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亚洲象的分布特征
亚洲象是亚洲现存的最大陆生动物,也是重要的亚热带、热带动物。一头成年亚洲象夏季平均每天要消耗大约150至200公斤左右的食物。因此,亚洲象的栖息地在植物覆盖率上的要求极高。亚热带、热带的山地、丘陵地区是野生亚洲象的主要栖息地。今天,受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迁的影响,野生亚洲象在我国的分布地区已逐渐缩小到云南南部的勐腊县、景洪市、西盟县、沧源县和盈江县。
在历史气象变迁的研究中,亚洲象一直是重要的物候信息对象。从考古发掘的资料看,大约在距今6000年至7000年前,亚洲象在中国的分布区域还非常广。夏墟二里头遗址出土过象牙雕刻器,安阳殷墟中也出土过亚洲象的遗骸。
象牙凸形梳,商
这是一件殷商时的象牙凸形梳,由于长期埋藏在地下,其表面已被土沁腐蚀,但仍然可见清晰的牙纹和象牙的光泽。
篦梳是中国古代典型的栉发用具。华夏民族的原始先民蓬头垢面,他们最初用手指梳理头发,后来便用竹木牙角模仿手指的指缝制成了篦和梳。其中,齿密者为篦,齿疏者为梳。相传,发明篦梳的人是炎帝的工匠赫廉。无独有偶,根据考古发现,最早的篦梳就是出土于距今6000多年前的大汶口遗址中的象牙梳。
古往今来,象牙都是稀缺、珍贵的艺术品材料。不过,与中古时期之后不同的是,在先秦、特别是西周以前,黄河、淮河及长江流域,特别是今天的河南省境内,亚洲象的分布非常广泛。当时的人获取象牙的难度主要在于狩猎的危险,而不在于贸易的艰辛。
甲骨文象字
在甲骨文中,“象”字也非常清晰、准确地描绘了象鼻和象牙,显然,这也从侧面证实了,甲骨文的创造者、使用者,商王朝的贞人们一定非常熟悉亚洲象的外貌,象与商人曾经在同一片沃土上生生不息。今河南省简称“豫”字,来自于古九州中的“豫州”。《说文》云:“豫从象,象之大者。”近代以来,竺可桢、张汉沽、秦文生等学者皆主张,“豫”字之“予”即“我”,“豫”字就是“大象和我”的意思。可见,先秦时,亚洲象的栖息地非常广。而《山海经》中记载亚洲象的自然栖息地有5处,分别是:
第一,《南山经·二次》,经云祷过之山多象。祷过之山是泿水的发源地。《水经注·沅水、泿水》云:“沅水出武陵镡成县北界沅水谷,《山海经》曰:‘祷过之山,沅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海’是也。南至郁林潭中县,与邻水合。水出无阳县,县故镡成也。晋义熙中,改从今名。俗谓之移溪,溪水南历潭中,注于泿水。”据此判断,经云祷过之山应在今芷江、怀化、新晃一带。也就是说,今天湖南西部、贵州东部一带,在当时有广泛的亚洲象分布。
第二,《中山经·九次》,经云岷山多象。岷山是大江的发源地。郭璞注曰:“岷山,今在汶山郡广阳县西,大江所出。”《尚书·禹贡》云:“岷山之阳,至于衡山,过九江,至于敷浅原。”大江今称岷江,是长江的重要支流,而岷山正是岷江的发源地,位于今天甘肃省与四川省的交界处。也就是说,今天甘肃、四川交接一带,在当时有广泛的亚洲象分布。
第四,《海外南经》,云:“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食象者巴蛇,产于巴地,即古巴国。巴人崇蛇,以蛇为图腾。郭璞《山海经图赞》云:“象实巨兽,有蛇吞之,越出其骨,三年为期,厥大何如,屈生是疑。”《说文》云:“巴,虫也。或曰食象蛇。”此食象蛇即巴蛇,巴蛇应为巨蟒,巨蟒今仍存于巴蜀之地,可食小象。
不过,《海外南经》所说的“巴蛇”又不单指巨蟒,还以巨蟒,也就是蛇的图腾借指巴国;巴蛇所食之“象”,也不仅指小象,亦指“象”。这个“象”是舜的弟弟。他受封于庳地,史称其“至不仁”。《孟子·万章上》云:“象至不仁,封之有庳。”《汉书·邹阳传》云:“昔者,舜之弟象日以杀舜为事,及舜立为天子,封之于有庳。”颜师古注:“地名也,音鼻,今鼻亭是也,在零陵。”《汉书·昌邑哀王刘髆传》云:“舜封象于有鼻,死不为置后,以为暴乱之人不宜为太祖。”《古文观止·象祠记》云:“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其注云:“有鼻:古地名,在今湖南道县境内。相传舜封象于此。象死后,当地人为他建了祠庙。唐代元和年间,道州刺史薛伯高将象祠拆毁。”象受封于有庳,有庳在零陵,近巴国,因象不仁,故与巴人为敌,经云“巴蛇食象”应言舜时,巴国与象有庳间之部落战争,其战果为“巴蛇食象”。因此,《海外南经》所说“巴蛇食象”准确的发生地应在今重庆、湖南交界一带。也就是说,今天重庆、湖南交界一带,在当时有广泛的亚洲象分布。
巴蛇食象,明,蒋应镐、武临父绘
郭璞《山海经图赞》云:“象实巨兽,有蛇吞之,越出其骨,三年为期,厥大何如,屈生是疑。”
其中,《海内经》云:“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郭璞注曰:“山今在零陵营道县南,其山九溪皆相似,故云‘九疑’。古者总名其地为苍梧也。”《汉书·地理志上》云:“零陵郡,武帝元鼎六年置。莽曰九疑。属荆州……营道,九疑山在南。莽曰九疑亭。”而袁珂注此条时,还称:“《史记·五帝本纪》引《括地志》云:‘鼻亭神在道县北六十里。故老传云:舜葬九疑,象来至此,后人立祠,名鼻亭神。’此神祠之以‘鼻’为名者也。而鼻者,乃动物象之最特征,民间传说中即名象之封地、葬所、神祠以‘鼻’,则此‘鼻’者岂非最古神话中野生长鼻大耳象之鼻之残留乎?刘赓《稽瑞》引《墨子》佚文云:‘舜葬苍梧之野,象为之耕。’”古零陵在今湖南省永州市一带,也就是说,今天湖南省永州市一带,在当时同样有广泛的亚洲象分布。
综上所述,《山海经》中记载当时的亚洲象自然栖息地遍布今山东、河北、甘肃、四川、重庆、湖南和贵州等7省市。亚洲象自然栖息地的北沿在今山东北部、河北东南部一带,大约在北纬38度上下。而今天中国亚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在北纬32度线上,也就是说,如果以亚洲象的分布情况作为参考依据,当时中国亚热带气候带的北沿至少比今天亚热带、北温带的分界线高出6度。
二、苏门答腊犀牛(双角亚洲犀)的分布特征
犀牛是哺乳类犀科的总称,现存4属5种,是世界上最大的奇蹄目动物,也是草食类动物。犀牛栖息在低地或海拔2000多米的高地,其自然栖息地需要丰富的水源。犀牛也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动物。今天,中国境内已经没有野生犀牛的自然栖息地了,但在历史上,犀牛在中国也曾有过广泛的分布。
除了众所周知的,犀牛角作为工艺品原材料的艺术价值和作为中药材的药用价值之外,战国时,犀牛皮还被广泛应用制成士兵的战甲。犀牛皮战甲的制作技艺随着华夏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交流不断南传,在中古时期,曾作为南方少数民族政权重要的盔甲类型。其中,现存最早的犀牛皮盔甲可追溯到南诏时期。今天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还保存有大量清代的民间犀牛皮战甲。犀牛皮战甲的制作历史反映了犀牛在古代中国的广泛分布和庞大的种群数量。
犀角杯,清代
犀角即为犀牛之角,是世界上非常名贵的牙角类工艺品材质之一。犀角比象牙更为稀有,其加工历史可上溯到先秦。《战国策·楚策》云:“(楚王)遣使车百乘,献鸡骇之犀,夜光璧于秦王”,犀角是与夜光璧并列的名贵材料。明清以来,犀角更是宫廷牙雕的重要材料之一。明代曹昭的《格古要论》中就论述,犀角有肥瘦之分,有黄、有黑,有淡如碧玉,黑中有黄花、黄中有黑花,“凡器皿要滋润,粟纹绽花者好,其色黑如漆、黄如肃,上下相连,云头雨脚分明者为佳”。
此外,犀角性寒、味苦酸咸,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镇惊的功效。李时珍《本草纲目·兽部》云:“犀角,番名‘低密’,弘景曰:‘入药为犀生者为佳。’”
《九歌国殇》
屈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错金银云纹铜犀尊,战国,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错金银云纹铜犀尊是战国青铜器错金银工艺的上乘之作。尊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常见的一种器形。商周时期常见牛尊、马尊、驹尊、鸭尊等。这件铜尊采用犀牛的造型,犀牛昂首伫立,肌肉发达,比例准确,体态雄健,塑造了当时生活在中国的苏门答腊犀牛形象。
在古代文献中,同样也有关于犀牛的丰富记载。而根据文献记载可知,古人依据特征将历史上的犀牛分为两种,其中,最为普遍的是双角犀牛,也就是今天的苏门答腊犀牛,即双角亚洲犀。这也是今天汉语“犀牛”一词的来源。而《山海经》中,苏门答腊犀牛的记载同样丰富,其自然栖息地一共有11处,分别是:
第一,《南山经·二次》,经云祷过之山多犀。祷过之山已考应在今芷江、怀化、新晃一带,见上文。也就是说,今天湖南西部、贵州东部一带,在当时有广泛的苏门答腊犀牛分布。
第二,《西山经·华山》,经云嶓冢之山多犀。郭璞注云:“(嶓冢之山)今在武都氐道县南。”《元和郡县图志·陇右道上》云:“嶓冢山,在县(上邽县)西南五十八里。漾水之所出也,东流为汉水。”考嶓冢山在今甘肃省天水市与礼县间。也就是说,今天甘肃省天水市、礼县一带,在当时有广泛的苏门答腊犀牛分布。
第三,《西山经·二次》,经云女床之山多犀。女床之山仅见于《山海经·西山经》此处,实难考证准确位置。但经云“又西二百里,曰龙首之山……苕水出焉。”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关内道一》云:“隋开皇三年,自长安故城迁都龙首川,即今都城是也。”注云:“大明宫即圣唐龙朔二年所置。高宗尝染风,以大内湫湿,置宫于斯。其地即龙首山之东麓。”又云:“龙首山,在县北一十里,长六十里,头入渭水,尾达樊川。”经云龙首之山,即今陕西省西安市龙首村。因此,经云女床之山或在龙首村东二百里。据此推断,女床之山或在洛南县、华阴市一带,或为华山余脉。也就是说,今天陕西省洛南县、华阴市一带,在当时有广泛的苏门答腊犀牛分布。
第六,《中山经·四次》有厘山,云:“有兽焉,其状如牛。苍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其名曰犀渠。滽滽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伊水。”(山中有种野兽,它貌似牛,黑色的身躯,它的叫声像婴儿。这个野兽吃人,它的名字叫犀渠。滽水河从这里流出,而后向南流注入伊河。)犀渠即犀,也就是苏门答腊犀牛。厘山、滽滽之水仅见于《中山经·四次》此处,实难考证准确位置。只能据“南流注于伊水”判断,位于伊河流域。伊河发源于熊耳山南麓的栾川县陶湾镇,流经嵩县、伊川县,蜿蜒于熊耳山南麓,伏牛山北麓,穿伊阙而入洛阳,东北至偃师注入洛河。也就是说,今天河南省栾川县、嵩县、伊川县一带,在当时有广泛的苏门答腊犀牛分布。
第七,《中山经·八次》有琴鼓之山,山中多白犀。琴鼓之山仅见于《中山经·八次》此处,实难考证准确位置。
第八,《中山经·九次》,经云崌山多犀。经云:“又东一百五十里,曰崌山,江水出焉,东流注于大江。”(再向东一百五十里的地方叫崌山,北江从这里流出,向东流注入长江干流。)吴任臣注云:“《水注》:‘崌山北江所出。’景纯《江赋》云:‘流二江干崌崃。’”崌山在中国四川省西部邛崃山东,邛崃山在邛崃市。也就是说,今天四川省邛崃市一带,在当时有广泛的苏门答腊犀牛分布。
第九,《中山经·九次》,经云鬲山多犀。鬲山已考应在今山东、河北两省交界一带,见上文。也就是说,今天山东北部、河北东南部一带,在当时有广泛的苏门答腊犀牛分布。
第十,《海内南经》云:“狌狌知人名,其为兽如豕而人面,在舜葬西。狌狌西北有犀牛,其状如牛而黑。”(猩猩能知道人的姓名,它虽然是像野猪一样的野兽,却长着人一样的脸。它的栖息地位于帝舜的陵寝西方。狌狌栖息地的西北方有犀牛,犀牛貌似牛,全身黢黑。)其中,舜葬已考在今湖南省永州市一带,见上文。那么,犀牛的栖息地就应在今湖南省永州市西北。也就是说,今天湖南省永州市西北一带,在当时有广泛的苏门答腊犀牛分布。
第十一,《海内南经》又云:“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其为蛇青黄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巴蛇能吞下大象,吞吃后三年把象骨吐出。君子如果吃了它,心脏和肚腹都不会再患病了。这种蛇青色、黄色、红色和黑色相间。有一种说法是它长着黑色的身体和青色的头,它的栖息地在犀牛栖息地的西方。)“巴蛇食象”已考准确的发生地应在今重庆、湖南交界一带(具体考证见下文)。也就是说,今天重庆、湖南交接一带,在当时有广泛的苏门答腊犀牛分布。
综上所述,除部分无法确认准确位置的栖息地外,《山海经》中记载当时的苏门答腊犀牛自然栖息地遍布今河北、山东、甘肃、陕西、河南、四川、湖南和贵州等8省市。苏门答腊犀牛自然栖息地的北沿在今山东北部、河北东南部一带,大约在北纬38度上下。而今天中国亚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在北纬32度线上,也就是说,如果以苏门答腊犀牛的分布情况作为参考依据,当时中国亚热带气候带的北沿至少比今天亚热带、北温带的分界线高出6度。此外,苏门答腊犀牛的分布还深入到了中国中部和西北部的内陆地区,不仅遍布河洛地区,最远还到达了今甘肃天水、礼县一带。这说明,当时中国河西走廊以东的中西部地区远比今天的气候更加温暖、潮湿。
三、独角亚洲犀的分布特征
独角亚洲犀是极濒危的犀牛品种,也叫独角黑犀牛,它属于哺乳类犀科独角犀属,今野生独角亚洲犀仅在尼泊尔国有自然栖息地,仅存数百头,中国无自然分布。在现代汉语中,独角犀和双角犀均被称作“犀牛”,可在先秦文献中,犀和牛是两种动物,而且古人也只称双角犀牛为犀,称独角犀牛为兕。郭璞注曰:“兕,亦似水牛,青色一角,重三千斤。”郭璞《山海经图赞》云:“兕推壮兽,似牛青黑,力无不倾,自焚以革,皮充武备,角助文德。”
王宾中丁·王往逐兕涂朱卜骨刻辞,晚商,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王宾中丁·王往逐兕涂朱卜骨刻辞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藏甲骨文刻辞中的精品。刻辞书风雄健,气韵宏大,字大体端,笔画遒劲,也是商代晚期甲骨刻辞中不可多得的珍品。
这片刻辞卜问旬日(十日)之内的凶吉,内容涉及祭祀、田猎、天象等诸多方面。其中,涉及兕的一段内容是说:商王占卜,问这个旬(未来这十天)内有没有灾祸?占卜的结果显示有。果然,有一天商王去打猎。在追捕一头兕(独角亚洲犀)的时候,商王乘坐的车车轴断了。刻辞的验辞中,出现了兕,这既证实了晚商时,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一带是独角亚洲犀的自然栖息地,同时它也是兕首次出现的文献记载。
《诗经·小雅·何草不黄》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西周早期凤鸟纹兕觥,1954年丹徒烟墩山出土,南京博物院藏
根据文献推测,独角亚洲犀很可能在秦汉时已经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大部分地区绝迹。因此,在两汉以后的文献中,多见犀,却极少能见到兕了。而在《山海经》中,独角亚洲犀的自然栖息地一共记载有9处,分别是:
第一,《南山经·二次》,经云祷过之山多兕。祷过之山已考应在今芷江、怀化、新晃一带,见上文。也就是说,今天湖南西部、贵州东部一带,在当时有广泛的独角亚洲犀分布。
第二,《西山经·华山》,经云嶓冢之山多兕。嶓冢之山已考在今甘肃省天水市与礼县间,见上文。也就是说,今天甘肃省天水市、礼县一带,在当时有广泛的独角亚洲犀分布。
第三,《西山经·二次》,经云女床之山多兕。女床之山已考据或在洛南县、华阴市一带,或为华山余脉。也就是说,今天陕西省洛南县、华阴市一带,在当时有广泛的独角亚洲犀分布。
第六,《北山经·一次》,经云敦薨之山多兕。敦薨之山仅见于《北山经·一次》此处,实难考证准确位置。
第七,《中山经·八次》,经云美山多兕。美山仅见于《中山经·八次》此处,实难考证准确位置。
第八,《中山经·九次》,经云崌山多兕。崌山已考,在中国四川省西部邛崃山东,邛崃山在邛崃市,见上文。也就是说,今天四川省邛崃市一带,在当时有广泛的独角亚洲犀分布。
第九,《海内南经》云:“兕在舜葬东,湘水南,其状如牛,苍黑,一角。”(独角犀牛栖息在帝尧的陵寝东方、湘水河的南方。它貌似牛,浑身乌黑,长着一个犀角。)其中,舜葬已考在今湖南省永州市一带,见上文。那么,兕的栖息地就应在今湖南省永州市东部。也就是说,今天湖南省永州市东部一带,在当时有广泛的独角亚洲犀分布。
综上所述,除部分无法确认准确位置的栖息地外,《山海经》中记载当时的独角亚洲犀自然栖息地遍布在今甘肃、陕西、四川、湖南和贵州等5省市,其分布栖息地数量少于苏门答腊犀牛,多余亚洲象。苏门答腊犀牛自然栖息地的北沿在今甘肃天水市至陕西华阴县一线,大约在北纬35度上下。而今天中国亚热带和北温带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大致在北纬32度线上,也就是说,如果以独角亚洲犀的分布情况作为参考依据,当时中国亚热带气候带的北沿至少比今天亚热带、北温带的分界线高出3度。此外,独角亚洲犀的分布也深入到了中国中部和西北部的内陆地区,最西也已经到达了今甘肃天水、礼县一带。而今湖南、贵州和四川一带,是亚洲象、苏门答腊犀牛和独角亚洲犀共同的栖息地,这既说明了当时这些地区的植被覆盖率极高,有能力承载这些大型草食类动物,同时也说明,当时的农耕生产在这些地区的普及度不高,说明先秦时,这些地区的开发力度和人口分布比较少,人类活动对野生动物栖息地的影响力还非常小。
四、鼯鼠的分布特征
鼯鼠也称飞鼠或飞虎,是对鳞尾松鼠科下的一个鼯鼠族物种的统称。全世界现存13属34种,中国有7属16种,其中中国特有的鼯鼠有3种:即复齿鼯鼠、沟牙鼯鼠和低泡飞鼠。鼯鼠是夜行杂食类动物,以坚果、水果、植物嫩芽、昆虫和小型鸟类为食。它穴居,栖息在悬崖石缝、洞穴和树洞中。今天东亚地区的鼯鼠都生活在亚热带、热带森林中。因此,鼯鼠也是一种典型的亚热带、热带动物。今天,中国的鼯鼠自然栖息地包括甘肃、青海、河南、贵州、西藏、福建、广东、广西、四川、云南和台湾等。
鼯鼠前后肢间有宽而多毛的飞膜,借此能在树林中滑翔。先秦时,由于动物学知识的狭隘,错误地将鼯鼠视作一种特殊的鸟类,并称之为鸓。不过,晚至两晋,当时的人便已经认识到了鼯鼠是鼠类的事实。郭璞《山海经图赞》就指出:“鼯之为鼠,食烟栖林,载飞载乳,乍兽乍禽,皮籍孕妇,人为大任。”可见,两晋时,中国境内也有鼯鼠的自然分布。
《山海经》中记载鼯鼠的自然栖息地有3处,分别是:
第一,《西山经·华山》有翠山,云:“其鸟多鸓,其状如鹊,赤黑而两首、四足,可以御火。”(山上的“禽鸟”以鸓为主,它貌似喜鹊,红黑色的被毛而且有两个头、四只脚,饲养它可以防火。)翠山仅见于《西山经·华山》此处,实难考证准确位置。
第二,《西山经·四次》有天池之山,云:“有兽焉,其状如兔而鼠首,以其背飞,其名曰飞鼠。”(山中有种怪兽,它貌似兔子却长着老鼠的头,它用背上的长毛飞行,它的名字叫飞鼠。)天池之山仅见于《西山经·四次》此处,实难考证准确位置。
综上所述,由于以上3处自然栖息地均无法考证准确位置,只能据《西山经·华山》《西山经·四次》和《北山经·一次》整列山的大体方位判断,当时鼯鼠自然栖息地的北沿应该在今陕西省境内。
五、犰狳的分布特征
犰狳,亦称铠鼠,今犰狳于中美洲、南美洲之热带雨林、草原、半荒漠均有分布,其种群极濒危,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动物。《山海经》中记载犰狳的自然分布区有1处,在余峩之山。
犰狳,明,蒋应镐、武临父绘
郭璞《山海经图赞》云:“犰狳之兽,见人佯眠,与灾协气,出肌刘年,此岂能为,归之于天。”2011年,美国国家麻风病项目研究证明,犰狳系已知唯一麻风病宿主动物,“犰狳——人”传播为人类麻风病传染之主渠道,亦为人类麻风病史之滥觞。故《图赞》言其“与灾协气,出肌刘年”。
犰狳
《东山经·一次》云:“澧水出焉,东流注于余泽……又南三百八十里,曰余峩之山……有兽焉,其状如兔而鸟喙,鸱目蛇尾,见人则眠,名曰犰狳,其鸣自訆,见则螽蝗为败。”(澧水河从这里流出,向东流注入余泽湖……再向南三百八十里的地方叫余峩山……山中有种怪兽,它貌似老虎却长着鸟一样的喙,鹞鹰一样的眼睛和蛇一样的尾巴。它见到人就会诈死。它的名字叫犰狳。它的叫声与它的名字发相同的音。它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爆发蝗灾伤害田苗。)《尚书·禹贡》:“岷山导江,东别为沱,又东至于澧。”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山南道》云:“澧州《禹贡》荆州之城。”古澧水出今湖南省常德市辖澧县,余峩之山约在澧县南380里,故余峩之山或在今湖南省益阳市、娄底市一带。也就是说,今天湖南省益阳市、娄底市,在当时有犰狳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