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竹类植物的分布特征
竹是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植物的通称。其茎为木质,是禾本科的一个分支,在今东亚、东南亚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岛屿上分布最集中,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在考古时期和物候时期的气候历史研究中,竹是最典型的亚热带植物样本。在《山海经》中,竹的自然分布信息记载的相当丰富,总计33处之多。
第一种是箨。箨就是竹笋层层包裹的外皮。
箨记载仅见一处,在《中山经·薄山》之甘枣之山,云:“其下有草焉,葵本而杏叶,黄华而荚实,名曰箨,可以已瞢。”(山下有一种草,葵菜一样的根,楛树一样的叶子,开黄色的花,结豆荚一样的果实,名叫箨,可以治疗目中无光。)箨,本作竹笋层层包裹之外皮。故此或指此地有竹。吴任臣注曰:“《括地志》云:‘蒲州河东县雷首山,一名中条,一名歴山,亦名首阳山,亦名蒲山,亦名襄山,一名甘枣山,亦名猪山。’又《水经注》引经薄山作蒲山,甘枣作甘桑。”蒲州河东县雷首山在今山西省运城市境内。也就是说,今天山西省运城市,在当时或有竹类分布。
竹如意,明
如意在中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至明清时,已成为集宫廷礼仪、名流社交、文玩陈设于一体的高级工艺品制式类型,其用料覆盖金玉瓷漆、竹木牙角等多种材质。这件竹如意,以整块竹壁雕刻而成,未经拼接,其体型之硕大,足见竹壁之厚,材质之稀缺,加之雕工精湛,包浆古朴,是难得一见的明代竹雕精品。
《咏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第二种是箭竹,箭竹是禾本科竹亚科箭竹属植物的统称。箭竹是多年生竹类,地下茎匍匐,因为秆挺直,壁光滑,故又称滑竹,是大熊猫的主要食物来源。今主要分布于从秦岭南坡,从四川盆地北界的南枰、平武、北川、宝兴到川南雷波一带的四川盆地边缘山地,是典型的亚热带植物。《山海经》中,共载有10个箭竹的分布区,分别是:
其一,《西山经·华山》有英山,云:“禺水出焉,北流注于招水……其阳多箭。”(禺水河从这里流出,向北流注入招水河……山的北坡长有很多箭竹。)《水经注》曰:“愚水出英山,北流与招水相得水乱流,西北注于灌。”《寰宇记》曰:“愚水,亦名乔谷水,又有渔村川水,旧自县西南金水谷西北流入乔谷水,疑即古之招水也。”愚水即禺水,因出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故经云“英山”也在这一带。也就是说,今天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当时有箭竹分布。
箭竹
其二,《西山经·华山》有竹山,云:“竹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阳多竹箭。”(竹水河从这里流出,向北流注入渭河。它的北岸有很多箭竹。)竹山以竹命名,可见箭竹之茂盛。竹山、竹水具体位置皆不可考,但因经云在英山以西五十二里,应亦在今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渭河流域。
其三,《西山经·华山》有羭次之山,云:“又西七十里,曰羭次之山,漆水出焉,北流注于渭。其上多棫橿,其下多竹箭。”(又向西七十里的地方叫羭次山,漆水河从这里流出,向北流注入渭河。山上有很多白桵树和橿树,山下有很多小竹子。)郭璞注曰:“今漆水出岐山。”故羭次之山或为岐山别称,或在岐山一带。也就是说,今天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一带,当时有箭竹分布。
其四,《西山经·华山》载黄山多箭竹。但黄山具体位置不可考。
其五,《西山经·华山》载翠山多箭竹。但翠山具体位置不可考。
其六,《北山经·三次》载泰头之山多箭竹。但泰头之山具体位置不可考。
其七,《中山经·二次》载蔓渠之山多箭竹。吴任臣注云:“《水经》:‘蔓渠山在南阳县西。’”“南阳县”即今河南省南阳市。也就是说,今天河南省南阳市当时有箭竹分布。
其八,《中山经·四次》载牡山多箭竹。牡山具体位置不可考,但据前文所载熊耳之山、浮濠之水、洛河,以及后文所云灌举之山、雒水、玄扈之水和洛水可知,牡山在洛河流域,大体应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也就是说,今天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一带,当时有箭竹分布。
其九,《中山经·六次》载夸父之山多箭竹。郝懿行注云:“山一名秦山,与太华相连,在今河南灵宝县东南。”也就是说,今天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一带,当时有箭竹分布。
其十,《中山经·十二次》载暴山多箭竹。但暴山具体位置不可考。
第四种是竹。在《山海经》中,除箭竹等特指品种外,多数竹类未做品种区分,只统称为竹。《山海经》中载有16个竹的分布区:
其一,《西山经·二次》载高山多竹,云:“泾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渭。”(泾水河从这里流出,而后向东流注入渭河,河中有很多做磬用的石头和碧玉。)郭璞注曰:“今泾水出安定,朝那县西井头山至京兆高陵县入渭也。”今泾水发源于宁夏六盘山东麓,南源出于泾源县老龙潭,北源出于固原大湾镇。故经云之高山在宁夏、甘肃六盘山一带。也就是说,今天宁夏、甘肃六盘山一带,当时有竹分布。
其二,《北山经·三次》载京山多竹。但京山具体位置不可考。
其三,《北山经·三次》载虫尾之山多竹。但虫尾之山具体位置不可考。
其四,《北三经·三次》载轩辕之山多竹。经云“又北二百里,曰谒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再向北二百里的地方叫谒戾山。山上有很多松树和柏树,还有很多金属矿石和玉石。沁水河从这里流出,向南流注入黄河。)郭璞注曰:“至荥阳县东北入河,或出穀述县羊头山也。”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河东道一》云:“沁水,在县(冀氏县)东一里。”古冀氏县故治在今山西安泽县南冀氏镇。可见,谒戾之山应在今安泽县。据此推断,轩辕之山或在今山西省晋城市一带。也就是说,今天山西省晋城市一带,当时有竹分布。
其五,《中山经·薄山》载渠猪之山多竹。但渠猪之山具体位置不可考。
其六,《中山经·二次》载蔓渠之山多竹。已考蔓渠之山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见上文。也就是说,今天河南省南阳市,当时有竹分布。
其七,《中山经·六次》有长石之山,云:“又西百里,曰长石之山,无草木,多金、玉。其西有谷焉,名曰共谷,多竹。共水出焉,西南流注于洛,其中多鸣石。”(再向西一百里远的地方叫长石山,山上不长草木,盛产金属矿石和玉石。山的西面有条山谷,名叫共谷。谷内有很多竹子。共水河从这里流出,向西南流注入洛河,河水中有很多鸣石。)长石之山具体位置不可考,只能据此推断,其位于洛河流域,即在今河南省三门峡市、洛阳市境内。也就是说,今天河南省三门峡市、洛阳市一带,当时有竹分布。
其八,《中山经·六次》载夸父之山多竹。已考夸父之山在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见上文。也就是说,今天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一带,当时有竹分布。
其九,《中山经·八次》载荆山多竹。郭璞注曰:“今在新城沐乡县南。”荆山在今湖北省南漳县西部。也就是说,今天湖北省南漳县西部,当时有竹分布。
其十,《中山经·八次》载大尧之山多竹。但大尧之山具体位置不可考。
其十一,《中山经·八次》载师每之山多竹。但师每之山具体位置不可考。
其十二,《中山经·十一次》载从山多竹。但从山具体位置不可考。
其十三,《中山经·十二次》载夫夫之山多竹,又云:“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再向东南一百二十里的地方叫洞庭山。)洞庭山在今湖南岳阳一带。据此推断,夫夫之山或应在岳阳西北一百二里,或在今华容县、监利县一带。也就是说,今天湖南省华容县、监利县一带,当时有竹分布。
其十四,《中山经·十二次》载暴山多竹。但暴山具体位置不可考。
其十五,《大荒北经》云:“丘方圆三百里,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为舟。竹南有赤泽水,名曰封渊。”(山方圆三百里,山丘的南方有帝俊的竹林,那里的竹子高大得可以制作船只。竹林的南面有片红色的湖水,名叫封渊湖。)但帝俊竹林具体位置不可考。
其十六,《大荒北经》云:“有岳之山。寻竹生焉。”(有座岳之山,一种高大的竹子生长在这座山上。)但岳之山具体位置不可考。
第五种是桂竹。《竹谱》云:“高四五丈,大二尺围,状如甘竹而皮赤。”郭璞注云:“今始与郡桂阳县出筀竹,大者围二尺长丈,交趾有篥竹,实中劲强,有毒锐以刺,虎中之则死,亦此类也。”《山海经》原文及郭璞注都认为桂竹有毒,甚至毒性强到可毒杀老虎。这样的情况显然已超越了现代科学的认知范畴,极可能是夸大其词。不过,《竹谱》和郭璞注均指出桂竹“大者围二尺”,恐怕只有历史中的棕竹可以达到这样的直径。因此,《山海经》中所说的桂竹很可能就是今已灭绝的、历史中的棕竹。
棕竹笔筒,明
棕竹是明代竹雕的代表性材料之一,其直径、竹壁厚度均为竹类之最。明代棕竹竹雕以笔筒为典型器形,整器通常不加修饰,完全呈现棕竹自身粗犷硕大、浑然天成的材质特征。棕竹竹雕以明代中晚期居多,至清代中期以后,可能因棕竹灭绝而退出历史的舞台。
桂竹记载仅见一处,在《中山经·十二次》之云山,载有桂竹,云:“又东南五十里,曰云山,无草木,有桂竹,甚毒,伤人必死。”(再向东南五十里的地方叫云山,山中不长草木,生长着桂竹,有剧毒,人若被它划伤,必死无疑。)但云山具体位置不可考。
第六种是扶竹。《山海经》中所说的扶竹,据命名便知主要是从其功能演化而来的。扶竹,是可用作手扶之材的竹子,也就是专门制作拐杖的竹子。郭璞注曰:“邛竹也。高节实中,中杖也。名之扶老竹。”杨慎亦注曰:“陶潜《归去来辞》‘策扶老以流憩’即此杖也。又见蔡顺《传》注。”
扶竹记载仅见一处,在《中山经·十二次》之龟山,经云“多扶竹。”但龟山具体位置不可考。
《宝山新开径》
宋·苏轼
藤梢橘刺元无路,竹杖棕鞋不用扶。
风自远来闻笑语,水分流处见江湖。
回观佛骨青螺髻,踏遍仙人碧玉壶。
野客归时山月上,棠梨叶战暝禽呼。
综上所述,除部分无法确认准确位置的分布区之外,《山海经》中记载当时的所有竹类植物的分布地遍布今陕西、河南、宁夏、甘肃、山西、湖南等6省区。竹类植物分布地的北沿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山西省晋城市”一线,大约在北纬34度至北纬37度之间。而今天中国亚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在北纬32度线上,也就是说,如果以竹类植物的分布情况作为参考依据,当时中国亚热带气候带的北沿最多比今天亚热带、北温带的分界线高出5度。竹类在中国黄河流域以北的广泛分布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广泛出土的竹文化遗迹相吻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气候远比今天温暖、潮湿。与动物类生物信息的历史分布相比,植物类信息的历史分布对于判断气候变迁的历史更有价值。因为动物可以根据气候的变化进行迁徙,具有不确定性因素,而植物的分布则非常稳定。因此,《山海经》中记载的先秦时广泛分布的竹类植物信息是当时温暖气候的可靠证据。
二、梅类植物的分布特征
梅是蔷薇科杏属梅种植物的统称,是典型的亚热带植物,也是先秦时古人最早引种驯化的果类植物之一。时人将野梅加以培育,最终得到新品种的家梅,也就是果梅。果梅是先秦普遍食用的、重要的调味品。
梅的饮食文化在先秦时高度流行,这从先秦古籍中广泛出现的梅文化便可见一斑。《尚书·说命》云:“若作和羹,尔唯盐梅。”这说明,晚至西周,时人便已将盐和话梅当作咸和酸两种味道的调味剂来制作汤羹,服务饮食了。而《礼记·内则》云:“醢酱、桃诸、梅诸、卵盐。”梅又是和酱、桃、盐并列的调味品。除此之外,与梅有关的先秦文献资料还有很多,如《诗经》中的《秦风·终南》《陈风·墓门》《曹风·鸬鸠》等诗中,均提到了梅,《周南·摽有梅》则干脆以梅为题。除此之外,1975年,安阳殷墟考古过程中,考古人员还在殷墟的商代铜鼎中发现了梅核,这也是迄今发现最早的食用梅的考古资料。
《诗经·周南·摽有梅》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在《山海经》中,记载的梅的分布区有两个,分别是:
其一,《中山经·八次》载灵山多梅。经云:“又东北七十里,曰龙山。”(向东北七十里的地方叫龙山。)《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五》云:“龙山,有钟乳穴,在县(湘乡县)南二百四十里。”龙山在今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所以经云之灵山,应在湘乡市西南。也就是说,今天湖南省湘潭市湘乡市西南,当时有梅分布。
其二,《中山经·九次》载岷山多梅。已考岷山在今天甘肃省与四川省的交界处,见上文。也就是说,今天甘肃、四川交接一带,在当时有梅分布。
综上所述,《山海经》中记载当时的所有梅类植物的分布地主要在今湖南、甘肃、四川3省。梅类植物分布地的北沿在今甘肃省陇南市与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青川县一带,大约在北纬33度上下。而今天中国亚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在北纬32度线上,也就是说,如果以梅类植物的分布情况作为参考依据,当时中国亚热带气候带的北沿至少比今天亚热带、北温带的分界线高出1度。此外,《山海经》中的仅有的两个梅类植物的记载均出自《山经》,而《山经》的成书缘起于唐虞之际、大禹治水之后的大范围国土资源考察活动,因此,《山经》中较少的梅类植物记载或可从侧面反映,这一时期,华夏民族对梅类植物的利用能力还比较弱,或者尚未完成野梅的培育实践。而以梅作为调味品的历史,则是在商代以后才逐渐兴起的。
《墨梅图》,元,王冕,上海博物馆藏
古代中国有着底蕴丰厚的梅文化,梅文化大约以秦代作为分水岭分为前后两段。先秦的梅文化主要是食梅的饮食文化,梅是一种调味品;汉代以后的梅文化才是赏梅的审美文化,梅变成了一种文化意象。《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姻脂梅。”这时的梅兼具食用和欣赏的功能。等到了西汉末年,扬雄作《蜀都赋》,云:“被以樱、梅,树以木兰。”这时的梅才纯粹用作观赏花木,赏梅之风,始于是时。
三、棕榈类植物的分布特征
《山经》中,有木名椶。郭璞注曰:“椶树高三丈许,无枝条,叶大而员,枝生梢头,实皮,相里上行,一皮者为一节,可以为绳,一名栟榈。音马騣之騣。”椶即今日之棕榈树。
棕榈树是棕榈科植物的统称,属于常绿乔木,原产中国。树干圆柱形,常残存有老叶柄及其下部的叶崤。棕榈树是典型的亚热带树种,今天,除西藏自治区外,我国秦岭以南地区均有分布,北起陕西省南部,南到海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省,西达西藏自治区边界,东至上海市、浙江省,是我国南方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树种之一。
棕榈树
《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唐·白居易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山海经》中载有12个棕榈树的分布区,分别是:
其一,《西山经·华山》载石脆之山多棕榈树。因石脆之山具体位置不可考,仅凭经云“灌水出焉,而北流注于禺水”(灌水从这里流出,而后向北流,注入禺水)一句推断,石脆之山应在禺水河流域。禺水流域已考在今陕西省渭南市,详见上文。也就是说,今天陕西省渭南市一带,在当时有棕榈树分布。
其二,《西山经·华山》载天帝之山多棕榈树。经云天帝之山在上文嶓冢之山以西三百二十里。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三》云:“嶓冢山,县(金牛县)东南二十八里。汉水所出。”又《元和郡县图志·陇右道上》云:“嶓冢山,在县(上邽县)西南五十八里。漾水之所出也,东流为汉水。”因嶓冢之山在今甘肃省天水市与礼县间,只能大体推断天帝之山约在岷县一带。也就是说,今天甘肃省岷县一带,在当时有棕榈树分布。
其三,《西山经·华山》载翠山多棕榈树。但翠山具体位置不可考。
其四,《西山经·二次》载高山多棕榈树。已考高山在宁夏、甘肃六盘山一带,见上文。也就是说,今天宁夏、甘肃六盘山一带,当时有棕榈树分布。
其五,《西山经·三次》载符惕之山多棕榈树。经云符惕之山向西二百二十里是三危之山。郭璞注曰:“今在敦煌郡,《尚书》云:‘窜三苗于三危是也。’”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陇右道下》云:“三危山,在县(炖煌县)南三十里。山有三峰,故曰三危。《尚书》‘窜三苗于三危’,即此山也。”炖煌县即今甘肃省敦煌市。因此,只能据此推断符惕之山大体在敦煌以东二百二十里,即今玉门市一带。也就是说,今天甘肃玉门市一带,当时有棕榈树分布。
其六,《西山经·四次》载号山多棕榈树。但号山具体位置不可考。
其七,《北山经·一次》载涿光之山多棕榈树。因上文谯水、下文虢山均在陕州,据此推断,涿光之山应在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也就是说,今天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一带,当时有棕榈树分布。
其八,《北山经·一次》载敦薨之山多棕榈树。但敦薨之山具体位置不可考。
其九,《北山经·三次》载高是之山多棕榈树。郭璞注云:“(高是之山)今在北地灵丘县。”也就是说,今天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一带,当时有棕榈树分布。
其十,《中山经·四次》载熊耳之山多棕榈树。熊耳山在今河南省卢氏县。也就是说,今天河南省三门峡市卢氏县一带,当时有棕榈树分布。
其十一,《中山经·六次》载夸父之山多棕榈树。已考夸父之山在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见上文。也就是说,今天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一带,当时有棕榈树分布。
其十二,《中山经·十二次》载暴山多棕榈树。但暴山具体位置不可考。
综上所述,《山海经》中记载当时的所有棕榈类植物的分布地主要在今陕西省、甘肃省、河南省、山西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等5省区。棕榈类植物分布地的北沿在今“甘肃省玉门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一线,大约在北纬41度至北纬36度之间。而今天中国亚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在北纬32度线上,也就是说,如果以棕榈类植物的分布情况作为参考依据,当时中国亚热带气候带的北沿最多比今天亚热带、北温带的分界线高出9度。而且,今甘肃玉门地处河西走廊西部,是典型的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气候,降水少,蒸发大,日照长,年平均气温6.9℃。1月最冷,极端最低气温可达零下28.7℃;7月份最热,极端最高达36.7℃。显然,这与棕榈树的生长环境大相径庭。今天的玉门境内,戈壁的面积远高于绿洲,可以想见,在唐虞之际或晚至先秦,河西走廊的绿洲面积远远大于今天,且当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是亚热带气候。
四、樟木类植物的分布特征
《山经》中,有木名豫章。郭璞注曰:“豫章,大木,似楸,叶冬夏青,生七年而后复可知也。”豫章即今日之樟木。
樟木是一种常绿乔木,是双子叶植物纲樟目植物的统称。樟木的树皮黄褐色,有不规则的纵裂纹,它质重而硬,有强烈的樟脑香气,味清凉,有辛辣感。樟木是典型的亚热带、热带树种,它喜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耐水湿,但耐寒性不强。今天,在中国江南地区、华南地区、西南地区有广泛的分布。《山海经》中载有3个樟木的分布区:
樟木
在古代,樟木是应用广泛的木材品种。其主要用途有三种:最主要的是作为家居木材来使用,最典型的器形是樟木大箱。樟木木质相对细密,木质尚佳,能发出浓郁的香气,经年不衰,具有防虫防蛀、驱霉隔潮的实用功能。加之樟木稀缺性低,成本低廉,因此是寻常百姓家最喜欢的家具木料。旧时民间多有打造樟木大箱盛放嫁妆的习俗,所以樟木又被称作女儿树,樟木箱被称作女儿箱。此外,樟木还被广泛用作搭建民宅的木料。樟科植物的枝、干、叶及根部,可提炼出颗粒状结晶,也就是樟脑。樟脑具有通关窍、利滞气、辟秽浊、杀虫止痒、消肿止痛的药用功效。
《寓意诗五首》
唐·白居易
豫樟生深山,七年而后知。
挺高二百尺,本末皆十围。
天子建明堂,此材独中规。
匠人执斤墨,采度将有期。
孟冬草木枯,烈火燎山陂。
疾风吹猛焰,从根烧到枝。
养材三十年,方成栋梁姿。
一朝为灰烬,柯叶无孑遗。
地虽生尔材,天不与尔时。
不如粪上英,犹有人掇之。
已矣勿重陈,重陈令人悲。
不悲焚烧苦,但悲采用迟。
其二,《中山经·九次》载蛇山多樟木。经云蛇山以东五百里是鬲山,据此大体推断,蛇山或在河北省西南,太行山山脉一带。也就是说,河北省西南,太行山山脉一带,当时有樟木分布。
其三,《中山经·九次》载玉山多樟木。但玉山具体位置不可考。
综上所述,由于《山海经》中记载当时的樟木类植物分布地大多数无法考证准确的位置,只能根据鬲山的相对位置推测,樟木类植物分布地的北沿已抵达今天河北西南部地区,大约在北纬36度到38度之间。而今天中国亚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在北纬32度线上,樟木则主要分布在北纬31度以南的江南、华南和西南地区。也就是说,如果以樟木类植物的分布情况作为参考依据,当时中国亚热带气候带的北沿最多比今天亚热带、北温带的分界线高出6度。
五、楠木类植物的分布特征
《山经》中,有木名柟。郭璞注曰:“柟,大木,叶似桑,今作楠,音南。《尔雅》以为柟。”柟即今日之楠木。
楠木是一种中亚热带常绿乔木,是樟科桢楠属和润楠属两类植物的统称,是中国南方和南亚特有的名贵树种。天然楠木生长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今天楠木仅在我国贵州、四川、重庆、湖北、云南等地有天然分布。《山海经》中载有13个楠木的分布区:
其一,《南山经·二次》载虖勺之山多楠木。上文洵山,是洵水的发源地。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阙卷逸文卷一)云:“洵阳县,本汉舊县,属汉中郡,因洵水以为名。洵水,出县北洵山,去县一百五十步。”古洵阳城在今陕西省东南部,陕西省安康市以东。虖勺之山在洵山以东四百里。因此,只能据此推断,虖勺之山或在今湖北省十堰市一带。也就是说,今天湖北省十堰市一带,当时有楠木分布。
其二,《西山经·华山》载石脆之山多楠木。石脆之山已考约在今陕西省渭南市,详见上文。也就是说,今天陕西省渭南市一带,在当时或有楠木分布。
北京故宫博物院太和殿内景
在古代,楠木一度是皇家御用的名贵木料。楠木木质坚硬,经久耐用,耐腐性能极好,带有特殊的香味,能避免虫蛀,因此被作为皇家建筑正殿的建筑主料来使用,同时因为楠木千年不腐,还被当作棺椁用料。但是,由于楠木木质较粗,不太适合雕刻,因此古人只用楠木做建筑大料和殓尸,这与经当代文玩商炒作后的楠木概念大相径庭。
其六,《西山经·三次》载符惕之山多楠木。已考符惕之山大体在敦煌以东二百二十里,即今玉门市一带,见上文。也就是说,今天甘肃玉门市一带,当时或有楠木分布。
其七,《北山经·一次》载敦薨之山多楠木。但敦薨之山具体位置不可考。
其八,《东山经·一次》载余峩之山多楠木。已考余峩之山或在近湖南省益阳市、娄底市一带,见上文。也就是说,今天湖南省益阳市、娄底市,在当时有楠木分布。
其九,《中山经·六次》载夸父之山多楠木。已考夸父之山在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见上文。也就是说,今天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一带,当时有楠木分布。
其十,《中山经·八次》载纶山多楠木。经云纶山西南三百五十里有宜诸之山,是洈水的发源地。郭璞注曰:“今洈水出南郡东洈山,至华容县,入江也。”南郡治所在今湖北省荆州市。因此,只能据此判断,纶山或在今湖北襄阳、随州、孝感一带。也就是说,今天湖北省襄阳市、随州市、孝感市一带,当时或有楠木分布。
其十一,《中山经·十一次》载朝歌之山多楠木。经云:“又东北一百五十里,曰朝歌之山,潕水出焉,东南流注于荣,其中多人鱼。”(向东北一百五十里的地方叫朝歌山,潕水河从这里流出,向东南流注入荣河。水中有很多大鲵。)郭璞注曰:“潕水,今在南阳舞阳县,音武。”也就是说,今天河南省南阳市舞阳县,当时有楠木分布。
其十二,《中山经·十一次》载瑶碧之山多楠木。又云:“又东四十里,曰支离之山,济水出焉,南流注于汉。”(再向东四十里的地方叫支离山,淯水河从这里流出,向南流注入汉江。)袁珂注曰:“经文济水,王念孙、郝懿行并校作淯水。毕沅本亦作淯水。”淯水,亦称育水,今称白河,发源于河南省南召县,在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汇入唐河,称唐白河。唐白河系汉江支流。也就是说,今天河南省南阳市南召县,当时有楠木分布。
其十三,《中山经·十二次》载暴山多楠木。但暴山具体位置不可考。
综上所述,《山海经》中记载当时的所有楠木类植物的分布地主要在今湖北省、陕西省、甘肃省、湖南省和河南省等5省。楠木类植物分布地的北沿在今“甘肃省玉门市——甘肃省岷县——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一线,大约在北纬41度至北纬34度之间。而今天中国亚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在北纬32度线上,也就是说,如果以楠木类植物的分布情况作为参考依据,当时中国亚热带气候带的北沿最多比今天亚热带、北温带的分界线高出9度。而且,今天的甘肃玉门地处河西走廊西部,是典型的大陆性中温带干旱气候,降水少,蒸发大,日照长,不可能有适合楠木的生存环境。不过,这一地区内同时出现的楠木类和棕榈类植物的物候记载,也正好共同证实了这一地区历史上巨大的气候变迁。
六、梧桐类植物的分布特征
《山经》中,有木名梧,亦名桐,所指均为梧桐,是今锦葵目梧桐科植物的统称。梧桐树喜光,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性不强,是典型的亚热带植物。在古代,梧桐木是用来制作乐器琴瑟的上乘木料。陶渊明《闲情赋》云:“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即言此意。《山海经》中记载的梧桐分布区有4个,分别是:
梧桐木古琴
其一,《东山经·二次》云:“东次二经之首,曰空桑之山,北临食水,东望沮吴,南望沙陵,西望湣泽。”郭璞注曰:“此山出琴瑟材,见《周礼》也。”琴瑟之材应该是梧桐木。但是,吴任臣却注曰:“《述异记》曰:‘空桑生大野山中,为琴瑟之最者,空桑也。山以产此桑而名。’”这里,吴任臣引《述异记》的说法其实是错误的。《尚书·禹贡》云:“厥篚檿丝。”注曰:“檿丝,蚕食檿桑所得丝。韧,中琴瑟弦。”可见,所谓“为琴瑟之最者,空桑也”指的是蚕食桑叶后吐丝制成的丝线,也就是琴瑟的弦,而非用桑树的木料作为琴瑟的主材。因此,空桑之山既出琴瑟材,所谓材应指主材,也就是琴瑟的木料梧桐木。
《汉书·地理志下》云:“武进,白渠水出塞外,西至沙陵入河。西部都尉治。莽曰伐蛮。襄阴,武皋,荒干水出塞外,西至沙陵入河。”沙陵在并州定襄郡,今山西省忻州市辖定襄县。经云“空桑之山南望沙陵”,故其位置应在今定襄县以北,也就是说,当时定襄县以北有梧桐树的分布区。
其二,《东山经·三次》载孟子之山多梧桐树。但孟子之山具体位置不可考。
其三,《中山经·五次》载条谷之山多梧桐树。但条谷之山具体位置不可考。
其四,《海内东经》云:“西胡、白玉山在大夏东,苍梧在白玉山西南,皆在流沙西,崑崙虚东南。”(西胡诸民族和白玉山都在大夏国的东方,苍梧树生长在白玉山的西南方,它们都长在流沙带的西方,昆仑山的东南方。)但苍梧树(梧桐树)的具体生长位置不可考。
综上所述,《山海经》中记载当时的梧桐类植物分布地的具体位置多不可考,只能据“空桑之山南望沙陵”大体推断梧桐类植物分布地的北沿约在今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以北,大约在北纬39度上下。而今天中国亚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在北纬32度线上,也就是说,如果以梧桐类植物的分布情况作为参考依据,当时中国亚热带气候带的北沿约比今天亚热带、北温带的分界线高出7度。
汇总以上《山海经》中所记载的亚洲象、苏门答腊犀牛等5种亚热带、热带动物和竹类、梅类等6种亚热带、热带植物的物候信息,综合这些动植物的分布特征可知,唐虞之际,最晚晚至春秋战国,亚热带动植物自然栖息地、自然分布地的北沿大约在今“甘肃省玉门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陕西省宝鸡市——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河北省沧州市”一线,大体在北纬40度至北纬36度之间,而今天中国亚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在北纬32度线上,也就是说,如果以《山海经》中所记载的亚热带、热带动植物物候信息作为参考依据,当时中国亚热带气候带的北沿平均约比今天亚热带、北温带的分界线高出4度到5度。显然,在历史上,中国的气候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先秦时期中国的气候,特别是华夏民族文化核心区黄河流域气候远比今天温暖、潮湿得多。这无疑对农耕生产的推广产生了巨大的历史意义,并对以人为主体的文明、民族、生产和技术的变革构成了深刻的、立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