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玉柱搞网游,纯粹是“爱好”使然。他自称是一个骨灰级玩家,酷爱网络游戏的他,晚上经常熬夜玩,白天困了就睡觉。他对游戏的喜爱,使他萌生了自己开发游戏的念头,并由此将网游作为一项新事业。
在盛大的陈天桥凭借《传奇》大发横财之后,史玉柱敏锐的市场嗅觉再次受到刺激。他感觉,游戏行业可以将他的财富圈扩展到比保健品更广阔的领域。
2004年,他的新事业有了实现的可能。因为盛大集团有一个搞网络游戏研发的团队不想在盛大干了,希望另谋高就,他们当时正在和台湾的一家公司商谈。史玉柱听说后,喜出望外。他二话不说,马上邀请这个团队的成员见面。
这次见面,给史玉柱带来了投资网游的契机。
通过和此团队成员的交谈、讨论,史玉柱决定再度投资IT产业,做回自己的老本行。
当然,此时的他变得比以前更加谨慎,他不容许自己再失败。他反复地问自己,有几成把握成功?如果失败,可能是什么引起的?留不住技术人员、或者产品质量不好……他自问自答,默默思忖,把问题和解决方案都一一罗列在纸上,摆在自己眼前。
渐渐地,他感到胸有成竹了。
在正式操作之前,他仍然需要做详细的市场调查,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和关键。在做保健品生意时,他就把消费者研究了个通透,也因此尝到了甜头。此刻,他是不会轻易把钱砸进去的,除非十分了解市场,有必胜的把握。
他研究保健品消费者时,可谓大费周章,因为需要亲自下去调研、访谈;但眼下不必这样了,他自己就是一个游戏玩家,可以很方便地同其他玩家交流。
在与很多玩家深入交流之后,史玉柱发现,网游的潜在市场和保健品一样,还是农村最大,依次减少,越到城市越成为金字塔顶端,市场开始萎缩。
于是,他如鱼得水般地把自己玩游戏的心得和经销保健品的推广经验结合起来,产生合力,这让他断言:网游新产品肯定能卖出去!
他制定了全面的营销策略,组建了2000人的营销队伍,覆盖全国1800个乡镇,这还不算,他再次把军事术语应用到网游的团队建设上来,把打广告比喻成“空军”,营销人员比喻成“陆军”,两方面需要相互配合才能把仗打赢。就这样,他先是在农村推销自己的新游戏——《征途》,只进免费的网吧,收钱的免谈。
此时的史玉柱,已经把投资安全放在了第一位。他学会了尽量少承担风险,或让合作伙伴帮助承担一部分风险。
史玉柱的营销天赋再次派上了用场。他为了争取网吧老板的支持和合作,定期举行“包机”优惠,即定期把全国农村5万个网吧的机器全部包下来,这样一来,到网吧上网的小青年们便只能玩《征途》这一款游戏。这一活动,使得史玉柱需要每月给网吧老板支付上百万的费用,而且这些小老板们还可以通过卖《征途》游戏点卡得到10%的提成,这样的好事有谁会拒绝呢?所以他们都很愿意跟史玉柱合作。
史玉柱甚至把股市的做法搬到了游戏领域。每个玩家如果一个月内在线时间超过120个小时,就可以得到价值100元的虚拟币工资奖励。虽然不是现金,但可以卖给其他玩家以变现。
《征途》营销模式的不走常规、花样翻新,使得同时在线人数很快达到了100万,在2007年成功跻身世界前三款同时在线人数超过100万的网游。
《征途》的成功,不可能不遭到同行的嫉妒和谴责,但史玉柱仍然大胆创新,毫不理会外人的非议。国家规定,网游是不能在电视上打广告的,史玉柱却偏要为自己的企业形象加分。他在中央电视台为巨人网络做了形象广告而不是产品广告,可以说是钻了一点“空子”,不过他的做法并不违反法律,也不会让他惹上什么麻烦。相反,企业的知名度一下得到了提高。
史玉柱知道,很多游戏迷同时也是体育迷,因此,除了在中央一台打广告之外,还在第五套体育频道有大量的广告投入,总计在2000万元左右,真是不惜血本做宣传。
史玉柱寄希望于扭转网游在大多数人心目中的“不健康”形象,因而选择在亚运会期间大打形象广告,他觉得此举有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让大家意识到网游也是一种跟体育一样的健康娱乐方式。
他把《征途》的受众定位在18岁—35岁之间的白领阶层,显然比较低龄化,这跟年青一代对网络的熟悉程度有关。毕竟年龄大一些的人对网络的接受度不如新生代。
当时,营销团队归刘伟等领班,可《征途》的营销模式、手法和游戏开发的各个细节,都是由史玉柱一手掌控的。他超前的思维方式和创新能力,使得这款游戏成了网游行业的搅局者。
网游,令史玉柱在福布斯编辑的笔下成了一个具有传奇色彩的中国富翁。2008年,他由于在网游行业赚取了巨额财富而位列全球互联网富豪第7位,马化腾、李彦宏、马云和丁磊都排在他后面。
但网络游戏毕竟会让很多青少年沉迷其中无法自拔,所以这次“史大嘴巴”还是难免遭受非议。只是,他对此已经不在乎了,甚至说如果还有谁想骂他,他会帮着骂人的人一起骂自己。他知道,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就会被舆论的声音压得喘不过气来。他早就习惯了做公众人物,包括有人用他的名字杜撰过一本爱情小说,这种事情他都司空见惯了。
他一度被称为民族网游产业的旗手,被新浪邀请参加访谈节目来阐述中国国产网游产品的发展方向等话题。
一件事物的优劣,关键是从什么角度去审视。如果从国产网游和国外网游竞争的角度去分析,凭什么中国的网游市场被国外游戏占据?中国人就不能发明出更多的民族游戏吗?
史玉柱以前是中国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总裁,经常获得IT行业的各种奖项。这些奖项一度与他无缘。但此刻,因为网游,他又有机会重温当年的获奖时刻,他也感到很意外。他经营保健品10年,销量全国第一,却一个奖都没得过。进入网游行业只一年的功夫,就得了一个奖,这让他觉得IT行业是个值得拼搏的战场。
在他做客新浪时,主持人表示,很多熟人和《征途》的游戏玩家都想趁着这个机会问他要点装备和银子花花。他立刻表示,这款游戏在开发的时候,就把这条路给堵死了。也就是说,《征途》没办法给装备或制造装备,也不可能给玩家发银子。
很多玩家听到“老大”这么说,颇感失望。又有网友问他,对给网游在央视打广告的问题怎么看。史玉柱还是认为,做企业的人打广告首先是要让观众记得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对大家的质疑,他也给出了解释:既然烟草企业都能做形象广告,网游企业怕什么?网游恐怕比烟草的形象还好一些。
对于网游行业,前期是通过免费的策略刺激市场的增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过去奏效的方法不会永远适用。当市场趋于饱和,就需要有新的方法出台来继续维持行业的增长。史玉柱对外宣布,业内人士都在思考新的商业模式究竟是什么,是同社区网站相结合,还是Web的发展?
然而,网游行业说到底最关心的还是未成年人对游戏的沉迷问题。在这点上,史玉柱事先已经考虑得很周全了。
为了防止未成年人进入《征途》这款游戏,根本就不允许未成年人注册。他表示,如果在赚钱和未成年人保护之间选择的话,网游行业一定会倒向未成年人。毕竟,好的网络游戏大家都会喜欢,但是青少年心智不成熟,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家庭氛围,就会沉迷网游,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网游中去,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极其不利。
做网游行业跟做很多其他行业一样,似乎都是在打法律和道德的“擦边球”。对于这一点,史玉柱的想法是: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同企业合作,以挽回游戏公司的公众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