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忧虑(1 / 1)

接下来的技巧来自“延迟忧虑”研究。下面是几位理论家的建议(欢迎自行尝试):

在每天傍晚安排一段“忧虑时光”,不如就选傍晚六点吧,至少进行三十分钟。坐下来,开始这段不受打扰的“忧虑时光”吧。没有电话,没有电视,没有交谈,什么都没有,只有忧虑。在这段时间里,将你担忧的每件事全都写在笔记本上。

如果在上班时有个项目让你忧虑,你就告诉自己:“我不要现在就开始忧虑,我要把这忧虑留给回家后的‘忧虑时光’。”这个方法的基本原理就是大脑接收到“可以忧虑,只不过要晚一点儿再开始”的信息。

随后几天,你会发现一些变化。首先,你开始觉得它无聊,而且还会被这个忧虑练习激怒,希望它赶快结束。其次,当你翻看笔记时会发现,前两天你还在担忧的事,现在几乎都快记不得了。

所以,基本上你是在用忧虑“淹没”大脑。你会逐渐体会到,不论是这个练习,还是你的忧虑,都是没有帮助的。

这是非常耗费时间的练习,在我的经验里,只有极少数的人能不厌其烦地持续练习下去。所以,如果你的感受跟上面描述的一样,别担心,你一点儿都不孤单。

总之,我借鉴了这个方法,设计出另一张闪卡:

我从“延迟忧虑”这个方法中得到灵感,撷取精华,设计出了这张闪卡。

“等一下”采用的是延迟满足的思路,它对大脑提出延迟忧虑的要求,同时也保证稍后会给它机会去忧虑。一位求诊者认为“等一下”这个技巧非常有效,他是这么描述的:

我在大约4岁时,跟父母一起外出。我吵着要吃冰激凌。我记得当他们跟我说“等一下”时,我突然想通了,我还是会吃到冰激凌,只不过不是现在;同时我也发现,只要我停止当下的吵闹行为,就能更快吃到冰激凌。

这就是“等一下”传递给大脑的信息。你想担忧,是因为你相信这样能减轻你的焦虑。借着“等一下”,你知道自己的焦虑终究还是能得到缓解。这个方法再度巧妙地说明了忧虑并不会改变结果,持续忧虑除了扰乱大脑,没有其他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