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龙图腾的早期演化和主要源流:北次三经山神与玉猪龙(1 / 1)

山海经外传 刘滴川 3606 字 1个月前

龙是东亚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和祥瑞。《说文》谓之“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大能小,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入渊”,而《尔雅翼》则称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显然,今人都知道,自然界中不会存在龙这样的生物,如闻一多《伏羲考》所说,龙“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因此,龙的文化是图腾崇拜的流变,龙的形象是图腾,可它又并非一般意义的图腾。在旧石器时代中后期的原始氏族中,图腾文化逐渐繁荣起来。这些图腾或为鸟兽,或为树木,或为风雨,都是自然界中确实存在的生物或事物。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这些图腾崇拜趋于衰落,特别是国家或部落联盟的政权组织形式建立起来之后,只有极少的残余得以延续。不过,恰恰是在这样的一种文化背景下,龙的图腾却被不断丰富,并且逐渐流行起来。

清乾隆景泰蓝龙纹大盘

龙图腾之于华夏民族的文化象征意义是不言自明的。19世纪以来,随着文物收藏和考古发现所提供的越来越多的文物资料,龙图腾的早期演化变得清晰起来。而在文献研究方面,《山海经》所记录的图腾文化同样能为龙图腾的早期演化提供有价值的证据。此外,更加重要的是,龙形象在后世的不断发展也极有可能受到了《山海经》图腾创造方式的影响,才得以逐渐丰富、丰满起来。

《山海经》中,“龙”的使用或记载一共有35次,其用法和类型主要分为5种:

其一,以龙为山、水命名。《西山经·二次》有龙首之山,《北山经·三次》有龙侯之山、维龙之山,《中山经·薄山》有龙余之水,《中山经·荆山》有龙山,《大荒西经》有龙山,以上皆属此类。

其二,以龙为神话人物、氏族首领或氏族命名。《大荒东经》有晏龙、应龙,《大荒北经》有应龙、苗龙、烛龙,《海内经》有先龙、晏龙,以上皆属此类。

龙首之山,

《山海经寰宇全图·西山经第二》,赵越绘

《西山经·二次》云:“又西二百里,曰龙首之山,其阳多黄金,其阴多铁。苕水出焉,东南流注于泾水,其中多美玉。”(再向西二百里的地方叫龙首山,它的南坡盛产黄金矿石,北坡盛产铁矿石。苕水河从这里流出,向东南流注于泾水河,河中有很多美玉。)

龙侯之山,

《山海经寰宇全图·北山经南第三》,赵越绘

维龙之山,

《山海经寰宇全图·北山经北第四》,赵越绘

《北山经·三次》云:“又北三百里,曰维龙之山,其上有碧玉,其阳有金,其阴有铁。肥水出焉,而东流注于皋泽,其中多礨石。敞铁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大泽。”(再向北三百里的地方叫维龙山。山上盛产碧玉,山的南坡有金属矿石,北坡有铁矿石。肥水河从这里流出,而后向东流注入皋泽湖。水中有很多磈垒。敞铁河从这里流出,而后向北流注入大泽湖中。)

龙余之水,

《山海经寰宇全图·中山经北第八》,赵越绘

《中山经·薄山》云:“又东南十里,曰蛊尾之山,多砺石、赤铜。龙余之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洛。”(再向东南十里的地方叫蛊尾山。山上盛产磨石和高纯度的铜矿石。龙余河从这里流出,而后向东南流注入洛河。)

龙山(《中山经·荆山》),

《山海经寰宇全图·中山经中第七》,赵越绘

《中山经·荆山》云:“又东北七十里,曰龙山,上多寓木,其上多碧,其下多锡,其草多桃枝钩端。”(向东北七十里的地方叫龙山,山上长着很多寄生树。山上盛产碧玉,山下盛产锡矿石,山中的草木大多是桃树。)

龙山(《大荒西经》),

《山海经寰宇全图·大荒东经大荒南经大荒西经大荒北经第十一》,赵越绘

《大荒西经》云:“大荒之中,有龙山,日月所入。有三泽水,名曰三淖,昆吾之所食也。有人衣青,以袂蔽面,名曰女丑之尸。有女子之国。”(“大荒”当中,有座龙山,太阳和月亮从这里落下。有一条由三个湖共同构成的水系,名叫三淖,是昆吾族人取得食物的地方。有个人穿着青色衣服,用袖子遮住脸面,名叫女丑尸。有个女子国。)

其三,以龙为生物、药物命名。《中山经·薄山》云:“又东二十里,曰金星之山,多天婴,其状如龙骨,可以已痤。”(再向东二十里远的地方叫金星山,山上有很多中药材天婴,它貌似龙骨,可以治疗痤疮。)郝懿行注云:“《本草别录》云:‘龙骨生晋地川谷、及太山巖水岸土穴中死龙处。’”龙骨,是一种中药材,亦名陆虎遗生、那伽骨、生龙骨、煅龙骨、五花龙骨、青化龙骨、花龙骨、白龙骨等,系哺乳类动物之骨骼化石。《中山经·岷山》云:“又东一百七十里,曰贾超之山,其阳多黄垩,其阴多美赭,其木多柤、栗、橘、櫾,其中多龙脩。”(再向东一百七十里的地方叫贾超山,山的南坡盛产用作涂料的黄色垩土,山的北坡盛产漂亮的赭石,山中的树木以山楂树、栗子树、橘子树和柚子树为主,草以龙须草居多。)郭璞注云:“龙须也,似莞而细,生山石穴中,茎倒垂,可以为席。”《海外西经》云:“龙鱼陵居,在其北,状如貍。”(龙鱼在山陵中居住,位于它的北方,它貌似狸。)又云:“白民之国在龙鱼北,白身被发。”(白民国位于龙鱼栖息地的北方,这里的人白皮肤,披散着头发。)袁珂注云:“龙鱼,疑即《海内北经》所记陵鱼,盖均神话传说中人鱼之类也。”以上皆属此类。

龙骨

其四,以龙的特征来形容神的相貌,言神长着“龙身”或“龙首”。

鸟身龙首神,明,蒋应镐、武临父绘

《南山经·二次》云:“凡南次二经之首,自柜山至于漆吴之山,凡十七山,七千二百里。其神状皆龙身而鸟首。”(南方第二山系,从柜山到漆吴山,一共十七座山,七千二百里远。这些山山神都是长着龙的身子和鸟的头。)

龙身鸟首神,明,蒋应镐、武临父绘

《南山经·三次》云:“凡南次三经之首,自天虞之山以至南禺之山,凡一十四山,六千五百三十里。其神皆龙身而人面。”(所有南方第三列山系,从天虞山到南禺山,一共十四座,六千五百三十里。这里的神都长着龙一样的身躯和人一样的脸。)

《西山经·三次》云:“又西北四百二十里,曰钟山。其子曰皷,其状如人面而龙身。”(再向西北四百二十里的地方叫钟山,钟山之子叫鼓,他的样子像是长着人的脸和龙的身躯。)

龙身人面神,明,蒋应镐、武临父绘

人身龙首神,明,蒋应镐、武临父绘

《中山经·荆山》云:“神计蒙处之,其状人身而龙首,恒游于漳渊,出入必有飘风暴雨。”(神计蒙掌管这里,他长着人一样的身躯和龙一样的头,他经常在漳水河的深水水域游走,每逢他出入,就会有暴风雨到来。)

神计蒙,明,蒋应镐、武临父绘

《中山经·岷山》云:“凡岷山之首,自女几山至于贾超之山,凡十六山,三千五百里。其神状皆马身而龙首。”(总计岷山山系,从女几山到贾超山,一共十六座山,三千五百里路,这些山的山神都长着马一样的身子和龙一样的头。)

马身龙首神,明,蒋应镐、武临父绘

《中山经·十经(首阳山)》云:“凡首阳山之首,自首山至于丙山,凡九山,二百六十七里。其神状皆龙身而人面。”(总结首阳山山系,从首山到丙山,一共九座山,共二百六十七里路。这些山的山神都长着龙一样的身子和人一样的脸。)

《中山经·洞庭山》云:“凡洞庭山之首,自篇遇之山至于荣余之山,凡十五山,二千八百里。其神状皆鸟身而龙首。”(总计洞庭山山系,从篇遇山到荣余山,一共十五座山,二千八百里路。这些山山神都是长着鸟一样的身子和龙一样的头。)

鸟身龙首神,明,蒋应镐、武临父绘

《海内南经》云:“窫窳龙首,居弱水中,在狌狌知人名之西,其状如龙首,食人。”(窫窳居住在弱水中,具体位于猩猩栖息地的西方,它貌似?,长着龙一样的头,而且吃人。)《海内经》又云:“有窫窳,龙首,是食人。”(有一种怪兽窫窳,长着龙一样的头,能吃人。)

窫窳,明,蒋应镐、武临父绘

郭璞《山海经图赞》云:“窫窳无罪,见害贰负,帝命群巫,操药夹守,遂沦溺渊,变为龙首。”

《海内东经》云:“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雷泽湖里居住着雷神,他长着龙一样的身躯和人一样的面颊,只要像打鼓一样敲击他的肚子就会打雷。)

雷神,明,蒋应镐、武临父绘

《山海经》中,一共有以上11个神(12个出处),他们都属于这类情况。

其五,直接言龙,龙是神的坐骑。

《北三经·一次》云:“隄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泰泽,其中多龙龟。”(隄水河从这里流出,而后向东流注入泰泽湖。水中有很多龙龟。)郝懿行以为“龙、龟二物也。或是一物”。(袁珂以为“当是一物”。若龙、龟为二物,则此处有龙。若龙、龟为一物,则此条应属上文“其三”。)

《海外南经》云:“南方祝融,兽身人面,乘两龙。”(南方的神是祝融,他长着兽一样的身躯和人一样的面孔,驾乘两条龙。)

《海外西经》云:“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大乐的郊外,夏时后启在这里观看乐舞《九代》。夏后启驾乘两条龙,将三层祥云召唤至头顶做伞盖。)

《海外西经》云:“西方蓐收,左耳有蛇,乘两龙。”(西方的神是蓐收,他的左耳上盘踞着一条蛇。他驾乘两条龙。)

《海外东经》云:“东方勾芒,鸟身人面,乘两龙。”(东方的神勾芒,长着鸟一样的身躯和人一样的脸,他驾乘着两条龙。)

《海内北经》云:“冰夷人面,乘两龙。”(神冰夷长着人一样的脸,驾乘两条龙。)

《大荒西经》云:“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在西南海以外,赤水河的南岸,流沙的西面,有个人耳朵上穿挂着两条青色蛇,乘驾着两条龙,名叫夏后启。)

以上这7处,皆属此类。

冰夷,明,蒋应镐、武临父绘

冰夷就是冯夷,他就是黄河的河神河伯。郭璞注云:“冰夷,冯夷也。《淮南》云:‘冯夷得道,以潜大川。’即河伯也。《穆天子传》所谓‘河伯无夷’者,《竹书》作冯夷,字或作冰也。”郭璞《山海经图赞》云:“禀华之精,练食石八,乘龙隐沦,往来海若,是谓水汕,号曰河伯。”《水经注·洛水》引《竹书》(古本)云:“洛伯用与河伯冯夷斗,盖洛水之神也。昔夏太康失政,为羿所逐,其昆弟五人,须于洛汭,作《五子之歌》,于是地矣。”《史记》张守节正义云:“河伯,姓冯名夷,浴于河中而溺死,遂为河伯。”

从上述《山海经》中龙的使用可知,龙的文化普及度非常高,无论是《山经》还是《海经》,几乎华夏民族视野内的整个世界都认同龙的文化,这一方面可以从《山海经》中龙分布的广泛程度上看出来,另一方面,也可以从龙的使用,特别是以龙命名神,或者用龙首、龙身来塑造山神的龙形象的挪用上体现出来。在《山经》中,非常多的山神都长着龙首或者龙身,而在《海经》中,四方的方向神和夏后启(夏后开)全都乘两龙出行。从神话的创作动机以及图腾崇拜时代中,人的造神心理可以确定,时人认为龙的形象和龙的文化特征可以赋予被“龙身”“龙首”塑造的山神,以及以龙为坐骑的方向神、夏王朝的统治者夏后更多的神秘色彩。

夏后启(夏后开),明,蒋应镐、武临父绘

夏后启,即夏启,是夏的第二代君主,禹与涂山氏之子,太康(《史记》作太康,《竹书》作大康)之父。夏代君主不称王,而称后,故作夏后启。汉景帝时,因景帝名“启”,汉人避讳改“启”为“开”,所以《大荒西经》所云“夏后开”也是他。

《史记·夏本纪》云:“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穆天子传》卷五云:“丙辰,天子南游于黄台之丘,以观夏启之所居。”

夏启之居是夏后启时夏之国都,今考古学界多以河南省新密市新砦遗址为“夏启之所居”。因此,《海外西经》载“大乐之野”,夏后启儛《九代》之处或距今河南省新密市不远。

郭璞《山海经图赞》云:“筮御飞龙,果儛九代,云融是挥,玉璜是佩,对杨帝德,禀天灵诲。”

《礼记·表记》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夏商之后,人神之间的关系基本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因此,超现实主义的龙的形象和文化,恰恰有利于神形象的塑造,进而维持人神有别的信仰现实差异。因此,《山海经》中的龙,反映了龙的形象和文化在形成之初就具备的超现实主义特性。但是,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现出了当时的龙还并未具备图腾的特征。龙只作为一种神异服务于方向神和神话化的人文始祖,或作为一种超现实主义的元素用来塑造山神的形象。它还并不足以称之为图腾,没有直接成为氏族、方国的崇拜物。此外,《山海经》中虽然频繁有龙的出现,却没有一次直接描述过龙的外貌或特征,当时龙的形象是否已经杂糅了多种图腾的视觉特征,以至于是否具备了后来所说的“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一系列特点,这些若仅从文献记载来看,尚且不得而知。

不过,在文物方面,红山文化的玉猪龙被普遍认为是龙图腾的原型。玉猪龙又称玉兽玦,它是涵盖了多种动物特征的玉质玦型器,是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重要的原始宗教礼器,这种礼器多被认为是龙的原始雏形。

红山文化玉猪龙造型涵盖了多种动物的特征,但其基本造型主要源自于猪。猪,古称豕、彘,是六畜之一,也是人类最早驯化、饲养的家畜。根据《山海经》的记载,猪的自然分布区总计有32处,豪彘(豪猪)的分布区也有7处。可见,猪对上古时期渔猎生产和畜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此外,在人类驯化、饲养的主要家畜中,猪的繁育力最强。幼猪长大,进入**期后,会自行**,甚至会与其亲代回交繁衍后代。在生产力低下、伦理道德秩序尚未普遍建立的洪荒时代,人并不会因为猪的“**”**而鄙视这一物种。相反地,还会因为猪强大的繁育力而对猪加以崇拜。新石器时代之后,直接以猪为崇拜物的图腾文化逐渐衰落,但生殖崇拜的原始宗教文化依旧牢牢地控制着时人的思想。所以在原始宗教的信仰层面,一方面,旧石器时代的猪图腾已经魅力不再,但另一方面,氏族又迫切地需要一种新的形象既能继续满足时人生殖崇拜的愿景,又能不至于像猪一样,以现实世界中真实存在的形象去挑战图腾的神秘感。因此,承继了猪的重要视觉特征又杂糅了其他动物特征的新的图腾文化应运而生。这也就是被视作龙图腾的玉猪龙诞生的文化背景。

玉猪龙,红山文化,天津博物馆藏

红山文化玉猪龙材质为岫岩软玉,通体呈牙白色,造型肥首大耳,吻部平齐,三角形切口不切透内圆,身体首尾相连,成团状卷曲,背部对钻圆孔,面部以阴刻线表现眼圈、皱纹。爱弥儿·涂尔干在《原始分类》一书中根据对澳洲土著的研究得出结论,认为旧石器文化的图腾崇拜物多来自于自然界中客观存在的动植物。红山文化的玉猪龙是以对自然物模仿为基础的原始艺术创造,其吻部前伸上噘,鼻端截平,双圆鼻孔,梭形目,长鬣扁薄,头部具有明显的猪首的特征。此外,其身体蜷曲,呈英文字母C型,造型苍劲有力,颇具动感,又具备蛇的特征。由于杂糅了猪和蛇两种动物的形象特点,玉猪龙被普遍认为是中国最早的龙形象。

《史记·五帝本纪》载:“东至于海,登丸山,乃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黄帝在打败炎帝和蚩尤之后,巡阅四方,然后合符釜山。这里的“合符”主要讲的是统一了联盟内各方国、氏族的军令符信,从而确立了政治军事上的同盟关系。而各方国、氏族的军令符信均以其各自的图腾作为标志,所以“合符”的方式很可能是从各图腾中选取一些视觉元素将其组合在一起,这很可能就是龙图腾理论上的由来。此外,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红山文化作为黄帝时代华夏文明活动中心区的考古和理论证据被陆续提出,如果这一观点成立,则黄帝“合符”的文献证据与红山文化玉猪龙的文物证据又可相互印证。

彘身二十神,明,蒋应镐、武临父绘

那么,如果将玉猪龙视作龙图腾形象形成过程当中,以猪为基础的视觉形象叠加过程中的一个文物佐证,在《山经》中,也正好能够找出与此相对应的文献证据。《北三经·三次》云:“凡北次三经之首,自太行之山以至于毋逢之山,凡四十六山,万二千三百五十里……其十四神状皆彘身而载玉。其祠之:皆玉,不瘗。其十神状皆彘身,而八足、蛇尾。其祠之:皆用一璧瘗之。大凡四十四神,皆用稌糈米祠之。此皆不火食。”(总计北方的第三列山,从太行山到毋逢山,一共四十六座,共一万二千三百五十里路……其中的十四位山神都长着猪一样的身躯并戴着玉。他们的祭祀礼仪都是用玉,但是不埋。其中的十位山神都长着猪一样的身躯、八条腿和蛇一样的尾巴。他们的祭祀礼仪是用一块玉璧埋入地下。所有这四十四位山神,都要用精米祭祀,但都要用未经火烹饪的食物做贡品。)

彘身八足蛇尾神,明,蒋应镐、武临父绘

红山文化位于中国北方,分布于东北西部的热河地区,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辽河流域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大凌河上游。这一地区在中原华夏民族中心区以北,正是传统意义上北狄所在的地区。《礼记·王制》曰:“北方曰狄,有不火食者矣,衣羽毛,穴居。”而经亦云其“此皆不火食”。可见,《北山经·三次》所指“凡四十六山”也很可能位于红山文化区域内。经云“其十四神状皆彘身而载玉”,又云“其祠之:皆玉”及“皆用一璧瘗之”。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玉文化的重要源流,包括玉璧在内的玉质礼器使用极为普遍,而且又普遍存在以猪为造型基础的玉猪龙崇拜。显然,这与《北山经》中所说的“彘身”和“玉”相互印证。此外,更为重要的是,经云“其十神状皆彘身,而八足、蛇尾”,其神状即已囊括了成熟龙图腾形象,即八爪金龙造型中的“猪鼻、八爪、蛇形”这三个最重要的元素。因此,这很可能是龙图腾早期演化过程中的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