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加负债
上高一的时候,我的父母外出打工,把我一个人留在苏北的亲戚家。
最艰难的高中两年,是我一个人咬着牙扛下来的。
等高考成绩出来,填完志愿,父母听说我要上大学了,给我亲戚家打来一个电话。
父亲问:“你考上什么大学了?”
我说:“上海××大学。”
父亲说了句:“你咋不去××呢?不要钱,听说还能发钱。”
我一阵胸闷,忍着继续聊。
过了一会儿,换母亲接电话,一阵关心后,她说了一句:“要不你别上大学了,来我们这儿当厨师吧,一个月做得好,能赚两三千呢。”
这就是我小时候的成长环境。
那我为什么要去上海呢?为什么要学财经呢?关于这个话题,我和妻子、老板都说过,因为我从小就觉得自己能够有所成就。去上海学财经,取得成就的概率更大一点,所以我就去了。
妻子和老板都一脸同情地看着我,问:“你是认真的吗?”
我说:“至少在某一年前都是认真的。”
每个听到的人都会笑,我也跟着笑,但心里在琢磨,每个人都有妄念,敢于说出来,是不是更勇敢一点?
想要成为首富,就得创业开公司。我是坚定的创业派,鄙视其他一切投资,即使公司不赚什么钱,也仅仅觉得是时机不对。
有本书叫《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2),我虽然没看过这本书,但我觉得它就是给我这样的人写的。
我开过3家公司,都没赚到大钱,我隐约觉得自己好像不是开公司的料。
那一年,我灰头土脸,拔剑四顾心茫然。
那一年,我在上海买的房子涨了一倍。
经常看我文章的人都知道,我有一个分析框架,包括目的、手段等。
我的目的是赚钱,开公司、买股票、买基金、买房子,等等,所有这一切都只是手段,我为什么要偏执呢?
于是,我开始变换赛道,把股票、基金、房产各个领域都研究了一遍,发现好像就房产靠谱一点。
在这个赛道里,有很多理论,如人口、经济、城市、户籍、规模、GDP等,但有一个人慢悠悠地说出了四个字——增加负债。
把简单的道理复杂化的人很多,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
但能把复杂的道理简单化的人却很少,这样的人是顶尖的布道者、一代宗师。
这四个字值多少钱?
我不知道别人的答案,但我对这四个字的估值是1000万元,这是我的亲身经验。
也因为这四个字,我在冲击首富的梦想破灭之后,降低了预期。
几年前,我测算了一下财富模型。我对妻子说,我们成为极其有钱人的梦想破灭了,但我们可以有一个价值某个数值的家产,这应该是没问题的。
当时,妻子白了我一眼。
疫情期间,我和妻子聊天。她觉得我当时吹过的这个牛,好像也不是太难实现。
二、对副作用的态度
在武侠小说里,很多武林秘籍都有副作用。
有的是“七伤拳”,打人之前,已经练伤了自己。
有的是“葵花宝典”,欲练此功,先要挥刀自宫。
哪个大侠要练成神功,不是有所付出呢?
你什么都不愿意付出,还练什么功?
就如同我的文章一样,满篇的干货和思考,我写了两个小时,放弃了娱乐才写出来。
我做诊断领域的产品,对影像不太懂,把CT写成了核磁。有个别读者发现了,对我一顿冷嘲热讽。
这相当于什么?相当于有人免费送了你一百万现金,被你发现里面有一张假币,然后你拿着这张假币对我一顿骂:“你是什么意思,咋还有假币呢?”
这种人到底是怎么想的?
桌子上摆满黄金,他的眼睛却盯着黄金上的苍蝇。
妻子问:“读者批评你,你生气吗?”
我说:“不生气,以后我慢慢变成真正的大V,批评我的人会更多,这才哪儿到哪儿。”
如果妻子是一个小清新,眼睛里容不得沙子,她就会特别担心自己的丈夫被人批评。
如果妻子是一个“吕后”级别的,她就会乐呵呵地问:“最近批评你的人咋变少了?是不是不红了?是不是没写出很高级的文章啊?”
一篇文章写出来,都没有人批评,那得多平庸啊!
我在微信公众号的介绍里写道:“我写的所有文章不保证100%正确,但保证100%真实。”
我最喜欢的一个成语是“瑕不掩瑜”,对方十句话中有八句是错的都没关系,但有两句有点道理,看到了就赚了。
三、对赞美的实验
今天我们身边总有人在讨论赞美对于家庭幸福的作用,追求幸福的人都在努力尝试。
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觉得夸两句,你就上天了。
我来延伸一下。
职场“杀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捧杀”,一种是“棒杀”。
因为目的都是杀,所以捧和棒都是坏的。
但你在家庭里,是要杀对方吗?肯定不是。
有些事情我们没得选,比如父母和孩子,但伴侣和朋友是我们自己选的,自己选的自己不满意,也不离开,更不改善双方关系,就在那边相互折磨,这不是自虐吗?
我佩服所有的快刀斩乱麻。
关于赞美,很多人应该听过刘震云赞美王朔的段子——一般人对赞美的抵抗力,只能撑3天。
搞投资的人大概都知道“反身性理论”,这个理论由于受到投资大鳄索罗斯的推崇而传遍全球。
反身性理论认为,为了在事物运行过程中,如果人们相信某种预期,并采取一系列行动,那么这个预期就会实现。
在投资领域里,大家认为房价会涨,并且采取行动,那么房价就会涨。而国家稳定房价的方法,是把涨的因素都去掉,降低大家的预期。
在教育领域里,20世纪60年代,美国两位心理学家对一所小学的小学生做了一个“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智力测试。
学生做完测试后,心理学家随机挑选了20%的学生。注意,是随机挑选的。
心理学家告诉老师和所有学生,这20%的学生智力超群,未来会取得非常好的成绩,但实际上,他们中有的人智力平平。
从此以后,老师格外注意这20%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他们抱有更高的期望,辅导他们也更用心。
这批学生也对自己满怀信心,对自己有了更高的要求,期望自己可以取得更好的成绩,充满斗志和求知欲,以免浪费了自己的天赋。
8个月后,心理学家又来了,重新做了测试。第二轮的测试结果显示,这20%的学生智商明显高于其他同学。
那个随便编造的预言就成了现实。
这就是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预言的自我实现。
如果动动嘴皮子就可以让自己和身边的人变得更好,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没有完美的人,也没有完美的理论,更没有完美的文章,但“瑕不掩瑜”。
要多看优点,多看黄金,不要盯着黄金上的那只苍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