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程朱之辩说起(1 / 1)

哲学是什么?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小时候父母教导我们:“诚实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这样,我们心目中就会有一个标准:诚实即好,诚实就是不说谎话,实话实说。

可如果父母带你去看一个得了重病、不久人世的长辈。看着满脸憔悴、被病魔折磨得不成样的长辈,大家都不忍心告诉他真实的病情,都撒了个善意的谎言:好好养病,过几天就会好的。如果你这时候因为要做个诚实的好孩子,实话实说,后果又会怎样呢?这时候诚实就成了坏事。

事物的好坏都是相对的,要放在具体的环境中去分析。而这种“相对性”就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命题

对王阳明影响很大的主要有两位哲学家,一个是前面所讲过的朱熹,另外一个是在学术上与朱熹针锋相对的陆九渊。

朱熹认为人性本身是善的,人是由“理”和“气”组成,“理”是天理,是没有错的,人世间之所以有坏人,是因为“气有薄厚之分”。当人的欲望太多,他就会去做坏事。比如一个身无分文的人,当他看到商店橱窗里的美食、时髦的奢侈品、漂亮的首饰,想占为己有,可又没有钱,怎么办呢?只有去偷盗、去抢劫。

是故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人的欲望越少,所做的坏事就越少。这样以来,他把“心”和“理”分成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

而陆九渊却恰恰不同,他认为“心”“理”是合一的,人们顺着心的本能去做符合道理的事情,当人们有恻隐之心的时候就会有恻隐的行动,去帮助别人克服困难。正因为他们在“心”“理”上的分歧,才在修身的方法上辩论不休。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一个常见的问题,那就是:高尚的人一定知识渊博吗?

一般来说,通过掌握书中的道理,人可以做到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包括知识水平、道德修养。可以说知识渊博的人更容易培养出高尚的情操。可是在中外历史上,又有不胜枚举的反例。例如你现在正在读一本书,或者你正在电脑上修改一个文档,你知道看到的宋体字是谁发明的?是由宋代的大权奸秦桧所创造出来的,秦松本人是进士出身,文艺方面的才华十分出众。许多受过良好高等教育的人,他们用所学的知识干起坏事来的危害性比一般人要大得多,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既然知识不一定能培养高尚的情操,那么怎样才能做一个正直高尚的人呢?

作为万物的精灵——人,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化的今天,这都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怎样做一个高尚正直,对社会有用的人?

朱熹和陆九渊又根据自己的理论,做了截然相反的两种解释。

朱熹提倡人要不断学习,他的理由是,之所以人会做坏事,是因为学得不够深,不够专。而且学习要有非常认真的学习态度,要“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坐如尸……”

陆九渊却不赞成朱熹的观点,他说,修身的关键在于“立志”,只要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检查,保持心的纯洁,修身不一定要读书。陆九渊更指出,作为主体的人在修身中的重要性,可是不读书,又从哪里去悟道而立心呢?

看来,提高一个人的道德修养,读书、增长学识与“立心”两者之间的关系的确不好把握。这个问题曾让朱熹与陆九渊辩论了一生,也曾让王阳明冥思苦想,百思不得其解。不过,后来王阳明在实践中慢慢摸索,逐步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