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坠落人间的天使(1 / 1)

杏花落入流水之中,流水便带着这些粉色流过无数的山庄绿野。林徽因踩在石板小径上,一步步走上台阶,粉色的杏花如雨般落在她娇弱的身躯上,惹人怜爱。她为了养病住在香山半坡上的“双清别墅”之中,这里幽静雅致,十分适合静养。

其实宝宝满月之后,林徽因和梁思成就回到沈阳。当时东大已经开学,林徽因无意间看到了一本《中国建筑史》的书籍,看到后火冒三丈,国内唯一一本描述中国建筑史学的书籍竟然出自一个日本人之手,内容虚夸而不真实,配图还是日本军人挥着军刀得意扬扬地站在楼宇前。虽然家仇国恨对于个人而言太过沉重,可作为一个热爱建筑的人,这无疑是一种侮辱,是对她灵魂的一种凌迟。

这种耻辱让林徽因寝食难安,她决定和梁思成一起重写《中国建筑史》。可这绝非易事,大量建筑在战争的过程中坍塌,资料被烧毁,而且他们的教学工作繁重,林徽因还要带孩子,在多重压力下,林徽因病倒了,卧床不起。梁思成苦劝她回北平养病,可她却拒绝了,除了还不满一周岁的梁再冰,她也想和梁思成一起改写完这部史书。

东北的天气寒冷,林徽因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徐志摩经过东北时,曾过去探望她,看着**瘦骨嶙峋的林徽因,徐志摩既愕然又心疼,他看到沈阳的医疗条件很差,气候也不适合养病,于是也劝她回北平治病。于是林徽因回到了北平,为了照顾林徽因的病情,徐志摩曾在她家中居住过一段时间。当时徐志摩担任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和方令儒、方玮德、陈梦家共同创办了一个诗刊,徐志摩曾主持过《晨报》副刊的栏目,从北平回到上海后,徐志摩立刻向林徽因征稿,和陈梦家着手筹备《诗刊》。《新月》三卷第二号上刊出,宣布《诗刊》宗旨:旧友和对诗有兴趣的新友再来一次集合,活跃一下诗界的气氛。

1930年年底,徐志摩在胡适的邀请下来到北京大学任教,返回南方过春节的时候收到了林徽因从北平寄过来的照片,照片上的林徽因仍然躺在病榻上,背面是一首诗。旧历初三,徐志摩回到北平,赶到梁家,看到林徽因病得更厉害了,梁思成也因终日照顾林徽因而变得憔悴消瘦。直到此时他才得知林徽因得了肺结核。

大概是被病痛折磨得实在难受,林徽因经常没有缘由地训斥梁思成,梁思成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徐志摩也非常难过,但又不知道该如何安慰两个人,只好抱过只有一周岁的梁再冰哄了起来。送徐志摩出门时,梁思成说:“她要到香山养病,可又舍不得孩子,我也不能陪她去,到底是该留在北平的家中还是该去沈阳上课呢?”看到他们如今凌乱不堪的样子,徐志摩的心里非常难受,可又没有更好的方法帮他们分担忧愁,只好保持沉默。

去香山养病之前,林徽因给徐志摩刚创办好的《诗刊》写了三首爱情诗:《那一晚》《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仍然》,以尺棰的笔名发表在1931年4月的《诗刊》第二期上。林徽因拿到刊物之后非常开心,仿佛自己的病情也得到了好转。

自从父亲林长民去世后,母亲一直在苏州原来的宅子里生活,林徽因便借此机会派人将母亲接来和自己一起住,一来方便照顾再冰,祖孙团聚共享天伦,二来也省去了林徽因诸多的挂念。

见到母亲之后,林徽因发现母亲的性格变了很多,父亲在世的时候她终日郁郁寡欢,整天抱怨上天的不公平,而如今母亲的性格平和许多,很少再去提起往事,每天只是陪着林徽因照顾孩子,三个人在忙碌之余也很快乐。

原来,很多事退一步之后才发现,原来的爱恨痴缠不过是一场空,每个人都会老去、死去,何必过于执着,有时候,“退”也是一种赢,赢得快乐,赢得宽心。

母亲经常陪着林徽因漫步在羊肠小道上,呼吸着空气中弥漫的清香,那是种让人一闻就觉得舒爽、干净的味道,树叶上剔透的露珠后有一张唇齿丹红的小脸,斑驳的光点洒落在整个森林,一袭白衣的林徽因仿佛坠落人间的天使。

自从和母亲上山之后,香山的自然美景便是让她诗兴大发,她竟然不顾病情如痴如醉地写起诗来,她的每一首诗都和大自然、生命息息相关。她的诗受到了美国唯美派诗人的影响,比如她的《笑》:

笑的是她的眼睛,口唇,

和唇边浑圆的旋涡。

艳丽如同露珠,

朵朵的笑向

贝齿的闪光里躲。

那是笑——神的笑,美的笑;

水的映影,风的轻歌。

笑的是她惺忪的鬈发,

散乱的挨着她的耳朵。

轻软如同花影,

痒痒的甜蜜

涌进了你的心窝。

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

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这首诗体现出了林徽因早期作品的艺术风格,对于事物的体察是如此细致入微,真挚的感情与精微的感觉似乎描绘出了一个可触摸的具象,上下节对称严谨,语言优美活泼,字里行间透出美感。

5月15,徐志摩和张歆海、张奚若夫妇一同到香山看望林徽因,看到他们,林徽因非常开心,静养了两个月的林徽因的精神状态好了不少,脸上有了红晕,人也丰润了不少。喝过茶,几人一同去游山,从“双清别墅”到半山亭,从西山晴雪到洪济寺,几个人游玩到中午就去洪济寺吃素斋。

张歆海对寺院旁边的大石头产生了兴趣,于是问徐志摩:“志摩,你看着神鸡石是公鸡还是母鸡?”林徽因笑着说道:“当然是母鸡了,你看它的尾巴下面有个洞,传说一只神鸡每天能下5个鸡蛋,乡亲们都称它作蛋石呢!”张奚若却坚持说这是只公鸡:“你看它的脖子高扬着,还有鸡冠子,分明就是个公鸡!”张歆海说:“母鸡就不能昂头了?人家生了蛋自然要骄傲一下。你看我家湘眉,生了孩子之后一天比一天神气!”韩湘眉娇嗔道:“你别胡说八道了,还是让徽因读读她写的诗吧!”

林徽因因为几位好友的到来十分开心,于是找出一首自己写的小诗《一首桃花》朗诵起来:

桃花,

那一树的嫣红,

像是春说的一句话;

朵朵露凝的娇艳,

是一些

玲珑的字眼,

一瓣瓣的光致,

又是些

柔的匀的吐息;

含着笑,

在有意无意间,

生姿的顾盼。

看,——

那一颤动在微风里,

她又留下,淡淡的,

在三月的薄唇边,

一瞥,

一瞥多情的痕迹!

徐志摩赞美这《一首桃花》和前人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是同一种境界。他说林徽因的诗:“佳句天成,妙手得之,是自然与心灵的契合,又总能让人读出人生的况味。”那天,他们和林徽因一起聊到深夜。

在香山疗养的那段时间里,林徽因还写了《激昂》《莲灯》《中夜钟声》《山中一个夏夜》等作品,这是她写诗最多的一年,也体现出了她对生活的热爱,思维巧妙,独具匠心,她的诗,融音乐、绘画、建筑之美于一体。此外,她还创作了短篇小说《窘》,这是她第一篇家庭生活小说。

6月12日,徐志摩、罗隆基、凌淑华、沈从文去香山看望林徽因,此时林徽因刚刚发烧10天,整个人显得非常疲乏,林徽因的母亲带着宝宝一同到山上陪她,看到大家,她非常开心。这次徐志摩给林徽因带来了英国唯美派作家王尔等人的著作,以及新出版的第三期《诗刊》,这篇刊物有徐志摩发表的《你去》,这是为林徽因而写的诗:

你去,我也走,我们在此分手;

你上哪一条大路,你放心走,

你看那街灯一直亮到天边,

你只消跟从这光明的直线!

你先走,我站在此地望着你,

放轻些脚步,别教灰土扬起,

我要认清你的远去的身影,

直到距离使我认你不分明,

再不然我就叫响你的名字,

不断地提醒你有我在这里

为消解荒街与深晚的荒凉,

目送你归去……

不,我自有主张,

你不必为我忧虑;你走大路,

我进这条小巷,你看那棵树,

高抵着天,我走到那边转弯,

再过去是一片荒野的凌乱:

有深潭,有浅洼,半亮着止水,

在夜芒中像是纷披的眼泪;

有石块,有钩刺胫踝的蔓草,

在期待过路人疏神时绊倒!

但你不必焦心,我有的是胆,

凶险的途程不能使我心寒。

等你走远了,我就大步向前,

这荒野有的是夜露的清鲜;

也不愁愁云深裹,但须风动,

云海里便波涌星斗的流汞;

更何况永远照彻我的心底;

有那颗不夜的明珠,我爱你!

走之前,徐志摩吻了吻宝宝的额头,林徽因将他们送到一座山的弯口,徐志摩回过头,林徽因仍然站在那里,他没有过多驻足,继续走下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