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缺乏激励的环境中,人才的潜力只能发挥出20%~30%;而在良好的激励环境中,同样的人却可以发挥潜力的80%~90%。
对于现代管理者而言,只会下命令是远远不够的,关心下属是我们必修的一门课程。你肯定知道,人们必须具备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才能从事政治经济等活动。你的下属也是如此,他们的生活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其思想活动、精神状态及工作效率。所以,若是一个高明的领导者,他不仅善于使用下属,更善于通过为下属排忧解难来唤起他的内在工作热情——主动性、创造性,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PR制衣公司共计有员工1000人左右,令人惊讶的是,这种规模的企业其员工年流动性竟然不足10%。显然,这与公司领导的人性化管理是不可分割的。
众所周知,大多数制衣企业都不太“欢迎”男职员,而PR制衣则利用其子公司PR印染的优势,将男职员安排在印染厂,女职员留在制衣厂,如此一来,很多夫妻不用分开便可留在一家企业工作了。另外,企业又为夫妻均为在职员工的人员安排了50平米的免费宿舍,同时又帮助他们解决子女的就学问题。这种人性化的策略,吸引了大批“打工家庭”。
每每春节返乡,PR制衣为解决员工“一票难求”的问题,对员工相对集中的河南、江苏等地,会使用包车接送员工回家和返厂。而对于那些留厂过年的职工,企业领导每年都会亲自去宿舍慰问,为他们送上温馨的年货。
同时,PR制衣还设立了困难职工抚恤、救助基金。如果在职员工遇到困难,按规定可以获得一定数额的补助。PR制衣已创立十年有余,目前,企业有65%的员工是与厂同龄的老职工。
该企业领导坦言,有不少职工曾被挖过墙角,跳槽到其他制衣企业。但时隔不久便纷纷返回厂里。因为,那边的企业虽然工资给得高,但劳动额度相对沉重很多,而且也无法提供这么好的生活条件。
由此可见,员工心里所看重的并不仅仅是钱,在他们看来,和谐的劳动包括方方面面。合理的薪酬自不必说,丰富的业余生活,优渥的住宿条件,积极的工作氛围,和睦的同事关系,公正的赏罚、激励制度等,都是自己是否留驻企业的重要评估依据。因而,在人力资源愈发紧张的情况下,我们唯有以更平等、更仁爱的心态去面对职工,以情留人,方为上策。
中国传统管理中早就提出过“视士卒如爱子”一说,时至今日,它仍然非常适用,我们真想关心下属,就是要像对待家人一样对待他们,给予他们家一般的感觉。我们可以这样:
一、为他们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员工对企业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他们会要求更多的酬劳、更舒适的工作环境,其实就是要求对工作的满意度。
优秀的企业非常强调为员工提供一个一流的工作环境。这是因为一流的环境不仅能使工作的员工感到身体上的舒适,还能使他们的创造性在这种舒适的条件下自发地发挥出来。更重要的是,当员工们在这种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中体会到企业所寄予的厚望时,就会更加努力进取,而这也可以用来解释优秀的企业之所以成为一流企业的原因所在。
二、让员工说出心里话
员工虽然能接受与自己的理想不太一样的东西,但并不代表他们就能完全坦然接受了,这时,我们就要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不管是否合理。让员工把话说出来是最好的解决矛盾的办法。如果你连员工在想什么都不知道,解决问题就没有针对性。所以,应该为他们开条“绿色通道”,使他们的想法第一时间反映上来。
海尔给新员工每人都发了“合理化建议卡”,员工有什么想法,无论制度、管理、工作、生活等任何方面都可以提出来。对合理化的建议,海尔会立即采纳并实行,对提出者还有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而对不适用的建议也给予积极回应,因为这会让员工知道自己的想法已经被考虑过,他们会有被尊重的感觉,更敢于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在新员工所提的建议与问题中,有的居然把“蚊帐的网眼太大”的问题都反映出来了,这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海尔的工作相当到位。
三、培养员工的归属感
敢于说话是一大喜事,但那也仅是“对立式”的提出问题。有了问题可能就会产生不满、失落情绪,这其实并没有在观念上把问题当成自己的“家务事”,这时就要帮助员工转变思想,培养员工的归属感,让新员工不把自己当“外人”。
海尔本身就给员工一种吸引、一种归属感,而并非像外界传闻的那样,好像海尔除了严格的管理,没有一点人性化的东西。“海尔人就是要创造感动”,在海尔每时每刻都在产生感动。
企业领导对新员工的关心真正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在新员工军训时,人力中心的领导会把他们的水杯一个个盛满酸梅汤,让他们一休息就能喝到;集团的副总专门从外地赶回来,目的就是为了和新员工共度中秋;集团领导对员工的祝愿中有这么一条——“希望你们早日走出单身宿舍”(找到对象);海尔还为新来的员工统一过生日,每个人可以得到一个温馨的小蛋糕和一份精致的礼物;首席执行官张瑞敏也会特意抽出半天时间和大学生共聚一堂,沟通交流,对于长期在家以外的地方漂泊流浪,对家的概念逐渐模糊的大学生来说,海尔所做的一切又帮他们找回了家的感觉。
所谓“人心齐,泰山移”,全体员工的同心协力、一致努力是企业能获得最终成功的有力保证。而要做到这一点,我们这些做领导的就要多关心员工的生活,对他们遇到的事业挫折、感情波折、病痛烦恼等“疑难病症”给予及时的“治疗”和疏导,建立起正常、良好、健康的人际关系、人我关系,从而赢得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增强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使整个企业结成一个凝聚力很强的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