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不安定的时代。世界充满了“危险”和“不确定”——火灾、大楼倒塌、地面塌陷、人口失踪……人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在什么地方遭遇危险。每天都有可怕的事情发生,我们无法保证孩子绝对安全。除了事故和意外,孩子们吃的食材、用的玩具和文具中是否含有有害物质也令人担忧。为了守护孩子,父母时刻绷紧神经。
曾经有位妈妈进行心理剧治疗。那位妈妈育有一位读初二的独生子,她总是因为儿子很少回消息而生气。那位妈妈要求儿子按时汇报行程,无论是去补习班还是在回家的路上,都要发信息及时汇报。他如果中途想去便利店吃泡面,也要提前汇报。儿子有时候不发信息,如果没收到儿子的信息,或者打不通儿子的电话,妈妈就会坐立不安,甚至不安到恐惧的程度。
我们通过心理剧再现了这一场面。联系不上孩子的妈妈极度焦虑,每隔5分钟就给儿子打一次电话,还考虑要不要报警。最终,电话打通了,电话这头的妈妈开始大吼。
妈妈:你在哪里?为什么不接电话?为什么不联系我?
儿子:我忘了。在补习班上课时关机了,后来忘记开机。
妈妈:你想急死妈妈吗?你明明知道联系不上你我会疯掉!
儿子:(很不耐烦)妈妈太夸张了吧。为什么非要我一直联系你?我很烦!
妈妈:发条信息有那么费劲吗?为了让妈妈放心,发条信息又能怎样?
这位妈妈无法理解,为什么儿子连发条信息这么简单的事都不愿意做。妈妈认为儿子明知道她会很担心,却不和她联系,真是又可恶又令人生气。通过心理剧疗法,这位妈妈消除了对儿子的焦虑和愤怒。她一边用海绵棒敲打椅子,一边大吼:“你知道妈妈有多担心吗?为什么不接电话?为什么不发信息?明知道妈妈担心得快疯了!你是不是故意让妈妈操心?你这个坏孩子!”发泄了一通后,主人公的心情平静了一些。
随后,我让主人公扮演儿子,目的是让她站在儿子的立场上,体会儿子的困扰之处。演完儿子的角色后,主人公说:“我现在才知道按时发信息这么烦人。跟朋友们一起玩的时候,确实可能会忘记发信息。现在我能理解儿子的心情了。”接着,她又补充道:“那也应该和妈妈保持联系吧?虽然有些烦人,但想到妈妈会担心,当然应该回信息啊。为什么不回妈妈的信息呢?”这位妈妈虽然理解了儿子的心情,却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问题。
心理剧中有种叫作“角色训练”的方法,即针对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前进行演练。例如,如果主人公会因为在众人面前发言而焦虑,那就设定一个假想的发言场景,事先体验一下,寻找有效对策。
我们在这位妈妈身上采用了“角色训练”的方法,让她在无法与儿子取得联系时,练习让自己放宽心,从容地等待儿子。但是,即使是假想的场景,主人公还是无法忍受联系不上儿子的状况,也无法理解为什么要忍受这种状况,一直追问:“不知道孩子遇到了什么事情,当然要给他打电话,为什么要等?”这位妈妈在心理剧中也无法接受联系不上儿子的情况,导致心理剧进展得不太顺利。最后,这场心理剧以儿子承诺不再不回信息告终,是这位妈妈期待的“完美结局”。
心理剧结束后,是与观众们进行交流的时间。那位妈妈询问观众:“总想联系儿子,我的行为真的有问题吗?”她想从观众那里听到自己的行为是否有问题的答案。因此,我让觉得她有问题的观众举手,大概有一半的观众举手,剩下的一半观众则认为一位母亲有这样的行为合情合理。这位妈妈看到支持她与反对她的人数各占一半,认为自己的问题没那么严重,不禁松了一口气。
一位观众表示自己很能理解这位妈妈,并且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这位主人公和我一样。如果联系不上孩子,我也会坐立不安。我每天会联系孩子20次以上。如果我发短信问孩子在干什么,一分钟内没有收到回复,我就会立即给孩子打电话。要是孩子没接电话,我会心急到每隔一分钟就打一个电话,直到孩子接起电话。孩子终于接起电话时,我会忍不住大吼:‘你想急死我吗?为什么不接电话?!’刚才发现主人公的行为和我如出一辙,心里有些无奈。因为我总是联系他,孩子都不想用手机了,说自己快疯了,还说为了锻炼我的耐心,会故意不接电话。我也快疯了。”
妈妈搭建的“安全围栏”会助长孩子的焦虑
为了保护孩子,妈妈会为孩子搭建“安全围栏”。饲养家畜时使用围栏,一是为了保护它们不受外部侵害,二是为了防止它们逃跑。妈妈为孩子搭建“安全围栏”的原因也是如此——为了安全与控制。
现在是利用前沿技术搭建“安全围栏”的时代。妈妈可以用手机实时追踪孩子的位置与行动轨迹,不断询问“你在哪里?”“你和谁在一起?”“你在做什么?”,只有实时掌控孩子的行踪才能安心。就算只是暂时联系不上孩子,有的妈妈都会极其焦虑,脑海中开始上演孩子遭遇事故或者被绑架的“恐怖电影”。这类妈妈对孩子的安全焦虑已经达到病态水平。
我们经常听到各种事故的消息,导致错误判断的出现。这是一种普遍的错误——认为自己的孩子会遭遇偶然发生的特定事件。听说托儿所的老师体罚学生,就觉得自己的孩子也会被体罚;听说校外培训活动发生事故,就觉得自己的孩子去参加校外培训活动也会遭遇事故。车祸、失踪、虐待、被老师忽视、被同学排挤……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会遭遇这些事情。
妈妈们的焦虑很难消除,我非常理解这种焦虑。但如果这种焦虑对孩子有害呢?实际上,妈妈的过度焦虑会导致以下两个问题。
一是以“安全”的名义阻碍孩子的人生体验。听说露营地发生意外事故,就不让孩子去露营;听说学校组织的参观学习旅行中发生意外事故,就不让孩子参加旅行。也不让孩子和朋友们去旅行,不让孩子去人多的演出现场,不让孩子独自乘坐出租车,不让孩子吃街边卖的炸鸡和汉堡……孩子还能做什么?
二是焦虑、多疑的妈妈形象会刻在孩子的脑海中。孩子要随时和妈妈保持联系,被妈妈的焦虑感束缚,无论做什么,都会想起焦虑的妈妈。和朋友们玩的时候,也会因为听到短信提示音而心惊。回家后,还要向妈妈汇报当天做了什么、吃了什么。孩子的潜意识中藏着一个焦虑的、时刻监督着自己的妈妈。“妈宝”或许就是这样产生的。
但是,孩子会因为受到妈妈的阻挠,就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吗?答案是否定的,他们会瞒着妈妈做。这样一来,难免会发生争吵,更让妈妈无法再信任孩子。最终,妈妈的焦虑演变为对孩子的疑心。
从担心到监视,再到“拘禁”
生活在这个不安定的时代,只有亲眼确认孩子的安全,妈妈才会放心。对于婴儿,会通过婴儿监视器确认安全;将孩子送入托儿所或幼儿园后,就通过教室里的监控确认孩子的安全。总之,一定要亲眼看到才放心。如今,许多孩子身上带着定位器。尽管如此,父母还是不放心,戴在孩子手上担心会弄丢,挂在书包上怕绑匪直接扔掉书包,挂在衣服上又怕绑匪脱掉孩子的衣服再带走孩子……父母的担忧无穷无尽。这样下去,如果出现能够简单地将GPS芯片植入孩子皮肤内的技术,妈妈们恐怕会争先恐后地让孩子接受植入。
最初只是为了确认孩子的安全,却演变成控制孩子的监视行为。孩子到达补习班时,家长会收到告知到达时间的短信。据说还有一种手机应用程序,一旦监测到孩子没在写作业,就会自动锁定手机。甚至有在孩子房间里安装监控的妈妈。有人认为那位妈妈很过分,但也有人反问:“这种做法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只是想确认孩子是在读书还是玩游戏,装了监控就能防止孩子做坏事,不是很好吗?”说得似乎很有道理,但那样监视孩子,只会让孩子出问题。孩子被当成潜在的嫌犯,时刻受到严密监视,一双监视的眼睛被刻在孩子的脑海中。被当成一个随时可能“犯罪”的嫌犯,孩子又如何能活得堂堂正正、自由自在且有创造力呢?还有一个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是,孩子容易变得多疑。被自己最爱的妈妈怀疑,这种怀疑的气味会传递到孩子身上,让孩子也变得多疑,开始胡思乱想,思考妈妈对他们有怎样的想法,或者妈妈会不会在哪里偷偷地监视着他们。时间一久,孩子会变得不敢相信他人,潜意识中产生“那个人是不是也在怀疑我”的想法。严重时还会产生被害妄想症:“是不是有人在我的房间里安装了窃听器和摄像头?”
此外,其他人也会按照妈妈的态度对待那个孩子,产生怀疑。恋爱时,恋人会产生怀疑;结婚后,配偶同样会心生怀疑。也就是说,别人会做出和妈妈相似的怀疑举动。也许有人会想:“不会那么严重吧。”可以肯定的是,孩子一生都无法摆脱被猜忌、被怀疑的氛围。这是一种潜意识,而潜意识的可怕之处正体现在这一点上。妈妈声称监视孩子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时刻落在孩子身上的目光每天都会释放大量“毒素”,让孩子“生病”,妈妈却不知道心爱的孩子“生病”的原因。
通过监控和手机与孩子24小时保持联系,就能消除妈妈的焦虑吗?其实并不会,这种24小时保持联系的模式反而让妈妈更焦虑。只有亲自确认孩子的状态,她们才会安心。如果暂时联系不上孩子,她们会陷入更严重的焦虑。越习惯于联系,越害怕失联。如果一小时后还没联系上孩子,就会担心孩子是不是出了大事。在手机尚未问世的年代,就算家人不在家也不会太担心,觉得他们到点就会回来,事实也的确如此。如今,在这个能够随时联系上对方的时代,暂时失联会让人十分焦虑。也就是说,这种24小时保持联系的模式,反而引发了焦虑症。
焦虑的妈妈不仅自己痛苦,她们的焦虑还会让孩子也很痛苦。孩子会习惯妈妈通过手机联系自己,无论在做什么,都会想到“这时候妈妈该打电话来了”,从而感觉十分心烦。心烦就是一种焦虑情绪,焦虑的妈妈、时刻监视自己的妈妈的模样在孩子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孩子可能本来过得很好,但在某个瞬间,妈妈的模样突然出现在脑海中,让孩子很焦虑。这样做看起来没什么,实际上是一种可怕的“拘禁”。试想,如果你的丈夫以爱的名义像你对待孩子那样监视你,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在外面和朋友见面时,丈夫要求你每隔一小时汇报一次自己的行踪,还会一小时发一次短信追问你在做什么,并且让你玩得开心;就算你在家里,丈夫也会随时给你发信息,甚至要求视频通话。如果一直被丈夫这样监视,久而久之,不管你在哪里,丈夫的身影都会在脑海中挥之不去。和朋友喝咖啡时,也会因为想到“这时候丈夫应该会发短信给我”而焦虑。这种生活很痛苦,对孩子来说也一样。长期处在妈妈的监视下,孩子还能拥有自由的精神世界吗?
适当减少联系,就能消除焦虑
假设一个这样的情景:孩子要和四个朋友一起去滑雪。原本就非常焦虑的妈妈听说不久前滑雪场曾发生游客意外死亡事件,心里更加焦虑。出发前,妈妈叮嘱孩子一定要每隔一小时汇报一次行踪。朋友们的妈妈并不担心,只有这个孩子的妈妈这样做。朋友们都尽情享受滑雪的乐趣,只有这个孩子每隔一小时就会想起妈妈的叮嘱,忙着给妈妈发短信。
每隔一小时就要给妈妈发短信,孩子的心情会如何?能玩得开心吗?如果这个孩子玩得太投入,忘记给妈妈发短信,吓得妈妈不停地发短信、打电话,但由于孩子将手机放进了滑雪服口袋的深处,一直没听见手机铃声。等孩子想起来时,拿出手机一看,发现十个未接来电,急忙给妈妈回电话,却被妈妈骂了一顿。本来不在滑雪场的妈妈仿佛陪在孩子身边,孩子被迫“背”着焦虑的妈妈一同滑雪。孩子回家后,妈妈可能还会问:“你玩得开心吗?”
要求孩子每隔一小时汇报一次行踪,就能确保自己的孩子比别的孩子更安全吗?留在家里的妈妈为什么要将焦虑的情绪传递给远在滑雪场的孩子呢?问题的根源是妈妈的过度焦虑。用手机监控孩子的行踪,并不能预防可能会发生的事故,只是能让妈妈安心。
参加学校组织的参观学习旅行时,孩子会焦虑吗?和朋友们去看演出时,孩子会焦虑吗?并不会,他们明明非常开心。那为什么妈妈要将焦虑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呢?妈妈的焦虑对孩子没有任何好处,只会将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
如果孩子不在眼前,妈妈不必一直想着孩子的事。如果实在担心孩子,在孩子出门前嘱咐一些注意事项即可。如果偶尔想起孩子,就告诉自己:“孩子现在肯定很好。”然后忘掉有关孩子的想法。如果忍不住想一些负面的事,就尽快通过做其他事情分散注意力,例如打扫卫生或者运动。
孩子不在家的时候,即使妈妈很焦虑,也不能频繁地联系孩子。要在孩子回家前进行适度减少联系的训练。要做到减少联系其实很难,因为从孩子出生开始,妈妈就习惯了时刻关注孩子,无法忍受联系不上孩子时的焦虑感。但是,别无他法,妈妈必须为了孩子坚持下去,忍受这种焦虑感。那些不易对孩子产生安全焦虑的妈妈,真的非常幸运。
实际上,最好的方法是不要养成频繁确认孩子安全的习惯。孩子长大后,妈妈要降低主动联系孩子的频率,这对妈妈、对孩子都有好处——孩子会因为自由而开心,妈妈则因为不再焦虑而轻松。刚开始可能会极度焦虑,但一定要熬过过渡期。减少联系,因孩子而产生的焦虑感也会慢慢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