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讲坛的王阳明(1 / 1)

王阳明因得罪宦官刘瑾,由兵部主事贬谪为贵州龙场驿丞,于1508年3月到达龙场。古龙场地处偏僻、生活艰苦、语言不通。王阳明身处逆境,在瘴疠丛生、环境险恶的条件下,思想极为烦恼、悲愤,他渐渐体悟圣人们处于极端困苦时的心态,在生死关头保持着平静和乐观的精神。

最终,他置生死荣辱得失不顾,在龙场潜心研究《易经》和“程朱理学”,终于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创立“知行合一”学说。

这个时候,王阳明的心学体系已经成熟了。

下一步王阳明要干什么?办学院,聚徒讲学,宣扬他的“知行合一”之说。

由于和当地土著老百姓相处的关系很融洽。王阳明从“玩易窝”移居到阳明洞时,附近的苗人义务帮助王阳明整修石洞,并伐木割草修建了龙岗书院、何陋轩、君子亭、宾阳堂等建筑。

由于王阳明的讲学内容别具一格,影响力渐渐扩大、听者众多,除贵州附近的弟子外,还有远从江西、湖南来龙岗书院听课的弟子。

当地老百姓也纷纷来到龙岗山观看听讲,多时达百余人,盛况空前。

王阳明讲学的形式也是不拘一格。有时在龙岗书院内正规授课,和弟子们在山涧游览休憩时,也就地进行讲学。在与弟子们一道同行的时候,如果弟子提出问题,王阳明就给弟子以解答。有的弟子不能常住书院,回家后遇到有想不通的疑难问题,就写书信请教,王阳明便回信给予解答,这真可谓是首开了中国函授教育的先河。

王阳明传授的知识内容也是非常丰富,包罗万象。大的方面有为君的治国之道、抵御敌人的战术战策、百姓丰衣足食的一套方法;小的方面不仅有几千年来争论不休的个人道德修养的问题,还有个人如何立志,勤学苦读,事半功倍学业有成的方法,甚至针对大家都头疼的考试,王阳明也用“四秘诀”的形式详细地论述考场上怎样沉着应试。这些知识,在王阳明那里都如涓涓细流,娓娓道来,浅显易懂。学习它们的人都会有相见恨晚之感。

由于讲学方法方式生动灵活,教学内容鞭辟入里,深受弟子们的欢迎。这实际上体现的是一个思想家的本色。什么本色?他不是出于照本宣科,而完全是自己由心而发,当然讲起课来也就运用自如。

思想家就是思想家。王阳明不但一边给弟子们讲授研究事物深奥微妙的方法,以及了解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事物发展的规律,另一边,还教当地民族青年读书识字,学习文化、礼仪。不但“心物一如”,而且“深浅一如”。这真是奉行了儒学宗师孔子“有教无类”的思想。

今天的中国政治局面稳定、民族关系稳定,但是民族分裂势力尚在。在明代的边陲地区,这样的问题同样存在。但王阳明在这方面做得却很好,他积极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

王阳明初到龙场,不是觉得自己是“上国”来的高等民族而排斥当地少数民族。“群獠环聚讯,语庞意颇适”(王阳明诗《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他对当地少数民族的亲近感表露无遗。

王阳明在《何陋轩记》中这样记到:“龙场,古夷蔡之外,于今为要绥,而习类尚因其故。人皆以予自上国往,将陋其地,不能居也,而予处之旬月,安而乐之。”批判了那些认为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是蛮夷之地、不能居的说法。他很欣赏当地少数民族人民的淳朴。在《何陋轩记》中称,所居住地少数民族是“淳庞质素之遗”,是“未琢之璞”“未绳之木”,给当时具有大汉族主义思想的人以猛烈的批评。

时任贵州宣慰使的安贵荣对王阳明的人品和学识非常崇敬。他知道王阳明在龙场的日子不好过,生活条件艰苦,便时常派人给王阳明送肉、米、金、帛、鞍马到他的阳明洞,帮助他改善改善生活,解决衣食住行的需要,还派人给王阳明挑水、砍柴。不过王阳明只留下油、盐、米,其余的都婉言辞谢。

正德二年(1507年),宣慰使安贵荣因征普安香炉山有功,想进爵并担心水西驿而请求拆除驿站,王阳明以书相劝:“减驿事非罪人所敢闻”“凡朝廷制度,定自祖宗,后世守之,不可以擅改。在朝廷谓之变乱,况诸候乎!”(见《与安宣慰书》二)晓以撤驿利害,最终使九驿得以保存,避免了一场兵祸,使水西地区与中原的交流得以延续。

当水东苗族酋长阿贾阿札等发动叛乱、为地方一患,并进兵贵阳时,安贵荣本来不想出兵阻挡。这时,王阳明致以书信晓以利害,劝其火速出兵,“使君宜速出军,评定反侧,破众谗之口,息多端之议,弭方兴之变,绝难测之祸,补既往之愆,要将来之福”。安氏出兵平定了叛乱,平息了一场大乱。

水西苗夷人爱象,修象祠,安贵荣请他作记,他欣然作《象祠记》并记道:“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提醒和告诫当权者维护好民族的团结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要靠加强教化的方式而不能靠强权。

王阳明与地方官员的关系也处理非常融洽。

按察副使毛科在贵阳整修了“文明书院”后,欲请王阳明前往讲学,当时,王阳明因为有病而推辞了。

此后,贵州提学副使席书又到阳明洞先后往返四次,请问王阳明与朱熹、陆九渊学问的差别和共同之处,王阳明不予正面回答,只是把自己在龙场悟出的“知行合一”新学说详细阐述给他听。席书听后非常赞同他的观点,并感慨地说:“圣人的学问又从今天看见了!”

于是席书又请王阳明到“文明书院”去讲学。1509年11月,王阳明接受了席书的邀请,到文明书院主讲他的“知行合一”之说。

道德、文章不分家。在龙场期间,王阳明文章也做了不少。

除过王阳明受宣慰使安贵荣之请,为水西彝族修复的象祠作《象祠记》之外,他还为按察副使毛科写《远俗亭记》,为监察御史王济写《文章轨范序》,为总兵施怀柔写《气候图序》,还为阳朔知县杨尚文写墓志铭。

期间,他与贵州许多政界人士都有交往。

王阳明在龙场时间两年余,身处逆境,困难诸多,却写下了《居夷诗》130首,著有《五经臆说》46卷,共有记、序、文、信等各类文章28篇。这一期间的文章中,其中被选入《古文观止》的名篇有《瘗旅文》《象祠记》。

王阳明在研读讲学之余,还游览附近的山水风光。他先后涉足谷堡天生桥、洒坪蜈蚣桥,还到六广河观赏峡谷风光。所到之处,或著文、或吟诗赞美当地的山水民情,也反映他对人生哲理、教育思想的体悟,记录了他的教学活动。

“龙场悟道”是王阳明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阶段。“知行合一”的创立被认为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