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霾散去(1 / 1)

帝国日渐稳定

称帝后,刘邦就到洛阳居住,和他的戚姬过着幸福的生活,老婆(吕后)孩子(刘盈)被扔在关中。根据《西京杂记》戚姬侍女贾佩兰记录的片段,可以感受到刘邦和戚姬这个时期在洛阳的生活应该是颇为开心:

“陛下每次心情不愉快的时候,就让戚夫人击筑(中国古代的一种击弦乐器),自己唱大风诗以和之,也常以弦管歌舞相欢娱。

十月十五日一起去灵女庙祭神,吹笛击筑。歌唱《上灵》乐曲,接着又挽着胳膊,用脚步应着音乐的节律,载歌载舞,唱到非常热闹的时候,连凤凰也来飞舞。

七夕节的时候,一起到百子池边,就着湖景演奏西域的音乐,演奏完又用彩色丝线相连接,作为相爱的明证。

八月四日,一起在北院的竹林中下围棋。约定胜者终年有福,负者终年疾病。结果陛下输了,只好取丝缕就北辰星祈福长命百岁。

九月九日,重阳节,**绽放,陛下和夫人佩茱萸,吃着蓬糕,喝**酒,共祝长寿。还采集**的茎叶,掺着黍米酿酒,相约来年再一起喝**酒。”

这段时期,刘邦的主要工作是尽力恢复战后的经济。五月,士兵都遣散回家了。各诸侯子弟留在关中的,免除赋税徭役十二年,回到封国去的免除赋税徭役六年,国家供养他们一年。之前逃亡山泽的人太多了,现在天下大定,宣布总特赦,他们的田地住宅统统归还,官员不得刁难。之前因为饥饿自卖为奴隶的也统统恢复自由。

参战的士兵军官以及战争期间为政府服务的各级吏员既没有罪又没有爵位的统统赐给大夫(第五级爵位,相当于排长这一级别)作为勉励,大夫以上都加爵位一级。七大夫(第七级爵位,又称公大夫,相当于营长这级)以上爵位的统统国家发工资养着,七大夫以下的,享受终身免除劳役的优待,还勒令县官必须对这些退役的营团级(七大夫、公乘)以上干部要尊重。

这时候战争虽然已经结束,刘邦却不能松懈,因为帝国还存在很多隐患,他在设法消除这些隐患。田横就是其中一位。田横以齐王身份藏匿在彭越那里,汉定天下后,他逃入海中,住在小岛上,身边还有五百来人。刘邦派出使者,勒令田横归附,保证他的人身安全,允诺最少给他封侯,不然就发兵攻打。田横只好动身前往洛阳朝拜刘邦。为了保障田横的人身安全,刘邦还勒令郦商不要因哥哥郦食其的死寻仇乱来。但在距离洛阳三十里的时候,自尊心极强的田横自杀了。刘邦非常感慨他的气节,用国王的礼节埋葬了他,他的手下五百壮士听见消息全部自杀。

刘邦很不喜欢一个人,那就是燕王臧荼。按理说臧荼在楚汉战争下积极支持刘邦,定陶劝进的时候他也参与了,刘邦不应该敌视他才对。但刘邦觉得臧荼不算自己人,处心积虑想要收拾他。

汉五年秋七月,刘邦称帝后五个月,代郡发生了叛乱并引发了动**,刘邦以燕相国温疥的告发为证据,指责燕国入侵了代郡,带兵大举进攻臧荼,臧荼猝不及防,两个月后的汉五年九月,臧荼兵败被俘虏。消灭完臧荼,燕王的位置空了出来,刘邦很想让卢绾去接这个位置,群臣心里也很清楚刘邦的意思,就由楚王韩信牵头上书要求立卢绾为燕王,刘邦很开心地“尊重群众意见”,让他的哥们儿卢绾当上燕王,让丞相樊哙带兵平定代地的叛乱。这样除了较为偏远弱小的长沙王吴芮外,诸侯王清一色都是汉集团在楚汉战争时期分出去的功臣将领。

刘邦回到洛阳后,召集侯爵们开派对。大概平臧荼这个事情刺激到利几,利几之前提过,他原先是项羽的将领,在垓下决战前投降刘邦,刘邦给他封侯。利几害怕被诱捕,就起兵造反。刘邦亲自带兵把利几的叛乱给镇压下去。

帝国的新走向

帝国日渐稳定,刘邦经常在洛阳南宫摆设酒宴和群臣们欢乐。有一天,刘邦心情比较高兴,就说:“列侯和各位将领,你们不能瞒我,都要说真心话。我之所以能取得天下,是因为什么呢?项羽之所以失去天下,又是因为什么呢?”

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傲慢而且好侮辱别人,项羽仁厚而且爱护别人。可是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所攻下和降服的地方就分封给人们,跟天下人同享利益。项羽却嫉贤妒能,有功的就忌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打了胜仗不给人家授功,夺得了土地不给人家好处,这就是他失去天下的原因。”

刘邦说:“你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如果说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子房;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粮饷,保证运粮道路不被阻断,我比不上萧何;统率百万大军,战则必胜,攻则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个人都是人中俊杰,我却能够使用他们,这就是我能够取得天下的原因所在。项羽虽然有一位范增却不能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

宴会开了很多,可是群臣在朝廷饮酒作乐争论功劳,有人喝醉了就狂呼乱叫,甚至拔出剑来坎削庭中立柱,刘邦为这事感到头疼。

对刘邦而言,过去是战争时期,凡事因陋就简,讲究效率。但建国后不同了,帝国的行政需要走向正规化,以前战争时期形成的这种工作习惯用于和平时期是不合适的。不是皇帝脾气变了,而是环境变了,需求变了。儒生叔孙通知道皇帝愈来愈讨厌这类事,他感到时机成熟了。

叔孙通就劝刘邦:“儒生很难为您打江山,可是能够帮您守江山。我计划去鲁地征召的一些儒生,跟我的子弟们一起制定朝廷上的仪礼。”刘邦说:“仪式会不会很麻烦啊?”叔孙通说:“不会,仪式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准备参考过去的礼仪搞点创新,创造一套新的仪式,既简单又好用。”刘邦说:“那你试试吧。”于是叔孙通就跑到鲁地招人开始编排演练朝廷的仪式,编排完成后请刘邦观看,得到刘邦的认可。

刘邦住在洛阳,有一天,他的亲信侍从、来自齐国的虞将军告诉他,有一个叫娄敬的齐国人要来和他谈国家大事。娄敬是被征发到陇西戍守边塞的戍卒,路过洛阳。

刘邦是个善于听取意见的人,就召娄敬进宫来见,并赐他一起吃饭谈论。刘邦问娄敬要谈什么大事,娄敬便劝说刘邦道:“陛下建都洛阳,难道是要跟周朝效仿隆兴吗?”刘邦回答说:“是的。”娄敬就告诉刘邦,现在的情况和周朝不一样。娄敬的原话比较长,大体意思就是比较周朝和汉朝建国的不同,认为周朝是靠德立国,汉朝是靠“大战七十,小战四十”,生灵涂炭而立国的,两者不能横比的。娄敬指出秦国的地理形势非常好,进可攻退可守,建议应该将都城建到关中去。

刘邦就将定都关中的意见拿到朝廷上同大臣们讨论,在会议上遭到群臣的激烈反对,他们认为,周朝建都洛阳称王天下几百年,秦朝建都关内只到二世就灭亡了,不如建都在周朝都城(洛阳)。而且他们还认为:“洛阳东面有成皋,西面有崤山、渑池,背靠黄河,面向伊水、洛水,它地形的险要和城郭的坚固也足可以依靠。”

刘邦听后觉得有点犹豫,就去征求张良的意见。张良告诉他:“洛阳虽然有这样险固,但它中间的境域狭小,不过几百里方圆,土地贫瘠,四面受敌,这里不是用武之地。关中东面有崤山、函谷关,西面有陇山、岷山,肥沃的土地方圆千里,南面有富饶的巴、蜀两郡,北面有利于放牧的胡苑,依靠三面的险阻来固守,只用东方一面控制诸侯。如果诸侯安定,可由黄河、渭河运输天下粮食,往西供给京都;如果诸侯发生变故,可顺流而下,足以运送物资。这正是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娄敬的建议是对的。”

在张良的支持下,刘邦终于下决心往西定都关中。刘邦还表扬了娄敬,于是赐娄敬改姓刘,授给他郎中官职,称号叫奉春君。刘邦的行为是领袖的行为,积极听取各方面意见,更重要的是不能因为大家的七嘴八舌就乱了思维,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意见消化够了用个人威信一锤定音,这样团队才有执行力。

韩信被擒

汉六年十月,镇压完臧荼的次月,刘邦心里一件踏实不下来的事情重新提到了。有人密告楚王韩信意图谋反,这给刘邦带来了烦恼。

原来,项羽的部将钟离昧骁勇善战,在楚汉战争期间给刘邦添了不少麻烦,刘邦非常怨恨他,听说他人逃亡在楚国,就诏令楚国逮捕钟离昧。但钟离昧与楚王韩信是好朋友,关系很好,项羽兵败后钟离昧逃来归附韩信,韩信把他藏匿在王府。由于楚王的包庇,没人能抓他。但是韩信的舍人(机要员)栾说(《汉书》作乐说)写信向汉政府告发了此事。

收留受通缉的敌方将领,谋反之心思昭然若揭,可谓罪证确凿。可是刘邦拿到这个告发信却不敢乱来,因为他颇为忌惮韩信的军事才华,对于能否顺利击败韩信他没有十足把握。于是刘邦拿着告发信开了个内部小会,和将领们商量怎么办。将领们说:“赶紧发兵,活埋这小子。”刘邦听后默默不语。刘邦打仗多年,军事素养也不错,他心里知道将领们嘴巴说得轻巧,真和韩信打起来后果很严重。

见和将领们说话对不上头,刘邦只好私下请教他的高参陈平,陈平一再推辞,反问道:“各位将领说些什么?”刘邦只好把会上的情形告诉陈平。

陈平问:“有人上书说韩信谋反,有外人知道这件事吗?”刘邦说:“还没有。”

陈平问:“韩信本人知道这情况吗?”刘邦说:“不知道。”

陈平问:“陛下的部队跟楚国比哪个强?”刘邦实说:“不如人家。”

陈平问:“陛下的将领中用兵有能超过韩信的吗?”刘邦说:“没有谁赶得上他。”

陈平说:“如今陛下的军队不如楚国精锐,将领的才干又赶不上韩信,却要发兵攻打他,这不是逼迫他同我们作战吗?我私下里为陛下的安危而担忧。”

刘邦问:“那该怎么办呢?”陈平给他出了个主意:“古时天子巡察各地,会见诸侯。南方有个云梦泽,陛下只是假装出游云梦,在陈县会见诸侯。陈县在楚国的西部边界,韩信听到天子出游,就会到郊外迎接拜见陛下。拜见时,陛下趁机将他拿下,这只不过是一个力士就能办到的事。”刘邦觉得陈平的主意不错,于是派出使者告知各诸侯到陈县会面,说:“我即将南游云梦”。

刘邦看似平平淡淡的一份出行公告,却相当于给了楚王韩信一枚重磅炸弹,韩信头都大了。韩信感到皇帝此行是冲着他来的,不是旅游那么简单,可问题是皇帝并未指责他什么。自己好不容易衣锦还乡,他才不愿意因为皇帝的一次旅游就搞得鸡飞狗跳,再次起兵打仗,打烂好不容易得来的幸福生活。既然不想起兵造反,那就去朝拜皇帝吧。可是,去见皇帝他又怕被借机扣押。韩信是左右为难。这时候有人给韩信出主意,说:“杀了钟离昧去朝见皇帝,皇帝一定高兴,就没事了。”思前想后,韩信还是抱着侥幸心理,他招来钟离昧,要他的人头。

钟离昧说:“汉王所以不攻打楚国,是因为我在您这里,你想逮捕我取悦汉王,我今天死,你也会紧跟着死的。”依靠钟离昧可以负隅顽抗?这是钟离昧在说大话,水平和钟离昧不相上下的将领刘邦没十个也有八个。以韩信的军事造诣可不会相信钟离昧的忽悠。钟离昧见难逃一死,于是骂韩信道:“你不是个忠厚的人!”终于刎颈身死。韩信拿着他的人头,到陈县朝拜刘邦。

刘邦一看就乐了,你这不是不打自招吗?命令武士捆绑了韩信,押在随行的车上。韩信这才后悔,说:“果真像人们说的‘狡兔死了,猎狗就遭到烹杀;飞禽光了,弓箭就会收藏起来;敌国被打败了,谋臣就要死了。’现在天下已经平安,我本来应当遭烹杀!”刘邦回过头对韩信说:“你别唧唧歪歪了!你想要谋反,罪证已经很明显了!”刘邦就把韩信带到洛阳控制起来。当天,下令大赦天下庆祝。

有个叫田肯的人来祝贺,趁机劝说刘邦道:“陛下抓住了韩信,又在关中建都。秦地是形势险要之地,周围有山河环绕,与关东有千里长的疆界被山河阻隔。如果关东拥有百万军队,那么秦地只需兵力二万就可以抵挡住。秦地地势这样有利,如果对诸侯用兵,就好像从高屋檐角的滴水器往下流水一样,居高临下,势不可挡。还有齐地,东有琅邪、即墨的富饶,南有泰山的险固,西有黄河的天险,北有渤海的地利。土地纵横各二千里,与诸侯的疆界被山水阻隔,超过千里,如果诸侯拥有百万军队,那么齐地只需二十万就可以抵挡。所以说,齐地可以和秦地并称东秦和西秦。如果不是陛下的嫡亲子弟,就不要派去做齐王。”刘邦说:“好。”赏给他黄金五百斤。

从田肯来庆贺也很明显看出,汉帝国对各诸侯王国的敌视态度是尽人皆知的事情,这也侧面证明了汉国和诸侯国确实不是上下级的关系。韩信被擒,标志着楚汉战争正式结束。剩余的诸侯王国已经没有可以和刘邦相抗衡的了,汉帝国终于在历史舞台上初步站稳了脚跟。至此,刘邦开始趋向于“利用”诸侯王,皇帝和诸侯王之间的关系开始趋于缓和。

半年后,刘邦宣布赦免韩信并把他降封为淮阴侯,然后把韩信控制在长安,韩信龙困浅滩,再也风光不起来了。但是,韩信在长安过得很不爽。他在家闷闷不乐,日夜怨恨,常常托病不参加朝见和侍行,并以和绛侯、灌婴处于同等地位感到羞耻。韩信曾经拜访樊哙,樊哙跪拜送迎,自称臣子,说:“大王怎么竟肯光临!”韩信出门笑着说:“我这辈子竟然和樊哙这般人为伍了。”

刘邦经常约韩信来谈心,和他讨论将军们水平的高下。刘邦问韩信:“像我的才能能统率多少兵马?”韩信说:“陛下不过能统率十万。”刘邦说:“你怎么样?”韩信回答说:“臣多多而益善耳。”刘邦笑着说:“你既然比我强,为什么还被我俘虏了?”韩信说:“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这就是我被陛下俘虏的原因。况且陛下是上天赐予的,不是人力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