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大叛乱(1 / 1)

定朝仪

亲是和了,但显然没有什么作用,匈奴骑兵依然不时支持韩王信的叛军在边境实施骚扰。汉八年的冬天,刘邦带兵在东垣(今河北正定)一带击溃了入侵的韩王信叛军。击退了叛军的骚扰后,刘邦再次经过女婿的赵国,张敖依然很恭敬地侍奉了刘邦,还把美人赵氏送给刘邦陪睡觉。但是贯高等人却不安分,偷偷密谋刺杀刘邦。刘邦路过一个县,还没休息,突然第六感上来,问手下:“这个是什么县呢?”手下回答:“这个县名叫柏人(今河北省柏乡县)”。刘邦说:“柏人,逼迫人的意思。”于是决定连夜赶路,不在这里留宿,这一决定使得刘邦幸运地躲过这一劫。刘邦走后,张敖发现赵氏怀孕了。这下小妾变小妈,张敖吓坏了,赶紧送出宫去,另在外给她建了一套别墅供奉起来。

三月,汉政府下令商人不得穿丝质服装,不得拥有兵器,不得骑马,想以此抑制社会的商业冲动,引导民间搞好农业生产。由于皇帝的示范效应,佩戴刘邦年轻时候发明的竹皮冠成为时尚,政府正式下令,没有科级(公乘)以上待遇的人员没资格佩戴刘氏冠。

到了年底(汉八年九月),刘邦在洛阳开宴会,淮南王黥布、梁王彭越、赵王张敖、楚王刘交都应邀赴约,宴会上的气氛应该还算融洽。汉八年这一年基本还是比较平静的。

转眼到了汉九年十月。未央宫建成,投入使用。各诸侯王及朝廷群臣都来长安朝拜皇帝参加岁首大典。叔孙通主持制定的朝仪也在这次落成典礼中首次采用。

该礼仪是:在天刚亮时,谒者开始主持礼仪,引导诸侯及百官依次进入殿门,廷中排列着战车、骑兵、步兵和宫廷侍卫军士,摆设着各种兵器,树立着各式旗帜。谒者传呼“小步快走”。于是所有官员各入其位,大殿下面郎中官员站在台阶两侧,台阶上有几百人之多。凡是功臣、列侯、各级将军军官都按次序排列在西边,面向东;凡文职官员从丞相起依次排列在东边,面向西。大行令安排的九个礼宾官,从上到下传呼。于是皇帝乘坐“龙辇”从宫房里出来,百官举起旗帜传呼警备,然后引导着诸侯王以下至六百石以上的各级官员依次毕恭毕敬地向皇帝施礼道贺。诸侯王以下所有官员没有一个不因这威严的仪式而惊惧肃敬的。

等到仪式完毕,再摆设酒宴大礼。诸侯百官等坐在大殿上都敛声屏气地低着头,按照尊卑次序站起来向皇帝祝颂敬酒。斟酒九巡,谒者宣布“宴会结束”。最后监察官员执行礼仪法规,找出那些不符合礼仪规定的人把他们带走。从朝见到宴会的全部过程,没有一个人敢大声说话或有不当举止。大典之后,刘邦非常得意地说:“我今天才知道当皇帝的尊贵啊。”于是授给叔孙通太常(文化部长兼国策研究室主任)的官职,赏赐黄金五百斤。

“定朝仪”或许从表面看上去制造了君臣的某种隔阂,大家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哥俩好了。但这却是刘邦的汉帝国行政走向正规化的一个必然产物,对汉帝国的和平建设起到积极作用。今后,刘邦工作的另一条主线就是行政逐步向正规化方向转变,提拔一批年轻的行政干部,日渐疏远这些打江山的老臣。

朝会结束后,刘邦在未央宫前殿摆设酒宴大会诸侯、群臣。淮南王黥布、梁王彭越、赵王张敖、楚王刘交仍然受邀来参加。刘邦捧着玉制酒杯,起身向太上皇献酒祝寿,说:“当初老人家您常以为我没有才能,无可依仗,不会经营产业,比不上刘仲勤苦努力。可是现在我的产业和刘仲相比,谁的多呢?”殿上群臣都呼喊万岁,大笑取乐。这是刘邦在公开场合调侃他老爹,可见直到此时,刘邦集团依然有比较强烈的江湖哥们气息。

周昌贬官

两个月后,十二月,贯高的仇人知道了他谋杀皇帝的计谋,就向刘邦秘密告发此事。刘邦震惊了,下令逮捕赵王张敖、贯高等人,涉案的十多人都要争相刎颈自杀抵罪,只有贯高愤怒地骂道:“谁让你们自杀?如今这事,大王确实没有参与,却要一块逮捕。你们都死了,谁替大王辩白没有谋叛的意思呢!”

贯高和宾客孟舒等十多人,都自己剃掉头发,用铁圈锁住脖子,囚禁囚车里和赵王一起押送到长安。在审判张敖罪行的审判庭上,贯高为张敖辩解说:“只有我们这些人参与了,赵王确实不知。”官吏审讯贯高,严刑鞭打几千下,用烧红的铁条去刺,身上没有一处是完好的,但始终没改口供。

吕后听说女婿被捕,向刘邦解释,认为张敖娶了鲁元公主,自家人不会干出这种事,刘邦愤怒地说:“若是让张敖占据了天下,难道还会考虑你的女儿吗!”不听吕后的劝告。

廷尉(司法部长)把审理贯高的情形和供词报告给了刘邦。刘邦也不得不佩服贯高的骨头硬,就想让贯高的同乡中大夫泄公通过私情去套贯高,贯高坚称这是他们的计谋,和赵王张敖无关。见问不出结果来,刘邦心生一计,表示要赦免赵王,并通过泄公将这事告诉贯高继续套口风,但是贯高得到消息后选择了自杀,让刘邦的计谋落空。贯高自杀后,余怒未平的刘邦依然下令处决了他的三族亲人。

汉九年一月,刘邦宣布赦免了赵王张敖,但死罪虽免,活罪难逃,张敖从赵王被降为宣平侯。如果不是贯高瞎胡闹,刘邦恐怕也不会出手收拾女婿。张敖摊到这群奇葩手下,除了自认倒霉还能有什么办法?刘邦疼爱刘如意,就将刘如意从代王迁徙到赵国,担任赵王。

还有刘邦睡过的赵氏,已经怀孕了,因为张敖谋反案而受牵连被逮捕。赵氏在监狱向狱卒报告她怀有刘邦的孩子,要求报告皇帝,刘邦正在气头上就没理会。赵氏的弟弟赵兼通过审食其向吕后报告这个事情,吕后当然嫉恨,哪肯替他们母子向刘邦通报这事,审食其也没有去力争。结果赵氏就在监狱生下孩子,羞愤之下赵氏就自杀了。狱卒只好抱着婴儿给刘邦,刘邦看到这个小生命后才感到后悔,下令将赵氏安葬在赵氏的家乡东垣,让吕后好好抚养这个孩子,并给孩子起名刘长。

汉九年二月,刘邦召见了受赦免的田叔、孟舒等十来个张敖的臣属,和他们交谈才发现他们懂得治国,手下丰沛老臣只会打打杀杀,不会治国。对此,刘邦很高兴,就把他们拜为郡守、诸侯相。

有一天,刘邦心中不乐,慷慨悲歌,大家都不知道皇帝为什么会这样。御史(皇帝秘书)赵尧看出了刘邦的心思。赵尧当时还是个年轻人,他是掌管符玺的御史。曾经有个赵国人方与公对赵尧的直接领导御史大夫周昌说:“您手下的御史赵尧,年纪虽轻,但他却是一个奇才,您对他一定要另眼相待,他将来要代替您的职位。”周昌笑着说:“赵尧年轻,只不过是一个刀笔小吏罢了,哪里会到这种地步!”

赵尧上前请问道:“陛下您闷闷不乐的原因,莫非是为赵王年龄太小,而戚夫人和吕后二人又不和睦吗?担心在您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保全自己吗?”刘邦说:“对。我私下里非常担心这些,但是却拿不出什么办法来。”

赵尧说:“您最好为赵王派去一个地位高贵而又坚强有力的相国来保护他,这个人还得是吕后、太子和群臣平素都敬畏的人才行。”刘邦说道:“对。我考虑此事是想这样,只是满朝文武谁能担此重任呢?”

赵尧说道:“御史大夫周昌,这个人坚强耿直,而且从吕后、太子到满朝文武,人人对他都一直敬畏,只有他才能够担此重任。”刘邦说:“没错。”

于是刘邦就悄悄召见了周昌谈心,对他说:“我想一定得麻烦您,您无论如何也要为我去辅佐赵王,您去担任他的相国。”周昌一听眼泪就下来了,以为刘邦嫌弃他,回答:“我从一开始就跟随陛下,您为什么单单要在半路上把我扔给诸侯王呢?”

刘邦说:“我知道这是降职,但是我私下里又实在为赵王担心,再三考虑,除去您之外,其他人谁也不行。真是迫不得已,您就为我勉强走一遭吧!”既然老大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周昌只好从御史大夫调任赵国相国,担负起这个特殊使命。原赵相国陈豨就转成代国相国,依然负责北面的军事防务。

周昌走了以后,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刘邦手拿着御史大夫的官印,轻轻地抚弄着说:“谁才是御史大夫最合适的人选呢?”然后仔细地看了看赵尧,说道:“没有人比赵尧更合适了。”这样,就任命赵尧为御史大夫。

赵尧是刘邦建国后提拔重用的年轻官员,有别于那些丰沛系老臣,他被提拔具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意义。建国后,以前一起打江山的兄弟们成了君王聚拢权力时最大的绊脚石,他们既有小团体自身的利益,也有推翻君王的实力,因而历代帝王无论生前如何强势,最后都会被这个集团的小团体利益所裹挟,被迫向这个军功利益集团妥协。

陈豨叛乱

周昌去赵国后马上就惹出事了。前边提到的刘邦倚赖的北防重臣是宛朐人陈豨,他和刘邦有个共同爱好,就是崇拜偶像信陵君。所以陈豨也很喜欢养食客,对待宾客时用平民百姓之间的交往礼节,而且总是谦卑恭敬、屈己待人。陈豨休假回乡路过赵国,随行宾客有一千多辆车子,把邯郸所有的官舍全部住满了。

周昌长期担任检察总长,对这些体制外力量非常警惕。陈豨回到代国的边防一线后,周昌就请求进京朝见。周昌见到刘邦之后,指出陈豨宾客众多,在外独掌兵权好几年,恐怕会有变故。实际上他对陈豨的指控是莫须有的指控,这个有罪推定将陈豨放到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

听到周昌的指控后,刘邦就下令调查陈豨的宾客在经济等方面违法乱纪的事,其中不少事情牵连到陈豨。这是刘邦用经济问题先从外围敲打陈豨,试探和观察陈豨。结果陈豨害怕了,暗中派宾客到叛乱的王黄、曼丘臣等处通消息,准备留条后路。然而,一晃八九个月过去了,朝廷和陈豨双方相安无事。

到了汉十年十月,淮南王黥布、燕王卢绾、荆王刘贾、梁王彭越、楚王刘交、齐王刘肥等诸侯王按惯例来长安朝拜刘邦。

五月太上皇后死。

七月太上皇死。楚王刘交、梁王彭越都来送葬。

八月,朝廷突然下令征召代相国陈豨入朝。陈豨得到征召令后很犹豫,因为一年来朝廷一直在查他手下人的经济问题,出了不少事情,眼下还没定论,陈豨正烦呢。在这个节骨眼上朝廷突然征召他,究竟是想要听取他边防工作的述职报告还是想趁机抓起来审讯?陈豨感到惶恐不安。陈豨又想到韩信的教诲,韩信告诉他:你位高权重就会被诋毁,虽然你深受皇帝信任,但也经不得三人成虎。陈豨感到此次被征召入长安是凶多吉少,于是他先是宣称自己病情严重,试图拖延时间不肯进京。最后实在拖不下去,陈豨联合原先的敌人韩王信和匈奴人,宣布叛乱,自立为代王。

随着匈奴、韩王信、赵王赵利、代王陈豨几股势力的联合,加上陈豨长期主持北方防务,对汉军北防军情了如指掌,酿成了汉帝国建国以来北方规模最大的一起叛乱事件。汉帝国在黄河以北地区的局面急转直下,赵国二十五座城池中就有二十座被攻陷。

由于刘邦处置不当,引发了陈豨的突然叛乱。消息传到长安,朝廷震惊。刘邦说:“陈豨曾经给我做事,还算稳重。代地我认为是很重要的地方,所以封陈豨为列侯,让他以代相国的身份镇守代地。如今他竟然和王黄等人劫掠代地!但是代地的官吏和百姓并没有罪,全都赦免他们。”

汉十年九月,刘邦准备亲自率军北上,前去讨伐陈豨。刘邦的老朋友蒯成侯周緤流着泪劝阻道:“从前秦王攻取天下,不曾亲自出征,现在您经常亲自出征,难道是没了可派遣的人吗?”刘邦也很感动,恩准他特殊待遇“入殿门不趋,杀人不死”。这是给臣属一种极高的礼遇,一般只有个别元老重臣才能享受到。周緤可不是“装”的,刘邦和这些当年丰沛的老朋友的感情是非常真挚的。

到达邯郸后,刘邦了解了敌情,很高兴地说:“陈豨不在南面占据漳水、北面守住邯郸,可知他不会有所作为。”赵相国周昌汇报说:“常山共有二十五座城池,陈豨反叛,失掉了其中二十座。”上奏请求把常山的郡守、郡尉斩首。

当初认定陈豨有叛乱野心的是周昌,可是周昌除了告状外却任何准备都不做,以至于叛军一举攻陷了赵国80%的领土,周昌的过错有多大?当然,由于宝贝儿子(刘如意)未来指望周昌保护,即使生气刘邦也会忍着这口气。

刘邦比周昌理智。刘邦问:“郡守、郡尉叛变了吗?”周昌回答说:“没有。”刘邦说:“这是力量不足的缘故。”随后就赦免了他们,同时还恢复了他们的守尉职务。

刘邦问周昌:“赵国还有能带兵打仗的壮士吗?”周昌回答:“有四个人。”然后让这四个人拜见刘邦,刘邦一见便破口大骂道:“你们这些小子们也能带兵打仗吗?”四个人惭愧地伏在地上。但刘邦还是各封给他们一千户的食邑,任命为将。左右近臣劝谏道:“有不少人跟随您进入蜀郡、汉中郡,其后又参与征伐西楚,这些有功的人还未全部得到封赏,现在这几个人有什么功劳就予以封赏?”刘邦说:“这就不是你们所能了解的了!陈豨反叛,邯郸以北都被他所占领,我用紧急文告来征调各地军队,但至今仍未有人到达,现在可用的就只有邯郸郡一处的军队而已。我不能吝惜封给四个人的四千户,我要用这个来激励赵地的年轻人!”左右近臣这次明白皇帝的良苦用心,都说道:“对。”

于是刘邦又问:“陈豨的将领都有谁?”左右回答说:“有王黄、曼丘臣,以前都是商人。”刘邦很高兴地说:“我知道应该怎么对付他了。”于是拿了许多黄金去引诱陈豨的部将,大打金元攻势,结果很奏效,陈豨的部将很多都投降了。刘邦又各悬赏千金来求购王黄、曼丘臣等的人头。

陈豨进攻受挫后,派王黄向匈奴求救。与此同时,燕王卢绾也积极响应皇帝的征召,率军从东向陈豨的军队施加军事压力。并且卢绾还派部下张胜出使匈奴交涉,声称陈豨等人的部队已被击败,要求匈奴人不要支持叛军。前燕王臧荼的儿子臧衍逃亡在匈奴,见到张胜说:“您之所以在燕国受重用,是因为您熟悉匈奴事务。燕国之所以能长期存在,是因为诸侯多次反叛,战争连年不断。现在您想为燕国尽快消灭陈豨等人,但陈豨等人被消灭之后,接着就要轮到燕国,您这班人也要成为俘虏了。您为什么不让燕国延缓攻打陈豨而与匈奴修好呢?战争延缓了,能使卢绾长期为燕王,如果汉朝有紧急事变,也可以借此安定国家。”张胜认为他的话是对的,就暗中让匈奴帮助陈豨攻打燕国。

燕王卢绾发现情况不太对,怀疑张胜和匈奴勾结一起反叛,就上书皇帝请求把张胜满门抄斩。张胜返回后把之所以这样干的原因全部汇报燕王卢绾。卢绾这才明白张胜“用心良苦”,就找了一些替死鬼治罪处死了,把张胜的家属解救出来,并派张胜作为同匈奴的秘密联络员,又暗中派遣范齐到陈豨的处所联系,想让他的叛乱长期持续下去。

有了匈奴的帮助,再加上燕国的纵容,陈豨得以继续顽抗下去。又过了一两个月,到了汉高祖十一年的冬天,陈豨叛军的气焰居然再次嚣张起来。部将侯敞率领万余人游行,王黄率领骑兵千余名进攻曲逆,张春率领步兵万余人渡过黄河攻打了聊城(今山东聊城)。这是北方叛军首次出现越过黄河的情况。

好在这时候汉军大规模的动员也完成了,开始发动反击。汉将郭蒙与齐军将领联合在聊城把流窜过来陈豨大将张春打败,斩首一万多人。汉军主力在樊哙、郦商、灌婴等人的指挥下发动反攻,在曲逆城会战中汉军大获全胜,斩杀了陈豨的大将侯敞、王黄。然后这一路汉军向北和刘邦汇合,在刘邦的统一指挥下向北大步推进。

另一路汉军由太尉(国防部长)周勃指挥,取道太原方向,平定了太原和代郡。一直推进至马邑,坚守马邑的叛军不肯投降,周勃大军强行攻克了马邑。

汉十一年十二月,刘邦亲自率军攻打东垣。这里是恒山郡的郡治,是军事重镇,由赵王赵利负责把守,也相当于陈豨叛军的重要巢穴。刘邦一时未能攻克,叛军士卒就在城头上辱骂刘邦。不久东垣被汉军攻克,凡是骂刘邦的士卒一律斩首,没骂的士卒则处以黥刑,在额头上刺字。攻克东垣后,刘邦把东垣改名真定。王黄、曼丘臣所有被悬赏追捕的部下,一律被活捉,陈豨的军队也就彻底溃败了。这一带坚决不向叛军投降的城池被免税三年,作为奖励。

从汉十年九月,到汉十一年十二月,前后三个月的时间,陈豨的叛乱基本被打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