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仙地灵境中岳庙(1 / 1)

天地之中 杨东明 915 字 1个月前

“中天开法象,御气接氤氲。殿角临黄盖,封中起白云。祀崇秦典礼,树老汉将军。鸾鹤凌空舞,仙音缥缈闻。”坐落在“天地之中”嵩山南麓黄盖峰下的中岳庙,古树葱郁,殿宇耸峙,俨如人世间的一处仙地灵境。

中岳庙原名“太室祠”,始建于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刘彻巡拜嵩山,诏令将太室祠加增扩建。“其令祠官加增太室祠,禁无伐其草木。以山下三百户为之奉邑,名曰嵩高,独给祠,复亡所与。”(《汉书.武帝本纪》)

北魏时期,庙宇重修,太室祠改称中岳庙,成为道教活动的中心。

公元730年(唐开元十八年),唐太宗李隆基诏令依照汉武帝当年的旧制再修殿宇,并且加封中岳神为“天中王”。

从公元前110年(西汉元封元年)到公元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计有七十三位帝王约二百次亲至或者遣使来中岳庙祭祀。随着中岳庙成为帝王祭祀中岳的圣地,庙宇亦不断扩建增修,终至蔚为大观。

中岳庙是中国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道观。中岳庙保存着丰富的道教典籍,记录着道教在中国的发展轨迹。北魏时期的《中岳嵩高灵庙碑》乃华夏道教第一碑,至今仍屹立在东岳殿台与南岳殿台之间,它对研究中国道教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道教的信仰观念造就了道教建筑的特色,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堪舆学的观点来看,中岳庙的位置无疑是嵩山中最佳的风水宝地。中岳庙背倚黄盖峰、青冈坪、太室山,可谓位重身稳。中岳庙向南横陈着玉案山和箕山,堪舆学称之为“玉案双陈”。中岳庙前望三十里,大熊山与小熊山双峰并峙,中有空谷豁然敞开,使双山成为中岳庙前一对天造地设的庙阙。庙东七里有牧子岗,堪舆学谓之“青龙”;庙西三里有望朝岭,堪舆学谓其“白虎”。如此天形地势,中岳庙可谓得天独厚,风水占尽了。

从传统道教供奉神明的观点来看,天界与人界一样,也是尊卑分明,上下有别的。玉皇是道教中权柄独握的最高统治者,其殿堂应该与人界皇帝的宫殿相同。所以道教的宫观,其建筑风格每每有皇家之气派。

唐玄宗既已封中岳神为“天中王”,武则天又加封其为“神岳天中皇帝”,因此以红墙黄瓦之宫殿式风格建造的中岳庙被后人称为“小故宫”,也就不足为奇了。中岳庙以道教宫观的形式布局庙内各个不同的建筑物,宏伟的庙院以八卦定方位,坐北朝南。子午线是中岳庙的中轴,长线穿珠般地将主要建筑物连缀成一个整体,中轴线的两旁则对称均衡地安置了各类从属院落和从属建筑。

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物为:名山第一坊,遥参亭,天中阁,配天作镇坊,崇圣门,化三门,峻极门,嵩高峻极坊,中岳大殿(峻极殿),寝殿,御书楼。这些建筑物巍峨壮观,彩绘明丽,雕饰华美,看上去金碧辉煌。供奉中岳神的中岳大殿(峻极殿)是整座庙宇的中心,净高23米,面积近920平方米,高大雄伟,居于五岳神庙之魁首。

中轴线两侧的从属院落为:古神库,四岳殿,东西廊房,火神宫,祖师宫,神州宫,小楼宫等多组建筑。它们风格简约,色彩素朴,与中轴线上的主建筑物做着恰如其分的呼应和陪衬。

中岳庙共有七进十一层院落,内含殿、宫、楼、阁、亭、台、廊庑等明清建筑近400间,总建筑面积超过了一万平方米。历朝历代,中岳庙都由官府建造和维修,所以无论从规模还是从规格上,同类庙宇都是无法与之相比的。

公元1734年(雍正十二年),清政府颁行《工程做法则例》,规范了官式建筑做法及用工用料方面的标准。在研究建筑史的学术界,此法被视为清代建筑的“语法课本”。中岳庙在清康熙、顺治、乾隆年间曾多次重修,其木建筑结构是与此法对应的最佳实例,在古建筑学研究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中岳庙保存着众多的金石文物,计有东汉、北魏及唐至清金石造像36座,碑碣83品。这些文物在雕刻技法、铸造工艺或者是书法撰写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艺术价值极其珍贵。刻立于公元1200年(金承安五年)的《大金承安重修中岳庙图碑》,层次清晰地刻绘出780年前中岳庙大型建筑群的宏伟面貌,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古代宫室和祠庙建筑制度的重要参考资料。

中岳庙内保存着大量的古树名木,仅汉至清代的古柏就有331株。通过这些古树可以分析出几百年几千年来的天气、水文、地质等有关资料,对研究这一地区的气候水文等自然史和研究古树生长提供了研究的实例。

中岳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古代礼制建筑群。由太室阙和中岳庙所构成的布局模式和建筑规模,对中国古代山岳崇拜和祭祀的礼制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