这段话是孔子所传授给我们的为人处世之道。生活中有很多人,总是担心自己的才华不为人所知,甚至怨恨没有慧眼识己的伯乐,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别人不了解我们可以,但我们一定要了解别人,这样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