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常焦虑: 改变判定“正常”的标准 应该让孩子接受心理评估吗?(1 / 1)

我想和大家谈谈心理评估。首先声明,接下来我只会强调心理评估的负面影响。为了避免对心理评估产生误会,在此进行补充说明。

焦虑、抑郁或有严重行为障碍等症状明显的孩子,的确需要接受心理评估与治疗。然而,如果只是觉得孩子在发育、学习、性格方面有些反常,就盲目地让孩子接受心理评估,可能会带来危害。很多妈妈只要认为孩子的行为有些奇怪,就会带孩子去做心理评估,确认孩子是否有问题。让孩子接受心理评估和心理咨询仿佛成了一种潮流。我们必须了解心理评估可能会对孩子造成的负面影响。

下面是一位担心儿子太过内向的妈妈发表在博客上的文章。

我儿子太内向了,该怎么办?儿子今年读小学一年级,在学校里不会主动表现自己,好像也没有好朋友。不久前,班主任说儿子太内向,建议我带他去做心理评估。虽然因为儿子性格内向,我确实很担心他的校园生活,但是听到老师说让我带他去做心理评估,感觉受到很大的打击。

任何一位妈妈听到老师说出这样的话,都会受打击,然后认真考虑是否要带孩子去做心理评估。老师也是因为负责任,才会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做检查。家长很难忽视老师的建议,还会担心如果现在不带孩子去检查,今后真的出现问题该怎么办。

要是这位妈妈真的带孩子去做心理评估,会发生什么事呢?当然会得到“孩子性格内向”的反馈。如果心理评估机构的结论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大多比较内向,不必担心”,倒还好;但如果结果显示,因为孩子性格内向,进入社会后可能会出现问题,需要接受持续的心理咨询和治疗,结果会如何?父母恐怕很难接受这样的结果。只是做一次心理评估,却被告知孩子需要接受治疗,哪位妈妈能对这样的诊断结果坐视不管?结果,从那时起,孩子被视为“患者”。妈妈戴上“问题儿童”的有色眼镜,从此只能看见孩子内向、谨慎的那一面。这样一来,原本正常的亲子关系也开始恶化。

如今,心理评估在韩国已经成为一种流行趋势。学校动不动就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做心理评估。需要注意的是,心理评估是一把双刃剑,稍有不慎,妈妈和孩子都会受到伤害。心理评估有助于了解受测者目前的心理状态,但它只能单纯地作为参考,并不是绝对的标准。

如果妈妈们没发现孩子有问题,老师却认为孩子是“问题儿童”,难免会让妈妈们惊慌失措。妈妈们可能会想:“难道因为这是自己的孩子,所以看不出问题吗?”于是,她们想让孩子接受客观、专业的检查。然而,看似客观、专业的东西,有时只会显得机械、武断。见到孩子后,仅凭两小时的检查,就能评判孩子的情绪、个性和社交能力吗?更何况,孩子从未停下成长的脚步。

那些被冠以专家名号的“客观性、科学性用语”,有时会成为伤人的利刃。让孩子在几张纸上答几道题,仅用两小时评判一个孩子的现在和未来,然后得出结论:“这个孩子必须接受治疗,否则学习能力会下降,社交能力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导致无法交到朋友。”这样的断言,如同法官的宣判,让人失去信心。

心理评估结果的影响

心理评估最大的问题,是妈妈看待孩子的眼光会因评估结果发生改变。做心理评估之前,只是觉得孩子谨小慎微、比较内向;做完评估后,却认为孩子的社交能力不足,情绪方面也有问题。以前觉得可爱的行为,现在看来却是“有问题”的行为。看到这些行为后,父母原本欣慰的目光变得充满焦虑与担忧。不仅如此,父母的心态也会变得很复杂:“是我没照顾好孩子吗?”“是我一直忙于工作,忽略了孩子吗?”“孩子明明有问题,是我没看出来吗?”这种自责感、愧疚感令父母十分难受。特别是职场妈妈、离婚或分居的父母、将孩子托付给其他人照顾的父母,更容易出现这种愧疚感。他们被巨大的愧疚感淹没,不断告诉自己:“都怪我!”

此后,妈妈便被禁锢在有色眼镜和愧疚感的“牢笼”中。怀着愧疚感的妈妈戴着“我的孩子有问题”的有色眼镜,散发着愧疚感妈妈的气味,让孩子接受治疗。孩子自然也会在潜意识中产生“我是问题儿童”的想法。被妈妈的焦虑与担忧包围,辗转于各家咨询机构的孩子,如何能成长为自信、大方的孩子?在理应得到充分肯定的年纪,接收的却全是负面评价,孩子该怎么办?

比较散漫的孩子接受心理评估的话,虽然不同的心理评估机构之间存在差异,但是被诊断为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的概率很高。如果出现这种结果,孩子即使不必吃药,也要接受治疗。在网上搜索ADHD,多半会出现以下说明。

很多妈妈对ADHD抱着轻视的态度,或者认为ADHD能够自愈。其实,ADHD是一种需要治疗的儿童心理疾病。如果错过治疗时机,或者不采取治疗手段,孩子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足、学习效率显著下降的负面症状,还会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及情绪控制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发展成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概率很大。

看到这样的描述,哪位妈妈会不让孩子接受治疗?如果孩子开口说话的时间比同龄的孩子晚,心理评估给出的结果往往是“语言能力较差,建议接受语言治疗或游戏治疗”,好像不接受治疗就会出大问题一样。一个5岁的男孩因为爱发脾气,被怀疑患有“愤怒调节障碍”,还被医生建议接受进一步检查;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孩子因为沉迷于读书,被诊断为交际能力有问题,需要进行心理咨询;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孩子因为学不会加法和减法,被怀疑有“学习障碍”,被建议接受检查……

这样发展下去,我很担心以后会出现这样的诊断:“5岁至8岁的儿童在过了托儿所或幼儿园的适应期后,仍无法和同龄人正常交往,并且持续独来独往两个月以上时,就有患‘儿童孤独综合征’的嫌疑。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影响情绪和认知方面的发展,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也会很严重,发展为‘隐居型孤独者’的可能性极大。这种情况多发生于双职工家庭或独生子女家庭。”

一旦这种疾病被命名,幼儿园老师可能动不动就会说:“这个孩子有‘儿童孤独综合征’的倾向,建议家长带孩子去检查一下。”儿童心理咨询机构也将迎来许多患者。这不是可以当作玩笑话来听的事,韩国有许多孩子因为各种原因成为准患者。害羞的孩子、内向的孩子、淘气的孩子,都有潜在的问题。孩子整天读书要担心,总不读书也要担心;孩子没有朋友要担心,总和朋友一起玩也要担心;孩子只看漫画书要担心,只看科普书也要担心;孩子发脾气要担心,不会表达情绪也要担心;孩子性格敏感要担心,个性迟钝也要担心……这些担心让妈妈考虑是否该带孩子去做心理检查,好像孩子没问题反而会令妈妈着急。

心理评估的限度

许多妈妈将孩子的性格问题、学习问题这些自然发育方面的问题视为致命问题,并且让孩子接受治疗。但凡觉得孩子有任何不对劲的地方,就会立刻让孩子接受心理评估。明知道心理评估并非灵丹妙药,但只有听到所谓的科学的、客观的结果才安心。觉得孩子有问题却检查不出来时,反而会不安,随后带着孩子到处做检查,直到孩子被诊断为“有问题”,才能安心。真是相当讽刺。

在带孩子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亲子关系会恶化。妈妈陪在孩子身边精心照料,对孩子过度保护,发挥教导、矫正、治疗孩子的作用。孩子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只能按妈妈说的去做。孩子的自发性被妈妈扼杀,孩子也会逐渐失去活力。妈妈在潜意识里认定这是“需要我照顾的孩子”,导致孩子失去独立的能力,一生将在依赖妈妈与反抗妈妈之间徘徊。

有一个必须指出的问题——如果心理评估报告认定孩子“有问题”,给出的治疗方法却是“学会和孩子共情、信任孩子、耐心等待孩子成长和爱护孩子”,这种“打一巴掌再给一颗糖”的做法,是个可怕的陷阱。先将孩子视为“不良品”,再说要共情、信任、等待和爱护孩子,这种母爱是什么样的爱呢?是充满懊悔、悲伤和焦虑的爱。给孩子这样的爱,无异于给孩子的精神世界注入“毒药”。

许多妈妈将不确定是否有问题的孩子以及没有问题的孩子全部视为“问题儿童”,口口声声说爱自己的孩子,却在潜意识里给这份爱注入懊悔、悲伤、焦虑、委屈、愤怒的情绪——因“孩子很可怜”而悲伤,因担心“孩子以后该如何生活”而焦虑,因“上天为什么要这样考验我”而委屈,因“为什么将这样的孩子赐予我”而愤怒。

切勿草率地让孩子接受心理评估,尤其要注意学习和性格方面的评估。因为这类问题的诊断结果很模糊,即使确诊,也没有特殊的治疗方法。况且,性格问题属于发育或先天气质范畴,无法用正常或不正常去界定,因此,并不能将之视为需要治疗的问题。而学习能力关乎大脑发育程度、注意力、好奇心、动机、需求、环境等诸多变化因素,很难仅凭任何一项去断定。如果将其视为问题,会衍生出更大的问题。

针对心理评估提出这种劝告,纯粹源于我的个人经验。很多妈妈将孩子变成病人,让孩子在痛苦中挣扎。我遇到过带着发育有些迟缓的孩子四处治疗的妈妈;动不动就认为孩子有问题,去咨询机构如同逛商场般频繁的妈妈;照顾明明没有问题却被当成病人的孩子,因此痛苦不堪的妈妈。我并非主张“心理评估无用论”,一看就知道有问题的孩子当然要接受检查和治疗。我只是想强调,无差别的心理评估有很大的弊端。

我的孩子“正常”吗?能达到平均水平吗?

心理剧中有一个叫作“正常病”的概念。也就是说,以这种概念为前提,“正常”被视为一种病态。“正常”的判定标准是他人的看法,自认为正常也没用。这是一种由多数人决定的逻辑,因此,卓越的创造性和自发性往往被视为“不正常”。难道只有服从由大多数人制定的社会规则才算“正常”吗?活在既定的社会框架中,为遵守规则、承担责任而挣扎,被迫在既定的路线上奔跑,才算正常吗?人类原始的生命力被禁锢在“正常”的框架中,使得许多人过着机器人般千篇一律的生活。因此,“正常病”也被称为“机器人病”。

还有一种和“正常病”类似的疾病,叫作“平均病”,症状为“孩子达到平均水平才安心”。如果孩子无法达到中等、平均水平,就会担心孩子被淘汰。很多父母患有“平均病”,“其他孩子早就会读韩语字母了,我的孩子怎么不会?”“其他孩子早就学会加法和减法了,我的孩子怎么不会?”“其他孩子都和同龄人相处融洽,我的孩子怎么不行?”……如果孩子达不到同龄人的平均水平,就会十分焦虑,带孩子去做心理评估。最终,这种“未达标准”变成需要矫正的“不正常”。

从那时起,父母为了将“不正常”的孩子变得“正常”,围着孩子团团转,甚至还要每天评估孩子有没有离“平均”“正常”更近一步。如果觉得还未达到,即使内心十分焦虑,还是会像某些书中写的那样,用“没关系,你可以做到!妈妈相信你!”这类肯定的话语鼓励孩子。但父母只是嘴上这么说,心里真的相信孩子吗?真的觉得没关系吗?当然不是。父母的心声其实是:“怎么还是这副模样?以后该如何生活呢?”如果父母心口不一,孩子听到的往往不是说出来的话,而是父母的心声。

如果孩子感受到妈妈充满焦虑和懊悔的眼神,也会莫名变得焦虑。有一个需要了解的重要事实——妈妈在孩子身上看到的问题,对孩子来说并不是问题。喜欢独自玩耍的孩子会觉得自己有问题吗?并不会,他们只是对同龄人不感兴趣,一个人就能玩得很开心。这一点出于孩子的自发性。当孩子有了和同龄人交朋友的意愿,很快就能融入。即使是容易害羞、犹豫不决的孩子,也能慢慢适应,和其他孩子玩得很好。孩子根本不会觉得自己有问题。请牢记:不管是缩在角落里还是独自玩耍,都是孩子自发性的表现。

有些妈妈会将孩子的自发性视为问题。可是独自玩耍有什么问题呢?达不到平均水平就是不正常吗?能和同龄人相处融洽固然很好,但不这么做就是不正常吗?

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孩子都是“正常”的。即使是有先天缺陷的孩子,如果不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其存在本身也是“正常”的。因为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世界,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在角落里安静地独自玩耍的孩子,在妈妈眼里可能是令人心疼的孤独的孩子。实际上,他们可能正在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接触世界。不会念字母的孩子、较晚学会说话的孩子、淘气的孩子、独自玩耍的孩子……只是个性不同,呈现出不同的生命色彩。不要将孩子的多彩人生硬塞进“平均”的框架中。到底是谁觉得焦虑?是孩子还是妈妈?孩子会感到焦虑吗?孩子会因为自己较晚学会说话而感到焦虑吗?会因为自己很内向而感到焦虑吗?孩子没有这些担忧。为什么要担心这些毫无忧虑的孩子呢?

不要将“上天的祝福”变成“诅咒”,不要将天使般的孩子视为“恶魔”。孩子拥有独特的精神宇宙,身为妈妈,必须理解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