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彭越之死(1 / 1)

两个韩信的死亡

汉十一年正月,韩王韩信在匈奴骑兵的支持下,再次侵入汉朝。汉朝派遣将军柴武带兵前去迎击。柴武击败了韩叛军后,将败退的韩王信包围在参合(今山西阳高南)。柴武给韩王信写了封信,说:“皇帝陛下宽厚仁爱,尽管有些诸侯背叛逃亡,但当他们再度归顺的时候,总是恢复其原有的爵位名号,并不诛杀,这些都是大王您所知道的。现在您是因为战败才逃归匈奴的,并没有大罪,您应该赶快来归顺!”韩王信回信道:“皇帝把我从平民中提拔上来,使我南面称王,这对我来说是万分荣幸的。在荥阳保卫战中,我不能以死效忠,而被项羽关押。这是我的第一条罪状。等到匈奴进犯马邑,我不能坚守城池,献城投降。这是我的第二条罪状。现在反而为敌人带兵,和将军作战,争这旦夕之间的活头。这是我的第三条罪状。文种、范蠡没有一条罪状,但在成功之后,一个被杀一个逃亡;现在我对皇帝犯下了三条罪状,还想在世上求取活命,这是伍子胥在吴国之所以被杀的原因。现在我逃命隐藏在山谷之中,每天都靠向蛮夷乞讨过活,我思归之心,就同瘫痪的人不忘记直立行走,盲人不忘记睁眼看一看一样。然而,当前的形势并不允许我回去。”

最后两军交战,柴武强攻下参合城,在巷战中将韩王韩信斩杀。从汉六年秋算起,韩王信整整造反了四年半,整个北方被搞得非常紧张。随着韩王信叛军的覆灭,代王这个位置需要有人填补,刘邦就将四子刘恒封为代王。刘邦认为代国直接面对匈奴的入侵,军事压力很大,决定对代国的土地进行置换,用代国北部的云中郡交换汉国太原郡的部分领土,这样代国就处在汉国的环形保护中,对于尚且年幼的刘恒来说无疑安全多了,刘恒还是比较幸运的。

在韩王信被斩杀的同月,在长安,和他同名同姓的韩信也因为谋反被诛杀。这应该是起冤案。

事情的起因是韩信的一位家臣得罪了韩信,韩信把他囚禁起来,打算杀掉他。家臣的弟弟上书告变,说韩信计划配合陈豨的叛乱,打算夜里假传诏书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发动他们去袭击吕后和太子,已经部署的差不多了,正等待陈豨的消息。

丞相萧何和吕后得到消息后大吃一惊,刘邦此时不在长安,他们担心自己没有能力制服韩信这只猛虎,不管事情真假,决定先做了他。吕后打算把韩信召来,又怕他不肯就范,就和萧相国谋划,派人以刘邦的名义去找韩信,说陈豨已被俘获处死,让列侯群臣都来祝贺,用这个消息压住韩信,防止他起事。然后又让萧何就去拉韩信前去庆祝,说:“即使有病,也要强打精神进宫祝贺吧。”萧何是韩信的知己加恩人,他的面子韩信是要给的。

韩信进宫后,吕后命令武士把韩信捆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杀掉了。韩信就这样稀里糊涂地送了命,临斩时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彻的计谋,以至被妇女小子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吕后又下令诛杀了韩信三族。

刘邦在前线听说韩信被杀,就派遣使者拜丞相萧何为相国。汉代相国一职和丞相职能一样,但名号会尊贵些,等于刘邦给萧何提了一级。又给萧何加封五千户,并令五百名士卒、一名都尉做相国的卫队。为此许多人都来祝贺,唯独召平表示吊唁。

召平原是秦朝的东陵侯。秦朝灭亡后,他沦为平民,家中贫穷,在长安城东种瓜。召平对相国萧何说:“祸患从此开始了。皇帝风吹日晒地统军在外,而您留守朝中,在没有立下战功的情况下,反而增加您的封邑并设置卫队,这是因为刚刚发生了淮阴侯在京城谋反的事件,皇帝对您也产生了不信任。设置卫队保护您,并不是宠信您。希望您辞让封赏不受,把家产、资财全都捐助军队。”萧相国听从了他的建议,刘邦果然很高兴。

不得不承认,刘邦的沟通手段非常老辣。在没有得到命令的情况下擅自杀了一个列侯,萧何未免显得有点自作主张了,刘邦其实是不满的。

但是反过来,你又不得不承认萧何的做法确实是为了汉帝国的国家安全,即使方法不对,至少出发点是好的。如果对他惩罚了,那么今后再发生类似的事情怎么办?将来丞相就不敢自专,不得不千里迢迢来请示,误事了怎么办?所以必须予以表扬。

同一件事情,既需要惩罚又需要表扬,处理办法就是这么矛盾。刘邦怎么办?刘邦采用一种夸张式的表扬,为萧何加封五千户,派遣一支五百人的卫队。五千户是什么概念呢?演义小说经常喊“赏千金,封万户侯”,可是大家只要查一下《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会发现一百四十多个列侯中,真正超过五千户的列侯也就十个出头而已,甚至元功十八人中很多人都没有达到五千户,相当多的列侯仅有区区几百户。可以说萧何一个加封就五千户,让列侯们情何以堪?举个日常的例子,某天有人请你帮他去买包烟,如果他给你两块或五块钱酬劳估计你会很乐意去,假如他给你两万块,你敢收吗?你一定会怀疑里边有什么阴谋。道理是一样的。萧何也正确理解了刘邦的意图,推掉这些加封,把家产、资财全都捐助军队,表示认错认罚,下不为例,双方完成互动。

刘邦平叛陈豨完成,回到京城,见韩信已死,又高兴又怜悯他,问:“韩信临死时说过什么话?”吕后说:“韩信说悔恨没有采纳蒯彻的计谋。”刘邦说:“那人是齐国的说客。”就诏令齐国捕捉蒯彻。蒯彻被逮捕带到长安后,刘邦亲自审问:“你唆使淮阴侯反叛吗?”蒯彻老老实实地承认说:“是。我的确教过他,那小子不采纳我的计策,所以有自取灭亡的下场。假如那小子采纳我的计策,陛下怎能够灭掉他呢?”刘邦生气地说:“煮了他。”蒯彻说:“哎呀,煮死我,冤枉啊!”

刘邦说:“你唆使韩信造反,有什么冤枉?”蒯彻说:“秦朝法度败坏,政权瓦解的时候,山东六国大乱,各路诸侯纷纷起事,一时天下英雄豪杰像乌鸦一样聚集。秦朝失去了他的帝位,天下英杰都来抢夺它,于是才智高超、行动敏捷的人率先得到它。奴隶的狗对着尧狂吠,并不是尧不仁德,只因为他不是狗的主人。正当这时,我只知道有个韩信,并不知道有陛下。况且天下磨快武器、手执利刃想干陛下所干的事业的人太多了,只是力不从心罢了。您能够把他们一个一个都煮死吗?”这通辩解很是给力,刘邦也是讲道理的人,就说:“放掉他。”于是赦免了蒯彻。

彭越之死

在平定陈豨叛乱的过程中,刘邦心里有个疙瘩。

原来,当刘邦先期抵达邯郸平叛时,向附近的梁王彭越征兵。此时兵力吃紧的刘邦对战争奇才梁王彭越是寄予厚望的,但是梁王彭越却汇报说身体不适,只派出将领带着军队到邯郸效力,这让刘邦很不高兴。

于是刘邦派人去责备彭越。彭越很害怕,打算亲自前往谢罪。他的部将扈辄说:“大王当初不去,现在被他责备了才去,去了就会被捕。不如就此出兵造反。”彭越知道凭自己现有的实力造反毫无胜算,自然不敢起兵造反。但也没有向刘邦沟通解释,就这样一直称病耗着,双方的疙瘩一直没解开。

恰巧这时,梁国内部出事了。梁国的太仆(军马管理部部长)惹怒了梁王彭越,于是彭越打算杀掉他。太仆求生心切,逃到刘邦那儿告状,控告梁王和扈辄阴谋反叛。有了太仆的控告,刘邦想了个计策,派出使臣出使梁国,以工作为名会见梁王彭越,突然将他逮捕。梁王彭越没有防备,被逮捕并囚禁在洛阳。经廷尉审理,认为他谋反的罪行具备,请求依法判处死刑。刘邦心知彭越没有谋反,因此赦免了他,但出于猜忌,仍然把彭越贬为平民百姓,流放到蜀地青衣县(今四川省芦山县)。也是彭越该倒霉,他向西走到郑县(今天陕西华县)时,正好碰到从长安前往洛阳的吕后。由于很熟,彭越就向吕后哭泣,分辩自己没有罪行,表示只求不要流放,想回到家乡昌邑终老。吕后一口答应下来,带上他一块向东去洛阳。

吕后到洛阳见到刘邦后,没有替彭越辩解,反倒对刘邦说:“彭王是豪壮的勇士,如今把他流放蜀地,这是给自己留下祸患,不如杀掉他。所以,我带着他一起回来了。”刘邦大吃一惊,才明白自己还是太过手软,于是,就让彭越的门客告他阴谋造反。

当时的廷尉是王恬开,他不是开国功臣,是汉五年(项羽死的那年)才有职务的新晋官员,唯领导(刘邦)马首是瞻。就按照领导的指示,以门客的控告作为判刑的依据,呈报请诛灭彭越家族,刘邦很快批准。

彭越死的非常惨,按照《汉书·刑法志》所描述,彭越先被脸上刺字,割去鼻子,然后把他的手指头和脚趾头一根根剁下来,最后乱棍打死,再割掉脑袋,当众剁成肉酱。可怜一代枭雄落得如此下场。此时是汉十一年三月。

刘邦还下令,不得为彭越收尸,敢为者坐牢。这时候梁国的大夫栾布却不顾禁令,他先对着彭越被割掉的脑袋汇报他奉命出使齐国的情况,然后边祭祀边哭泣。

栾布是梁地人,他的经历非常坎坷,当初彭越还是平民的时候两人就有交往。栾布曾担任燕王臧荼的将领,后来刘邦建国后突然袭击了燕国,栾布在那时候被俘虏了。梁王彭越听到了这件事,便向刘邦进言,请求赎回栾布让他担任梁国的大夫。可以说栾布和彭越既是君臣也是朋友,彭越对他的知遇和提携之恩让他没齿难忘。因而栾布不惜要付出生命的代价,用他的行为艺术向刘邦的残暴表示抗议。

于是,治安官就按照刘邦签发的法令逮捕了栾布,并将栾布哭吊的事情汇报上去。刘邦召见栾布,骂道:“你要和彭越一同谋反吗?我禁令任何人不得收尸,你偏偏要祭他哭他,那你同彭越一起造反已经很清楚了。赶快把他煮死!”刘邦左右的人架起栾布走向汤镬(大锅)的时候,栾布回头说:“希望能让我说一句话再死。”刘邦说:“说什么?”

栾布说:“当皇上你被困彭城,兵败于荥阳、成皋一带的时候,项王之所以不能顺利西进,就是因为彭王据守梁地,又跟汉军联合,给楚军造成了很大压力。在那个时候,只要彭王调头一走,跟楚联合,汉就失败;跟汉联合,楚就失败。再说垓下之战,没有彭王,项羽不会灭亡。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了,彭王接受符节受了封,也想把这个封爵世世代代传下去。现在陛下仅仅为了到梁国征兵,彭王因病不能前来,陛下就产生怀疑,认为他要谋反,可是谋反的形迹根本就没有,却因苛求小节而诛灭了他的家族,我担心有功之臣人人都会感到自己危险了。现在彭王已经死了,我活着倒不如死去的好,就请您煮死我吧。”刘邦被他说得哑口无言,赦免了栾布的罪过,任命他做都尉。

诛杀完彭越后,刘邦将两个儿子分封到梁地,五子刘恢为梁王,六子刘友为淮阳王。此外,刘邦又将东郡增加给梁王,将颍川郡增加给淮阳王。

四月,给那些丰县跟随刘邦来关中的人获得终生免役的优待。

和解南粤国

五月,刘邦派出陆贾通过外交手段实现同南粤国的和解。

对这个南粤国有必要作一个交代。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他毫不满足,要将战争进行到底。于是派兵对今天两广、越南北部一带的土著居民发动进攻。当地土著居民则进行了激烈的抵抗,第一任秦军统帅屠睢战死。不过,最终秦军还是凭借整体优势击败了当地土著部落,攻占了这些地区。当时秦军的指挥官是任嚣,秦政府还有计划地向当地殖民,准备用秦人逐步同化这些地区。但是没多久就发生了陈胜吴广起义,整个殖民计划被打乱了。

这个时候,任嚣患了重病,临终前将龙川(今广东省龙川县)县令赵佗叫来,让赵佗接管秦国南方集团军,同时交代赵佗,现在北方全乱套了,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情况。任嚣让赵佗切断同中原的联系,除掉本地的秦朝官吏,依托殖民兵团的移民在这里站稳脚跟,建立自己的国家。

为什么赵佗掌控了秦军精锐的南方集团军(与他相对应的是蒙恬、王离的北方集团军),却不参与逐鹿中原?道理很简单,南粤地区的土著居民数量远大于秦人的数量,这些土著居民正时刻准备反攻倒算。此时赵佗维稳还来不及,哪有精力北上?

刘邦平定中原后,考虑到天下初定,中国劳苦,就没有向南越再发动新的征战,而是派遣陆贾带着赐给赵佗的“南越王之印”前去任命。对赵佗而言,“背靠大树好乘凉”。赵佗作为南越人外来的统治者,如果得到汉帝国的支持,他的统治会更牢靠,因而很愉快地接受了陆贾的任命,维持了汉国和南粤国的和平。陆贾还朝之后,把情况向刘邦汇报,刘邦非常高兴,任命陆贾为太中大夫。

陆贾在刘邦面前时常谈论《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听到这些,刘邦很不高兴,就对他大骂道:“老子的天下是靠骑在马上南征北战打出来的,哪里用得着《诗经》《尚书》!”陆贾回答说:“您在马上可以取得天下,难道您也可以在马上治理天下吗?商汤和周武,都是以武力征服天下,然后顺应形势以文治守成、文治武功并用,这才是使国家长治久安的最好办法啊。从前吴王夫差、智伯都是因极力炫耀武功而致使国家灭亡;秦王朝也是一味使用严酷刑法而不知变更,最后导致自己的灭亡。假使秦朝统一天下之后,实行仁义之道,效法先圣,那么,陛下您又怎么能取得天下呢?”

刘邦听完之后,心情不快,脸上露出惭愧的表情,就对陆贾说:“那就请您尝试着总结一下秦朝失去天下,我们得到天下,原因究竟在哪里,以及古代各王朝成功和失败的原因所在。”这样,陆贾就奉旨大略地论述了国家兴衰存亡的征兆和原因,一共写了十二篇。每写完一篇就上奏给刘邦,这些文章刘邦没有不称赞的,左右群臣也是一起三呼万岁。陆贾这部著作就是《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