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提倡多元文化,鼓励孩子们学习本民族语言,密西沙加市就有好几所中文学校。每个星期六,两个孙子都去上半天中文课。课本是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委托暨南大学为海外华侨、华人子弟学习中文编写的。在家里,我们也坚持让他们说中文,所以他们能用中文交流,也读一些简单的中文书籍。特别是11岁上6年级的老大,中文就学得更好一些,前年他就能够通读凡尔纳的《神秘岛》中文缩写本全书。
为了鼓励两兄弟多学一点中文,也多了解一点中华文化,我从国内为他们买了一些中文书籍,包括近几年国内非常流行,出版社竞相出版的少儿版四大古典文学名著。
我知道,在家里这哥儿俩一有时间就爱玩打打斗斗的电脑游戏,读书也是英文儿童书籍,如《树上的小屋》《哈利·波特》等等,并不喜欢读中文书。为了吸引他们,我提议为他们朗读中文小说。听故事不费劲,他们同意了。于是,每天晚饭后,我就给他们读20来分钟书。
先读《西游记》。他们听得津津有味,当听到孙悟空大闹天宫,取经路上打死妖怪时,哈哈大笑,有时还要求我重读一遍。
《西游记》读完,我给他们读《水浒传》。先读了“武松打虎”,他们饶有兴趣。接下来,我按书的回目,一天读一回。每天他们听完就走开了,我感觉他们兴趣不如听《西游记》大。
大约一个星期后,晚上,我又召集他们听我继续读梁山好汉们的故事。这时,大孙子陶陶走过来,很认真地对我说:“爷爷,你不该给我们读这本书。我已经把它读完了。这本书里杀了很多人,后来那些人也全都被杀死了。”
孩子的话,使我很震动。很明显,陶陶反对读《水浒传》是因为书中充满了“暴力”——“杀了很多人,那些人也全都被杀死了”。“那些人”是指的梁山好汉们——他们杀了很多人,后来他们也全都被杀了。
继而,我也感到很欣慰。因为,第一,不论正确与否,他对这本书有自己的价值评价;第二,他能坦然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哪怕是对爷爷的好意提出批评。
加拿大的电影、电视是分级的,不允许儿童观看有色情、暴力内容的影视片。他们也不提倡“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替天行道”的侠肝义胆,这类事儿由警察、法院解决。
虽然,他们也爱玩儿打打杀杀的电子游戏,看机器人打仗,听孙悟空杀妖怪,但他们很清楚,那不是真实的。而《水浒传》却说的是活生生的人类的生活,所以他们不能接受。
对加拿大的儿童教育,我了解甚少。不过每学期末看看两个孙子的成绩单,感到与国内还是有很大的差异。
安大略省小学生成绩单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技能与工作习惯”;第二部分是“学科”,包括英语、法语(选修)、数学、科学与技术(可能相当于物理、化学)、社会学、体育、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和视觉艺术)。
第二部分与国内应该比较相近,在前面《学有校》已提到。我们来看看第一部分。
“学习技能与工作习惯”包括6项内容:责任感、独立工作能力、主动性、组织能力、协作能力和自我监督能力。
? 责任感——要求在学习环境中有令人满意的责任心;按时完成和提交课堂作业、家庭作业和老师布置的任务;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管好自己。
? 独立工作能力——为完成任务和达到目标,独立地监控、评估和修改计划;用课堂时间恰当地完成任务;不需监督地依照指导进行工作。
? 主动性——寻找和应用新主意和机会来学习;表现出创新能力和乐于冒险;在学习中表现出有求知欲和兴趣;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新任务;理解和尊重自己和别人的权利。
? 组织能力——策划和遵循计划、步骤来完成工作和任务;确定优先事项和管理时间来完成任务和达到目标;识别、收集、评估和使用信息、技术和各种资源来完成任务;
? 协作性——在小组中能接受不同的角色和公平合理地分配工作;积极回应别人的想法、评论;建立直接与人,或通过媒体与人互相协作和共享的关系;与他人一起解决冲突、达成一致以实现集体的目标;与他人分享信息、资源、专长,并改进重要的思路来解决难题和做出决定。
? 自我监督能力——设定自己的个人目标并监测进展情况最终实现目标;在需要时寻求澄清或援助;认真地评估和考虑自己的长处、需求和利益;识别学习机会、选择和策略以满足个人需求和达到目标;在应对挑战时坚持不懈和做出努力。
老师给每一项都有评分:优秀、良好、合格或需要改进,然后是很详细的评语和改进意见。他们认为,这些“软技能”更重要。
勇敢向前走
有人说,中国的基础教育比发达国家的好,各种考试中国学生都名列前茅。书读得多、题做得多、会考试,确实是中国学生的长项。但是在对学生“能力”的培训方面就有欠缺。一个在加拿大获得药物学和生理学双博士学位的中国学者说,在加拿大,教授鼓励学生更独立地思考和研究,而在中国则只是按导师指示去做。
安大略省高中实行学分制,9-12年级4年中必须获得18个必修科学分和12个选修课学分,还要在社区做40小时义工,才能获得毕业文凭,有资格申请上大学。这与国内应试教育,只重视对考试有用的书本知识,一考定终生的确大相径庭。
一次,与一位退休后来加拿大居住了多年的中国中学校长聊天。他说,据他观察,加拿大人对小孩安全上照顾得无微不至,但生活上绝不娇惯,从小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他说,你注意观察一下,一个刚会走路的幼儿,他们就会让他自己捧着瓶子喝牛奶。孩子把牛奶瓶打翻了,流了一地,他们不会责备孩子,但会给小孩一块抹布,让他去打扫。孩子甚至会弄得更乱更脏,没关系,最后他们会收拾。但一定要孩子自己先干。目的是让孩子从小知道,自己的事自己干,要对自己的行为造成的后果负责。
这里的西人对华人培育小孩的理念和方法就很不理解。他们说,中国人对小孩从小百般呵护,娇生惯养,该小孩做的事大人也完全包揽了。但一上学,又要求门门功课得满分。在他们看来,养成孩子独立生活能力、良好生活习惯是第一位的。对功课,每个孩子有不同的兴趣爱好,不同的智力水平,努力学了也就行了,不应要求孩子任何学科都第一。他们对孩子拿到高学位也很自豪,但如果尽力了虽结果不理想也欣然接受,夸奖“Good job(干得好)!”
这可能由于他们没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除医生、律师等职业外,高学历与低学历在经济收入上差异并不悬殊,只要有职业,生活都可以过得不错。所以,他们更看重个人爱好、兴趣。
许多移民也认可西人的观念做法。但是观念的改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生活在加拿大,并不意味着别人的长处就能自然学会。小孙子丁丁在刚会说话的时候,我去探亲。他有一句口头禅——我自己。小子身体好,精力旺,好动,什么事儿都要摸一摸,动一动,自己干。大人要帮助他,他就会说:“我自己!”意思是自己干,不要大人插手。可过了几年,我移民过来,发现他什么也不干了。我问他父母,他怎么改变的?他们说,外公、外婆和奶奶轮流住在这里,心疼他,大人们常常见他做不好,就帮他做,免得他弄得一团糟,收拾起来更麻烦。久而久之,他就不干了。现在,你要他做点什么家务事儿,他会问你:“Why me(为什么该我干)?”
(2010-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