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落日(1 / 1)

望夷宫之变

思前想后,赵高决定还是和皇帝拼了,因而他决定先试探一下群臣的态度。

八月己亥那天,赵高带来一只鹿献给秦二世,说:“这是一匹马。”二世笑着说:“丞相搞错了吧?把鹿说成是马。”问左右大臣,左右大臣有的沉默,有的故意迎合赵高说是马,有的说是鹿。很快,那些说是鹿的人就被赵高暗中假借法律除掉。

二世听见那么多人喊是马,被吓了一跳,以为自己中邪了,又梦到白虎啃咬他车驾的骖马,觉得很不祥,就去占卜。占卜的人告诉他是泾水在作怪。赵高趁机劝二世去望夷宫居住,二世接受了这个建议。望夷宫是皇帝的度假山庄,守备不比皇宫,对于预谋作乱的赵高来说是个好地方。

二世三年八月,刘邦兵叩武关。刘邦采用张良的计策,派郦生、陆贾去游说秦将,并用财利进行引诱,扰乱秦军,乘此机会前去偷袭武关,攻了下来。

武关失守,关中大震。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二世隐约知道了这些情况,就派人去责问赵高。赵高非常恐惧,早有策划的他决定先发制人。趁着秦二世离开皇宫、望夷宫守备薄弱的机会,赵高发动了叛乱。

赵高先劫持了亲家(女婿阎乐的母亲),软禁在赵高府中当人质,让弟弟郎中令赵成作内应,谎称望夷宫内有大盗入侵,命令阎乐召集官吏发兵解救。阎乐带领官兵一千多人赶到望夷宫殿门前,捆绑卫令(警卫队队长)、仆射(近卫军官),喝问道:“盗贼从这里进去了,为什么不阻止?”卫令抗辩说:“宫殿周围警卫哨所都有卫兵防守,十分严密,盗贼怎么敢进入宫中?”

阎乐也不和他们啰唆,就斩了卫令,带领官兵径直冲进去,一边走一边射箭。当时在场的郎官(储备干部兼警卫员)、宦官大为吃惊,有的逃跑,有的抵抗,抵抗的都被杀死,被杀死的有几十人。

赵成和阎乐一同冲进去,箭射中了二世皇帝的帷帐。皇帝很生气,召唤左右的人,左右的人都投降放弃抵抗,只有一个宦官服侍着皇帝不敢离开。皇帝逃进内宫,对他说:“你为什么不早告诉我,竟到了现在这种地步!”宦官说:“为臣不敢说,才得以保住性命,如果早说,我们这班人早就都被您杀了,怎能活到今天?”

阎乐走上前去历数皇帝的罪状说:“你骄横放纵、肆意诛杀、不讲道理,天下的人都背叛了你,怎么办你自己考虑吧!”皇帝说:“我可以见丞相吗?”阎乐说:“不行。”皇帝说:“我希望得到一个郡做个王。”阎乐不答应。皇帝接着说:“我希望做个万户侯。”阎乐还是不答应。皇帝又说:“我愿意和妻子儿女去做普通百姓,跟诸公子一样。”阎乐说:“我是奉丞相之命,为天下人来诛杀你,你即使说了再多的话,我也不敢替你回报。”于是指挥士兵上前。皇帝只好自杀。

灭秦

阎乐回去禀报赵高,赵高迅速向刘邦派出使者,以诛杀二世皇帝向起义军邀功,希望刘邦迅速挺进为他撑腰,然后双方分地称王。刘邦得到消息后,担心有诈,就没接受。这样一来,赵高就惨了。无奈之下,赵高只好赶鸭子上架,硬着头皮要称帝。赵高取过玉玺把它带在自己身上,可是文武百官无一人跟从。看见官僚集团拒绝合作,赵高只能放弃了。

赵高召来所有的大臣和公子,把杀死二世皇帝的情况进行了通报。赵高说:“秦国本来是个诸侯国,始皇统一了天下,所以称帝。现在六国又各自立了王,秦国地盘越来越小,竟然还凭着个空名称皇帝,这不合适。应像过去一样称王才合适。”于是,赵高立同二世皇帝血缘关系最近的堂兄公子子婴为秦王。二世皇帝则以平民的葬仪被埋葬在杜南宜春苑中。很快,子婴进行斋戒,然后到宗庙去拜祖先,最后接受国王印玺。

斋戒五天后,子婴跟他的儿子和亲信韩谈商议说:“丞相赵高在望夷宫杀了二世皇帝,害怕大臣们杀他,就假装按照法理立我为王。我听说赵高与楚国约定,灭掉秦宗室后他在关中称王。现在让我斋戒,朝见宗庙,这是想趁着我在庙里把我杀掉。我推说生病不能前往,丞相一定会亲自来,他来了就杀掉他。”

赵高派人去请子婴,前后去了好几趟,子婴却不走,赵高果然亲自去请,说:“国家大事,君王为什么不去呢?”子婴在斋宫让他的儿子和亲信韩谈刺杀了赵高,并夷灭赵高家三族,在咸阳示众。

诛灭赵高后,子婴迅速派兵在峣关堵截楚军,准备做最后的抵抗。刘邦攻克武关后继续向关中进发,也来到峣关。峣关又叫蓝田关,在今蓝田县东南,这是刘邦进入关中平原的最后一道关隘。秦王子婴派出的秦军早就占据了有利地形,刘邦若想强攻还是有些难度的。

刘邦采纳了张良的计策,先在山上布置了大量旗帜,制造楚军数量庞大的假象恐吓秦军,同时派出郦食其带着很多贵重的宝物去引诱秦将。秦二世皇帝统治的这三年时间,是秦政府一个异常混乱的时期,期间“大革命”、“指鹿为马”等怪事层出不穷,官员、吏民已经被折磨得麻木不仁,“望夷宫之变”又加剧了混乱。皇权的神圣感在秦军将士心目中已经**然无存。

在趋利避害本性的指引下,已经失去效忠信念的秦军将领们爽快地接受了贿略,想要跟刘邦联合向西灭秦,然后也裂土封疆,小算盘打得挺精。刘邦准备接受这个提议,张良说道:“这次只不过是将领收受了财宝想背叛秦皇罢了,恐怕他手下的士卒们不一定也跟着叛秦。如果士卒不听从,那就很危险了!不如乘他懈怠,我们去攻打他。”于是刘邦领兵偷袭了秦军,把秦军打垮了。

刘邦约束军纪,命令全军所过之处不得掳掠,秦地的民众都很高兴,秦军士兵本来就是普通民众,既然利益没有受损,士兵们作战的意志就开始削弱,秦军面临瓦解。秦军败退到蓝田以北,刘邦发动夜袭,终于彻底打垮了秦军。刘邦乘胜前进,兵临咸阳城下,派人去招降子婴。此时子婴当秦王仅仅四十六天,秦政府的官吏拒绝继续效忠秦政府,秦王子婴无力抵抗刘邦,被迫向刘邦投降。与其说秦王朝是被刘邦打垮的,倒不如说是被赵高玩垮的,没有赵高的“配合”,刘邦是绝对入不了关的。

读完刘邦西征的历程,让人感慨创造奇迹有时候真需要点“傻”劲。关中的土地固然诱人,可是敌强我弱,西征近乎是一条死亡之路。假如刘邦足够理智冷静,一定不会这么傻。但不得不承认造化有时候就是那么弄人,刘邦一路磕磕碰碰,却真的创造了奇迹。西征的胜利与其说是刘邦深谋远虑,倒不如说他傻人有傻福。

子婴称王的第一个十月,秦王子婴用丝带系上脖子,驾着白车白马,捧着天子的印玺符节,采用传统的投降仪式在轵道亭旁向刘邦投降。这年也成为汉元年。汉元年十月,曾经辉煌一时的秦帝国终于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新安

十月,秦帝国就此灭亡。然而另一支反秦军队却对此一无所知,依然带着部队缓慢地向关中前进。这支军队就是项羽指挥的诸侯联军。项羽率领的诸侯联军行军速度异常缓慢。七月,章邯投诚,刘邦才刚叩武关。到了十一月,秦国已经灭亡了一个多月了,联军才到达新安(今河南渑池县东),这里距离函谷关还有70公里。行军如此缓慢,一则因为诸侯联军有七十万的规模,运动不便;二则可能是项羽因周文的教训而存在一定疑虑,显得过于谨慎,务必稳扎稳打,不肯冒险快速行军。然而,这时意外发生了。

诸侯联军向关中进发的路上,关东士兵认为之前是被秦国人压迫,现在赢了,就要报复秦人,沿路对待秦军投降的士卒打骂呵斥,就像在对待奴隶一样。这引起秦军降卒强烈的对抗和不满情绪。随着部队不断向西行进,这种对抗和不满不断积累。而且进攻秦国对秦军降卒来说有种叛国的感觉,内心并不乐意。两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秦军降卒的情绪非常不稳定,越是临近函谷关,这种不稳定情绪就越发强烈。

这种情况被项羽察觉了,通过和部将们商量,大家都感到利用秦军降卒攻打秦国的设想不现实,即便秦军降卒肯效力攻破函谷关。入关后如果秦军降卒同秦国民众联合反攻诸侯军,那么诸侯联军到时候恐怕就没法活着出关了。思前想后,项羽和部将们都感到这批秦军降卒像定时炸弹一样危险,必须拆除这枚定时炸弹!于是在项羽的指挥下,诸侯联军在夜晚突然向早上的“盟友”亮起来屠刀,总数有二十多万人的秦军降卒遭到了屠杀。

然而,令项羽哭笑不得的是,当他率领联军到达函谷关时,他发现关上立的竟然不是秦军的黑旗,而是刘邦的红旗。联军将领们大吃一惊,于是通报要求守军开门,但遭到守军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