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年代的邻里(1 / 1)

故城时光 罗小卫 主编 352 字 1个月前

上世纪50年代,我的童年时光在渝中区南纪门半山腰的一个四合院里度过,整个院落由老旧的木板瓦房组建而成,每家每户老老少少都挤在一个房间里。我家三代五口人,虽然住在一间总面积不到30平方米的房间里,但热热闹闹也习惯了,只是夏天的时候感觉特别热。

楼上住着一对年轻夫妻,带着3个孩。他们的房子比我们更小,只有大约16平方米——16平方米现在是啥概念?大概就跟现在比较小的大学生集体寝室差不多吧。这样蜗牛壳大的地方也住了5个人!当然,那时候的厕所和厨房多是公用的,不算在这16平方米之内。

不知什么时候,楼上阿姨响应国家号召当“英雄妈妈”,又生出了一对双胞胎!这可好,本身就拥挤的房子,还要多容下两个奶娃儿!

相比之下,我家住的地方宽敞多了,为了让奶娃儿过得舒服一些,楼上的阿姨跟我妈妈商量能不能换一下房子住,过几年等孩子稍微大一些就换回来。大人们商量后就同意了。后来,我们一家就搬到了楼上16平方米的房间里,生活了5年。

这事放到现在一定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没有任何文字协议,没有任何补偿,邻里双方通过口头商量就把我家本来就不宽裕的房子让出去给更困难的邻居住,自己去住比原来小一半的房子,而且一住就是5年。但在当时人就是这么善良,人和人之间就这么淳朴,“远亲不如近邻”是我们的切身感受。

那年头,大家生活都苦,细粮吃得少,常常顿顿都是苞谷面,现在的人估计都难以下咽,但谁家做了点好吃的都会给邻居端一点;房子也是,只要能容下一张床,多装一个帘子就算多出一个“房间”,哪里想过什么私人空间……

其实回过头来想想,人少点欲望、少点猜疑,互帮互助、其乐融融,也是一种很“舒服”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