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湿热发烧,有一点大家一定要注意。就是湿跟热,它们是纠缠在一起的,你要是清热利湿,分消(8)完湿热之后,它会有一个排病的反应,这时候,我们很容易就会误以为自己治错了。
这个反应叫湿退热出。
因为湿跟热是纠缠的,其实是热被湿困在了里面,是湿包住了热,这相当于一个笼子困住了一只老虎,我们现在用祛湿药把笼子拆了,老虎就要跑出来,老虎如果跑出来,它就要挠人,一旦挠人,身上会出现各种反应。
如果说祛湿药是拆笼子,那么透热药,就是拿根棍子拍老虎的屁股,赶它走。比如说菖蒲、郁金,它能把热透出来,青蒿也可以,藿香也可以。很多凉药也具有辛散的性质,像甘露消毒丹(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本书文章涉及的药物和药方)里面的薄荷、连翘,它们也有透热的作用。
我介绍的这些方子里面很多味药是有透热作用的。
总之湿热里的热你势必要把它放走,把它放回大自然去。
热出去了,我们身上的这个热排掉了,病就好了。
透热就是把热从里面拎出来,它出来的过程,就一定有一些反应。
我遇到的最常见的反应是皮肤瘙痒或出皮疹伴瘙痒——身体里面的热气要出来,从深处往外出,肯定得经过皮肤。
热从皮肤出来的时候,就会产生瘙痒的感觉,或者是经络上的、关节的酸痛、热痛,或者皮肤出现很多红点或者水泡。
热出来的时候,有的人会流鼻血。特别是治疗胃肠道湿热的药,像葛根芩连汤、甘露消毒丹,有些人吃了以后,热要从鼻子走,因为胃肠的经络是在鼻子里面相交接的,所以它们的热,会从鼻子那里走,走的时候就会出现流鼻血。
如果患者心包的热透出来的话,会整夜的兴奋,难以入眠,尽管方子里没有兴奋性的药,它只是透热的药。
患者肺经的热出来的时候,会出现咳嗽,大量咯痰。
肠道的湿热,除了走鼻子,也会从大便走,会出现腹痛腹泻,拉污泥状的大便,往往要拉几天很臭的大便,把很臭的大便排空了,由臭转为不臭。
患者排病的反应是各种各样的,但是排病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可能头一两天不舒服,但是一天比一天轻,慢慢地人就越来越平静,这就是正确的排病反应。
有些人的排病时间长,有些人的排病时间短,主要看患者的湿跟热有多缠绵,这个热究竟有多盛,还有你的正气的高低水平。
如果你的湿很盛,正气又很足,那么一排起来就有很剧烈的反应,一天两天就排完了,排掉了后身体就舒服了;如果你正气不足,那湿热又很缠绵,你的热只能一点点地往外排,那就可能要排很久,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病越来越轻,那么这就基本上可以判断为排病反应,就不需要紧张了。
关于排病反应,再补充几点。
你一定要先确定湿热在哪条经络上,它可能在两三条经络上,那么热邪出来的时候,一定是跟这两三条有相关的排病反应才对。
比如说胃经兼脾经的湿热——脾主肌肉,胃润宗筋,脾胃合起来就是管肉跟筋。排病的时候,热往外透了,脾经和胃经的排病反应一般是出鼻血,皮肤出水泡,出湿疹,因为肌腠里面的湿热要出来。患者的这种症状,只要一天比一天轻就是正常的排病反应。
如果是肺经的湿热,它排病反应多半出现咳嗽加剧——咳嗽会加重排痰。
如果是肠道的湿热,它排病反应就是肚子疼,拉极臭的大便出来。
如果是心脏的湿热呢?我写过一个案例——我表妹心脏里的湿热往外排,就是通过小肠转到**,她会出现突然的尿急,就是热从尿走了。
不同经络的热,它的排病反应有不同的表现,只要符合用药原则,又有相应的表现出来,那么我们就可以判断,这个是正常的排病反应。
如果吃药之后,患者的症状没有改善,还更严重了,而且精神状态越来越差,胃口越来越差,还有排便排不出去等问题,那么给患者的用药可能是错误的,就要停下来了。
作为医生,你如果自己的把握不是很大,那么以三天为一个观察周期——如果你三天发现他症状还是没有改善,你又没有把握它是排病反应还是副作用,那么你就应该停止用药,你可能不知道怎么样治疗他的疾病,你应该让他去找其他人治疗,或者是你再想办法改变自己的治疗方案。
作为医生,一定要对自己有足够的认识——你有没有能力处理这个问题。
如果你觉得自己没能力,那么你就不要再坚持,应该是回去再复习基础理论。
我所讲的这一些排病反应,大多是建立在我对这个病有足够了解的情况下,我才能够判定它是一个排病反应。
我是基于自己对基础理论的认识和把握,以及对患者的病机及病势走向的把握,我才能有自己的判断,如果发现是副作用,我很快就会改弦更张。
初学者不要一看到出现类似上述的排病反应的状况,就认为是排病反应。初学者可能用药的准确性没有有经验的医生高。如果出现你不知道是不是排病反应的情况下,就不要乱用药。
排病反应一定是一个病位由深到浅,病势由重到轻的过程。
如果你发现的病位是从浅往深发展,病势从轻往重发展,那么这个一定不是排病反应,是治错了。
补充:
如果你觉得本章讲得不够详尽,还可以再阅读《程门雪未刊医论选集》中的《湿温辨治》、《赵绍琴验案精选》中的《附:赵绍琴辨治湿热证十法》、《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刘仕昌》中的《分解湿热法的临床应用》、《叶熙春专辑》中的《附:治疗湿温的经验》、伍建光博士学位论文《伍炳彩教授从湿论治内伤杂病的学术经验和临床的研究》等,多参考前人经验去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