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楚纠葛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是楚国流传已久的谶语,这句话铿锵有力,笔者找了很多解释,感觉都不是很有说服力,但有一点是公认的,就是这句话表达了楚国人不屈不挠的斗争意志和决心。
楚国对于亡国的仇恨是刻骨铭心的,反抗秦朝暴政、追求“民族独立”的决心是非常坚定的。当章邯以雷霆之势打垮陈胜时,吕臣、黥布就敢于收罗溃兵反击。陈胜败亡的次月,景驹就毫不犹豫地接过楚王的大旗,继续反抗。
为了对抗秦军,当时的楚王景驹派出使者公孙庆向齐王田儋提出对秦联合作战的设想。没想齐王田儋刚一开口就破坏了两国关系。田儋说:“听说陈王战败了,也不知道是死是活,楚国怎么也没有请示一下我们齐国,就自己立了新的楚王?”
咄咄怪谈!楚国立王是楚国内政,关齐国何事?齐王田儋居然发表“友邦惊诧论”,要求事先得到他的同意,这暴露了田儋的野心。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提法是不合适的。公孙庆作为楚国使者自然要维护国家尊严,立刻反驳:“你齐国立王有经过我楚国批准吗?楚国立王凭什么要请示齐国?再说,我们楚国最早起兵,更有资格号令天下。”
公孙庆的前面两句是对的,国与国是平等的,各国应该相互尊重主权,一国立王要先经另一国批准是无理取闹。后面的话就有点意气用事了,故意恶心齐王田儋。齐王嘴巴不够利索,回答不上来,恼羞成怒,直接杀了公孙庆,齐楚之间的合作关系就此破裂。
两个月以后,景驹因和项梁发生冲突而死,以景驹、秦嘉为核心的楚政府被推翻,成立了以熊心、项梁为核心的新楚政府,而齐王田儋在临济会战中战死。齐楚的领导人都换了,齐楚之间的矛盾得以淡化,双方的合作成为可能,并联手在东阿会战中击败了章邯。但这并没有真正消除齐楚之间的矛盾。
齐楚两国都是实力雄厚、野心勃勃的国家,内部“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对外谋求政治霸权,图谋干涉他国内政。双方迫于外在压力被迫暂时中止敌视,寻求合作。但在合作过程中仍时刻不忘,想颠覆对方政府,建立一个亲己方政权。双方的关系是既敌视又合作。
楚国对齐国内政的干涉
在二世二年六月的临济会战中,齐王田儋被章邯击毙,得到田儋战死的消息后,另一派齐国人立原齐国末代国君齐王建的弟弟田假为齐王,田角担任丞相,田闲担任国防部长,建立新的齐国政府。
继承田儋势力的是田儋的从弟田荣,但此时的田荣顾不上和田假等人对抗,因为他被章邯包围了。好在项梁赶来,双方联手击败了章邯。田荣原定要和楚军联合作战,但因齐国内乱,解围后田荣带兵回到齐都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用武力驱逐了田假等人。田假逃亡楚国,田角则逃亡赵国投靠亲弟弟田闲。
田荣立侄儿(田儋的儿子)田市为新的齐王,自任齐相国,成为齐国的实权人物。田荣答应项梁派兵参与联合对秦作战,但要求楚国方面杀掉田假,赵国方面杀掉田角、田闲。应该说田荣这个要求不算特别过分。田假等人是田荣的政敌,楚国收留田假,难保日后楚国不以田假做政治旗号来干涉齐国内政,楚国杀掉田假也是在表达楚齐合作的诚意。
杀田角、田闲是不可能的。田闲原是田儋的部将,先前被派去支援赵国,手握数万大军,是赵国政权的军事支柱之一,赵国不可能杀掉田角、田闲。杀田假是可能的,然而令人惊讶的是,楚国拒绝了这个要求,楚国给的解释是:“田假也是一个国王,走投无路才来投奔,不忍心杀掉他。”田荣为此大发牢骚,大意是:“田假等人和你们楚、赵又没亲戚关系,干嘛那么护着他们?现在军情紧急,大家要精诚合作,你们这样做影响团结,到时候大家都完蛋。”
不久前的东阿会战中,齐楚两军齐心协力击败了章邯,齐楚合作的形势一片乐观。但项梁却罔顾盟友的感受,收留了寻求政治避难的田假,表明了楚国干涉齐国内政的态度和决心,田荣愤而拒绝再参与联合军事行动,楚军只能单独奋战了。此时的楚军确实有单挑秦军的实力,并在濮阳会战中再次击败章邯。
齐国对楚国内政的干涉
楚国粗暴干涉齐国内政,引起齐国方面的不满,齐国也想要干涉楚国内政,而且不久机会就出现了。
章邯得到王离兵团的补充后,发动定陶夜袭,当场击毙了楚国统帅项梁,楚国顿时陷入一片群龙无首的混乱中。楚怀王趁势崛起,成为楚国的领袖。
楚怀王不控制军队,就无法成为真正的楚王,因而楚怀王伸手干涉楚军军务。楚军中最大的势力就是项氏的势力,项氏势力的存在是对楚王权威最大的威胁,因而扳倒项氏这棵大树成为楚怀王的一大目标。
楚怀王作为成熟的政治家,没有蛮干,他采用两个办法打压军中的项氏势力。一是抬高楚军中的其他将领(如吕臣、刘邦等)的地位,来分化削弱项氏一党的力量。二是在军中安插代理人,他挑选的代理人就是宋义。宋义之前准确预测了项梁会“骄兵必败”,楚怀王以宋义“知兵”为理由,任命他为上将军,成为楚军的总司令,地位在项羽之上。在打压项羽的同时,楚怀王不忘给项羽点甜头,封项羽为长安侯,争取先稳住项羽,再稳步清理掉项氏势力。
楚怀王能强行把宋义扶上总司令宝座,这说明项梁阵亡后,楚怀王在军中的控制力和影响力有了大幅提升,但是一个很大的麻烦就是宋义是文官出身。军界是讲资历、讲战功的地方,光靠嘴皮子是无法立足的。由于任免总司令是国家元首的权力,军官们虽然不满,却一时找不到反对的理由,宋义的总司令职务暂时得以安稳。
宋义要在军中站得更牢固就需要点超常规手段了,他需要齐国的支持。宋义将儿子宋襄派往齐国担任国务大臣,此举表明,田市、田荣的齐国政府和楚怀王的楚国政府显然已经达成某种共识。
齐楚双方利用宋义作为纽带进行串联,宋义依靠齐国的支持巩固自身地位,齐国依靠支持宋义获得影响楚国决策的能力,楚怀王通过巩固宋义在军界的地位来达到控制军方的目的,可谓多赢。谁输了呢?当然是项氏军事集团输了,他们在国内政府和外国干涉势力的联手打压下失去了过去我行我素的权力。
楚怀王的努力还是有成果的,然而军界情况的复杂已然超出了楚怀王的想象,很多事是楚怀王无法控制的,最后宋义的人头落地让他的努力成为一场空。
楚怀王的阴谋
秦二世二年九月,章邯发动定陶夜袭战,击溃楚军,楚将项梁战死。大概是尝到了联合作战的甜头,秦中央政府指示章邯兵团北上渡过黄河,同王离兵团进行联合作战。之前和王离兵团打得不可开交的赵齐联军终于承受不住两股秦军的联合猛攻,邯郸城被秦军攻破,章邯下令夷平了邯郸城,将当地居民迁往河内郡(今河南省北部)监控起来,赵国残部退往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王离兵团包围了巨鹿,章邯兵团屯驻在巨鹿以南的棘原,修筑甬道用于给王离兵团提供补给。
整个关东反秦形势一片惨淡。关东六国齐、楚、燕、赵、魏、韩几乎个个带伤。赵军主力被秦军击溃,残部退入巨鹿坚守,四十万秦军将巨鹿围得水泄不通,形势危如累卵。齐国经历了临济惨败,齐王田儋阵亡,损失不小。楚国刚刚经历定陶惨败,连主将都在战场上被人打死了。魏国六月刚被灭国,损失惨重,九月,魏王咎的弟弟魏豹在楚国的支持下刚刚复国,国力依然较弱。燕国本身弱小,虽然有派兵进行支援,可是帮助有限。韩国此时还没有复国,只有韩王成和张良带着千把人在韩地一带打游击。
此时较有实力的国家只有齐国和楚国,但齐相国田荣因赵国不肯杀掉田角兄弟而拒绝赴援。由于齐国放弃了救援责任,那么革命的重担只能由楚国一肩挑起了。
为了挽救革命,楚怀王和谋臣们提出了新的革命战略构想,即著名的“怀王之约”,并以盟主的身份向天下昭告“怀王之约”。同时楚国还制定了一套新的作战方略,将楚军的战斗分为两个方向,北路军由宋义为总指挥,项羽、范增分别为第一、第二副指挥,率楚军主力向北救援赵国。西路军由刘邦指挥,统领本部兵马向西攻击秦国的核心区域——关中地区。面对强大的秦帝国,各国都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积极派兵援救危机中的赵国。燕国派出臧荼,楚国派出宋义,齐国田荣虽然拒绝赴援,但后来对楚军北上过境则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默认态度。
楚国是公认的盟主,但令人意外的是,楚军的行动并不迅速,这不得不让人怀疑楚怀王对于救援的实际态度。
这次“救赵”行动发起时间为二世二年闰九月,到了二世三年二月,刘邦依然在攻打砀郡以北的昌邑(今山东金乡县西),前后近半年时间。本应“黑虎掏心”直取秦国核心地区的刘邦西路军却长时间在根据地砀郡周围徘徊,没有执行向西攻击秦国核心区域的任务。而宋义的北路军走到安阳(今山东东平县南)就停了下来,这个位置只是楚军从彭城前往巨鹿路程的一半,然后就滞留在安阳46天不向北推进。一边是赵国使者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求救,一边作为反秦主力的楚军却拖拖拉拉,出工不出力。宋义又派儿子宋襄去齐国为相(国务大臣),并亲自送到齐楚边界的无盐(今山东东平县无盐村)。
刘邦、宋义的这些行动应该都是受楚怀王指使,熊心虽然国破家败,沦落为牧羊娃,但从娘胎出来就是政治高手,水平一流。我们只有站在楚国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看清这一切。
首先,战略上秦强楚弱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了,而且双方的差距不是一点半点。其次,楚军刚刚经历过定陶惨败,面对秦军会不会产生心理上的惧怯?战场上能否战胜秦军?基于实力对比的感受,楚怀王及其团队很容易得出结论:积极防御还有一线生机,主动进攻则是自寻死路,如能击退入侵的秦军,保证楚国政权的生存就算胜利!因此,赵国从一开始就成为楚怀王准备牺牲的对象了,楚怀王不是那种讲江湖义气的愣头青,楚军从来就没打算真跑去巨鹿当“楚国人民志愿军”。
此时,关东诸国尚有实力的只有楚国和齐国,要在险恶的环境中求生存,楚齐联合是唯一可行的办法,也是当下所能找到的胜率最高的办法。为了保全楚国,楚怀王尽了最大努力准备承受秦军万钧雷霆般的攻击。楚怀王指示北路军总司令宋义将儿子宋襄派往齐国当官,其实也是人质,目的是向田荣表达合作的诚意。当然,齐国同样担心独木难支,也寻求同楚国的联合,在共同敌人的驱使下,齐国准备接受宋襄为相,一旦就位,双方将建立联合作战体系,共同防御秦军。
所以刘邦的西路军名义上是西征,却一直在彭城以西徘徊,主要就是收集这一带的散兵、溃兵,清理这一带的小股秦军,掩护楚国左翼的战略安全。北路军名义上北上救赵,实际走到半路就停下来。一旦赵国被攻破,秦军主力必定南下,这里将是承受压力最大的地方,因此集中了楚国最优秀的将领和最精锐的部队。
综上所述,楚怀王做得很优秀。但是,楚怀王不是军人,他只是做到政治家所能做的最好。而一位不懂政治的军人却发现了秦军战术布置的问题,并敏锐地捕捉到战机,他打烂了楚怀王精心布置的战略局面,出人意料地击溃了秦军,为楚国赢得了更好的战略局面。这位杰出的军人就是项羽。