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周显则重新被关进大牢的时候,一个中共高级干部也落到了二十一军特委会手中。
对于今天的青年来说,文强这个名字是远不如影视明星葛优的知名度高的。然而,文强却是葛优扮演过的角色中级别最高的角色——电影《决战之后》里具有中将军衔的国民党战犯。
电影《决战之后》是根据作家黄济人的长篇报告文学《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改编的,在原报告文学中,写有这样一件事:国民党战犯刚被关进北京功德林监狱时,管理员蒋大胡子曾向战犯文强请教国民党监狱的规矩。为什么要向文强请教?作者介绍,是因为文强在1931年时,曾受国民党中央派遣,到重庆来了解四川军阀对中央的态度,到重庆后被在川军任职的黄埔四期同学认出,刘湘即将文强逮捕,关进了巴县监狱。因此,文强有了坐国民党监牢的亲身体验。
作者这段叙述是按文强先生的回忆录《新生之路》中的有关内容转述的。《新生之路》写于十年动乱结束后不久,当时文强思想尚存一些顾虑,因此在这里他对那次被捕的真实原因隐而未言。
实际上,文强在重庆被刘湘逮捕时,并非是在为国民党中央了解四川军阀态度,而是作为中共川东特委书记在领导同国民党军阀反动统治的斗争!
只要知道了文强曾是中共高级干部,在读到《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书中的这一段描写时,就不会感到惊讶了:
蒋大胡子从身后拿出一本《斯大林选集》,翻开扉页问文强道:“这个大胡子是谁?”“马克思。”又翻一页道:“这个大胡子是谁?”“恩格斯。”再翻一页道:“这个小胡子是谁?”“列宁。”蒋大胡子惊叹道:“你们文化真棒,不看书都知道!”
其实,蒋大胡子不知道(写出这段对话的作者当时也不知道),这个国民党战犯原本就是马克思列宁的忠实信徒。
自刘湘在二十一军建立特务委员会以来,文强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被捕后成功越狱脱险的中共高级干部。
要弄清文强越狱事件的真相,就得先对二十一军特委会的地理位置有个大致的了解。
当时重庆分为上下两个半城。下半城在长江北岸半坡上,因早期交通运输主要依赖于水运而自然形成,是重庆的繁华地带。从下半城再往上行,爬上山坡,有一道与长江平行的长长的山梁,叫大梁子。从大梁子往后,建筑在起伏山丘上面的城区部分,就是上半城了。
二十一军军部,就在大梁子上的左营街,原清军绿营兵左营游击署旧址。军部大院大门西向,大院右后方(即东南角)俯临下半城。右后方角落上,有几间旧屋,原是清末军事体育组织“射德会”所在地,特委会建立后,就作了特委会的办公地点。特委会外边,就已是大梁子山梁边缘,拉着一道铁丝网,铁丝网外是一堵约三人多高,陡然下斜的石砌堡坎,坎下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斜坡,坡下横过一条小路,那儿已是当时重庆新建的第一个公园——中央公园地界。那条小路的右边是中央公园有名的长亭茶馆,左边有一片小树林,穿过那片树林,下坡转两个弯,就是当时重庆最热闹的下半城商业场了。
进出特委会,若从军部大门这边走,就得穿过整个军部大院。军官们一般都瞧不起特委会这些卖友求荣之徒,视之为政治娼妓。常遭白眼显然并不好受,于是叛徒们通常便从后门进出。后门开在军部大院背后东南角围墙上,门外是一条曲折小巷,叫山王庙街,旁有小丘,小丘上曾有过山王庙,供奉民间传说中统率百兽的山神——俗谚云:山王不开口,老虎不吃人。从特委会后门出来到山王庙街,左边出去是大梁子,右边坡下是中央公园。
这个中央公园,建在重庆上下半城之间的山坡上,给来往于上下半城之间的人们增辟了一条便利而又舒适的通道。以往上下半城间的通道虽多,但大都狭小曲折,有的石梯还十分陡峭。较场口下边的十八梯宽敞一些,却又偏于城西。而中央公园下边紧靠当时最热闹的商业场,人们当然乐于由此通过了。中央公园原于1921年军阀杨森占据重庆时提议修建,后因军阀混战,你打进我打出,无人再顾及公益之事。一直拖到1929年秋,公园才最终建成开放,因位于上下半城之中央,故而取名为中央公园。公园初建时,在一处大门口还别出心裁地特雇一高大异常的“巨人症”患者手执铁棍守门,凡入内者需交铜钱一百文,使得不游园只过路的行人大为不满,有人便在小报上登了一首打油诗:
中央有地号公园,
门禁居然森且严,
园中未贮杨妃履,
也取游资一百钱。
在舆论压力下,公园便取消了入园收费的规定。从此行人可任意进出。
正因为这一任意进出,便引出一桩事来。
这是1931年盛夏里的一天。午后,突然天昏地暗,飞沙走石,雷电大作,下起了一场暴雨。好不容易雨变小了,被阻于屋檐下的行人们纷纷冲到街上,踩着遍地横流的积水继续赶路。
一个特务从二十一军特委会后门里走了出来。
这个年轻人走到围墙门口,抬头望了望乌云疾驰的天空,伸手试了试还在飘洒的雨点的大小,犹豫着是不是马上回家。
正在这时,从他右边坡下的中央公园里爬上一个人来。
那人20来岁,瘦高个子,一只手撩着阴丹士林牌蓝布长衫那已溅满泥浆的下摆,一只手撑着把油纸伞,从中央公园出口的石级爬上来,步履匆匆,只顾埋头赶路,目不旁视地从特务身边擦了过去。
尽管那青年打着伞,但因他个子较高,在擦身而过的瞬间,特务仍然看到了他的脸。那张脸上颇具特点的大鼻子骤然引起了特务的注意。特务死死盯住那人的背影,紧张地想了几秒钟,猛然追上去,一把将那青年拉住,大叫:
“文教官!文大队长!好久不见了……”
那青年以浓重的湖南口音气恼地说:
“你干么子?我不认识你,谁是你的教官?”
“你就是!我记得到你!”叛徒快活地叫着,“你是万县二十军军校的教官,学生队的大队长,你叫文强,是共产党……快来啊,我抓到了文强!”
特委会里闻声跑出来几个特务,帮着把那青年扭住了。
那青年确是文强。
文强是黄埔军校四期毕业生,在黄埔军校时由共青团员转为共产党员,后随朱德入川,到军阀杨森的二十军开展革命工作,朱德任二十军党代表兼政治部主任,文强任政治部代理组织科长。当时杨森为了发展实力,采纳了朱德、刘伯承等共产党人的建议,仿照黄埔军校的模式办起了二十军军事政治学校,聘请共产党人担任教官,文强就是教官和入伍生第一大队的大队长。
重庆“三·三一”惨案发生后,杨森也撕下了革命伪装,准备实行“清党”。文强等暴露了身份的共产党人连夜逃离。参加南昌起义后,文强二次入川,在中共川西特委作兵运工作,以后又被派往川东李家俊领导的四川工农红军第一路游击队任党代表兼城口、万源、宣汉、达县四县行动委员会书记。一路红军失败后,文强被调到重庆,担任了省军委书记、省委常委。省委迁往成都后,文强被留下来担任川东特委书记。
在1930年初,文强刚到川东游击区不久时,《国民公报》曾刊载过一条重庆民众社消息,题为《共党两首领到渝:文强 李鸣珂》,文中称:
共党近来时局变化,在各处活动甚力,其在四川,尤注意重庆。盖以地方繁盛,交通便利,为四川各地冠了……刻中央所派之四川省委书记即委员长文强,业由湘抵渝。按其省党部早已移渝,现不知匿居何处……
虽然消息不确,但也由此可见文强在当时四川境内的名声。
省委书记程子健离开重庆时,对文强交待的川东特委主要任务是开展军事斗争,但是因牺牲惨重,干部奇缺,军事干部更是难找。文强感到十分棘手。
正在此时,一个黄埔同学来到了重庆。此人与文强是同乡、同学,交情很好,大革命时期曾是国民党左派,后来在广州“清党”中被捕,坐过一阵牢,回到湖南老家后,听说文强在四川干大事业,想来投奔文强另谋出路。他通过文强留给家人的永久通讯处——前省委书记刘愿庵烈士的遗孀、现为文强之妻的中共川东特委秘书长周敦琬的四姐家,找上门来了。文强闻讯后,便考虑动员这位黄埔同学参加中共领导的革命军事工作。
这天文强接到交通员从四姐家取回的信件,得知这位同学已来到重庆,在大梁子一家旅馆住下了,十分高兴。因急于赶去会面,文强不顾天还在下雨,便匆匆从储奇门河街住处上行,经中央公园,抄近路爬上大梁子。
当时在重庆的地下党人,只要上街露面都是十分危险的。从这年4月20日《万州日报》刊发的一条消息即可略见其形势严峻之一斑:
(渝讯)二十一军部自去年颁布奖励反共条例以来,一般久处该党**威之下之青年,得此时机,皆纷纷宣布退出。迄至现在为止,除外县者不计外,过去曾为该党下死力现已觉悟而参加反共工作,被任为侦缉员者,共已达四十余人,每日散布街头,有如捕雀罗网。……
在这样街头到处有“捕雀罗网”的形势下,地下党人上街真可谓如临深潭,如履薄冰,必须加倍小心,更不要说从随时可能撞上特务的特委会附近经过了。
但这天文强一是急于见到老友,二是自恃特委会中无人认识自己,便大意了一回。
没想到,就是这一回,文强就撞上了特委会中唯一认识他的一个叛徒。
出卖文强的这个叛徒是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宋毓萍在解放后的交代中说的,是他手下的侦缉队第二组特务组长邓学荣;第二种说法是另外的特务在解放后的交代及当年参加营救文强行动的薛彦夫在当时听到的说法,他们都说是沈天泽。
邓学荣,1926年曾在万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当时是共青团员,当然会认识那时在万县积极开展革命活动、经常在群众集会上讲话的风云人物文强;
沈天泽,原名沈宗源,在重庆川东师范学校读书时曾任共青团支部书记,团省委经济委员,1928年10月到苏联列宁格勒军政学院留学,取俄名帖洛夫,1931年夏毕业回国后,据说中共中央派他去洪湖苏区参加工作,他却跑到重庆投靠了刘湘。当上特务后,因特委会中已有另一个同样是留苏回国后叛变的沈中元名字与他同音,他便改名为沈天泽。因为是留学生,文化高,他被安排到特委会编译股当了二等编辑员,并代理已被中共地下特务队制裁的叛徒游曼谷,担任编译股长。作为给敌人的见面礼,他写了一本暴露苏联“黑幕”的书《苏联现状》,自费出版,放在重庆各书店寄售——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大革命时期,时任川东师范学校团支部书记的沈宗源,曾主办过川东学生联合会的一个革命刊物《肃清》,出了两期,委托书店代销,买的人不少,惊动了反动当局,下令禁卖,并将沈宗源抓进监狱关了几天。而这一次,他找书店代销的这本《苏联现状》,却与上次大为不同,摆了许久,也没售出几本。他不是万县人,在离渝赴苏之前是否先到过万县,不得而知。
不论出卖文强的是谁,总之文强是落到了二十一军特委会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