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母爱(1 / 1)

同治十二年(1873)11月,两宫皇太后一起下达了一道诏书,解释了垂帘听政的缘由。后来又说皇帝已经成年,按规定应该让皇帝亲政。于是,传令钦天监择选良辰吉日作为皇帝亲政的日子。钦天监回复,正月二十六是一个好日子。两宫皇太后就在当天下达谕旨,准备还政给皇帝。谕旨最后还按照原先的惯例,嘉奖了北京内外的官员们尽职尽责的忠诚。

西太后很讨厌同治皇帝,同治皇帝从小就因为不顺从母亲没有得到西太后的喜欢。这也难怪,同治从小就喜欢慈安太后,可是,慈安和西太后有隔阂。这一点,同治皇帝心里也清楚。17岁时,同治皇帝亲政了。他的性情比较刚毅,和咸丰皇帝、西太后很像。同治的皇后是贵族大家闺秀,岳丈崇绮本来就是皇帝的师傅。皇帝小时候刚刚掌控大权,不通晓世态的险恶,皇后也如此。不过,皇帝和皇后很快就发现了这些情况,清楚反抗西太后是徒劳的事。假如要博得西太后的喜欢,唯一的办法就是依从她。但是,最大的困难还在后边,皇帝不想告诉西太后国家大事,不让她阅览奏章,如此一来双方的矛盾越来越大。等同治皇帝去世后,如果立嗣的话,同治皇后就会成为皇太后,西太后的大权就会失去。西太后为了独揽大权,不惜破坏祖制家法,即便毁坏一切也在所不惜,于是,就立光绪为皇帝。

对于西太后的这种做法,当时舆论的反应尽管没有很大的反对声音,可有关同治皇帝没有皇子、同治皇后殉情事宜,舆论都倾向于西太后贪图大权所致。有私人的书籍上说,西太后故意放纵同治皇帝酒地花天,以此让其得病,接下来又对其漠不关心,最终致使同治皇帝病重难治。内务府有一个人叫桂庆(端方叔叔),感觉皇帝年轻好色,唯恐其难以长寿,所以恳请驱逐那些整日蛊惑皇帝玩乐的宦官,处死首恶警告其他人,还希望皇帝生活有度,珍惜自己的龙体,言辞非常中肯。可是,这些话传到西太后耳朵里后,西太后非常不喜欢,皇帝听到后也很讨厌,于是,桂庆被迫辞职离开了宫廷。

另外,诸如文喜、桂宝这些内务府官员,都是一如既往地迎合上面的意思,以此巩固自己的位置,非但不告诫,反而怂恿皇帝沉迷酒色。当时,北京内外都清楚皇帝常常和一些人到城南声色之地玩耍。皇宫的规矩被破坏了。皇帝常常去喝酒,整夜不归,到第二天召见军机大臣时,皇帝竟然还没有回来,有时候回来也是醉醺醺地说胡话,偶尔还有**言辞。因为连续沉迷酒色,所以皇帝不久就得了重病,很快就去世了。同治十二年(1873),外面的人不断谣传说皇帝快死了。到第二年的十二月,皇帝得了天花,无法上朝,两宫皇太后就代替皇帝处理政事。到了月底,皇帝下诏,大意是:朕在这个月得了天花,承蒙两宫皇太后精心护理,悉心照料。并且,还委屈自己身体,替朕处理各个衙门的奏折,朕心里非常欣慰,谨遵两宫皇太后尊号,以此表示大恩大德。其他所有的典礼,有关衙门尽职尽责办理。

皇帝身体消耗得非常厉害,病情不断加重,在1875年1月13日晚8时驾崩。当时,两宫皇太后和王公大臣共20余人在皇帝身旁。有一位御史上奏折,弹劾内务府的两个官员,说他们曾经引诱皇帝沉迷酒色,让皇帝过早离世,希望能够罢免他们的职位。太后答应了,依然准备启用桂庆,以此嘉奖其忠心。不过,桂庆已经厌倦了政治生活,不愿出任任何官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