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的认识论(1 / 1)

“知行合一”的认识论,是王阳明在龙场悟道的第二年,即正德四年提出的。这个学说提出的时间与王阳明“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的世界观相距很近,甚至可以说是紧接着后者提出来的。

这是王阳明心学中最重要的理论之一,人们也把它看作代表王阳明思想特色的学说。

前文中提到,朱熹与陆九渊关于先“知”后“行”,还是先“行”后“知”的争论持续了几十年。即使他们死后,弟子之间仍辩论不休。

王阳明所处的年代,正是一个知行分离严重的时代。许多人明明知道对父母双亲应孝顺,却不给失去劳动能力、年迈的父母吃饱饭、穿暖衣。对客人却声称我有多么孝顺,还要请出瘦骨如柴的父母为他们编造谎言,好让他们有个好名声。

就这样的现象,王阳明的学生问:“长此以往,怎样才能知行合一呢?”

王阳明说:“此已被私欲隔断,不是知行的本体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王阳明的意思是,知和行本身就是互相联系,互相包含,缺一不可的。当你只知不行,实际上只完成了一件事情的一半,就像你晓得尽孝道却不去做,实际上,你根本就是未知的。

其实,在生活中有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有的人说自己博学,成天夸夸其谈、海阔天空,一旦碰到具体的事务需要让他去做却傻了眼,最典型的例子,像纸上谈兵的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失了45万人,这就是知而不行的最明显的例子。

有的人从小也有远大的志向,可是又怕吃苦又觉得来日方长,日子一天天地从脸盆边、睡梦里溜走,自己却一事无成。正如古语所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这“只知不行”可害了不少人,等到他们醒悟过来,已拄着拐杖,白发苍苍了。

可见,王阳明的理论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他提醒每个人在知与行之间找到最适合的平衡点,这样才能像杠杆一样用最小的力气来承担起最大的重量。

但是,在我们心中,也有一个疑问:知和行明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怎么在王阳明的学说中知和行又合一了呢?且听王阳明的解释。

首先,王阳明认为:知来自于行。王阳明曾说过:“知痛必有自痛方知痛,知寒必已自寒了,知饥必已自饥了,知行如何分得开。”只有深切经历过疼痛才知道什么是痛,只有经历过寒冷才知道什么叫冷。这与我们感性有关的体验(知)显然是和我们亲自经历(行)有关的。这一点上,我们大家一定会举双手赞成。

因为从小到大,不管是天气的寒冷,食物是否好吃,道路是否平坦,只要我们一试就知道,而且只有亲自体验,才会有深刻的认识。就像天气寒冷时,你偏不信,却要穿着单衣短裤出去,结果被冻得牙齿打颤,才急急忙忙跑回来把自己全副武装,这正是“吃一堑,长一智”,下次一定会提早御寒。

而对于王阳明最有感悟的莫过于孟子说过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少年时的王阳明,气大意狂,心比天高,志比海深,生活条件也很舒适安逸,他把孟子的这句话只是当作名言来记,并不能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可等到被贬龙场,条件变了,一切都变了,在尝够了人间疾苦之后,王阳明才深刻体会到了“生于忧患”这四个字字字千金。从而在思想上形成了由“一心只读圣贤书”到“行中出知”的飞跃。而这强调人的认识来源于实践,无疑是正确的。

其次,王阳明明确指出:知的目的是行。

王阳明说:“某尝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

前面已经说过,要认识“知”,就必须通过“行”。同时,行也不是一匹瞎了眼的宝马,到处胡跑狂奔,它要有行作为指导。这样的例子在我们的生活中更是数不胜数。

比如说你的家中买了新的洗衣机、录像机,爸爸妈妈准不让你胡乱按动,他们要对着说明书仔细查看,然后再正确操作。

现在再让我们回到到底为什么学习这个问题。

“学以致用”现在的知识有的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有的是从国外吸收来的精华,人们是历经千辛万苦,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得来的,它使我们的生活更便利,更舒适。我们只有掌握了它,才能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自己的贡献,自己也会在奉献之中体会到付出的乐趣。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当你发现世界联网的计算机能让你在任何时间同世界各国的朋友通话交谈。当别人因为懂操作而忙得不亦乐乎,你却因为一无所知面对计算机不知所措,那会儿你该多着急啊!

看来,王阳明“知行合一”的认识论,不仅在当时影响巨大,就是现在,也可古为今用。

王阳明有一段话:“阳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是空耳讲说而递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弓满中的;学书则必伸手执笔,操觚梁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己即是行矣。”

在朱子学一统天下的时代,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说,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人们不能理解其本意,惊讶者有之,非难和指责者层出不穷。王阳明曾经这样形容自己的处境:“危栈断我前,猛虎尾我后,倒崖落我左,绝壑临我右。我足复荆榛,雨雪更纷骤……”“举世困酣睡,而谁偶独醒?疾呼未能起,瞪目相怪惊。反谓醒者狂,群起环门争……”

到了嘉靖元年(1522年),王阳明已经是平定藩王之乱的大功臣,却依然遭受其他官员的攻击。当年进士考试由礼部负责出题,策问题中涉及心学,出题人暗中希望考生指责王阳明。可见王阳明的处境之艰难。

尽管如此,王阳明在反省过后,坚信自己的学说精确、明澈。“吾自南京已前,尚有‘乡愿’(《论语·阳货》)意思。在今只信良知真是真非处,更无掩藏回护,做得‘狂者’(《论语·子路》)。使天下尽说我行不掩言,吾亦只依良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