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追随中山先生(1 / 1)

楚虽三户能亡秦,

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宋·陆游《金错刀行》

专心凭师,依法行道,济身度世,利在永亨,事师尽敬,得道为期,承间候色也。

——《抱朴子·内篇》

光明所结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义、诚实。

——《圣经·新约以弗所书》

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载:

东莞县香山在县南隔海三百里,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

这是史志上较早对香山——今日之中山的记载。后《香山县志》康熙本、道光本亦作了考证。被誉为中山第一峰的五桂山,其“香”可谓千古不竭、四季袭人。这里是奇峰异石,相映生辉;岩壑瀑布,泉流交汇;山林互织,云蒸霞蔚;芳兰馨草,异彩纷呈;百鸟和鸣,美不胜收……而那扑鼻而来的芳香,更令人如沐琼浆玉液,侠骨沦肌,青春又再。

然而,“万古流芳”这样的命词,又何止用于这个地方呢?

更应用于这里的人!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在此可谓名不虚传。尤其近代,那个天崩地裂、翻江倒海的岁月里,众多扭转乾坤、改写历史的伟人,更在这里应运而生,从而彪炳史册,名垂千古。

数千年推翻帝制的第一人、中国民主革命之国父孙中山,就诞生在这个地方!

而伴随他出来的,更有一批叱咤风云、独领**的志士仁人!

现代人才科学理论,有一著名的成果,谓之“人才群落的激发效应”。纵观人类文明史,杰出人物,总是成批地涌现、形成群落,而绝少单个独行。每每是一马当先,众马奔腾,成浩**、蓬勃之势。在香山,显然也不例外。在中山先生冲天而起之日,亦有众多的追随者,在这个地方走出来,负起了改天换地的历史重任,风流绝代,屡立奇功。他们与中山先生一道,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该是中山先生的壮举、激发出了这么一批出类拔萃的历史人物吧?

信然。

不用提在这之前后的郑观应、徐润如、郑藻如、容阂等近代史上的名人,且不说广州首义、壮烈捐躯的陆皓东、程圭光、杨衡云及辛亥革命成功后为勘定叛乱而殉共和的程璧光、孙振兴、杨仙逸、陈景华及杨乃安父子,这里,我们只提一下,近代史上,名扬中外的中国四大百货公司的创始者,亦全是中山县人。而四大公司之首——先施公司的创始人马应彪,其本人便是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时的军需官、庶务长。他比中山先生年长五岁,更比其他同乡大好几岁。

如果说,中山先生等一批革命志士,改写了中国的政治史、社会史,那么,以马应彪为代表的一代中国民族实业家,亦同时在改写中国的一部经济史、工商史。他们彼此间共赴国难、同舟共济,从不同的途径,从而最后彻底改写了一部中国史,把中国引向了光辉灿烂、繁荣昌盛的未来。

他们,都是创造历史的巨人。

来到马应彪的故乡,才发现沙涌、竹秀园、恒美等出了一批商界巨子、实业巨孽的村子,竟是紧紧地相连在一起,甚至难以划分开来。看来,这绝非巧合,而实出理所当然了。

曾几何时,明代诗人黄佐在此吟唱:

渔歌菱唱不胜春,

桂掉兰挠镜光里。

石咬夜泊白呜沙,

南台操缈浮梅花。

尚是一曲田园牧歌,渔舟晚唱、平沙落雁月照梅花……而今日,中山,却是一曲现代工业雄壮的进行曲,众多工业集团落户在此,高速公路疾驰而过——这一切,:更让人缅怀前贤的开拓精神,尤其是他们的高瞻远瞩。没有他们,又怎么有今天?

伫立在沙涌乡,看海天茫茫,云舒云卷,百年沧桑皆至心头。位于管理区中央的文阁古塔,在丽日中分外秀脱,亦不知其在默然间对这片热土的变迁有何感想。众多古老与现代建筑,簇拥在这里,分明又在诉说无限之慨叹——那黑白相间、红绿互映,是一种更为具象的语言。

前人已有诗在前,那是清代名诗人杨节所吟:

一枝青玉彩云攒,

似挑南离自染瀚。

日下研朱浮鸟篆,

月中飞白上毫端。

银河淡抹烟全湿,

碧落浓书墨未干。

囊尽九州思脱颖,

五花光焰照人寒。

当以长空为纸,云霞为墨,写下这中山人的壮志奇篇——这该是“文笔”给人们的启示吧?

正是沙涌人这种大手笔、大写意,才有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大变革、大转折——一代伟人在历史上脱颖而出!

昔日的河涌,如今已难以寻觅;但过往的荣光,迄今仍照耀着后人——这是一部响彻云天、壮丽雄浑的民族史诗,这是一部中国大地上开天辟地的创世纪!

追随中山先生的足迹,紧跟马应彪先生的行踪,你可领悟到多少生死荣辱、兴衰毁誉的真谛?后来者当有怎样的步履?

五千年故国,当为他们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