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儒生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文质彬彬”——戴着眼镜的斯文先生,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乃至于手无缚鸡之力、风一吹就倒。
可是文质彬彬本意并不是斯斯文文的意思。《论语·雍也》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君子既不要朴实胜过文雅,否则显得粗野,也不要文雅胜过朴实,否则显得呆板,文雅和朴实要兼具、相得益彰,这才称得上君子。
人们都知道孔子是中国思想家、教育家,乃至是宽厚仁慈、礼仪道德的典范。但是有人注意到,在唐代画家吴道子著名的“孔子行教像”中,孔子的腰间却悬着一把宝剑!
传说孔子是有武艺在身的。据说他能够达到“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列子·说符篇》)。但开创儒学的孔子,是不屑于动武的,也瞧不起武夫。
据《孔子家语》记载,一次子路身穿军装,拔剑而舞,去见孔子,问道:“古代的君子是以剑自卫的吗?”孔子说:“古代的君子是以‘忠’为本质,以‘仁’为自卫,虽足不出户,而能知千里之外。世上虽有不良之事,应以‘忠’化解它;有侵犯和暴力之事,则以‘仁’去安定它。哪里用得到剑呢?”
不过,孔子虽然反对暴力,但却极重视武备,他教育门人:“为国者足食足兵,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明兵之重也。”
孔子任鲁司寇的那年夏天,齐景公派人使鲁,约定两国君主在齐鲁边境的峡谷会见。因鲁国历来拥晋不附齐,齐景公便打算这次武力迫鲁服齐。孔子作为外交官员,准确预见到这齐国的目的及可能手段。并建议说:“我听说外交活动中,须有军事准备,而在战场上,必须以外交手段辅之,文武交互为用。”鲁定公采纳了建议,命左右司马带兵同去,致齐彻底失败。
在这种尚武精神的支配下,孔子认为只有“六艺”(礼、乐、书、数、射和御)精通才算合格的士,可见那时的士,包括孔子在内,同样有着一股阳刚之气。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有个弟子叫澹台子羽,他相貌丑陋,但胆气过人。据说澹台子羽从吴国得到了一柄有名的宝剑,在回中原乘船渡长江时,恰遇大风大浪,有两条蛟龙夹绕着船,要夺他的宝剑,眼看就要翻船,十分危急。澹台子羽向划船的人说:“你们说,遇上两条蛟龙绕船,双方能够同时活下来吗?”划船的人都说:“当然不能。”澹台子羽于是撩开衣服,拔出宝剑,说:“我权当这条身子是江中的一堆腐尸,何必为了保全生命而丢掉宝剑呢!”于是跳进江心,挥剑和两条蛟龙奋战,杀死了它们,又跳上船,一船人都得救了。
孔子知道这件事后,赞叹道:“澹台子羽是个真正的勇士和君子啊!”
在孔子的七十二贤和三千后学中,不乏像子路、澹台子羽这样的武侠之士。他的大弟子曾参说:“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君子欤?君子人也!”
从子路的戎服拔剑而舞见孔子,到澹台子羽挥宝剑斩蛟于长江,说明当时在孔门弟子中爱剑、佩剑、舞剑之风的盛行。
总起来说,宋以前中国的士人都以佩剑为时尚,就跟一二十年前知识分子都喜欢在衣服前口袋上别枝笔一样的。宋之前的唐代,在大诗人李白的诗中,还能看到对于剑的歌咏。直到宋代,皇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不断地压制武官、崇文抑武,武人社会地位下降,中国人尚武精神这才渐渐消退,士人不再佩剑。但文强武弱的宋代,还是出了像辛弃疾这样文武双全、立下赫赫战功的士人。
综观王阳明一生可以发现,他与中国历史上其他大儒、大哲学家最突出的不同处就是“事功”卓著。有人统计,王阳明一生建有八大“事功”:1??“平漳州寇”;2??“平大庾寇”;3??“平苏水、左溪寇”;4??“平桶风寇”;5??“平大浰寇”;6??“平宁王叛乱”;??7??“平??思田寇”;8??“平八寨寇”。
而且,王阳明的事功之卓,不仅体现在用兵次数上,更体现在用兵的质量上。他和其他那些行伍出身的专业军事将领比起来,用兵的消耗少,收效大。如平定江西、福建农民起义,故“悉罢客兵,自募乡勇”,既省开支,又利调遣。谷应泰说“夫诸臣平叛,迟而变随,新建(指王阳明)平叛,速而定。”毛大可说:“有明世多贼。自永乐蒲台,正统之庆元,以迄顺成弘正,凡畿南、河北、川东、岭西无不与贼终始。而守仁剿后,天下无贼者则嘉隆万历以至天启,凡四世而后米脂之祸作。”(《阳明先生传纂》)
这也可以总结为,一个真正的大思想家,他的素质应该是全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