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患上白血病时才11岁。医院里的医生和护士都特别喜欢她,因为她总是开开心心的,很讨喜。后来,她回家住了几天,再回医院时像换了个人似的,不理人,很冷淡,一句话也不说。值班医生很担心,把她带到诊室里问她:“你知道自己得的什么病吗?”小女孩回道:“知道,癌症,急性白血病。”她在去拍X光片的路上无意间看到了写着诊断的纸条,回家后就查了这个词。医生又问:“那你也读到了你肯定会死吗?”“是的。”小女孩平静地回答。
两人接下来谈了很久,医生告诉小女孩,虽然这病通常是致命的,但现在也有新的疗法,有治愈的可能。小女孩一直想弄清医生是不是为了让她安心而在骗她。最后医生答应小女孩,就算治疗不成功,他也会坦诚相告。小女孩的行为这才改变,再度敞开了心扉。
在图宾根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当了多年院长的迪特里希·尼特哈默尔回忆起年轻时候的自己时说:“我对自己发誓再也不隐瞒任何事情,从那一刻起我对病人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我意识到这种谎言非常不好,所以我想换种方式,不再顾左右而言他。”这件事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乌尔姆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从那以后,如何对待生病的儿童就成了尼特哈默尔的毕生课题。42
尤其重要的是谈话时要真诚,要认真对待病人的话。孩子最能准确感知你是在认真和他们说话,还是在糊弄他们。只有当他们发觉自己的恐惧和想法能引起别人的注意时,他们才会和这个人谈死亡的问题。相反,如果违反他们的愿望,不把真相告诉他们,对他们来说这就是一种特别严重、特别有侵犯性的情感暴力。
直到20世纪70年代,医生一般都不会和孩子说太多关于预后的事情,有时甚至对成年病人也一样,特别是情况不佳的时候。大家普遍认为孩子不会考虑死的事情,于是医生和护士也不用想着怎么让孩子准备好迎接人生终点的到来,主流观点就是这样。大家也是想要保护他们,不让他们有负面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