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将赛马机制引入,让人才脱颖而出(1 / 1)

给他比赛的场地,帮他明确比赛的目标。比赛的规则公开化,谁能跑在前面,就看他自己了。

在人才选拔方面,中国传统文化讲“相马”,不断呼唤伯乐的出现。但现代管理则不同,现代管理提倡“赛马”,因为“赛马”显得更科学、更有效。

提到赛马,这里还有一个故事,与大家分享一下:

据说一家大公司总经理需要调任,董事会对各部门经理进行一番考核以后,确定了两位候选人,我们且称之为甲、乙。甲乙二人论日常工作表现和业绩都不相上下,但总经理职位只有一个,该选谁呢?怎么样才能选拔出来一个真正的管理人才,而又让另一个人服气呢?这家公司的总裁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办法——因为甲乙二人皆善骑马,所以总裁决定以赛马定输赢。

这一天风和日丽,总裁邀请两位候选人来到马场。当二人应约而至时,总裁牵着两匹同样优秀的马走出来,说道:“我知道你们都是马上高手,这里有两匹不相上下的良马,现在请你们二人比试一下,谁胜出,谁就做总经理。”

“甲经理,我把这匹白马交给你,而乙经理,你骑这匹黑马。”两位候选人接过马缰以后,仔细做了一番审视,包括马鞍等用具,生怕有所疏忽。

甲经理心里暗自高兴:“幸亏我一直坚持练习马术,看来,这次总裁之位是我莫属了!”想到这里,更是喜不自胜。

谁知,总裁宣布的比赛规则大出二人意料——“你们骑着马跑到马场的另一边,然后再跑回来,谁的马慢,就算谁赢。”

“什么!”二人瞠目结舌,半晌说不出话来。

总裁看着二人的样子,提高声音重复道:“记住,这次是比慢,谁的马慢谁胜出。下面,请各就各位,我数三下比赛便开始。”

“一、二、三,开始!”

话落,甲乙二人仍呆立原地,不知如何是好。又过了一会儿,乙经理突然灵光一闪,迅速跳上甲经理的白马,然后快马加鞭地向着前方跑去。将自己的马留在原地。

甲经理看到乙经理的举动,心中甚是诧异:“他怎么骑了我的马?”

当他想明白个中缘由,显然已经迟了。他自己的白马此时已经遥遥领先,而乙经理的黑马还留在原地,任他怎样追也再难追上自己的马了。结果可想而知,甲经理的白马率先抵达终点,甲经理输了这次比赛!

这位总裁绝对是别出心裁,他的“赛马机制”很新意,若是甲乙二人依据常规模式比赛,那么场面一定非常滑稽,他们都会裹足不前,这种场面当然不是总裁希望看到的。幸好,他的“赛马机制”确实达到了想要的效果。事实证明,乙经理要比甲经理略高一筹,他敢于创新、善于应变,这是一个决策者必备的素质,要知道,没有这两下子,是根本无法保证企业安稳的。

当然,这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赛马机制”。其实不少朋友可能都存在这种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时下流行的竞争上岗就好比“赛马机制”。事实上,这两者还是有差别的,准确地说,竞争上岗仍然是“相马”。只不过“相马”的人由一个伯乐变成了一群伯乐而已。那么,既然仍是相马,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组织竞相采用呢?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把它称为“赛马机制”呢?为什么它还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是因为,虽然竞争上岗不是真正的“赛马机制”,但由于其特有的“群体相马”形式,加上某些“赛马”的因素,给企业选择人才带来了一些机制上、心理上的变化,因而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效果。

按照真正的“赛马机制”,组织选人时,应该让所有的竞争者在岗位上试用一段时间,最后留用实际业绩最好的人。而在实际操作中,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大家只能根据竞争者的知识背景、性格特点、所受教育和在其他岗位上的表现等,推测他是否能够胜任该岗位的工作。

目前,这种“推测”选人的做法十分普遍:组织部门对干部的考察,就是根据干部政治表现、群众基础(德)、工作作风(勤)、能力与知识背景(能)、实际业绩(绩)等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猎头公司对人才的“猎头”,也采用“推测原理”。例如,甲公司委托某猎头公司招聘财务总监,猎头公司就从乙、丙、丁等企业的现任财务总监中找条件符合要求、本身又有意向的人向甲企业推荐。显然,这种“推测”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它是从其他公司的同种岗位上寻找最适合的人,等于把在其他同层次的赛场中得到冠军的人,聘到本赛场进行比赛,获胜的希望当然更大。

不过,在国内,也有人开始逐步在自己的团队中引入“赛马机制”。海尔集团的总裁张瑞敏就是其中之一,他说“中国缺的不是人才,缺的是出人才的机制”。为此,张瑞敏从一接手这家企业,对人才的选拔使用就提倡“赛马”而非“相马”。他不用“伯乐相马”,而是提供“赛马场”,在企业内部创造一种人才竞争机制来选拔人才,使员工管理处于一种动态的机制下。

张瑞敏之所以提倡“赛马”而非“相马”,正是因为他也是自己亲身体会到了“伯乐相马”的弊端。

张瑞敏说:“我是老三届学生,参加工作是从‘被领导’开始的,知道单凭领导印象、感觉的好恶来提拔干部,往往弄错,而且容易伤大多数人的积极性。那时候,我就看不惯一些单位的领导任人唯亲、拉帮结派。到自己当了企业领导,我就一定要创造一个完全平等竞争的空间,给海尔每一个愿意干事的人才以发挥才干的舞台。”

中国历来把世道清平、人才解放的希望寄托在清官、好皇帝身上,“伯乐”的故事千古流传就是这种传统心态的体现。张瑞敏解释:“伯乐相马”在封建社会可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相马”作为一种人事制度,不规范,不可靠,这种把命运拴在别人身上,出人才的效率是很低的。由少数人说了算的选人路子肯定不能做到最大限度地选用优秀人才,也不可能做到公平。要做到选人的公平、公正、公开,“赛马”才是真正值得信赖的好制度,激发人的活力,让人才脱颖而出。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使“赛马机制”在自己的团队中获得成功呢?这其实并不容易,很多关键环节都需要我们进行科学策划、严密组织与慎重实施。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最关键的问题尤其需要我们注意:

首先,方案要科学、公正、透明。赛马机制方案必须进行科学的策划。从发动、报名、初选、竞争答辩到现场陈述的格式、评分的详细标准、评委的产生办法、优胜者产生办法、聘用条件,甚至如何出题、如何保密、现场抽题办法等,都需要提前写出方案,并向员工公布。只有方案本身是科学严密的,才能保证竞争结果的公正性。

其次,执行中要绝对避免“暗箱操作”。在赛马机制中,最忌讳的就是“暗箱操作”。这是实施赛马机制前,我们这些企业主要管理者要达成共识的首要问题。如果管理者进行干涉,那么评委在评分时必然会出现分数与竞岗者表现不符的情况。员工的眼睛是最亮的,一旦问题暴露,“赛马”就会变成滑稽表演,影响极端恶劣。

再次,做好发动与培训很必要。有两种消极心理会形成“赛马机制”实施的阻力——当大部分岗位没有报名者时,可能是它们在作怪:一是陪练心理——因为人选早已内定,报名也只是陪衬;二是顾虑心理——虽然想竞争,但是因为怕被人误解为“有野心”,或“向管理者叫板”,而不敢报名。这两种心理阻力如果不能消除,再好的“赛马”方案也无法取得效果。想消除阻力,前期发动与培训是关键。培训中除了理念培训、方案讲解、外出参观等措施外,一些必要的辅助性措施也很有效。

最后要说的是,“赛马机制”虽好,但也不能生搬硬套。你看海尔的人才选用机制很不错,你直接拿过来用在你的团队中,这肯定不成。因为每个团队都有它自己的特质和背景,适合你的才是最好的,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结果往往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我们在“赛马机制”中所要学习的,应该是自己缺少且又非常需要的;是最适合自己又最能被接受的。学了以后,我们要尽快地将其消化吸收,随之健全完善,从而形成个性化的、与我们团队文化背景相协调的人才机制,这才是最有效、最实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