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见他如此,也不道破心事,两人话题转到其他方面。待安顿好孙明伦后,胡雪岩去后院见自己的太太。
一见面,胡太太便责怪丈夫交友不慎,引来不规不矩的客人。胡雪岩并不理会胡太太的唠叨,心里盘算着,眼下最要紧的是陪孙明伦玩得高兴,拖延时日,瞅准空子提亲。了结这桩大事后,孙老板那笔百万两银子的买卖便非他莫属了。
一连几日,孙明伦在胡雪岩陪同下,游西湖山水,漫步白堤,到葛岭探访仙人葛洪的遗迹,去西湖凭吊南齐名妓苏小小墓。流连青楼妓馆,夜夜乐而忘返,丝毫没有启程回去的念头。胡雪岩看到眼里,喜在心头,更加大献殷勤,竭力讨他欢心。
有一天,孙、胡二人在“醉春院”盘桓了半天,尽兴而出,孙明伦执意要请胡雪岩到“味腴楼”小酌一杯,以致谢意。胡雪岩拗不过他,一同去楼上,捡了临西湖边一处座位,凭窗远眺,只见湖光潋滟、远山含黛,景色宜人。孙明伦感慨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此话不假,照我说来,杭州城比天堂还强十分呢。”.
胡雪岩故意道:“明伦兄尚有大生意要做,肩负重任,怎能沉迷山水中,不思北归呢?”
孙明伦叹道:“我何尝不想启程北去,只是此地有一绝色佳人,我还无缘相
识,故而不甘心就此离去。”
胡雪岩问:“究竟哪家姑娘引得明伦兄痴迷神往,不妨告诉小弟,愿为兄长奔走效劳,定然如愿以偿。”
孙明伦支支吾吾,不肯明说。胡雪岩心里已明白几分,不便道明,出计道:“杭州姑娘看重面子,明伦兄看上谁家娇娃,可到西门麻蓬桥下求做媒的李大妈,让她替你筹划,明媒正娶,做个杭州女婿。李大妈生了一张能把死人说活的利嘴,专替官宦富豪人家拉纤做媒,杭州人家的女儿,谁的生辰八字,谁家待闺未嫁,全在她心中一本账,明伦兄多给些银子,准能成事。”
一番指点,孙明伦喏喏点头称是。酒到残席,孙明伦坐不住了,口称有事,先告辞而去。胡雪岩看他雇了轿子,径直向麻蓬桥而去,忍不住笑出声来。
果然不到两个时辰,李大妈便踏进胡宅门槛,提起亲事,胡太太犹犹豫豫,不肯贸然应允。李大妈命人送上聘礼,计有金元宝80锭,绸缎l00匹,上好花雕10坛,果然豪商气派,出手极其大方。胡太太一见,只好不再多话。
一切都在胡雪岩意料之中,彼此商定了迎娶事宜,鉴于孙明伦行商在外,单身一人,故免去一些繁礼缛节,一切从简。
孙明伦特意在杭州购下一处大宅院,作为新房之用,日后又可当做他在杭州的行馆。新婚之夜,孙明伦洞房拥娇,胡雪岩之言果然不假。
待三日之后,胡雪岩瞅个闲暇,把孙明伦请到书房。此时两人已是翁婿身份,不再称兄道弟。孙明伦恭敬道:“岳丈大人有何见教?”
胡雪岩直截了当地问:“你多日不归,那笔大生意现在怎么样了?”孙明伦摇摇头:“原本谈妥十日之内付现银,时间早已过去,生意自然告吹。”
胡雪岩道:“以我们翁婿之交,不如我做这笔生意吧。”
孙明伦道:“这样最好,岳丈有意到北方发展,小婿愿鼎力相助。”
不出几年,阜康钱庄大举向京、津进发,在北方设立了若干分号。阜康的银票开始在京城官宦名流圈中流行,从而跻身于中国一流钱庄之列。
借刀吓人,再留人以成人之美
胡雪岩在与米行谭柏年的较量中,就是采用了这种办法,不仅为钱庄挽回了损失,而且得到了谭柏年这个不可多得的经营人才。
许多人认为成大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就习惯于支出架子准备进行持久的拉锯战。对此,胡雪岩主张以出其不意的方法,给对手一个措手不及。这一策略的要点包括,在给人以一贯按常规出牌的印象后改变态度,来个突然袭击,使对手在毫无准备之时束手无策,不知所以。但又不能借刀杀人,那样做得太绝,损人不利己,不如借刀吓人,再高喊刀下留人,将人才据为己有。
胡雪岩在与米行谭柏年的较量中,就是采用了这种办法,不仅为钱庄挽回了损失,而且得到了谭柏年这个不可多得的经营人才。
在米行中,谭柏年不是老板,胜似老板,真正的老板石三官,远在苏州乡下,是个纨绔。父亲死后遗下一大笔财产,又继承了年代颇久的一家老米行。石三官喜欢斗鸡走马玩蟋蟀,疏于生意买卖,便把米行一切事务交给舅舅谭柏年,委托他全权处理一切,连账本也不过目,每年只需对方按时交付赚来的银子,便不过问。
谭柏年干米行生意,屈指算来已三十余载,精通业务自不必说,做米生意的各种奥秘亦了如指掌。
论谭柏年的资历和才干,本可以开一家米行,做真正的老板,但命运偏偏与他作对,家道本届小康,一场突如其来的火灾,使房屋财产付之一炬,沦落到给人帮工的地步,慢慢爬到米行档手,所靠的几位老板相继破产,谭柏年惶惶如丧家之犬,不断寻找新的避难地。幸而上苍有眼,外甥石三官聘用他做“隆昌”档手,无比信任。谭柏年蛰伏多年的念头又萌动起来。尽管在隆昌,大小事情他说了算,但每当辛辛苦苦赚来的银子必得如数交给石三官时,他心里就发痛。外甥待他不薄,年俸可观,外加不少红利,但终究不是自己的米行。谭柏年打起“小九九”。要做老板,得靠自己的手段,账目上做手脚,略施小计,石三官看不出来,这里头揩的油,抵得上两三个档手的折薪。但雕虫小技,难成大器,真正大把捞进的机会在于存米销出的方式之中。
谭柏年一直在寻找这种机会。
正好,机会就来了。某日,山东米商潘家祥抵达上海,谭柏年闻讯前去码头相迎。他俩是老相识,言谈之间,谭柏年得知对方有意要在上海收购大批谷米,运往北方。此前,潘家祥见到《申报》刊登快讯,知道齐鲁适遇大旱,庄陈歉收,急需赈米救灾。两相印证,潘家祥肯定要做一笔大生意。上海米行林立,各家竞争激烈,这块肥肉到底落人谁家之口,尚难料定。谭柏年决意拼力一争,做成这笔生意。
凭经验,谭柏年知道潘家祥本钱雄厚,不屑于做零碎买卖。能看得上眼的大米行,在上海不过三五家。谭柏年把几家米行加以排列,估量实力,隆昌属前三名,可以力争。谭柏年同样喜欢做大买卖,报损率高,回扣可观,一笔生意下来,除了应付石三官,自己还能落下一笔银子。
谭柏年与潘家祥一见面,两人寒暄一阵,便转入正题。
谭柏年告诉潘家祥,隆昌米行存米充裕,质量上乘,只要价格合适,完全可以独家供给,满足对方需求。潘家祥颔首表示赞同,他与谭柏年已打过几次交道,知道对方所言不虚,可以作为合作伙伴。末了,谭柏年提出可否草签协约,确定具体价码,并且希望能沿袭去年旧例成交。潘家祥却没有过去那样爽快,他眯着双眼,沉吟不答,挪挪身子,靠近谭柏年,做出亲密状,道:
“柏年兄,贵行的实力,我当然清楚,亦愿成交,只是货比三家,今年米价下跌,已有人愿以每石少5钱银子的价码,大量抛售新米,柏年兄似已迟了一步,实在抱歉得很。”
而这个人正是胡雪岩,这多少有点令谭柏年吃惊。他万没料到胡雪岩会在上海米行中抢生意,所以事先排定的上海各家米行名单中,根本就没有想到过胡雪岩。这真是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令谭柏年的如意算盘落了空。按他的筹算,隆昌米行的存米全部出手,他至少可得2万银子的外快,而今却打了水漂儿,怎不叫谭柏年椎心般刺痛。
谭柏年怀恨在心,故向潘家祥进谗言,说胡雪岩之所以敢如此低价抛售,多半售出的是陈米。潘家祥也听信了谭柏年的话,单方面与胡雪岩毁了约。
胡雪岩得知潘家祥毁约的消息后,他不因为对方愿付一笔罚金而高兴,反而陷入莫名的烦恼之中。但此事滋事体大,他很快振作起来,思考应对方案。
胡雪岩很快了解到是谭柏年在从中作梗。其实他对谭柏年并不陌生。有一年,浙江谷米歉收,朝廷严令浙江海运局限期运送谷米,以解北方燃眉之急。
紧迫之际,胡雪岩曾向“隆昌”购买一批谷米运送北方,彼此有了交往。此刻,胡雪岩努力回忆同谭柏年的交往,试图从中寻找可资利用的蛛丝马迹。
胡雪岩搜索枯肠,细细回想那笔交易的每一个情节。如果换成其他人,早已把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忘得一干二净。但胡雪岩毕竟是胡雪岩,他记忆力惊人,忽然记起一个情节:当时同谭柏年讨价还价时,谭柏年并不在意谷米的价码,只是要求按一厘二的回扣,把钱存到“裕和”钱庄户头上。胡雪岩敏感地觉察到这笔钱存得蹊跷,若是替主人赚的钱,必然随大笔米款同存入一个户头。分开来的目的,说明谭柏年私吞这笔回提银,而石三官毫无察觉。生意场上,档手欺骗东家,“账房吃饱、老板跌倒”,这现象比比皆是,胡雪岩见惯不惊。以此观之,谭柏年单是从售米私吞的回扣,当不是少数。可以推测,此次潘家祥毁约与隆昌成交,谭柏年必然竭尽诋毁诽谤之能事,而为一大笔回扣力争,似获得成功。
胡雪岩有些兴奋,他自知抓住对方的狐狸尾巴,只需用力拖拽出洞,使其真面目大白于天下,则可战而胜之,挽回败局。
后来,胡雪岩利用与“裕和”钱庄档手谷真豪的关系,轻松获得了谭柏年私吞回扣的证据。
胡雪岩下一步要做的,当然就是不露声色地让隆昌真正的老板石三官知道这件事。事情果如胡雪岩所料。石三官知道后愤慨不已,仿佛聪明了许多,他决意立刻启程到上海,开除了谭柏年,自己掌管隆昌米行。
除掉谭柏年,并不是胡雪岩的本意。无论谭柏年上天堂还是下地狱,同胡雪岩的荷包毫无关系。相反,他得设法利用谭柏年的经营才干,为自己挽回损失。
所以当他得知石三官打算启程到上海时,义利相诱,决定自己人股隆昌米行,股本占三成,代行老板之职。
后来,当石三官和胡雪岩一起站在谭柏年面前时,谭柏年竟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及至石三官宣布胡雪岩人股隆昌,负责米行事务,谭柏年犹如五雷轰顶,差点昏过去。生意上的对头顷刻竞成上司,事情来得如此突然,谭柏年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
幸而胡雪岩立刻宣布,米行一切依旧不变,各司其职,只因人股需要盘点查账,亦在情理当中。
第二天,胡雪岩叫谭柏年到内室谈话,客套话也未多说,只告诉他“裕
和”那档子事自己早已知道,并把谷真豪开列的内容一五一十地报给他听。这下可真要了他的命,谭柏年急得嘴唇直打哆嗦,语无伦次:“你怎么,知道的?”
“要是报了官,你一文也取不出来,还要依律治罪。”
谭柏年宛如受了重重一击,双膝一软,跪了下来,求道:胡先生饶了小人。”
“我做事宽宏大量,不会把你逼上绝路,”胡雪岩扶他起来,“只要你照我吩咐,办事漂亮,非但既往不咎,裕和里的私款,分文不少属于你,档手照样做,啥事也不会发生。”
谭柏年完全折服,感激道:“胡先生叫我做的事,拼了老命也要办到。”
“不消拼命,举手之劳而已。”胡雪岩告诉他,虽然人股隆昌,但海运局和米行到底是两家,那笔生意,解铃还需系铃人,劳烦他去告知潘家祥,隆昌打算毁约,请他信守前约,和胡雪岩成交。
至此,谭柏年才明白胡雪岩的真正用意,暗暗佩服他的老成练达,自己决不是他的对手。若依了他,隆昌算彻底栽了,不单付出一笔违约金,而且存米无处销售,石三官要关门大吉。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自己这个档手还做得成吗?
胡雪岩看出他的顾虑,许诺道:“事成之后,你到海运局做事,强过替石三官卖命,说话算数,绝不食言!”
谭柏年无路可走,只好打定主意,死心塌地替胡雪岩效力。
借人之长,补己之短
身处商海的生意人,每一个人都好像葡萄藤上的一根权枝,其生命完全依赖在主藤上。什么时候它脱离主枝,什么时候就要萎缩枯干。做生意的成本,同样要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他人鼎力相助和鼓励,在心灵上也需要这种帮助。究竟怎样才能得到这种相助和鼓励呢?一个字,“借”。只有“借”才能得到他人的鼎力相助。
现代许多赫赫有名的大企业之中,赤手空拳闯天下而成为大老板的人并不在少数。角荣建设公司董事长角荣便是其中之一。在发迹之前,他长期在专心思考“没有资金赚大钱”的生意,费了好长一段时间才想出一套“预约销售”的方法。
这项办法其实很简单,譬如,有人要卖某处山坡的地上物时,他就前去找买主,一找到,他就跟买主楼洽。不妨来看看他的办法:“那座山上的木料价值有100万元以上,主人现在有意以80万脱手,请你把它买下来,两个月内保证赚一成。超出一成利润时,超出部分由我所得,如果赚不到一成时,我町以赔你一成的利润。
这样角荣就让有钱的朋友给他做连带保证。如果买方把它买下来,买好了之后,角荣就代买主销售,如此他往往以买价2倍左右的价格脱手。对买主来说,2个月就有一成的利润,而一成利润比一年的银行利息要多得多,而且有保证,安全可靠,因此找买主并不困难。这项预约促销的方法,虽然需要有一点社会信用才能办得到,但如果你有信用,有人能替你保证,你只要有诚意和勤于跑腿,这项事业就可以日益壮大。
在百业都需大本钱经营的现代,角荣做这项不要资金的生意确有一套,并且颇有所获。他本来一无所有,经过10年的努力,就是靠着这种高超的“借术”,赚取了10亿日元。
在委内瑞拉的石油和航运业中,有一位知名度非常高的企业家,名叫拉菲尔·图德拉。他原来几乎是一个身无分文的穷光蛋,但经过约20年时间,他已成为一个拥有lo亿美元以上资产的大富豪。他的成功集中表现在巧借力量,善于运筹。
60年代中期,图德拉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获悉阿根廷打算从国际市场上采购价值2000万美元的丁烷气。当时图德拉是位小商人,他知道这是一宗大买卖,便决定前往阿根廷去亲自考察,看看此信息确实否。他到那里一打听,果然有此事。于是他心里就盘算怎样才能争取到这笔大生意。
图德拉当时主要从事玻璃制造业,从未接触过石油业,可说对该行业没有半点经验。他经过多方面调查后,发现这宗生意己有两位非常强大的竞争者,一是英国石油公司,一是美国壳牌石油公司。这两个公司财大势盛,并且有丰富的石油经营经验。他想,不论凭经验还是靠实力都绝对没法与对手竞争,如果从正面与这两大竞争对手较量,无异是“以卵击石”。于是,他决定采用侧面进攻,巧借他人力量的战术参与这桩2000万美元买卖的角逐。
图德拉再次对阿银廷市场作深入的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这里的牛肉过剩,急于寻找出路。他反复思考,认为可以在这个问题上大作文章,如果自己能帮阿根廷推销过剩的牛肉,这就可制造出阿根廷购买自己丁烷气的条件。有了这个条件,竞争力量就会胜过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石油公司了。
于是,图德拉对阿根廷政府说:“如果你们向我购买2000万美元的丁烷气,我便向你们订购2000万美元的牛肉。”阿根延政府觉得图德拉的条件优于其他竞争者,能解决自己燃眉之急的问题,便决定把采购丁烷气的投标机会给了他,使他一下有了强大的进攻力量。
图德拉在作多方位的调查和推销工作时,发现西班牙当时有一家大船厂,这家工厂制造能力很强,而正好缺少订单,工厂处于半停工状态,这引起西班牙政府的严重关注。图德拉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决定前往该国的有关政府部门寻找商机,他表示:“假如你们向我买2000万美元的牛肉,我便向你们的船厂订制一条价值2000万美元的超圾油轮。”这一条件对于西班牙政府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因为反正它平时也需要进口牛肉。从谁那进都是进,何不从图德拉这进呢,何况还有一张2000万美元的大订单!于是,他们立即拍板,并通过西班牙驻阿根廷大使馆与阿根廷联络,告诉阿根廷将图德拉所订购的2000万美元的牛肉直接运往西班牙。
事实上,就在图德拉向西班牙推销牛肉的同时,他正在到处物色购船的客户。最后他找到美国的太阳石油公司洽谈。他对这家公司的老扳说:“如果你们肯出2000万美元来租用我一条超圾油轮的话,我就向你们购买2000万美元的丁烷气。”太阳石油公司认为,反正自己也要租用油轮,现在他能买自己的产品,这条件对自己很有利,所以便欣然接受了图德拉的建议。
就这样,图德拉巧妙运用“借术”,把这宗一环扣一环的“连环套”买卖终于实现了。当然,图德拉所做成的生意不是2000万美元,而是6000万美元。他在这桩巨额的交易中,分文资本不出,从中获取了350万美元的利润。这样靠“借”做成的大生意,在商业史上是罕见的,这是图德拉旗开得胜的战绩。从此以后,他继续施展高超的“借术”,连连获得成功,很快即加入到世界巨富的行列。
虽然说“借术”对于做生意非常重要,但是,再高明的“借术”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欲使“借术”大显奇效,需要具备两个条件:其一,欲“借”之生意人,有纵横捭阖的能力。从图德拉的经营手法不难看出,这是一个十分灵活而又严谨的连环经营活动。如果经营者没有广阔的视野、灵通的信息和不辞劳苦的精神,要想实现如此复杂的运作过程几乎是不可能的。其二,有适合行“借”的对象。如果图德拉没有选好讲信誉、有实力的买卖双方,任何一个小环节出问题,都有可能导致全线崩溃,其后果肯定是不堪设想的。
借财融资,站稳脚跟
胡雪岩就是以超出常人的思维和运作方式,筹措出急需的大量资金,做成大生意。所以他最终成功了。
一个人筹措资金的能力大小,往往决定了他的生意成功与否,以及他在商业中成就的大小。胡雪岩之所以是一个大商人,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的融资能力。任何一个商人都知道,企业创立之初,要想站稳脚跟,必须要有大量的资金作为后盾。没有资金,生意场中必将寸步难行;天大的本事,再好的机会,都将会使你无功而返。胡雪岩就是以超出常人的思维和运作方式,筹措出急需的大量资金,做成大生意。所以他最终成功了。
在湖州的生丝生意顺利交割之后,胡雪岩又将眼光投向药店、典当两个崭新的生意。此时的胡雪岩并没有财大气粗,甚至还举债度日。湖州的生丝生意虽然赚了18万两,但是该分的分了之后,留给胡雪岩的不是利润,而是l万多两的亏空。
在这种情况下,他却又要上两个大“项目”,让人根本无法理解。就连十分佩服他的尤五、古应春也提出自己的疑问,认为胡雪岩现有的钱庄、生丝就是两桩急需大本钱的生意,根本没有资金去开药店、典当。
在胡雪岩眼里,资金问题向来不是一个问题,他脑子一转,便转到了为药店筹集资本的两个主意:
第一个主意:将手伸向官老爷。
杭州城里不乏一些为官不廉、中饱私囊已经被“喂”得脑满肠肥的官儿们,在他们身上,必定有自己所需要的资金。胡雪岩计划着一回到杭州,就先做通杭州抚台黄宗汉的思想工作。在这兵荒马乱、人员伤残较多,疾病流行之际,开药店本来就是一项极稳妥的生意,又有济世活人的好名声。胡雪岩断定黄宗汉等人一定会贪慕济世活人的虚名,从他极饱的宦囊中拿出一笔钱来为药店作股本,黄宗汉的工作做通了,另外再找有钱的官儿们来凑数,也就容易多了。果然不出胡雪岩所料,第一步大获成功,黄宗汉十分爽快地投资入股。
第二个主意:让官府出钱来为自己开药店。
这一点看起来有点难,其实对于胡雪岩来说,也不是很难。
胡雪岩收服了中医刘不才,刘不才“诸葛行军散”的家传秘方,配料与众不同。其效如神,专治当时军队中的流行病。胡雪岩计划着做通专管军队后勤保障的“粮台”的思想工作。先采取只收成本的方式给军营送“诸葛行军散”,或者有社会豪绅捐饷的,也可以让他们以“诸葛行军散”代捐,指明数量多少,折合银子多少。只要军营的兵将们一经使用,效果证明这药很好,就可以和粮台进行协商,争取承接为粮台供药的业务。粮台负责部队总后勤工作,头疼的就是一仗下来料理伤亡,胡雪岩的药店可以把药卖给他们,很便宜,还可以欠账让粮台本人公事上好交代。
双方建立了信任关系,而既然部队可以欠账,药店也就可以预支。除“诸葛行军散”之外,药店事先准备一些能够一服见效、与众不同的好方子,譬如刀伤药、避瘟丹之类,让各路部队中管后勤的粮台来订购,领下订购药品的银两,正好就可以用来发展药店生意。这一步一走通,药店就可以利用军队的订货款做资金,滚雪球般地发展起来,药店的本钱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在胡雪岩的“两头借”的融资下,药店和典当店很快站稳了脚跟,并且迅速发展。
要想开辟新的项目,就不得不涉及融资的问题,即如何将别人手里的钱拿来为自己所用,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利润?这种事情,对于很多企业主来说,难于上青天;而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却易如反掌。所以,前者的企业在发展之时总是遭遇瓶颈,而后者则能轻易地上马各种各样的新项目,迅速站稳脚跟,并且获得迅速发展。毫无疑问,胡雪岩属于后者,那么胡雪岩凭什么能借资成功?纵观他的行为,有两点:
一、胡雪岩是个心理大师,他不仅通晓别人心里所想,而且善于利用别人所想为自己所用
试想一下,胡雪岩为什么敢像官老爷伸手要资金?因为他懂得这些官老爷的心思:在这兵荒马乱、人员伤残较多,疾病流行之际,开药店本来就是一项极稳妥的生意,又有济世活人的好名声。胡雪岩断定黄宗汉等人一定会贪慕济世活人的虚名,从他极饱的宦囊中拿出一笔钱来为药店作股本。事情果然不出胡雪岩所料,这些官老爷“乖乖”地出了资金。
在商场之上,很多企业主都在为如何让别人出资而绞尽脑汁,其实借资并不是盲目的。要想借资成功,首先就要对借资人进行分析,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需要什么,他最想获得什么,最为关键的是他能不能拿出足够的资金,值不值得自己去借资……正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你对对方一点都不了解,对方凭什么将资金借给你呢?
二、胡雪岩善于分析并利用形势
胡雪岩所处的是什么样的环境?内忧外患、战争频繁,一些城市甚至民不聊生、瘟疫横行,军中流行病肆虐……这样的形势对于胡雪岩来说有什么好处?这正如胡雪岩自己所说的:药店就可以利用军队的订货款做资金,滚雪球般地发展起来,药店的本钱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事实上,胡雪岩也是这么做的,并且取得了成功。
借助洪帮,打击洋商
胡雪岩贸然开设丝行,触犯了顺生堂的利益。现在事情明白了,胡雪岩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收服洪帮,为自己所用。
湖州“顺生堂”是“洪帮”在湖州的一个分支,是当地一个非常有名的地下团体。胡雪岩明白,自己要想在湖州做好生丝生意,就不能不考虑到“洪帮”的利益。于是胡雪岩采用了一贯的作风,利用自己的真诚将洪帮纳入自己的势力之内。从此,胡雪岩的势力如虎添翼,开始迅猛发展。
在送王有龄到湖州上任知府的时候,胡雪岩发现湖州境内桑树很多,凭着商业的敏感性,胡雪岩认定要是在湖州做一些生丝生意应该挺赚钱。再说,王有龄赴任湖州,自大一方,令行禁止,谁敢不从?称得上是做丝生意的强大靠山。
想到就做。当夜,胡雪岩同王有龄在舱里促膝长谈,提出自己的设想。王有龄不懂经营生意,但会用人,他相信胡雪岩具有经济天赋,只要放手去干,必会大发利市。自然言听计从,支持他在湖州开办丝行。
当王有龄在湖州府衙大堂坐定时,胡雪岩的丝行也在湖州城开张了。他原以为凭借知府大人的权势,湖州百姓自会源源不断将生丝送到丝行来。但开张后,门可罗雀,眼见同业丝行生意兴隆,自己却无丝可收。胡雪岩猜测其中必定有蹊跷,派了一个贴心伙计四处打听,到底是谁从中作祟?没几日,小伙计满载而归,把打探所得告诉胡雪岩:湖州的丝行,统归“顺生堂”调遣。
“顺生堂”是何方神圣?小伙计将“顺生堂”的来历对胡雪岩作了如下解释:
明朝崇祯四年,燕人洪盛英中进士,官拜翰林,他为人精明练达,慷慨好义,豪侠之士纷纷慕名而来,投拜在他门下,时人称他“小孟尝”。后来清军入主中原,洪盛英联合明朝遗民进行反清活动,后战败阵亡。其徒众撤至台湾,在郑成功指挥下,创立“运论堂”,此为江湖“洪门”最早的秘密会社。
雍正九年,清兵火烧少林寺,洪门子孙四散逃跑。翰林学士陈近南力谏朝廷停止摧残少林寺,未能如愿。陈近南回湖北故乡,收罗洪门弟兄,以“洪”字为结盟之姓,创“三合会”组织,各地纷纷响应,借洪门为招牌,创立“天地会”、“哥老会”、“义兴党”等洪门团体。从此,“洪帮”在江湖上形成浩大声势。湖州“顺生堂”是“洪帮”在湖州的一个分支,以“洪门”为正宗,信奉五字真言:明、大、复、兴、一。
本来洪帮与清朝对峙,屡遭围剿取缔,处于地下状态。但洪帮人多势众,深受百姓拥戴,清兵剿而不灭,甚至越剿越多,反而有燎原之势。同时,从洪帮分出的青帮也与洪帮遥相呼应,成掎角之势,朝廷对洪帮的态度也只有渐渐改变,改剿为抚,收买笼络为上。
湖州顺生堂打出“安清顺民”旗号,保境安民,排解纠纷,官府对它并不反感,时时还要借重它安抚民心,防止变乱。顺生堂在湖州的主要财源,乃是垄断生丝收购。湖州盛产生丝,每到收丝季节,顺生堂派出人员,保护商道安全,维护丝行秩序。丝行同业按一定比例缴纳保护费,大家相安无事,各不侵犯。
现在,胡雪岩明白了,自己当初没有考虑周到,贸然开设丝行,触犯了顺生堂的利益。现在事情明白了,胡雪岩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收服洪帮,为自己所用。
第二天,胡雪岩备下厚礼,去“顺生堂”见堂主尹大麻子。据那个小伙计介绍,尹大麻子其实本身并不是真正的麻子,而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弟子,在官府的逼迫下,自行用刀尖从两颊剜起,一共剜下十五块蚕豆般的大肉块儿,以保被押的十五个弟子无罪释放。从此,尹大麻子脸上布满十五个疤痕,名副其实成了“麻子”。
虽然先前知道了尹大麻子的一些故事,但是真正见到尹大麻子的时候,胡雪岩还是吓了一跳:尹大麻子身材魁梧,满脸黑肉,那十五块疤痕星罗棋布,触目可见。在胡雪岩满脸堆笑,上前拱手为礼之时,尹大麻子却冷若冰霜,无动于衷。在逼视胡雪岩良久之后,便和胡雪岩开始对堂规。
原来,洪门为了防止官兵偷袭制定了见面的许多暗号,局外人浑然不知。来客若是对答有误,必怀异心那么兵刃相见,一场恶斗不可避免。胡雪岩庆幸预先请教了洪门弟子,才顺利通过盘查。
随后,胡雪岩和尹大麻子开始讨论正事:湖州生丝生意。
尹大麻子指责胡雪岩在湖州开设丝行是“虎口夺食,欺人太甚”,而胡雪岩则回答他:“兄弟同行,有福同享。”随后,胡雪岩将一张银票压在三个杯子下,说明以票致歉,多有得罪。并且表示,自己来湖州开设丝行,并不是要对付洪帮.而是要和洪帮合作,来对付洋人。尹大麻子眼睛一亮,起身向胡雪岩拱手道:“幸得先生指点,几乎坏了大事。至此,胡雪岩和顺生堂之间的误会才算解开。
那么胡雪岩怎么知道,洪帮对付洋人怎么也感兴趣呢?原来,胡雪岩精于买卖行情,刚到湖州,便把当地收丝行情打听得一清二楚。按时价,当地每担上好生丝不过二两银子,而据他掌握的情况,上海洋商出口到英伦三岛的生丝启运价达每担11两银子,两地相差五倍之多。胡雪岩为洋商利润之高而咋舌。洋商在湖州压价收丝,固然因为湖州百姓交通不便、消息闭塞,洋人钻了空子。更因为顺生堂为维护当地秩序,获得稳定财源而听任洋人压价,为“洋”作伥的结果。
胡雪岩打算同尹大麻子携手合作,垄断生丝收购,把洋人挤出湖州地方,便可同洋人讨价还价,提高生丝价码。尹大麻子并不傻,他明知洋人收丝压价,苦于无好搭档合作,垄断生丝市场。所以当胡雪岩主动提出团结一致、对付外洋时,尹大麻子如遇知音,脑中一亮,立刻放下架子,向胡雪岩致歉认输。以胡雪岩的财力,加上知府为后台,顺生堂若和他携手,该是多么理想。一旦垄断可行,顺生堂的财源将如滚滚巨流,前景极是诱人。
最后,胡雪岩和尹大麻子约定,合伙做蚕丝生意,垄断湖州市场,把洋人挤出湖州。在以后许多年里,湖州洪帮为胡雪岩所用,成为打击洋商、垄断丝行的得力助手。
借助有实力的人做自己的靠山
为官与经商的道理一样,水涨船高,人抬人高,只有这样生意才做得好,官才做的顺。
——胡雪岩
胡雪岩在他的经营活动中,除了借助官场势力、江湖势力之外,又借助了富豪势力来发展自己。因为胡雪岩知道,官场势力能给自己以政治靠山,而江湖势力能给自己帮派支持;要想把自己的事业发展壮大,就必须通过富商的资金支持才行。明白了这一点之后,胡雪岩就不惜一切代价地拉拢富商,为己所用,达到强强联合的目的。
胡雪岩刚开始经手生丝生意的时候还只是个新手,无论实力、经验都达不到独立运作的程度,可是雄心勃勃的胡雪岩却想要销洋庄,并且控制市场、垄断价格。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胡雪岩必须找一个有实力的人充当自己的商场靠山。
几经物色,胡雪岩将目光锁定在了富商庞二的身上。
庞二,南浔有名的丝行世家,几代积蓄,实力雄厚。从道光末年中外通商开始,庞家就做起了销洋庄的生意,在上海洋庄同行中是数一数二的大户,而且在丝生意上也是专业大户。胡雪岩要达到控制市场的目的,就非拉拢像庞二这样的商界巨子不可。
不过,庞二是个老江湖,一般人难以接近他。要拉拢庞二,让他“借”出自己的势力,并不容易。一方面,庞二本来就是一个富家公子,送钱送礼他都不稀罕;另一方面,这庞二还是一个捐班的道台,虽然没有多少实职,但是有身份。庞二虽平时并不穿官服,但如果哪位州县官儿在他面前摆谱玩“派”,那他摆出来的谱,玩出来的“派”,比那些官儿还要足。因此,也没法借助王有龄这样的真正的官员去促动他。
碰到这样的人该怎么办?胡雪岩自然有他的办法。胡雪岩采用的办法就是让人把他“伺候舒服了”。根据庞二的兴趣爱好,这个“光荣任务”又是刘不才发挥他的特技来完成的。
原来这庞二虽是一个丝商行里的头牌人物,却也是一个“一等一”的纨绔少爷,尤其好赌。有人陪他赌得痛快、赌得开心且赌出水平,他也就会将对方高看一截,那也就等于将他收服了。换句话说,只要把他伺候舒服了,也就什么话都好说了。
胡雪岩让刘不才去伺候他。刘不才在赌场上技术全面,打麻将、推牌九、摇场摊……所有赌桌上的名堂无所不通也无所不会。刘不才受胡雪岩的指派.去陪着庞二连赌两天两夜,赌桌上使出全身解数,红黑青白无所不用,明帮暗助不落痕迹,使庞二连连大赢也大出风头,真正把庞二伺候得舒舒服服。庞二也由此把刘不才看作玩乐场上不可多得的朋友,爽快地给刘不才一个“无论是在一起玩,还是干啥正经事,都有你一份”的许诺。
当刘不才告诉庞二胡雪岩希望和他联合,一起控制上海洋庄市场的时候,虽然与胡雪岩接触不多,没有真正领教胡雪岩的为人和本事,只是认为胡雪岩不过是一个穷小子闯出了的水面,实力毕竟有限,担心他在弄什么玄虚,心理还存有几分戒心,但看在刘不才的面子上还是答应与胡雪岩联合。特别是在胡雪岩借助湖州官场势力帮助他解决家族争端之后,他甚至将自己在上海的生意也全权委托胡雪岩打理,最终与胡雪岩结成了一对牢不可破的生意伙伴。
俗话说同行如冤家,两个同行见面不争斗就已经不错了,凭什么还能互相联合呢?胡雪岩凭的就是“刘不才将庞二伺候舒服了”,即通过庞二的力量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此时的庞二不仅开始信任自己,也开始愿意胡雪岩插手自己的事情,甚至还将上海的生意全权交给胡雪岩打理。从胡雪岩和庞二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启示:要想和别人强强联合,首先必须赢得别人的信任。
虽然通过刘不才的努力,富商庞二最终还是和胡雪岩达成了合作的意向,但是他并没有真正信任胡雪岩,直到胡雪岩利用自己官场的势力帮助庞二解决了家族矛盾之后,庞二才真正开始正视胡雪岩,开始正视胡雪岩的势力。也就是说真正赢得庞二信任的并不是纯商业的行为,而是哥们义气之间的帮助。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商业场上不一定需要纯商业的行为,有时一些率性而为的举动反而更能赢得别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