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黛的爱情悲剧是《红楼梦》的中心故事,而歌颂自由恋爱、反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是《红楼梦》的主题思想之一。这部长篇小说,具体描写宝黛爱情发展过程,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矛盾斗争的全部过程,成为中国爱情小说中最深刻动人的一部。
《红楼梦》以宝、黛、钗的三角爱情故事为中心线索,但是这部书中人物众多,包罗万象,就以爱情故事而论,围绕这个中心故事,又有其他的若干插曲。《红楼梦》并非才子佳人小说,它的主题也不局限于爱情与婚姻上。《红楼梦》以爱情故事为线索而描写了一个贵族家庭的生活,一个贵族家庭的形形色色和各个角落。作者深刻地批判了这个贵族家庭生活的糜烂,指出这个家庭没落与崩溃的必然性。
《红楼梦》的开始,叙述大荒山的一块顽石,变成通灵宝玉,在尘世间经历一番。它由一僧一道带到“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红楼梦》全书就在批判这“昌明隆盛之邦,诗礼簪缨之族,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
“昌明隆盛之邦”,指中国而言。此书虽不借汉唐名色,但作者不能跳出他的时代。所谓“昌明隆盛之邦”就是康雍乾时代清朝统治下的中国。所谓的太平盛世,从作者笔下的例证可见一斑。例如,江南姑苏(苏州)可以算是繁荣的地区了。但是像甄士隐那样的小地主,遭一场火灾后,便无立足之地。想回到田庄上去住,偏值近年水旱不收,盗贼蜂起,官兵剿捕,田庄上也难以安身。甄士隐只能卖去土地,依靠岳家,最后跟着一个唱《好了歌》的跛足道人出家而去。这里指出“昌明隆盛之邦”的阶级对立、土地兼并的情况。甄士隐的形象是小地主走向没落的典型。
像刘姥姥家是住在京都附近的一个庄农人家的典型。住在天子脚下,“长安城中遍地皆是钱,只可惜没人会去拿罢了”,刘姥姥家却穷得不能过冬了。而乡里尽有良田千顷的富户。这也可见当时土地兼并、贫富不均的情况。
“诗礼簪缨之族”以荣、宁两府为典型。“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指贾府,指大观园。这个贵族家庭糜烂奢侈的生活是建筑在残酷的剥削制度上的。作者借冷子兴的话,一开始就说贾府主仆上下,安富尊荣。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样一个钟鸣鼎食之家,翰墨诗书之族,竟一代不如一代。当然富贵人家的纨绔子弟,游手好闲,多是不肖子孙,这是封建剥削家庭由盛而衰的必然命运。
作者着重描写贾府的奢侈**的生活。例如借刘姥姥眼中看出,饮膳的讲究。吃茄子要用十几只鸡去配;吃一顿螃蟹费十几两银子,竟够庄稼人一年的吃喝;用庄农人家想做衣裳也不能的料子去糊窗户。老爷们都纳妾,夫人、小姐甚至少爷们都有好几个丫头服侍,婢仆成群。势利铺张,死了一个媳妇秦可卿,倾家**产地大出丧。棺材是用一千两银子都买不到的好木材。捐五品官用去一千二百两银子。荣国府为了贾妃省亲,特地翻造了一座大花园,特地到苏州去买女伶。
这样奢侈的生活靠什么收入呢?靠田地的收入。五十三回点出贾府收入的来源。荣宁两府多有八九个庄子。宁府的一个庄子,借庄头乌进孝的一个单子,说明地租的收入。那还是年成坏的一年,有鹿、獐、狍、猪、羊等十二项三百一十头;各色鱼数百斤;鸡、鸭、鹅,活的六百只,风干的二百只;野鸡、兔子各二百对;熊掌、鹿筋、海参、鹿舌、牛舌、蛏干各数十斤(条);干果各二口袋;对虾、干虾二百斤;炭,上等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百斤;各种米一千余担。外卖粱谷、牲口各项折银二千五百两。这是庄园收入的一个单子,折合银两的不过是一小部分,大部分还是实物地租。这样多的收入,贾珍还嫌少,说“真真是别叫过年了”。
多少农民的血汗,维持这样一个贵族家庭的日常生活!
同时,还靠高利贷剥削。像薛家是皇商而兼开高利贷的典当。像王熙凤好弄私房,把月钱倒来倒去放债,一年弄上千两银子。抄家时王熙凤就有一箱子放债的借票。
此外,倚仗官宦势力,包揽词讼。王熙凤受银三千两,勾结平安节度使,强迫张金哥前夫退婚,害死了两条人命。单只一件事如此,书中明写。其余只说一句:“自是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所作所为,诸如此类,不可胜数!”
像大观园那样的“花柳繁华地”,荣、宁两府的“温柔富贵乡”,只是少数人极度的享受。维持这少数人的极度享受,不知害死了多少人命。这少数人能够永远享受吗?社会发展的规律,指向这封建家庭的是必然崩溃的命运。
曹雪芹写这家庭的奢侈生活,剥削收入是明写的。至于饱暖思**欲,这个家庭,外面是礼义之家,内里是荒**腐朽,用曲笔暗写。借焦大的破口大骂,说明了贾珍与秦可卿、凤姐与贾蓉的暧昧**的关系。正如柳湘莲所说,宁、荣两府除了两个石狮子以外,没有干净的!
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借薛宝琴眼光中看出这个祭祀的大排场。御笔的“慎终追远”的匾额,“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的对联。贾敬主祭,贾赦陪祭,其他献爵的献爵,献帛的献帛,焚帛奠酒,济济满堂。读者已经熟悉了这些子孙的平素行径,那样肃穆雍容的景象,是一个绝大的讽刺。尤其就在贾赦想要鸳鸯做妾的那件事后,像贾赦那样的一个人也就被人看透了。
所谓诗礼之家,内情如此!正所谓衣冠禽兽。作者用艺术形象具体地表现了礼教的虚伪。
像贾赦、贾珍、贾琏、王熙凤等是声色货利的角逐者。像贾政、王夫人,表面上似乎是正派人,但是中封建毒素最深。贾政庸俗(溺于赵姨娘那样一个恶俗的人,也就不堪),道貌俨然而不近人情,对宝玉灭绝父子的天性,一无生趣。王夫人懦弱无用,而一个巴掌把金钏打到井里。偏听袭人,把晴雯驱逐出去害死了。金钏与晴雯实断送在王夫人之手。最后又分开了宝、黛两人,为爱情悲剧的制造者。凡此,可见礼教的残酷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