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个月的游历结束了,李四光夫妇在热那亚登上归国轮船,这位身在海外、心怀祖国的著名学者,终于如愿以偿地回到了他魂牵梦绕的故国。
正是在这天晚上,郑天锡收到李四光的亲笔信,展开一看,他不禁倒吸一口冷气:“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我多年来日夜思盼的理想国家,中央人民政府是我竭诚拥抱的政府。我能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我认为是莫大的光荣。我已经起程返国就职……”
这是李四光一生中最激动也是最幸福的远洋航行,“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此前的远航,虽然也都充满“科学救国”的宏伟憧憬,但是每当踏上自己的国土,都被军阀混战和列强瓜分的惨状弄得撕心裂肺。这次不同,他可以仰望蓝天,面向大海放声高呼:我要回到真正属于自己的伟大祖国了!
他不能只是激动,不能一味地抒情,他要把这无限激动的心情化作报效新中国的实际行动,他要向亲爱的新中国献一份厚礼。他回到船舱,摊开稿纸,开始撰写构思已久的科学论文——《受了歪曲的亚洲大陆》。
这是一篇地质力学的大作,饱含他苦苦追求的客观真理和爱国深情。他挥笔写道:“所谓受了歪曲的亚洲大陆,是指自然界的各种应力——压力、张力、扭力造成亚洲大陆的各种形变,还指欧美地质人员用狭隘的眼光来解释亚洲的造山运动,而使亚洲受了许多的歪曲和冤屈。”
显然,这又是一句用事实与真理来挑战的宣言。他以不可辩驳的翔实依据,描述着亚洲中国和印度半岛的若干地质构造,阐明中国大陆“山”字形弧形和新华夏系地质构造的种种新的见解,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欧亚大陆自古生代以来,就在往南推进,而亚洲东部则是向着印度方面推动。那些向太平洋突出的边缘弧形却又足以证明:坚强的亚洲大陆,正对着太平洋的底盘施加压力。
他一刻不停地纵论地质时代中的世界地质发展形势,最后,他骄傲地写道:“这样,我们的结论是,随着地球转动加快,亚洲站起来了!”一篇充满真知灼见的学术论文,居然能够让人读得热血沸腾!李四光要把这篇追求学术真理的巨著,在新中国的地质讲坛上向全世界发表。
与此同时,新中国首任国务院(时称政务院)总理周恩来正在规划新中国建设的宏图,他日夜盼望李四光立刻来到自己身边出谋划策。
1949年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任命李四光为科学院副院长。此时,李四光正在苦苦地等待着登船!
11月15日,周恩来专门给时任新华通讯社驻布拉格分社社长吴文焘、中国驻苏联大使王稼祥写信,嘱咐他们:“李四光先生受反动政府压迫,已秘密离英赴东欧,准备返国,请你们设法与之接触,并先向捷克当局交涉,给李以入境便利,并予保护。”
1950年伊始,国务院决定在北京召开全国地质工作会议。周恩来期待李四光亲自出席,并且主持这次盛会。一切安排就绪,只等李四光的到来。但是,接连等了一个季度,仍然不见李四光的踪影。有人担心李四光未必能够回来,会议不能这样一再延期,便请示周恩来,是否不必再等李四光了。周恩来毫不动摇地指示说:“要等下去。李四光不在场,会议就不能召开。李四光是一定会回到祖国来的!他现在还没有到家,我想一定是路上遇到了困难!”
作为一国总理,周恩来不仅关注而且内心知道李四光的心。他深知,李四光这次回国既漫长,又艰险。不要说在国外,就是踏上香港国土,由深圳(时为广东省宝安县)进入广州,也说不定会有很多国民党特务跟踪或暗下毒手。只要还没传来不幸的消息,他坚信李四光不久定会来到北京。他反复计算李四光的行程,指示叶剑英和华南军政委员会尽快查明情况,立即找到李四光的确切位置。
1950年3月初,李四光秘密回到香港,随即住进朋友预先安排的僻静住所。叶剑英派来的接应人麦可很快与李四光取得了联系。在麦可安排下,1950年4月6日,李四光夫妇一大早就来到车站,乘上6点多钟香港至九龙的火车,踏进了祖国南方的大门。
由于在广州、上海和南京三地受到党政部门和各界人士的欢迎、招待,以及进行学术讲演等盛情活动,李四光耽误了到达北京的预定时间。国内这段行程,周恩来是知道的,他嘱咐各地不要让李四光过多劳累,确保其尽快赶到北京而已。
1950年5月6日清晨,李四光夫妇终于在俞建章、张文佑和孙殿卿等陪同下到达北京,受到新老朋友的热烈欢迎。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副院长陶孟和、竺可桢,文化部副部长丁燮林,以及中央财经委员会和北京大学等各部门领导和知名人士,共同到火车站热情迎接李四光一行。当天晚上,郭沫若设盛宴为李四光夫妇接风洗尘,华罗庚和谢家荣等党内外领导干部和知名人士热情作陪。
新老朋友欢聚一堂,气氛相当热烈,特别是李四光与丁燮林,这一对一直以来都推心置腹的老同学、老朋友,更是激动得难以言表。一晃40年了啊,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周恩来考虑到李四光旅途劳顿,安排夫妻俩住进六国饭店。解放前,六国饭店专供外国豪商和国内要人租用,是当时北京最高级的饭店。李四光虽然经常出国,但在国外也从来没有到过如此豪华的场所。许淑彬暗暗计算,知道手里没有多少钱了,生怕付不起房租,面露难色。接待人员似乎看出她的心思,主动告诉她,在这里的一切费用都由政府承担。一股暖流涌上李四光的心头。
第二天上午,电话铃声响了,对方询问他下午是否有外出活动安排,告诉他有人前来看望,没说是谁。李四光和许淑彬感到纳闷,来访者好像有点神秘,而且很有礼貌。傍晚,客人来了。李四光没有料到,走进房门的竟是国务院总理周恩来!
李四光非常激动,周恩来也非常激动,紧握李四光的手,久久不肯松开。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和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对面畅谈,推心置腹,足足交流了3个小时。
谈到全国地质工作会议时,周恩来颇有感触地说:“这次会议等你,等了5个多月嘛。现在好了,你回来了。”“现在,先请你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协助郭老把自然科学抓起来。郭老是诗人,也搞社会科学,但主要是文学家。自然科学的科学家有自己的脾气,讲求实际多一些;文学家有文学家的脾气,浪漫主义多一些。郭老待人非常诚恳,非常真挚,相信你们一起工作是会配合得很好的。”
李四光不住地点头表示应诺。
周恩来接着又说:“经济建设,地质工作必须先行,要走在其他工业的前头。地质队伍有个整顿的问题,也有个大发展的问题。旧中国留给我们的地质人员太少了。人手不够,地质部成立不起来,可不可以先成立一个委员会,你来当一段时间的主任,以后再请你担任部长,你看好不好?”
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国总理日理万机。在这种情况下,周恩来竟然来看望自己,而且一谈就是这么长时间,他还有什么个人要求可讲呢?他不愿意当官,但是新中国的人民政权,他要参与,为人民服务的公仆官员,他不能拒绝。这时,他已经是自觉服从组织的安排了。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今天是中国未有的大时代,一切人都要努力,不能落伍。”
晚上8点,周总理才起身告辞。
两天后,董必武来看望李四光,董老时任党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和政务院副总理,因为周恩来已经代表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政务院会见了李四光,他这次是以老同乡、老朋友和辛亥革命老战友的身份来看望的。老战友海阔天空无所不谈,从孙中山谈到袁世凯、黎元洪,谈到蒋介石和西安事变,谈到重庆谈判以及当年李四光想到解放区考察地质和董必武“后会有期”的那句话……一时间,两人都沉浸在这“后会有期”的幸福重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