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忌求全责备(1 / 1)

求全责备就是对人对事十分苛刻、过分严格,非得做到十全十美、完美无缺才行。追求完美是一种美好愿望,在工作中“不要差不多,追求最完美”原本是好事。然而现实中,有的领导干部对人千般苛责、对己却相当宽容,就连自己做不到的也要求别人必须做到;有的对事斤斤计较,做事不看大面,总在细枝末节上纠缠不清,一天到晚“鸡蛋里挑骨头”;更有甚者出于私心,对人的性格、能力、做事等各方面求全责备、事事“吹毛求疵”;等等。凡此种种,不仅不利于团结干事,更会有损党的事业健康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坚持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不能求全责备,一有失误就加以责难,这样会挫伤干部敢于担当、勤奋工作的积极性。”领导干部须知凡事难求全,既要有追求完美的理想,又要有容纳缺憾的雅量。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我们可以追求完美,但不能苛求十全十美。如果凡事追求完美,世间就尽是不完美之事;如果对人事事求全,世间就找不到可用之人。指有长短,才能完美协调地配合;山有高低,始成万山磅礴之势。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万事均有缺憾性。其实缺憾未尝不是一种美。领导干部要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人、看事,学会包容和接纳对方的缺点或失误。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要说普通人,哪一位杰出的人物身上毫无缺陷和不足呢?有个故事这样说:一个渔夫从海里捞到一颗晶莹圆润的大珍珠,为了去掉珍珠上的一个小黑点,他层层将黑点剥去,最后黑点是没有了,但珍珠也不复存在了。这就启示我们,过于追求完美,求全责备,往往容易导致更大的不完美。追求完美可以促使我们把事情做到最好,但物极必反,事事苛求完美,只会让人陷入细枝末节而枉顾大局、全局,走进“死胡同”;过于求全责备,只会让人“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忽视主流重点,一味“钻牛角尖”。用天使的眼光看世界,周围就是天堂;用魔鬼的眼光看世界,周围就是地狱。人美不美,事全不全,关键在于正确看待,关键在于学会包容。领导干部如果一味求全责备,眼中看到的都是下属的缺点、错误、短处,就可能处处“刁难”人,最终只会挫伤别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不利于团结干事。

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优点和缺点是相对的,优点放错了位置也可能是缺点,缺点如果用得其所也可能会变成优点。清朝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时,出现了一位著名的将军周培公,功成名就后有人问他如何以弱胜强,他说除了严格军法之外,用人所长是最主要的,在我这里无不能用之人。有人说不一定吧?残疾人给你也能用?周培公说当然能用,瞎子我让他晚上阵前听敌情,比正常人发现敌情早;聋子做勤务兵,听不到军事机密;瘸子让他守炮台,跑不掉只能死守。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全才难求,谁无缺陷?用人所长,天下无不可用之人;用人所短,天下无可用之人。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领导干部要善于发现他人独特的优势和特长,看人要看主流、看本质、看发展,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要包容别人的缺点和过错,审时度势,量体裁衣,容人所短,发挥好每一个人的作用,使大家都有认同感、归属感和荣誉感,进而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对人不可千般苛责,对事不能万般计较。对人对事千般苛责、万般计较,实则是吹毛求疵。世间之事,自古难全。既然“难全”而偏要“求全”,就会违背人和事的自然本性,其结果往往不会尽如人意,最终只能落得遗憾。对领导干部而言,不苛责于人,是一种修养;不计较于事,是一种豁达。

将军额头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菜根谭》云:“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隐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不苛责于人,不计较于事,就是对人对事要宽容大度。一个人的心量有多大,才可容下多少人、装下多少事,也才能成就多大的事业。战国时期,赵国蔺相如位尊人上,廉颇不服,屡次挑衅,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处处忍让,终使廉颇负荆请罪,遂成就了“将相和,平天下”的美谈。古今中外,但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是胸襟宽、度量大的人。一个人只有心胸宽、气量大,凡事不吹毛求疵,能够容得下“缺憾性”,万事不萦于心,才能够始终波澜不惊、淡定从容。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因为包容而不拒细流,终汇百川之流而成其为大。领导干部就要学会容人、容事、容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断涵养开放、包容的胸怀。

要容人,正确看待下属的优缺点、功与过,用其长、避其短,扬其功、改其过,要求而不苛责,认真而不计较。

要容事,善于抓方向、议大事、管全局,凡事从大局出发,从全局考虑,娴熟运用好抓大放小、以大兼小、以小见大等工作方法,不计较细枝末节,拿得起、放得下,运筹帷幄、从容自如。

要容言,广开言路,集思广益,保持从谏如流的胸襟和求同存异的气度,善于团结各方面同志,包括有不同意见的同志一道工作,集中力量抓好事关全局的大事。

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逋在《省心录》中讲:“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原谅自己的失误不难,体察别人的境况不易,一个“恕”字,要义就在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凡事少一些钻牛角尖,多一些“反求诸己”。

人最容易宽恕自己,却总是不放过别人。《菜根谭》云:“人之过误宜恕,而在己则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则不可忍。”律己才能立身,恕人才能成事。不推诿责任,时刻反省自己,才是一个人应有的教养。以责人之心责己,就是要严格要求自己,凡事多从自身入手,把自己摆进去,把思想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不放过自身缺点和过错,与自己“死磕”到底,时刻审视自己、校正自己、提升自己。

“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严以律己是古今修己正身之道,是广大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为政之基、成事之要。领导干部应以更高更严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以“祸患常积于忽微”之心对待小事、小节、小利,时刻把自己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同领导干部的形象联系起来,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管好自己的“头、手、足”,表里如一、内外兼修,念好“严以律己”真经,真正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

既要严以律己,更要宽以待人。大智者必谦和,大善者必宽容。严以律己是一种修养,宽以待人则更显胸怀。宽容中包含着人生的大道理,宽容别人就是宽容自己。法国作家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美国作家斯特恩说:“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绝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作为领导干部,无论对上级、对同事、对群众都要宽容大度,不分高低贵贱,不分亲疏远近,平等对待每一个人。曾国藩曾说:“不以好恶而取才,不以妒谤而毁才,不以卑微而轻才,不以恭顺而选才,不以小过而舍才。”领导干部不能因为一点小问题、一个小过错,就全盘否定一个人,更不能“一竿子打死”人。

要始终严以律己,常怀律己之心,常修为官之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力争当好表率、做好先锋。要始终宽以待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用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看人、看事、看发展,善意地对待下属的缺点和失误,多一些宽容和沟通,少一些责备和抱怨,多一些帮助和扶持,少一些打击和批评,做到恃才不自傲、有权不任性、大气不霸气,用宽容的心态凝聚人心,用宽容的姿态团结干事。当然,宽容不等于纵容,而且绝对不能姑息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