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湘文学,元人杂剧有纪君祥《韩湘子三度韩退之》,赵明道《韩湘子三赴牡丹亭》,尚有无名氏《蓝关记》,今皆不存。故事的来源,亦在宋代。用诗话体的记载见于刘斧的《青琐高议》。《青琐高议》载通俗文字,都是诗话小说体,远渊源于唐代俗文,与敦煌所出俗文性质极相近。至于是否刘斧书,亦甚难言。其前集卷九有《韩湘子记》,下题注云“湘子作诗谶文公”,大类俗讲回目。
《青琐》文长,今不具引,引元赵道一《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十二:
韩湘字清夫,韩文公愈之犹子也。落魄不羁,文公勉之学,湘曰:“湘之所学,非公知之。”公令作诗以观其志。诗曰:“青山云水窟,此地是吾家。后夜流琼液,凌晨咀绛霞。琴弹碧玉调,炉炼白朱砂,宝鼎存金虎,元田养白鸦。一瓢藏世界,三尺斩妖邪。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有人能学我,同共看仙葩。”公览而戏之曰:“子能夺造化耶?”湘曰:“此甚易事。”公为开樽,湘取土以盆复之,良久花开,乃碧花二朵,似牡丹差大,颜色艳丽。于花间拥出金字一联云:“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公未晓其意。湘曰,“事久可验”,遂告去。未几,公以佛骨事,谪官潮州。一日途中遇雪,俄有一人冒雪而来,乃湘也。湘曰:“忆花上之句乎?正今日事也。”公询其地,即蓝关也。嗟叹久之,曰:“吾为汝足成此诗。”诗曰:“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本为圣明除弊事,岂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云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遂与湘宿蓝关传舍,方信此道之不诬。及湘辞去,公留之不可,乃作《别湘诗》云:“才为世用古来多,如子雄文世孰过;好待功名成就日,却收身去挂烟萝。”湘别公诗云:“举世都为名利醉,伊予独向道中醒;他年定是飞升去,冲破秋空一点青。”湘谓公曰:“公往瘴毒之乡,难于保育。”乃出药一瓢曰:“服一粒,可以御瘴烟之毒。”公谓湘曰:“吾实虑不脱死,魂游海外,一思至此,不觉垂泪,吾不敢复希富贵,但得生入鬼门关足矣。”湘曰:“公非久即西,不惟全家无恙,公当复用于朝。”公曰:“此后复有相见之期乎?”湘曰:“前约未可知也。”后皆如所说矣。
按此或出宋人俗讲,而其时画工有取文公蓝关诗以为题材者,画文公及湘。互相引证,世俗益信其说。元陈定宇先生栎为之勃然!即为辨正之:
昌黎韩公之守潮阳也,行至京兆府蓝田县蓝关,即秦峣关,示侄孙湘诗曰:“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善画者,绘为图,山岭重叠,雪景模糊,人马行其间,俱有畏塞凌兢状,观之,令人凄然!公学正识卓,守坚论严,欲水火佛骨,忤宪宗意,谪为此行。雨雪霏霏,仆痡马瘏,亦良苦矣。公铁石心肝,当自忘其苦,侄孙湘远来追送之。湘即公兄子老成之长子也。公祭老成文曰,“长而子,待其成”,有恩于湘深矣。示以诗,欲托以死,可嗟也已!余谓公之坚贞节操,有似屈平之放逐憔悴,斫冰积雪,与苏武之出使绝域,啮雪餐毡。其于湘也,畴昔有春生之仁,湘之于公也,今兹有秋肃之义!其精贯天人,行绝今古,百世之下,闻其风者,当懦立而薄宽焉。又怪夫后来好事因此诗所云,傅会谓湘有仙术,开顷刻花于牡丹上,现前诗二句。按唐史及《讳行录》,湘字北渚,擢长庆三年进士第,官至大理丞,不闻其好仙也。味公此诗,略无花上尝现诗句意,观者其无惑于无稽之言!
陈栎但觉其无稽,亦未考其来历。韩湘度文公的故事是宋人传说出来的。韩湘确有其人,而且在中唐。但唐时何以不仙,而宋时仙?何以到宋时才有此传说,因为在晚唐时已有一个作此传说的台阶。幸而有人记载下来。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十九:
韩愈侍郎有疏从子侄,自江淮来,年甚少,韩令学院中伴子弟,子弟悉为凌辱。韩知之,遂为街西假僧院令读书。经旬,寺主纲复诉其狂率,韩遽令归。且责曰:“市肆贱类,营衣食,尚有一事长处。汝所为如此,竟作何物?”侄拜谢,徐曰:“某有一艺,恨叔不知。”因指阶前牡丹曰:“叔要此花青紫黄赤唯命也。”韩大奇之。遂给所须试之。乃竖箔曲,尽遮牡丹丛,不令人窥。掘窠四面,深及其根,宽容人座。唯赍紫矿轻粉朱红,旦暮治其根。凡七日,乃填坑。白其叔曰:“恨校迟一月”,时冬初也。牡丹本紫,及花发,色白红历绿,每朵有一联诗,字色紫分明,乃是韩出官时诗一韵,曰“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十四字。韩大惊异。侄且辞归江淮,竟不愿仕。
这是韩湘传说的台阶。假如每个传说能够找到这样的过渡故事,是再好不过的事。据段成式的考究,牡丹前史无有,《谢灵运集》中提及是一孤证,开元末裴士淹方从汾州得白牡丹一棵,植于长安。至德中马仆耶又从太原得红紫二色。在元和初尤少。即见《酉阳杂俎》卷十九韩湘条前。到段成式的时候,牡丹种类已很多。园艺家讲究此变种及变色的来源或者方法,认为有人用奇术变的,或者那时已有变种的方法,而过神其说。所以这是一个事物起源的故事,而后变成人的故事而参以道家神仙家言。韩愈家里确实有牡丹,他有《戏题牡丹诗》,但此诗不叙族侄奇术或者颜色特多之事。韩愈家里有牡丹,韩愈确有一个江淮间的族侄,而“自言有奇术,探妙知天工”,见其逸诗《徐州赠族侄》,赵翼已征引。如是联合,段记的故事是很容易产生的。尤其是牡丹从元和时蕃植起。赵翼说族侄的奇术乃星相一流,此亦猜疑之词,或此族侄除星相外,尚懂种牡丹。如此而已。一变而牡丹化种;再变而每朵花瓣上有诗句;三变而诗句变成先知而后来应验。于是族侄变为韩湘,是侄孙了,但传说中还说是侄,于是造成蓝关故事。韩湘度脱文公也是经长时间演变的。
度脱文公,则韩湘自然是重要了,加以故事的动人,及宋人书会中的讲小说,韩湘更变通俗。因此有《蓝关记》剧本。本来他还单独,后来加入八仙。
至于文公,在《蓝关记》中变成极端可怜。今元人此类剧本不存,或者是因为有辱先贤,教化不正之故,所以臧晋叔也不刻。韩文公为河南令时,有一吕氏子,年少弃妻谢母到王屋山去学仙。后来又回来了,见河南尹李素,李素使他立于府门,唤吏卒脱其道士服,给冠带,送付其母。文公作诗劝世有“非痴非狂谁氏子,去入王屋称道士”一首,末了说:“呜呼余心诚岂弟,愿往教诲究终始;罚一劝百政之经,不从而诛未晚耳!”不觉言之恳切如此。他非但排佛,亦不喜道,说话家使其得度,岂不诬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