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过程中要想事半功倍,不仅要学生积极配合,老师的教课方法也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老师,能抓住学生特点、寓教于乐,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而有的老师却恰恰相反,他们或许责任心很强,每天加班加点,为学生布置了大量的作业,并且为学生批改作业直至深夜,然而效果却往往不尽人意,学生们都学成了“小木瓜”,对学习早已无兴趣可言。
由此可见,好的教学方法是通向知识殿堂的一条捷径。
心学大师王阳明对此有什么样的看法呢?
首先,王阳明认为教育要顺其自然,千万不可拔苗助长,要根据各人的“良知分限所及”来发展人性和知识才能。“良知”的发展与人的年龄阶段有着直接的关系,童子有童子的“良知”,成年人有成人的“良知”,老人有老人的“良知”。
王阳明常将人性的发展与成熟的过程比作树木的生长过程。
一个根深叶茂的大树也是先由嫩芽破土而出,长出枝干、叶,历经风吹日晒才长成参天大树。人就像树的生长过程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发育,智力也渐渐地发展。根据身心的发展水平,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他还举例子说:“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他了。”若对孩子过度的教育,就像有一桶水全倒在刚破土而出的小嫩芽上,不仅不会促使它生长,反而把它淹死了。
王阳明还认为,良知的发展水平并非完全由生理条件决定。即使相同年龄的两个孩子,身心发育相同,但还是存在着不同的个性差异。有的资质好的人,智力水平高一些,表现出来的才能和知识也就超出一般人的智力水平。于是圣人、贤人、常人、愚人的认识能力就各有不同,便有了“生而知之”“学而知之”“用而知之”的区别。
王阳明说:“人品,力量,自有阶级,不可踏而能也。”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千万不要把它忽视了。
除此之外,每个人心中的“良知”还会受个人的“私欲”和习惯的影响,但是不论是谁,只要经过教育,“良知”都是可以树立起来的,都可以达到心灵的最高境界。
王阳明曾不无调侃地说:“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既然人因为私欲,习惯等存在个性差异,那么又怎样去教育呢?王阳明认为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
王阳明的弟子来自于四面八方,出身于不同的阶层,有的是官宦子弟,有的是平民,又从事于不同的职业,每个人的性格、志趣、学习的目的都不同。
例如王阳明的得意弟子王艮、王畿从小就自命不凡,长大后气势不减当年,志愿安邦治国,要做一个敢为天下先的豪杰人物。
王阳明从学生的身上,仿佛看见了自己当年的身影,他时常对王艮、王畿说:“今夫天下之不治,由于士风之衰薄;而士风之衰,由于学术之不明;学术之不明,由于无杰之士当为之倡焉耳。”王阳明层层分析,劝导学生要耐下心来研究学问,有报国救民的圣人之志,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向良性方向发展。
《年谱》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可以充分说明王阳明的因材施教。
王畿素来是一个自命不凡的狂士,但是对老师王阳明十分尊敬。一个炎热的夏日,王畿穿戴整齐、规规矩矩地坐在恩师的对面听王阳明讲解。因为穿得多,又不敢用扇子,汗珠从王畿的脸颊上一点一点流下来,穿的衣服也快被汗渍浸透了。
王阳明自己一边扇着扇子一边对王畿说,“你也用扇子吧!”
王畿毕恭毕敬地回答:“有恩师在,弟子不敢。”
王阳明说:“圣人之学,不是这等捆缚苦楚的,不是装做道学的模样。”王阳明提倡学习圣人的才华,而让弟子决不要拘泥于“假道学”的表面形式。
有一天,个性极强的王艮出游归来,王阳明问他:“你出游都见到了什么?”
王艮故意以异常惊讶的语气说:“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
王艮说这个话,是话里有话。王艮拜王阳明为师后依旧非常自负、狂傲。王阳明多次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王艮不相信王阳明的这个观点,他始终认为圣人那是高不可攀、非一般人可以企及的境界。
所以王艮故意说,“我看满街都是圣人”,实则讥笑王阳明的言论:“您不是说人人都可以为圣人吗?瞧,那满大街的凡夫俗子都是圣人了。我就不相信天下会有这样多圣人。”
王阳明知道王艮的心思,借力打力:“你看到满大街都是圣人,满大街的人看你也是圣人。”
这下王艮一时语塞,不禁尴尬地笑了:“是的,都是圣人。”
王阳明点头说:“对!人人都是圣人,谁也不比任何人差。”
嘉靖五年,钱德洪、黄正之等人进京赶考,并在沿途宣扬王阳明之说。
只见钱德洪往路边一站,双手插腰,便满嘴“孔子云”“圣人曰”之类的言语。钱德洪原以为一定有许多人来听自己的圣人之道,谁知道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人,听了几分钟,还纷纷走掉了。
钱德洪等大为沮丧,返乡后将这事告诉自己的恩师。
王阳明一听,笑着说:“你们俨然一个圣人的模样去讲学,大家一见圣人来了,吓都吓走了,何况满嘴诗呀曰呀的,有几个人能听懂呢?”
此后,弟子王艮一反道学家正经八板的讲学方式,不是装着长袍拿着经典踱来踱去一本正经,而是像贫苦百姓一样身着粗布衣裳,甚至摆出稀奇古怪、荒诞可笑的“愚夫”模样,从一般人关心的柴米油盐讲起,慢慢深入到为人之道、为国之道。讲到**时手舞足蹈,逗得围观的人哈哈大笑,笑过之后,大家感到他讲得确实很有道理。
后来王艮讲学时,往往听者云集,很受欢迎。
因材施教也有许多具体的方法可以遵循。王阳明先后总结出点化法、启发式谈话法、实践法。其中的点化法更是王阳明多次使用,它并不直接讲解具体思想,而在关键时刻“一语道破天机”,使受教育者恍然大悟,这样传授的知识,形象深刻,易于被人所接受。
正德十年,浙江永康有一个叫周莹的年轻人,曾经跟随王阳明的学生应元忠学习过,后来感到有些问题还弄不清楚,便千里迢迢、历尽艰辛地专程去拜访王阳明,希望能具体学习心学之道。
王阳明问他应元忠先生都教了他些什么?
周莹回答:“没有其他特别的话。只是每天教导我要立志于圣贤的学问,不要沉溺于世俗之学。”
没想到王阳明一听这话,认为他已经得到学习圣贤之道的方法了,自己已没有什么再可教他。
周莹不理解其中的意思,再三恳求王阳明一定要教他。
王阳明向他询问了旅途中的辛苦后,感叹地说:“你这一路上,真是太艰难了。”
接着又问他:“你这次来我这里,路途这么远而且十分劳累,其中的艰难险阻到这个地步,你为什么不返回去而一定要来我这里呢?有没有什么人强迫你?”
周莹说:“我来到先生这里,投身于先生门下学习,虽然劳苦艰难,内心却真的感到十分快乐。哪能因为这点劳苦艰难就返回去,又何必等待别人来强迫自己呢?”
听到这番话,王阳明不禁抚须而笑:“这就是我所说的你已经得到学习方法的原因。你有这种志向,一定要投入到我的门下,便无需任何人教你来的方法,不远千里,不辞辛劳,不管怎样也要来到这里。你有志于圣贤之学,用这种方法,还愁不能达到圣贤的境界吗?还要别人教你什么吗?你一路上舍船登岸,把路费留给仆人而自己去借粮,冒着毒暑而来到这里,则又是从哪里学到的方法呢?”
王阳明又说:“既然你千辛万苦而来学圣贤的道理,这早已知行合一了呀!”
周莹登时领悟过来,倒头便拜:“原来恩师已给弟子传授了学问的奥妙之处。”
王阳明的这一点化,实非比空口说教、讲大道理的效果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