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的成绩一直响当当的,当初能被保送到西安交大计算机系,后来又直接保研,在校期间还研制出杀毒软件并获了奖,这是很多学生都很难获取的殊荣。在周鸿祎看来,这些都是浮云,《硅谷热》中任何一个创业者都比自己优秀百倍千倍,自己这点能耐有些拿不出手。
研制出产品、竞赛中获奖,这些都没能令周鸿祎太过兴奋,他的理想还是一如既往的简单、明确——开电脑公司,销售自己的产品。产品研制出来的目的就是销售,通过销售获得的价值远远比名誉上的奖励来得实在。
周鸿祎在母校附近租了一间小房子,面积不大,可能也算不得是一家公司,真就像周鸿祎高中时候读的期刊《中国青年》里的那些小创业者们一样,白手起家,谈不上合作,也无缘控股风投公司,就一个人拿着反病毒卡想着如何兜售出去。
最初,周鸿祎计划着把反病毒网卡成果转让出去,经过一些时日的考察和谈判,他将目光锁定在两家公司身上,这是他第一次创业,且也没有任何经验,就连遇到不确定因素也没人商量。但他一直坚信一点,一定要把产品卖出去。
自己可能不了解行情,也缺乏社会经验,周鸿祎只能寄希望于看好的这两家公司,可惜这两家公司并没有给他带来更好的商机和未来展望,也许说得都很好听,但他总觉得哪里不自在,言语上找不出什么破绽,就是从心里感觉不舒服。
反病毒卡,是周鸿祎顶着多大的压力才创造出来的产品啊,怎么也不会随意轻信别人的,每每对方公司“好言相劝”,让他头昏脑胀找不到北的时候,他都会冷静地想一想产品的来之不易,然后脑子真就一下清醒了许多。最终,周鸿祎没有把反病毒卡出让给任何公司。事实上,这两家公司也都是骗子公司,只是单纯的周鸿祎当时没有看出来罢了。
很多人只知道周鸿祎创作出来的杀毒软件获了奖,但却不知道曾经的“病毒门”带给周鸿祎内心多大的伤害。周鸿祎在潜心研究杀毒软件的时候,恰巧学校发生了计算机硬件失窃事件,一些硬盘、网卡、中央处理器等丢失,如果没有发生后来的“病毒门”,谁也不会将这样的失窃事件与周鸿祎放在一起讨论。可怎么就那么巧,周鸿祎被举报了,说他未经允许擅自复制了老师电脑里的一些软件。
其实,这都不算什么事,学生嘛,复制软件学习研究怎么了,谁碍得着谁的努力学习了?要怪,也就怪很多人都知道周鸿祎的一大嗜好——复制软件回去自行研究,这或许与曾经对物理学痴迷的研究有一定的渊源吧。
周鸿祎阴差阳错地被学校调查了,紧接着又被公安叫去谈了话。很多事情,黑的描不成红的,但红的却很容易描成黑的。周鸿祎最后被“无罪释放”了,“病毒门”也宣告结束,可很多学生和老师却像对待病毒一样对待周鸿祎,他第一次品味到了什么叫众叛亲离,合作伙伴置身事外了,同学老师都变得疏离了。周鸿祎手里唯一攥着的就是防病毒卡,既然没能找到合适的公司收购,那就自己想办法卖出去!
西安是周鸿祎的伤心地,不靠谱的公司也严重影响了他在西安创业的雄心。美国硅谷是去不成了,但中国硅谷——北京中关村还是可以去的。简单收拾行囊,带着自己的梦想和产品,周鸿祎踏上了人生第一次创业之旅。
中关村位于北京海淀区,是以西北三、四环为中心向周围方向延伸的一个区域。1980年,该处成立了第一家中国性质的IT公司,自此成为中国高科技行业的代名词。以前的电子一条街现在已成为中国的硅谷,近万家高科技公司中五成以上为IT产业。中关村除了代表中国最高科技,也代表着中国最高学历——在这里,至少5000人拥有博士学位、2.5万人取得硕士学位,最基本的本科生多达18万。随着学术交流和商务的频繁往来,中关村成了中国高新电子技术产业的代名词。
周鸿祎像所有北漂一族一样,怀揣着梦想期待丑小鸭一下子变成白天鹅。经历过“病毒门”事件后的周鸿祎也变得坚强了许多,至少在心理素质方面有很大改观,但理想与现实的强大落差还是狠狠地给了他当头一棒。
周鸿祎敲开的第一扇门是瑞星,这也是他第一次推销自己的产品,理由和方式略显俗套。他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地道出此行目的:“我做了一款比你们好的杀毒软件,想跟你们谈谈。”
周鸿祎现在也不记得当初刚一进门就轰他出来的那位瑞星员工是哪一位了,只是,这样的见面方式还真是有些别致。瑞星作为中国反病毒第一品牌,估计也从来没见过哪一个人像老周这样推销自己和品牌。
有了第一次的“教训”,周鸿祎学乖了,不再那么唐突又很拽地介绍自己,他开始采用先展示产品再进行营销的手段,这一次,周鸿祎选择了联想。
联想比瑞星诞生还要早七八年,这是联想和原IBM个人电脑事业部两部分组成的一家以创新性为代表的国际化科技公司。这么大的一家公司,对于初来北京的周鸿祎来说,想找到其总部或研发核心部门是很难的,但又不能白白浪费掉这一大块蛋糕。于是,周鸿祎找到了联想的门店,这相对而言就易如反掌了。
周鸿祎很耐心地向联想门店的员工展示出自己杀毒软件的魅力,在这些不曾深入了解科技内涵的普通员工看来,周鸿祎的产品真的很不错,可惜,老周找错了人,这些基层员工几乎和他一样,不知道如何联系总部的技术部们。那个时代的人都很单纯、很善良,我们完全可以相信,那些看过周鸿祎产品展示的联想人,一定也很认真地想帮这位聪明好学又多才的学生,可是,最终也未能遂人愿。
周鸿祎没有就此放弃,第三次突围,他取得了吴晓军的信任。
吴晓军亦是中国IT界的一个神话,1990年创办起来的晓军电脑工程部主要致力于软件的研发与销售。20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IT市场才刚起步,吴晓军的智慧与结晶成为那个年代很闪亮的光点。
至于周鸿祎的杀毒软件,他们很看好,也很认可,但一涉及到钱的问题,就显得有些不对劲儿了。晓军电脑工程部要求周鸿祎把产品和技术一并交给他们,待经过一定时间的验证和运营后,确定有所收益了再跟他谈价钱的问题。周鸿祎是来卖产品的,怎么到晓军电脑工程部嘴里就成了赠送了?
中关村也不过如此,买卖也不好做,折腾了这么久,周鸿祎地下室也睡过了,单车也骑得快到了断双腿的程度,走街串巷兜售杀毒软件,最后还是无果而终。结果是,周鸿祎回到了西安,这次他决定自己干,谁也不投靠,也不拉伙任何人。
他通过在校园张贴海报的形式卖反病毒卡,生意还算有起色,销售出去几十张。产品是销售出去了,但后续的“售后”却让周鸿祎身心俱疲。原本,在自己电脑里运行得很顺手的杀毒软件,到了其他电脑上就很难发挥作用了,甚至带来其他不必要的麻烦,这也许就是当时IT技术的局限吧。
周鸿祎第一次创业到这一地步上,算是彻底失败了。敢作敢当,一向是周鸿祎的优秀品质,输了又怎样?至少第一次走向社会,收获了金钱和利润兑换不出来的财富。他深刻认识到,产品研制出来的目的虽然是用于销售,但是否能成功达成销售的目的,关键在于消费者心理以及产品推销的渠道和途径。
以往,周鸿祎只是一个人面对着电脑,研究着产品,可产品是否符合大众的消费心理,他却从来没有想过。第一次创业失败是注定中的事,总结经验和失败教训之后,周鸿祎开始了他的第二次“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